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巴灵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也被俗称为苏东坡。2021年是苏轼逝世920周年,所以近日来,很多人都在写文章纪念他。
苏轼是一位了不起的诗词大咖,流传下来的诗词共有3000多首,文章4800多篇,从数量上说是北宋文人之冠,从质量上说也名列前茅。老先生不仅是经典诗人,同时还是优秀的散文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美食家。他学识渊博,性情豁达,朋友圈很大。他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的文章与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辙、曾巩、欧阳修、王安石并称唐宋八大家;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也被称为“苏黄米蔡”。苏轼写给弟弟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由邓丽君、王菲等歌手演唱,广为流传。近来重新谱曲,由郭麒麟在电视剧《赘婿》中演唱了另一个版本,也优美动情,很有感染力。他的好多作品都被选入中小学课本,读者们很熟悉。其中《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就叫“庐山真面”。这样一位古代文人中的宝藏老头,其文化魅力也像庐山风景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博大精深,引人入胜。
苏轼非常爱学习。他在《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中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就是成语“百读不厌”的来历。公元1057年,苏轼和弟弟苏辙赴京赶考,双双考中。主考官欧阳修欣赏苏轼的文笔,对老友梅尧臣说:“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意思是像苏轼这样的青年人才,应该让他早日崭露头角,这就是成语“出人头地”的来历。苏轼在《晁错论》一文中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成语“坚韧不拔”就是从这句话提炼出来的。他在另一篇《荀卿论》中说:“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智,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这就是成语“难能可贵”的来历。
苏轼先是被安排到陕西做一个小官。弟弟苏辙写诗为他送行,苏轼回赠一首《和子由渑池怀旧》,其中写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后来这四句诗就概括成了“雪泥鸿爪”这一成语。接着苏轼被派到杭州当官,他在咏西湖时说“淡妆浓抹总相宜”,后来也演变出一个成语,就是“淡妆浓抹”。
1069年岁末,苏轼给北宋皇帝提意见时写道:“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前边的“从善如流”出自《左传》,后边的“绝无而仅有”则提炼出一个新成语,就是“绝无仅有”。苏轼在给皇帝写的另一封信中说“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这句话后来就演变出了成语“生不逢时”。苏轼特别爱在诗文中发牢骚,后来被人抓住把柄打入大牢,好不容易才保住小命,贬到湖北黄州当了个很小的团练。
苏轼的境况变得非常艰苦,好在顶头上司徐君猷非常欣赏他的才华。苏轼给徐君猷写的词中说“明日黄花蝶也愁”,后来演变成了成语“明日黄花”,用来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苏轼的朋友章质夫知道他生计艰难,给他写了一封信,说是“送酒六壶”。苏轼等了好久,酒还没来,就写诗向章质夫催酒,说:“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青州从事”是好酒的代称,“乌有先生”是虚无的代称。苏轼的诗演化成了今天的一个成语,就是“化为乌有”。
苏轼在黄州期间写下不少经典之作,最著名的就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其中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里的“灰飞烟灭”这个成语引用的是唐代佛经,“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则演变成了新的成语“江山如画”和“人生如梦”,前者用来形容自然风光的优美,后者表达人生的感慨和无奈。另外苏轼还写下了著名的《前后赤壁赋》,贡献了“物各有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不时之需” “水落石出”等成语的出处。在黄州苏轼还结交了一位好朋友,名叫陈季常。陈的妻子柳氏性情特别暴躁,苏东坡就写了一首诗跟陈季常开玩笑,说“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河东是姓柳的人的“郡望”,“狮吼”指狮子的吼叫声。这就是成语“河东狮吼”的来源。
苏轼的书法很好,另外他也能画画,还提出了影响深远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理论。他描写画家好友文与可“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这就是成语“胸有成竹”“令人喷饭”的来历。不过苏轼的画作流传至今的并不多,据说只有三幅半,其中以抒发愤懑和感慨的《枯木怪石图》最为著名。苏轼之后,表现枯木怪石的绘画作品在中国画坛上就多了起来。想到苏轼后半生的颠沛流离,令人瞬间泪目,颇有些心塞的感觉。他的青春岁月本来一路开挂,雄姿英发,不料人到中年却运交华盖,开始断崖式下坠……先是被轰出京城,接着辗转杭州、徐州、湖州、贵州,后又被贬到黄州、惠州、琼州。等到被重新召唤之时却身染重病,不久就在江苏常州逝世了。
苏轼本人性格豁达,作品也豪放阳刚,特色鲜明。他问善歌的幕士:“我的词和柳永的词有什么不同?”对方说他的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就是成语“铜琶铁板”的来历。
苏轼在《东坡志林》中写过一个小故事,说有个仙人夸耀自己长寿时,说道“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来吾筹已满十间屋”。意思是大海每次变成田野,仙人就放下一个筹码作记号,现在仙人投下的筹码已经堆满了十间屋子,由此可见他的寿命有多么久远了。这个故事也成为一个成语的来历,就是“海屋筹添”,用来表达祝寿和祝福的含义。我想,我们也可以借用“海屋筹添”这个成语来形容苏轼作品的长久生命力。
大家平日里说话作文,引用的很多都是苏轼留下来的成语典故和诗文金句,他的作品丰富了汉语言的表现力,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根脉和心灵向导。苏轼逝世已经920年了,但他的精神密码还在我们的基因中流转,在我们的生活中闪耀,在我们的心里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