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李百灵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如何进行乡村建设,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是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思考和参与的时代命题。文化发展无疑是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作为乡村振兴的一种重要推动力量和路径,文化艺术也被赋予了更多功能和意义。以艺术乡建添彩乡村,以艺术赋能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通过文艺的介入并使之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动力,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是推进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一方面,是大量的乡村公共艺术实践,另外一方面艺术参与乡建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现实的问题。艺术乡建不能仅仅是“艺术来了”,还需要不断追问,该怎样以艺术为媒介,促进乡村旅游和创意农业发展,让农民增收、农村增美。
▲何家岩村图(公共艺术) 李想(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展现自然美 升华乡村美
近期,我国各地有不少艺术活动选择在乡村陆续举办,如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南岸美村举办的“乡村·共生”美村艺术季第一季、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举办的“希望花田——中国酉阳第二届乡村艺术季”、在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梅蓉村开幕的2021中国·桐庐山水艺术季等。
10月15日开幕的“希望花田——中国酉阳第二届乡村艺术季”共历时两个多月,艺术家们与村民一起共同创作了29件各具特色的艺术作品,其中包括光影装置、声音装置、木质雕塑、墙绘涂鸦等多种类型。与第一届酉阳乡村艺术季相比,本次艺术季有了实质的区别和变化,尤其是与当地村民生产生活的互动性和紧密性更高,展出的作品坚持突出农村本色,与自然环境、乡土人情融为一体,既是自然美的再展现,也是乡村美的再升华,很具代入感、厚重感、舒适感。
村民陶涛说:“艺术家们的到来,把整个村子都变亮了。”这里的“亮”一方面是指艺术为乡村注入了活力,带来了更多的生机;另一方面是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不仅注重艺术性,更加注重艺术的功能性。如朱小地设计的作品《莹光》,解决了何家岩村部分地方夜晚照明问题。当地村民感叹道:“它就像月亮一样挂着,不仅好看,还照亮了我们村子,晚上走路也方便许多。”此外,作品《梯》《禾下乘凉》《风调雨顺》《观天椅》等都是在解决村民实际问题的同时,对村庄起到了一定的美化作用。
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曾令香说:“在创作的过程中,我学习到,公共艺术的现场创作,一定要建立一个适应于现场创作的新路径,一定要学会更合适的社会组织方式,学会融洽的沟通和心灵的对话,一定要给现场带来温暖而不是给予冲突。”
“酉阳乡村艺术季举办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酉阳人服务。艺术家们来到乡村进行在地创作,既是创造当下新的历史,也是在开创未来。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们和村民一起成长,艺术家在改变乡村的同时,乡村也在改变艺术家。”艺术季总策展人孙振华说。
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如何提高与当地村民生产生活的互动性和紧密性,艺术如何更好地融入乡村?重庆市雕塑学会副会长、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陈刚介绍,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的创作主要围绕3个问题:艺术以何种方式介入乡村?如何消除农村空间距离造成的障碍,把这个时代的最新文明成果带到农村?艺术如何激发乡村的内在潜能,传达给村民一些认识这个世界的思维方式?
促进经济发展的现实期待
陈刚所说的问题值得思考,同时,艺术介入乡村更被赋予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期待。理想的预期是,艺术不仅让乡村变得更加美丽,也通过吸引更多的人流量,带动乡村的经济发展,为村民的增收做出贡献。
南岸美村就是受益于艺术乡建的典型。据了解,该村是华侨城集团在西部探索的首个乡村振兴项目,旨在以艺术点亮乡村,用美学装点林盘,打造雪山下的花园林盘。南岸美村秉承“共生”的发展理念,通过文化、产业、生活、景观的多维度融合,以党建为引领,创建产业共富、人才共育、文化共兴、生态共享、社区共治的“五共”美好乡村生活共生体系。迄今,南岸美村年游客量达110万人次,提升村民人均年收入达3.2万元,较2017年人均收入增幅达200%。
10月15日,“乡村·共生”美村艺术季第一季在安仁南岸美村开幕。华侨城西部集团党委副书记蒋坤尧表示:“在华侨城集团的乡村共生实践中,‘乡村·共生’美村艺术季活动一定会吸引更多的艺术家、企业、高校融入进来,推动南岸美村的文化特质、生活方式与川西林盘、天府大地有机融合,描绘出新时代三农发展和三生共融的天府画卷。”
安徽省铜陵市犁桥艺术村通过艺术策展人梁克刚团队历时4年的打造,已经成为安徽地区艺术聚集地、网红打卡地。这里因为连续举办“中国铜陵田原艺术季”活动,邀请艺术家、建筑师住村创作,壁画、墙绘、装置艺术随处可见,特色民宿、网红建筑、咖啡馆、迷你美术馆、荷塘图书馆、稻舞台、稻剧场等公共艺术空间遍布村庄。如今的犁桥,“网红打卡”效应明显,年均接待游客达10万。很多犁桥村民当起了民宿老板、旅游向导,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3万元。犁桥村先后荣获全国首批“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等诸多荣誉称号。一个长江畔的水乡因艺术赋能,打开了乡村振兴的新局面。9月23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2021第三季中国铜陵田原艺术季——犁桥艺术驻留计划再次启动。8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共聚犁桥艺术村,将在为期1个月的驻留时间内,挖掘当地的文化艺术资源,创作出根植于当地的公共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最终将成为当地旅游发展的独特景观。
不能忽视有效性和持久性
日前,“大地之书,不止于蓝”黔东南公共艺术行动发布会暨“公共艺术与乡村振兴”论坛在北京举办。专家们围绕“公共艺术与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展开对话,以期为当下的乡村振兴实践带来更多经验与启迪。
近年来,艺术乡建越来越趋向于成为多学科、多角度、多元主体综合性的社会活动。中国网艺术中国主任刘鹏飞表示:“在一个地区展开乡建工作,我们感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多方倾听当地政府、村民、企业家的声音,倾听在地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的声音。黔东南地区是侗族、苗族、水族、瑶族等多民族共生的聚集地,具有丰饶的自然与人文历史资源,如何在该地区开启有效而持久的乡建工作,创建好充沛的知识空间与智库资源,集纳多学科知识和丰富的在地经验是必备的条件。”
中央美术学院非遗中心教授、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乔晓光谈到,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当前,村庄承载的不再仅仅是知识分子的乡土情怀,更多年轻人也在关注乡村,投身乡村建设。“进入文明内部整合的时代,今天的艺术乡建,年青一代的参与和知识分子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带来了个体的情怀和审美经验,带来了对村庄学习的热情,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现代化的理念与互联网时代的实践方式。”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近些年专注从事乡村建设,他表示,乡建工作要秉承“以农为本、以人为本、以土为本”的思想和理念,怀着神圣之心走进乡村,中国的文化基因是以乡土为特色的,而对整个人类未来文明的发展而言,乡土依然是我们绕不开的存在。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冬江认为,在城乡建设大发展的时期,尤其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后,乡村建设者在开展城乡建设的工作时,一定要更加理性、审慎。“我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也介入过一些乡村的改造工作,包括新农村建设。我认为,文艺工作者在乡村建设里的角色首先要找好,乡村建设不应该成为艺术家的一个实验场或者是背景板。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乡村也的确需要改造,比如黔东南的一些建筑,虽然这些建筑很美,可是对于当地人来讲它需要更新,需要现代化。对乡村改造而言,选择建筑师、选择设计师、选择艺术家的标准很重要,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还是倾向于寻找那些比较注重传统、比较注重文脉的设计师,防止把乡村当成一个实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