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刘淼
“十一”国庆节前后,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第八届中国昆剧艺术节、第九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等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各大艺术节陆续亮相。在带给全国观众高品质艺术享受的同时,各大艺术节对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也丝毫没有松懈。
精心部署 严抓落实 毫不放松
各大艺术节在筹备阶段即相继制定并印发了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对疫情防控精心部署、周密行动。此外,各承接演出的剧场、剧院也都根据各地的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相关文件精神严抓落实、毫不放松。
此次承接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开幕演出的国家大剧院,对开放区域每天两次严格消杀;重点地区,如电梯等,实行一到两小时消杀一次;空调严格按照疫情期间室内空调使用办法,进行及时消毒和通风。
对于进场观众,国家大剧院严格执行实名购票入场,购票时须提供观众本人的身份信息,演出票面上显示部分身份证号码。如近2周内出现体温大于等于37.3摄氏度,近2周有流涕、咽喉痛等临床表现,近3周内有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居住或旅行史的人员,不可进行购票。
观众入场需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码,配合体温检测,确认正常后方可进入剧场。凡发现健康码显示为“红码”“黄码”,或有发热等症状,或拒不配合体温检测、实名登记的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剧场。进入剧场后须按演出票上的座位号,实名对号入座,不得在演出期间随意调换座位。
“双演结合” 足不出户看大戏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要求,结合创新传播方式的目的,几乎所有艺术节都选择了线上演播和线下演出相结合,充分利用直播和视频平台,广泛传播艺术作品的方式。
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所有参演剧目均进行线上演播,并统一在文化和旅游部“文艺中国”视频号上发布(每场7天)。同时,北京地区入选的3台剧目《风华正茂》《李大钊》《许云峰》在京线下演出。北京地区以外的剧目不进京演出,其中,疫情低风险地区的剧目在当地举办线下演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剧目不举办线下演出。艺术节期间,主办方制作了一批关于剧目介绍、京剧知识科普、京剧名家推介的短视频,在互联网和新媒体上投放。
第八届中国昆剧艺术节的26台参演剧节目,在“文艺中国”“君到苏州”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演播。这也是昆剧艺术节首次以线上演播的形式向全国观众全面展示其精彩内容,既让全国其他地方的昆曲观众足不出户就能“进剧场,看大戏”,感受昆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共享最新文艺创作成果,又能及时收集各地专家、业界人士和广大观众的意见建议,并反馈给演出院团和主创团队,促进观演互动,共同打磨精品,推动昆曲艺术创作再上新台阶。
第九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按照“删繁就简、精挑细选”的思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压缩规模、缩短时间,取消或暂停9项活动50多场线下演出,但保留了核心展演内容,开展6类30多场活动。其中,面向全国黄梅戏演出院团遴选出的16台新创优秀黄梅戏剧目在安庆集中演出,另外还有12台剧目线上演播,并展播10部主题鲜明、导向正确、创意新颖的黄梅戏广播剧,推动黄梅戏艺术多样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