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民生 » 正文

文化馆:抓住“有闲时刻”建立“亲密关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0-21  浏览次数:153772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王彬每逢节庆,人们享受与亲友团聚惬意之时,也倾向于寻求别致的过节方式,提供了诸多特色体验活动的文化场馆成为不错的选择。普及文化艺术知识、开展趣味互动、提升专业技能…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 王彬

每逢节庆,人们享受与亲友团聚惬意之时,也倾向于寻求别致的过节方式,提供了诸多特色体验活动的文化场馆成为不错的选择。普及文化艺术知识、开展趣味互动、提升专业技能……每逢佳节倍儿热闹,是文化馆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一景。抓住现代人的每个“有闲时刻”,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与群众的精神需求建立“亲密关系”,正在成为文化场馆推动全民艺术普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每逢佳节倍儿热闹 艺术普及不缺席


微信图片_20210923094821.jpg

▲ 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在广场上设立的“玉兔迎月”主题装置    朝阳区文化馆供图

微信图片_20210923094847.jpg

▲ 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中秋节剪纸体验活动   朝阳区文化馆供图

今年中秋节,很多人在文化馆过了一个充实的假期。在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前的广场上,“玉兔迎月”主题装置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打卡;进入朝阳区文化馆,“圆启万象”主题展览寓意团团圆圆、万象萌生,展示的50余件绘画、雕塑等作品出自社区居民和10多位艺术家之手,惹人称赞;中秋主题的版画制作体验活动邀请专业老师授课,让学员亲身感受到版画艺术之美。一系列活动富有创意、可观可感,收获了如潮好评。

很多文化馆的线上活动也受到青睐。安徽省合肥市文化馆推出中秋主题晚会,汇集民乐、现代舞、黄梅戏、庐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这份节日文化大餐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直播,让更多人通过文艺表演了解、感受到三国故地的风韵,也为远方的游子带来一份故乡的温暖。内蒙古、河北、贵州等地的基层文化馆推出线上知识竞答活动,以此传播、普及民俗知识,参与人数可观,还有人在微信朋友圈晒出竞答高分和获得的小礼品。

微信图片_20210923094836.jpg

微信图片_20210923100116.jpg

▲ 广东省文化馆节庆“叹”非遗活动      广东省文化馆供图

节庆活动精彩纷呈,不少人在文化馆找到了“遛娃”的乐趣。广东省文化馆的中秋非遗美食品鉴会被誉为“集合了全广州的月饼”,非遗传承人现场讲解制作传统广式月饼和糕点背后的功夫和历史,令现场许多人大开眼界;专设的互动体验区内,潮州功夫茶艺、活字印刷、投壶游戏、集印兑奖,每个项目都锁定童心童趣,让孩子们流连忘返。中山市文化馆的小榄花灯、刺绣作品展也十分受欢迎,绣出的菊花、荷花、飞鸟、青松等图案惟妙惟肖,牛、龙、凤、鱼等花灯式样繁多,装点出浓浓的节日气氛,也引来孩子们热情参与。“孩子们嚷着要跟我学做灯……他们就是未来的非遗传承人,也是未来非遗保护的参与者和受益者。”驻场教学的非遗传承人表示。

让人们在精彩活动中感受文化之美、在技艺学习中了解文化知识,一直是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目标。节日里倍加热闹的文化场馆,反映了现代艺术普及服务的灵活性和品质化,更多的创新实践正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服务方式,丰富人们的艺术生活,提升人们的艺术素养。


想群众之所想 予群众之所求


“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深圳姑娘孟雅总跟身边的朋友这样推介文化馆。两年前,她通过文化馆的一次舞蹈培训爱上了街舞。今年,她已从学员变成了老师,在她的影响下,两个月里有近30人报名参加了文化馆的艺术培训。

现在,像孟雅这样的“文化带货”达人在全民艺术普及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是公共文化服务的获益者和参与者,还能更直接地反馈需求。中青年群体的加入,使文化馆摆脱了“老老少少”“蹦蹦跳跳”的固有印象,以更具活力和吸引力的姿态呈现在公众面前。

微信图片_20210923094856.jpg

▲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的艺术插花班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供图

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不同群体文化需求的碰撞催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从2016年举办至今的“市民艺术夜校”以中青年为参与主体,2020年、2021年两次登上网络热搜,让人们不再忽视年轻群体旺盛的文化需求。今年9月,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作为总校,将“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进一步拓展到全市10个区,开设了12所分校,并在浦东新区南码头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徐汇区康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虹口区上滨生活广场开设了3个教学点,还开启了夜校进商圈、进园区、进街道的试点工作。此次秋季班共开设88门课程,涵盖音乐、舞蹈、书法、美术、戏剧、曲艺、摄影、生活时尚八大类,每门课程12个课时、收费500元。“上海市中青年群体参与文化艺术提升的需求较往年更加凸显,与春季班相比,今年秋季班招生人数倍增,共招收中青年学员2000多人。”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吴鹏宏介绍,该馆针对各个年龄段受众人群特点设计文化服务项目,既有市民艺术大课堂、赏戏团、午间一小时等艺术导赏体验类项目,也有市民艺术夜校(面向18岁至55岁在职人群)、老年文化艺术大学、周末美育课堂(面向青少年)等艺术培训类项目。

通过体系化的全民美育行动,进一步推动和提升了广大市民的文化艺术素养,同时培育了一批文艺爱好者。与往年相比,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今年更注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牵头联系上海16个区文化馆,加强全市文化馆(群艺馆)延时开放和双休日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拓展。“在‘双减’政策出台后,群艺馆将聚焦青少年美育工作,开展面向青少年美育教育的特色服务项目,助推青少年实现全面发展。”吴鹏宏说。

在人们普遍追求高质量文化生活的今天,文化馆的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意义凸显,群众需求在哪里,文化馆的服务就跟到哪里。

“希望各类艺术普及活动选择的内容和主题能够贴合我们的生活,大家互动起来,才能有收获。”“期待在文化馆找到各类文化资源,呼唤专业指导。”“虽然艺术普及项目以免费或公益性收费为主,但希望课程品质不打折,我会认真学的。”……随着艺术普及的开展,群众反馈源源不断地涌来,各大文化馆都在努力打造核心竞争力。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艺术慕课”办得火热。成都市文化馆今年在这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一方面与媒体合作,联合当地电台推出每周一期的固定艺术普及栏目《街头艺人来啦》,还通过面向残障人士的媒体专题节目发布有针对性的艺术普及培训资讯,开通绿色报名通道,扩大文化馆服务的影响力和便捷性;另一方面,依托“成都文化四季风”品牌,与成都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等部门联动开展活动,助推全民艺术普及深入社区,发挥文化在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同时,该馆进一步加大艺术创作和培训力度,将业务培训对象由全市文化馆系统的业务专干扩展到基层领队,尽可能地拉平拉齐各级文化馆人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现阶段,我们正在研发全民艺术普及培训教材,立足地区实践,力争形成各艺术门类的标准化教材,推动全民艺术普及培训规范化、体系化。”成都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主动迭代服务 增强文化获得感


今年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将全民艺术普及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品牌,“推动各地设立全民艺术普及周”;把全民艺术普及作为文化馆站免费开放的重要内容,要求“把文化馆打造成为城乡居民的终身美育学校”;指出要搭建艺术普及推广平台,“统筹组织艺术考级等社会培训机构开展艺术公益培训和展演展示活动”。同时,《规划》明确在“十四五”时期搭建全民艺术普及云平台,建设全国艺术普及师资库、艺术普及课程库,通过线上线下有效联动,实现全民艺术普及导航服务。

政策利好,业界振奋,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也更高了。当群众对文化馆的认知更加清晰、需求更加明确,当文化馆艺术普及的创新发展更加务实、成果更加丰富,供需双方将不只相向而行,更将融合产生新的公共文化服务驱动力。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文化馆服务创新带来巨大机遇和挑战,全民艺术普及服务正在向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和体验相结合全面转型。”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白雪华分析全民艺术普及新常态时谈到,“线上线下相结合”主要体现在文化活动普及上,线下服务体现的是为民的温度,线上服务体现的是为民的广度和深度。“我们策划推出的各类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热度倍增。在各地群众积极参与线下活动的同时,我们又带动更多人进行线上点赞投票、互动答题、短视频创作等,其传播力和影响力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白雪华说。

白雪华认为,“教授和体验相结合”主要体现在艺术技能和艺术知识普及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化一体机书刊借阅体验、艺术互动体验、地方特色文化导览等一批在高科技、新装备支撑下出现的新服务,让文化馆开展的艺术技能辅导和艺术知识传播,从传统课堂式教学方式变为更具参与性、互动性更强的体验式教学方式,新服务形态对大众尤其是青少年更具吸引力。下一阶段,还要精确拆解“全民”“艺术”“普及”。“全民”层面上要洞悉群众真正需要的文化内容,喜欢的服务方式、服务渠道、服务手段,在制定服务政策、策划服务项目、选择服务渠道、设计服务方式时,首先要考虑服务广度。“艺术”层面上,文化馆要让艺术从高雅的神坛走到百姓身边,让普通人能够感知、体验、参与甚至掌握艺术奥义。“普及”层面上,具体到内容上,注重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具体到范围上,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群体、不同艺术兴趣的人的需求;具体到手段上,要更加多元化、专业化、个性化;具体到传播上,要善用互联网、新媒体。

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文化馆馆长戴珩认为,近年来,文化馆在过去一直面向社会开展文化艺术培训的基础上,顺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要,结合免费开放、群众文艺创作、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文化惠民项目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乡村振兴、数字化建设等,全方位推动全民艺术普及,使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不断发展、服务版本不断升级、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以浙江省台州市文化馆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发展历程为例,从最初馆内业务干部“点对点”向学员开展公益艺术培训的1.0版本,到由文化馆单一阵地向社会阵地拓展、培训师资从文化馆体制内人员拓展到社会人员的2.0版本,到因地制宜探索服务标准化的3.0版本,再到如今广泛应用现代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手段,采用钉钉软件直播授课,形成数字化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4.0版本,其全民艺术普及服务不断迭代升级。现在,台州市文化馆又着力建立全民艺术普及服务联盟,打造全民艺术普及最美空间,创设新的服务载体,推动全民艺术普及向更广人群和更高层次发展。

推动全民艺术普及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夯实服务基础,以文化馆为主导,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同时注重先进服务模式的推广,以此带动基层全民艺术普及服务的深入开展。“对于文化馆而言,全民艺术普及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它和文化馆的各项业务工作都有紧密关联。换言之,文化馆的各项业务工作都可以和全民艺术普及相结合,为全民艺术普及服务。因此,文化馆开展全民艺术普及的思路要更开阔、手段要更多样、形式要更新颖、内容要更丰富、覆盖面要更广。我们要通过开展全民艺术普及营造健康的文化艺术生态,培育更多的文化艺术种子和文化艺术人才,激发全社会的文化艺术创新创造活力,鼓励和支持全民艺术普及的受益者以交流和展示的方式将自己艺术学习和艺术创造的成果回馈社会,从而让更多人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来,为公共文化服务注入不竭的发展动力。”戴珩表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