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头条 » 正文

口述史建起记忆的“图书馆” | 我们如何抢救东北抗联将士记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0-20  浏览次数:143738
核心提示:▲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工作场景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0周年。2012年3月,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启动“东北抗日联军专题”,对还健在的抗联老战士进行口述史采访和记录,在抢救老兵记忆的路上已走过近10年历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工作场景.jpg

▲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工作场景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0周年。2012年3月,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启动“东北抗日联军专题”,对还健在的抗联老战士进行口述史采访和记录,在抢救老兵记忆的路上已走过近10年历程。他们希望老师能把抗联英雄的记忆和故事带到课堂,讲给孩子们听;他们希望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走进图书馆,走进民族精神的宝库;他们欢迎研究者使用好、研究好这些抗联口述史料,让这些史料成为学术的沃土;他们也期待更多的文艺创作者从抗联记忆中吸收营养,创作出更多的小说、戏剧、电影,创作出一部又一部精品力作。因为,东北抗日联军将士的记忆和他们代表的精神内涵,是一座不可低估的文艺创作富矿。


讲述人: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全体成员


01

80年前,一篇文章揭发日军罪恶人体实验

1934年中秋节,五常县背荫河火车站附近的日军人体实验工厂,12名中国人成功越狱,逃出魔窟,辗转找到了赵尚志将军领导的哈东游击队,向将士们痛陈他们在日军背荫河细菌实验工厂的悲惨经历。

《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书影.jpg▲ 《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书影

《冯仲云年谱长编》书影.jpg

▲ 《冯仲云年谱长编》书影

当时在场的时任珠河中心县委领导、后来担任东北抗联第三路军政委的冯仲云撰写了文章《背荫河车站的杀人工厂》,记录了12名勇士越狱并来投奔的过程。冯仲云的这篇文章,于1946年收在冯仲云所著的《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中,后在2018年又收入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组织编撰的《冯仲云年谱长编》。冯仲云后来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首任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馆长。

据冯仲云文章记录,领导这次越狱的是王子阳和一位李姓壮士。由于日军背荫河细菌实验工厂围墙很高,大家只能踩着狱友们的肩膀翻墙,李姓壮士作为殿后者,终究没能翻过墙来,不幸遇难。他最后留下的话是:“你们逃吧!你们逃吧!如果你们活命,如果有一天光复了,不要忘记了我就行!”王子阳等12人后来加入了哈东游击队。

冯仲云写道:“他们在队内作战都是不要命的勇敢,经过二年光景,他们都光荣地战死了。”其中王子阳后来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六师师长,于1937年在木兰战死。

王子阳等人成功越狱,迫使日军销毁了背荫河细菌实验工厂,流窜到更隐秘的哈尔滨平房地区,以隐瞒他们大搞人体实验的滔天罪行。

80多年后,烟尘已散,山河无恙,电影《悬崖之上》热映,故事主线是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营救王子阳,而其史料来源正是冯仲云关于王子阳等人越狱投奔抗日队伍并揭发日军人体实验罪恶的记述。

02

用口述史留住驱动民族前进的血氧

与王子阳一起领导越狱、甘为人梯而最终没能越狱的那位李姓壮士,我们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还有很多抗联老战士,由于历史原因失散各处,直到他们离世,都鲜有人了解和记录他们的故事和功绩。有的老战士因为负伤与部队失联,终生务农,他们的抗战经历,甚至到死都无人知晓。到2010年,健在者多已九旬高龄。

一位老兵的离去,就是一座“图书馆”的消失。抢救老兵的记忆,已是刻不容缓。国家图书馆有责任留住英雄们的记忆,守住这一座座独一无二的“图书馆”。

“白山黑水铸忠魂——纪念九一八事变80周年馆藏东北抗日联军珍贵文献暨冯仲云手稿展”.JPG

▲ “白山黑水铸忠魂——纪念九一八事变80周年馆藏东北抗日联军珍贵文献暨冯仲云手稿展”

新四军老战士 冯忆罗.jpg

▲ 新四军老战士 冯忆罗

2011年,在九一八事变爆发80周年之际,国家图书馆举办了“白山黑水铸忠魂”展览,展出了200多种东北抗联珍贵文献,其中就包括上述冯仲云手稿。展览开幕式上,冯仲云长女冯忆罗得知国图正在策划启动中国记忆项目,她当即向项目组介绍了当时还健在的抗联老战士,并建议对他们进行口述史采访。

抗联老战士 李在德.JPG

▲ 抗联老战士 李在德

2012年3月,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正式启动“东北抗日联军专题”,采访的第一位老战士,便是时年已经94岁高龄的抗联女战士李在德。随后,工作团队开赴东北,第一次采访拍摄却是在抗联老战士单立志的送别仪式上。

“东北抗日联军专题”是中国记忆项目建设时间最长、口述史受访人最多、收集文献载体形态最多样的专题。通过口述史的采访工作,留下东北抗联老战士的表情、声音、眼神、伤痕、心酸、骄傲、记忆甚至生命力,这些已不是单纯的往事和影像资料,而是整个民族向前驱动的源源不断的基因、血氧、骨骼、动力。

03

我们当下面临的悬崖,叫“遗忘”

王子阳等人翻过去而李姓壮士最终没翻过去的日军背荫河工厂围墙——是一面悬崖,但是还有更多的悬崖隐没在抗联将士脚下。

抗联老战士 黄殿君.jpg

▲ 抗联老战士 黄殿君

抗联老战士、杨靖宇将军所部第一军的传令兵黄殿君说,杨靖宇将军牺牲后,日军剖开了他的胃,却只发现了树皮和草根。老战士们回忆,抗联将士们经常“三五天吃不上饭”,他们吃过树皮、马皮、木头(捣粉做面糊糊)、乌拉鞋、猪食。

露营之夜,很多人没能熬到天明,“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有的战士不是冻毙,而是在睡梦中被篝火烧焦。那些寒冷的、饥饿的夜晚,也是一面面悬崖。

抗联老战士 吕凤兰.jpg

▲ 抗联老战士 吕凤兰

抗联老战士吕凤兰的母亲是有名的“抗联吕老妈妈”,老妈妈的两个儿子战死后,她精神恍惚,吃着饭就要冲去用火把“点狗窝(日本警察署)”。于是抗联所有的人,包括抗联将领赵尚志、赵一曼,都叫她妈妈,都安慰她说将来要养活她。吕凤兰说,赵尚志将军经常教儿童团学抗联歌曲,他常对吕凤兰说:“妹妹,你们都好生学,我们活不长啊,你们能活长,这些个歌吧,你要能唱就唱出去,把这些歌曲给我宣传出去,能流传到后代。”无论是丧子之痛,还是性命如寄,每个抗联将士都必须面临的悬崖是生与死的考验。

抗联老战士 胡真一.jpg

▲ 抗联老战士 胡真一

“投江八女”的战友、抗联老战士胡真一,讲述了冷云等8名女战士遭遇日军包围,宁死不屈、投江殉国的事迹。那条湍急的江水就是一面悬崖。

抗联老战士 于桂珍.JPG

▲ 抗联老战士 于桂珍

我们还采访了李在德、于桂珍等抗联女战士,她们行军打仗,怀孕当母亲,九死一生,她们的孕育和生产,也是一面面悬崖。

今天,我们的脚下不再有亡国灭种的悬崖和深渊,但是我们面临的却是另一面悬崖。悬崖的一边是历史,悬崖的另一边是现在。而这悬崖的名字,叫“遗忘”。

04

搭起一座通向民族记忆的桥梁

在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的办公区,陈列着抗联老战士的照片。10年间,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记录,也一次又一次地送别。最终,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办公区的展墙上,抗联老战士的彩色照片全部变成了黑白。

2019年,冯忆罗逝世。她既是东北抗联将士的后代和历史的亲历者,也是中国记忆项目“东北抗日联军专题”的引路人。通过她的讲述,我们更加了解了冯仲云这位抗日联军将领,这位伟大的父亲,也更加了解了我们的这位老馆长。把东北抗联老战士的记忆保存在国家图书馆,相信冯仲云馆长愿意看到,也当感欣慰。

2019年,李在德逝世,享年102岁。中国记忆项目采访团队记录了她的葬礼。

抗联老战士 张洪绪.jpg

▲ 抗联老战士 张洪绪

抗联老战士 杨振国.jpg

▲ 抗联老战士 杨振国

随着李在德的离世,就在大家慨叹东北抗联“于今绝矣”之时,中国记忆项目采访团队又发现了一位抗联老战士,97岁高龄的抗联交通员张洪绪,2021年5月,又得到了还有一位91岁高龄的抗联老战士杨振国的消息,我们第一时间对两位老战士进行了口述史采访。

在这些抗联老战士的回忆里,我们仿佛看到了更清晰、壮烈的东北抗日联军14年苦斗画面:将士们站在民族命运的悬崖之上,回望他们深爱的土地,然后决然地纵身跳下悬崖,却把民族的命运守护在了安全之地,他们碎了铁骨,洒了热血,却守住了民族的气节,挺立绝壁,岿然不倒,最终换来了他们生死以求的黎明,换来了我们的今天。

越了解抗联将士的艰苦卓绝、百折不回,我们越是要像抗联将士一样不畏艰险,在遗忘的悬崖间搭建一座桥梁,把白山黑水的记忆汇入中国记忆的版图,让老兵们的记忆跨过悬崖,在民族的记忆中永远矗立,进入下一个百年、千年。


微信图片_20210917112600.png▲ 东北抗联将士用过的物品

微信图片_20210917112816.png

 抗联老战士李敏捐赠的录音磁带


延伸阅读

“东北抗日联军专题”工作组近10年来,从东北到北京,再到湖北、四川、新疆、广东,对已知健在的25位抗联老战士进行口述史采访,对60多位抗联家属和后代、20余位抗战亲历者和抗联历史研究者进行采访,共积累了逾百位受访人、超过400小时的视频口述史料,采集东北抗联密营、战迹地影像资料约10小时,并从3000余份我国抗战时期重要报纸中检索获取1820个版面的东北抗联相关报道文章。此外,还收集到纸质、数字版历史照片约1000幅、录音带233盘、老战士日记手稿66册、非正式出版物138册件以及相关实物2件。

目前,“东北抗日联军专题”专题网站已上线国家图书馆网站,部分资源可供读者在线查阅,以抗联战士口述史为主题的书籍已出版发行。下一步还将逐步开放到馆阅览、查询“东北抗日联军专题”的采访资料、民间文献、历史资料等,让更多的读者、研究者、文艺工作者走进民族精神宝库。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全体成员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