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基层 » 正文

火热的丰收,舞之蹈之|致敬劳动和田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0-20  浏览次数:143612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李荣坤“言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蹈之。”舞蹈是最古老的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研究表明舞蹈的起源是随着人类生产劳动而产生的,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艺术赖以产生的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李荣坤

“言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蹈之。”舞蹈是最古老的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研究表明舞蹈的起源是随着人类生产劳动而产生的,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艺术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创造了舞蹈艺术的物质载体——人的灵活自如的、健美的、有着丰富表情功能的身体。

在今天的舞台上,舞蹈依然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反应火热的劳作场面,歌颂勤劳勇敢的精气神。在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丰收的场景为舞台创作带来了哪些艺术想象,描写田园风光、讴歌农民、庆祝丰收的舞蹈艺术作品又如何抒写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故事。


表现丰收,致敬劳动和田野

《青稞》中,大家怀抱青稞,表达了对青稞和自然的无限感恩(北京舞蹈学院供图).jpg

 ▲ 《青稞》中,舞者怀抱青稞,表达了对青稞及自然的无限感恩。   北京舞蹈学院供图

“青稞是藏族人的主食,舞蹈中它不仅仅是物质的东西,更是要提炼到一种精神层面,赋予其一种象征意义。”2017年,北京舞蹈学院教授、舞蹈编导田露来到西藏自治区山南、日喀则等地采风,正值青稞收割前夕,一株株青稞密密麻麻耸立于天地之间,长势喜人。田露顿时被眼前大片绿油油的青稞迷住了,当时就决定创作一部题为《青稞》的舞蹈作品。

舞蹈作品《青稞》用舞蹈的语汇讲述了藏族人民种植青稞,包括播种、拔杂草、收割、晾晒等全过程。

台上,3个藏族人分好种子,伴着欢快跳跃的音乐开始翻地和播种。他们的目光凝视着前方的土地,男人用力翻地,要把土地叫醒,而女人们弯下腰,把手臂有力地甩出去,种子纷飞散落在泥土里……10多个演员躺在舞台上,弯曲双腿随着音乐的旋律向前滚动,田露用意象和象征性手法,让演员扮作不断被翻起的土地,“土地开始松动,它从沉睡中苏醒,有了情感和生命力,创作这样的动作,用舞蹈展现出生机与活力。”田露说。

“我们的基本动作采用了芒康弦子舞这种原生态舞蹈,弦子舞的韵味与在风中摆动的青稞的感觉非常相似,也符合藏族人民对于青稞的那种情结。”西藏昌都市康巴文化艺术团副团长、《青稞》的编导兼领舞演员洛松丁增说。

田野中挥动的斗笠,如一颗颗成熟的谷穗对大地吐露着爱恋。(上海歌舞团供图).jpg

▲  《秋日》中,舞者挥动斗笠,感受着丰收的喜悦。  上海歌舞团供图

同是表现丰收的舞蹈作品,上海歌舞团演绎的《秋日》,其作品灵感来源于一幅表现丰收景象的美术作品:泛黄的砖墙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辣椒和金黄的玉米棒,一抹斜阳晕染后显得炫丽无比。一位妇人坐在台阶前,秋风吹起了她鬓角的碎发,她的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整个画面充满了幸福感。

舞蹈《秋日》中,舞者穿着金色和橘色的服装,仿佛是阳光着的色,温暖、惬意。在作品开头、中间和结尾展示了播种、生长和收获3个不同的劳作场景。台上,舞蹈演员开始播种,领舞演员站在台口,静静享受着这份美好的安宁,一个动作快速旋转后快停,代表着麦子熟了。最后群舞中大开大合齐舞的部分,则传递了丰收的喜悦。

《秋日》作品里,重复最多的一个舞蹈动作就是从“簸谷”而来,“这是一个儿时让我记忆深刻的劳动场景。”该作品编导吴欢说,秋收夹杂着秋风和秋阳,那是浪漫、喜悦和富有诗意的景象;秋日的美好与喜悦不仅是丰收,还呈现了劳动人民内心最淳朴的回归情愫。

剧场运用现代化技术布置了一片麦田,还原了延安人民当时生产生活的样子,有的在麦田里辛勤劳作,有的在纺纱织布。 1.jpg

 《再回延安》在剧场里运用现代化技术布置了一片麦田,还原了延安人民当时生产生活的样子,有的在麦田里辛勤劳作,有的在纺纱织布。《再回延安》剧场供图

大型室内红色体验剧《再回延安》在剧场里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布置了一片麦田,还原了延安人民当时生产生活的模样,如在麦田里辛勤劳作的农民,有放牛、放羊的少年,还有和当地妇女学习纺线的女军人等。伴着歌曲《中央红军到陕北》的优美旋律,人们拿着叉子、耙子和木掀等工具,起场、扬场,人们一次次用木掀把麦子抛向空中,麦子的秕子、麦糠被风吹去……可以看出当时在延安生活的农民丰收之后的那份快乐和喜悦。


既是劳作中的动作,又是舞蹈

《秋日》的领舞邓韵表示,大家把撒种子等动作进行提炼,“我们用身体的波浪起伏来形容风吹麦浪的景象,带观众进入秋收的场景和氛围。”很多演员虽然没有劳作经历,但在吴欢的不断启发下,演员犹如置身于土壤里,感受生命的强大。

邓韵觉得这部作品的意义,不只是还原劳作场景,更多的是动作背后的含义和其精神传导。创排过程中,邓韵不断查阅资料,寻找动作的形态和情感的支撑点。艺术既要有真实性但又要有高于生活的欣赏性,作为表演者一定要抓住表演中的特性和共性。“也许我没有真的下过农田,但中国女性的勤劳、朴实、善良、坚韧等特质是共通的。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捕捉中华女性的美,在劳作场景的背后,也能感受到祖国繁荣昌盛靠的是大家脚踏实地的奋斗。”邓韵说。

作为土生土长的西藏人,洛松丁增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劳作场景再熟悉不过,他在北京舞蹈学院进行了专业的学习后,审美意识不断提升。生活和学习的经历让洛松丁增的动作创编在舞蹈的真实性与艺术性之间做到恰到好处地拿捏和平衡,使其既是生活劳作中的动作,又是舞蹈。藏民的播种、收割、打捆、堆放等劳动变成了有节奏和韵律感的舞蹈动作,达到了生活和艺术的高度融合。田露强调,艺术并非高高在上,它是接地气的,既保留了生活的真实性,同时又高于生活。


用舞蹈触摸丰收的幸福

“劳动——光荣、崇高、伟大、美丽……”吴欢表示,只要一有空闲,他就会走出去,“每到一处,都能从田野里、屋檐下、河水中、山峦间感受到这块土地的温度,哪一处不是自然的馈赠和劳动人民的创造?”

青稞的背后有什么故事,它与藏族人民之间有哪些情感上的交流?在《青稞》的最后一节中,收割完的青稞放在中间,女人们围成一圈,轻闭双眼用鼻子去感受青稞的香甜,男人们则在外面围成一圈,以弦子舞的舞步晃动身体,尽情享受着丰收的幸福。之后,大家把青稞抱于怀中,向着太阳扬起脸庞,感受着自然的恩赐,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感恩和敬畏。“我们从头到尾都没有跳舞,只是一直在诉说青稞对于藏族人民有多么重要,青稞和人的情感和生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田露将《青稞》提升到了更高的精神层次。

“我们对任何事物包括青稞、生命等都非常敬重,大家应该带着这样的感情去跳。”洛松丁增说,“丰收时,藏族人的所念所想是什么——把青稞抱走了,这是我今年的收成啊,无限的幸福和满足感涌上心头……”

《再回延安》的舞台总监王嘉其则表示,现在很多编导和演员不太熟悉田间的劳作。导演组提前去采风,跟当地农民聊聊农耕的故事,走进田野,感受真实的劳作场景。回来之后,导演组向演员讲述他们了解到的故事,并将演员的动作进行改编,在不断打磨后呈现出具有当地特色的表演。

作为室内剧,《再回延安》用一间记忆的博物馆、一簇燎原的星火、一条漫漫的长征路、一面不朽的旗帜组成4个室内演艺空间,拓展了室内场景的时间长度和空间维度。可以说每一位观演人都是戏剧的一部分,观众穿梭于南泥湾大生产中,感受一望无际的金色麦田,让整部戏剧可触摸、有温度,直击观众的心灵。

“舞蹈的生命力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民间,我们要像老一辈艺术家如戴爱莲、吴晓邦、贾作光等那样,始终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不断创作优秀的艺术作品。”田露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