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民生 » 正文

不止阅读 | 特色图书馆里的文化体验新世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0-20  浏览次数:135880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王彬特色标签,主题活动,知识入门,专家指点……“现在的图书馆真不得了”,类似的反馈常常出现。如今,融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于一体的特色图书馆极大地丰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王彬

特色标签,主题活动,知识入门,专家指点……“现在的图书馆真不得了”,类似的反馈常常出现。如今,融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于一体的特色图书馆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不仅如此,图书馆主动走进机场、景区、商圈等,通过延伸空间,重新定义了人与阅读的关系。

特色阅读体验怎么样?新型空间是否回应了文化痛点?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此,本端记者展开了一番调查。


“小而美”——回应阅读新需求


规模适当、布局科学、业态多元、特色鲜明;小而美、舒适化或“嵌入式”布局设计;社会力量参与、融入社区生活、鼓励共建共享……今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打造公共文化空间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指向明确。“总结提炼了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空间创新的实践经验,指引了公共文化空间从形式到内容创新拓展的方向。”业内专家如此评价。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专章部署“建设以人为中心的图书馆”,将“营造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高品质文化空间”纳入推进公共图书馆功能转型升级的要点,指出要试点推进建设一批管理先进、特色鲜明、与社区融合共生的主题性阅读场所。

打造阅读空间的蓝图已会就,各地探索成效如何?

据了解,北京、四川、青海等地明确将打造“特色阅读空间”“特色专题馆”等纳入“十四五”公共阅读服务任务,从顶层设计、政策落实、资金建设、品牌打造等方面重点提升阅读空间品质,并加大数字化建设投入,进一步延展服务空间,拓宽服务覆盖面。另一方面,各地着力挖掘各自的优势资源,体现出强劲的创新势头,试图提高服务增量,让阅读推广更加灵活生动,让大众阅读生活更具温度和深度。

在全国各地,无论是地域文化与建筑美学相融的城市书房,还是针对少儿、文艺青年、红色文化爱好者等特定群体开展多元服务的主题书店,亦或是散布在大街小巷、商业楼宇中的特色图书馆,都是新型阅读空间的重要形态,都在推动全民阅读、传播文化理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点亮了现代人的文化生活。


“多而精”——满足大众新期待


在民众需求和政策指引的双重驱动下,近年来,以“城市书房”为代表的新型阅读空间迅速崛起,一度成为文化热点,吸引更多人走进实体阅读空间。不过与传统阅读场馆大为不同的是,其服务特色化、多元化、品质化且更具针对性,正在将阅读引入充满新意的文化体验。

src=

▲ 太原市图书馆营地教育主题图书馆(图片源自中国图书馆学会)

dyf1937.jpg

▲ 江西省图书馆红色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供图)

小改造带来大改变,许多地区将空间改造作为功能布局的一大创意点,打破常规,细化内部功能分区,营造全新服务格局,呈现共享、开放、融合的理念。如山西省太原市图书馆营地主题馆采用下沉式阶梯布局,实现了空间和视觉的垂直优化——演讲区位于低点,正对面是阶梯式坐席,这种设计既弱化了高位空间的空旷感,又避免了开展活动时前排观众对后排观众视线的遮挡,使其视野更加开阔。此外,主题馆针对不同年龄群体的身心需要,量身打造学习交流空间,对书架、座椅、灯光进行科学排布,优化读者阅读体验。江西省图书馆红色图书馆整体造型似一艘航船,空间主色调以红色为主、米白色为辅,融入红色文化设计元素,给人以庄重大气的视觉冲击,还划定了红色记忆重温区、红色文创展示区、红色足迹追寻区、红色基因传承区、红色场景体验区、红色影音欣赏区、红色文献阅览区等,围绕宣誓、阅览、数字体验、经典再现、动态展陈,提供动静相宜的阅读体验,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

挖掘特色优势、整合社会力量也是新型阅读空间的一大特点。根据禀赋资源,针对特定群体,许多阅读空间由过去传统单一的服务转向融阅读、休闲、沉浸式体验、公共教育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场所,成功融入当地社区和文化旅游发展环境,并逐渐构建形成以一带多、互融互通的良性发展格局。安徽省黄山市图书馆徽文化主题分馆设在黄山市徽派古建筑“石家大院”中,地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黄山市屯溪区黎阳in巷,独特的地理优势加上深厚的历史积淀,使这座图书馆散发出浓浓的文化韵味。“这是一个集图书馆、策展、书店、文创、咖啡馆、徽州民宿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式创意文化空间。”据该馆负责人介绍,场馆24小时免费开放,居民和游客可同享徽州文化类特色藏书自助借还服务。尽管去年11月才开放,但这座新馆的服务成效一直备受关注,至今已举办各类活动50余场,接待游客和市民约30万人次,成为人们认识黄山、了解徽文化的重要窗口。除此之外,新疆克拉玛依、天津、内蒙古巴彦淖尔等地还将特色馆藏和地域文化作为核心优势,进行了文创、读书会、动态体验等诸多形式的有益探索。

无独有偶,重庆、四川、山东等地的图书馆精心打造分馆,通过与景区、民宿、高校等广泛合作,让知识服务与地方特色文旅体验有机结合,主动融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少地区还通过延长开放时间、开设夜间书房等,增强读者粘性、收获新读者。如重庆市梁平区图书馆根据碗米民宿分馆打造特色阅读活动,常态化开展耕读体验、亲子阅读等推广活动,将田园风书吧与民宿内的农业文化特色专区无缝对接,将阅读与非遗传承结合起来,描绘了诗与远方的实景画面。四川梨花读·乡村图书馆设在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示范村——彭州市葛仙山镇熙玉村,采用“政府引导+集体经济组织支持+专业公司运营”的建设方式,共同打造集“乡村图书馆+乡村展示馆+乡村社交地+文化艺术教育基地+网红打卡点”于一体的文化共享空间,深受游客和读者欢迎。

除优化布局外,各类阅读空间提升智慧程度、探索服务转型、更新管理模式,成为新发展的驱动力。位于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二层的“印象数图”数字图书馆体验区,藏有各类“黑科技”,在这里,读者可以通过“VR 诵经典”体验古诗词中的意境,在“全景展厅”及“阅读树”沉浸阅读,还可以在“魔墙”一览全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成果,享受丰富多彩的公共数字文化数字资源展示……5G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边缘云技术等高科技齐上阵,开启阅读新模式,吸引了大量读者前来体验。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图书馆新城区阅读分中心精准定位服务人群,根据大学城内社区居民及大学生需求,推出“外卖式”借阅方式——线上借书,线下送达,让读者足不出户即可畅享阅读。江苏省昆山市图书馆的智慧空间网络,注重将智能设备和图书馆空间融合,读者可直接通过芝麻信用办理电子借阅证,步入图书馆的同时即可进行智能防疫健康监测,同时图书馆内设有智能听书、电子阅读和朗读亭等,各种资源立体环绕在读者身边,伴随读者需求,实现“人在馆中心”的服务效果。


“新而久”——延续读者新体验


dyf1933.jpg

▲ 浙江温州鹿城文化中心书房(温州市图书馆供图)

“现在看书很方便,进馆十来分钟准能找到地方坐下来。一些地方还专设儿童活动区,方便我们安心享受阅读。”像浙江杭州居民周女士一样,如今,许多读者已经享受到了新型阅读空间释放出的“红利”。

不过,也有读者希望图书馆能提供更多导读、领读和图书推荐服务。“现在书太多了,想系统学习新知识的时候,真不知道怎么选,希望身边的图书馆能多提供并且细化这类服务。”读者牛先生建议。

那么,新型阅读空间如何优化升级,更好地回应现代读者需求?

北京大学国家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国新认为,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可以说是我国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成果,也是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现,其中,新型阅读空间的建设起步早、发展快、成效显著。新时期,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阅读空间的选址布点非常重要,要融入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整体规划,通过新型空间建设优化设施布局,弥补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覆盖能力不足的短板,完善设施网络和服务体系。李国新还认为,新型阅读空间要着力提供多元化、综合性服务内容,针对读者需求,拓展服务项目,丰富服务业态。此外,在各地普遍重视智慧化提升的大趋势下,一方面要提升图书搜索、阅读推荐、知识类聚等核心功能的智慧程度,另一方面还要提升馆内设施、综合管理、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智慧含量。只有持续回应读者需求、长效惠民,才能保持图书馆的良性运营,探索出属于新时代的创新成果。

谈到图书馆智慧空间建设,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刘炜认为,数字时代到来之后,如何做好图书馆空间服务并无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依靠最新的信息技术,不断优化服务和功能,这也是智慧图书馆和智慧空间建设的最大意义。“很多图书馆在功能实现、空间布局、空间设计和服务规划方面下功夫,对应解决的是做什么、在哪里做、怎么做和可持续的问题,这是一个共同探索、持续进行的过程。需要强调的是,阅读空间智慧化的实现需要统一规划和建设,各系统要有联动,智慧空间服务有赖于各类技术的综合应用,其生命力取决于让读者尽可能接近、获取知识的程度。”刘炜进一步阐述,技术在自动控制、预约、导航、提醒、推送(信息发布)、自动问答、自助借还、手机借还、机器人服务等环节都能发挥实效,不过,智慧化并非阅读空间的唯一特征,藏用分离、主题馆的涌现,以及空间的创意化,都是当今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主动拥抱变化,推动智慧技术更高效地与知识互动互联,才能引领读者步伐。

不少专家还认为,就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来说,新型阅读空间场地的稳定性、服务方式的灵活性至关重要,需要有全新的发展定位和运作模式,以便在有限的公共空间里释放出更多服务能量。在江苏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紫金文创研究院研究员刘忠斌看来,公共图书馆应通过阅读推广主动放下身段把服务落到基层。比如针对社区中的老年人,开展智能手机使用、防止诈骗和网络安全、养生知识等内容的讲座或相关书籍推荐等;在目前国家倡导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趋势下,利用社区这个接地气的平台,为中、小学生适时提供阅读指导,同时利用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方面的资源优势,主动对接相关社会服务机构,共同推动基层社区青少年阅读推广工作。以南京图书馆特色阅读活动“文化走读”为例,通过邀请作家、专家学者实地讲解,带领读者探访众多具有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景观景点,由此,馆藏图书“活”起来了,品牌活动立起来了,读者的阅读体验更加立体,阅读空间的服务品质和影响力也得到较大提升,运营进入良性发展。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