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范海刚 李秋云
8月24日,由国家文物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网信办共同主办的全国革命文物百佳讲述人发布暨《红色印记》声音档案进入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启动仪式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行。全国革命文物百佳讲述人遴选和推介工作自今年1月开展以来,通过层层推荐、专家评审等环节,遴选出107位革命文物讲述人,在全社会形成了“百年党史人人讲、红色基因代代传”的良好氛围,推动全社会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本端记者采访了塞罕坝展览馆讲解员程李美 ,讲述她与革命文物、革命历史的故事,弘扬讲述人在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中的独特作用。
讲述人:
| 塞罕坝展览馆讲解员 程李美 |
▲ 程李美给孩子们宣讲护林防火
我在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塞罕坝林区长大,成长过程与树为伴。我父亲和所有塞罕坝人一样,一辈子只干一件事——种树。记忆里,小时候塞罕坝冬天的气温最低是零下43摄氏度,全年积雪超过7个月,工人住在阴冷潮湿的地窨子里,很多人都患有严重的风湿和肺气肿。在山上,吃的是黑莜面,喝的是化雪水。过年的时候,大家在地窨子口贴着这样的对联:“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我父亲不到50岁牙就全部掉光了,双侧股骨头坏死,不能巡山护林就去防火检查站检查。那时的我不理解,他们怎么种树种上了瘾,对艰苦的生活环境那样淡然。
2006年,我考上了大学,终于走出了大山,走出了这片单调的绿色,去追寻色彩斑斓的青春。毕业后,我留在北京,事业稳步上升。2013年,父亲被确诊胃癌。手术后,如获新生的他希望我回林场工作,眼神带着期盼,于是我一边做着思想斗争一边为回林场备考,最终成为了像他一样的林业工人。
回林场后,我从营林区炊事员做起,烧大锅、睡火炕,每天5点钟起床做早饭,也和男同志一样,上山造林、打号检尺。我师傅50多岁,脸色黝黑,我一直以为是长期造林晒黑的,直到有一天,他一手使劲地顶着腹部,一手艰难刨着树坑,我才知道他已是肝硬化晚期了。他说,塞罕坝人的命就在这山上,多种一棵树,身后就多一片绿。
在这,我看到了太多和父亲、师傅一样的人,听他们讲自己的林业故事。渐渐的,我对塞罕坝人、对塞罕坝精神有了更真切、更深刻的领悟。2015年,父亲走了。按照父亲的遗愿,我把他的骨灰撒在了他毕生工作的林子里,生前种树、死后育树,这是父亲最想做的事情,这是塞罕坝人的情怀。
在这,我看到了塞罕坝的百万亩人工林海,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为京津防风固沙;我了解到塞罕坝产出的物质产品和生态服务总价值达到231亿元,明白了三代人付出青春、热血乃至生命的绿色梦想能量很大。我终于理解了父辈的坚守,理解了父亲为我做的选择。我暗下决心,不仅要做塞罕坝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还要做一个传播者,把塞罕坝人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在林场的大力支持和培养下,我开始以塞罕坝精神为主题参加宣讲和比赛,并获得了一些荣誉。我知道,这些荣誉其实是三代塞罕坝人的荣誉、是塞罕坝精神的光芒、是对“两山理论”的传颂、是对生态文明的礼赞。
2020年,我成为塞罕坝展览馆的一名讲解员,讲述着这样一个故事:1962年国家林业部发出通知,369名平均年龄不足24岁的热血青年响应号召,怀揣绿色梦想来到了荒无人烟的塞罕坝,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扎根林场、艰苦创业,演绎了变荒原为林海、换荒漠为绿洲的人间奇迹。
站在新的起点,我要带着老一辈的初心,传承新的绿色使命,用心讲好塞罕坝故事、展示好塞罕坝形象、传播好塞罕坝声音、弘扬好塞罕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