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头条 » 正文

全面小康路上 非遗有力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0-20  浏览次数:176965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王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重大国家发展战略,涉及方方面面,其中,文化建设被列为五项指标之一,意义重大。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代表,非遗保护传承一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王彬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重大国家发展战略,涉及方方面面,其中,文化建设被列为五项指标之一,意义重大。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代表,非遗保护传承一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和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非遗保护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农耕文化保护、城市建设相结合,保护文化传统,守住文化根脉”“鼓励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业工坊,促进当地脱贫人口就业增收”……在非遗迎来大好发展的时代,《意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现代、融入生活,转化为“小康力量”。

这股力量,正熔铸在非遗传承人新时代的实践中,塑造着美好生活。


“绣爷”双手 “行路”小康


微信图片_20210909111410.jpg

▲ 贵州铜仁松桃苗族自治县妙隘乡村民杨光荣,正在专心致志制作绣品。


“仔细瞧这花瓣,它往哪个方向长,咱针法就要往哪个方向走,这样绣出来的花样才活。” 在乡里培训学员做苗绣,对于如今的贵州铜仁松桃苗族自治县妙隘乡村民杨光荣已是生活常态。

23年前,外出务工中的一场意外,导致杨光荣下半身瘫痪,让本已困难的家庭举步维艰。失去行动能力,不得已回到妙隘乡大埔村老家,很长一段时间,国家低保政策和残疾人补助是杨光荣赖以生存的生活来源。

“不想靠国家救济活着,双脚不行了,我还有一双手。”不屈于命运,杨光荣留心观察,发现村子里遍地的竹子,突然有了想法,好学的他于是研究起竹编技艺,经过反复琢磨和练习,终于能编出像样的簸箕、筛子、背篓,拿到市场上卖,勉强贴补家用。

2017年的一天,正在编制簸箕的杨光荣,接到村里通知,说有专业老师来村里培训指导刺绣技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杨光荣来到了培训场,这一试,彻底扭转了他的人生境况。

到村里培训的老师正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苗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石丽平。通过“公司+易地搬迁扶贫工坊+搬迁户”的模式,石丽平大力开展松桃苗绣技艺传承培训,带动农村妇女创业就业,脱贫致富。

虽然杨光荣是一个大男人,多年钻研竹编工艺的双手也已粗糙,但凭着细心和耐心,他甚至比女绣工更快地学会了苗绣基本功。一开始是绣花草、小动物等基本图案,再慢慢学绣大幅画面,直到独立绣完成品。短短几个月间,杨光荣从零基础的普通绣工成长为一名广受认可的专业苗绣技师,加入了苗绣公司,经济状况转好,人也自信和精神起来。

日子有滋有味,杨光荣感恩这门手艺,也更加坚定地加入了苗绣技艺传承。只要有机会,他就会深入扶贫车间、苗乡村寨做培训,帮助村民学习苗绣增收。“我们给贫困户、易地搬迁户做培训,把苗绣技艺教给他们。公司还提供针线等材料,并回收完成的绣品,保证他们有一份稳定收入。”杨光荣就是这样散发着正能量,用积极向上、奋斗拼搏的精神感动很多人走上苗绣传承路。

像杨光荣一样,前后参与松桃苗绣培训的残疾人士有20余人。而“公司+易地搬迁扶贫工坊+搬迁户”的联结培训模式,以及“一人一工坊”居家就业模式实施以来,松桃有300人直接参与苗族文化旅游商品加工生产,人均年增加收入2万余元。

在这里,绣台上翻飞着的是对小康生活的向往与祝福。



土族盘绣绽放致富花


微信图片_20210909111426.jpg

▲ 青海海东互助县素隆姑刺绣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晓莉与公司的绣娘们一起讨论绣品的图案

红、黄、绿、蓝、桂红、紫、白七色绣线,七彩俱全,鲜艳夺目;太极图、五瓣梅、神仙魁子、云纹、雀儿头……构思巧妙,风格独特。第一次见到土族盘绣,苏晓莉就为这巧夺天工的艺术惊叹不已。这份骨子里的爱惜也是她在青海成立公司,立志让盘绣技艺走向更大舞台的初心。

土生土长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姑娘们从10岁就开始拿针,绣上十几年,直到有了归宿,这凝练了多年心力的土族盘绣就是她们的嫁妆。绣品是女孩子们经营日子能力和贤惠程度的代表,也是在亲友喜事上体面的随礼。只是很少有人想过这世代传承的手艺能跟小康生活画上等号。

一开始,做服装生意的苏晓莉只是一名土族盘绣爱好者,有时在出国时把绣品作为特色小礼物赠给外国朋友。回国后,她几次被朋友的越洋电话“催更”——你们青海的绣品太美了,还能不能再找一些,我们想送给自己的亲友。直到这时,苏晓莉才意识到土族盘绣这项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拥有相当高的价值,她随之动了心思:能不能搭建一个平台,带着更多姐妹把盘绣传出去?

如果说做服装企业是为了自己的生活打拼,那么这个决定,是传承发展的一份责任推动着苏晓莉奋力向前。

为了深入理解这项古老的刺绣技艺,也为了得到村民支持,苏晓莉拿出创业的干劲,3个月翻山越岭走遍120个村子、联系4000多个农户,这样的诚心,逐渐得到当地人的支持,大家从不理解到被打动,直到愿意和她一起试试看。苏晓莉终于启动了她的建设计划,在每个镇、村几乎都建了一个基地和扶贫车间,并于2015年成立了互助县素隆姑刺绣有限公司。

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该公司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土族盘绣设立,成为青海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改称“非遗就业工坊”)。公司通过政府+企业的模式建立扶贫产业园扶贫车间及基地和创意产品展示平台,吸引并扶持贫困妇女就业创收,吸纳了2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绣户直接受益,实现人均月增收1800元以上。苏晓莉本人也于2021年荣获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在扶贫工作中,公司组织绣娘参加短期学习、专业培训,对绣娘进行业务和素质培训;加强对一线绣娘的培养,加大继续教育的力度,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能人+市场”的生产销售经营模式,还免费为贫困户和农村留守妇女培训,为青绣产业发展备好了人才资源。“我在各村找带头人,他们手艺好,又有组织能力。”苏晓莉自豪地介绍,每次接到订单,需要发放材料、收集绣品,苏晓莉就通知带头人行动起来,大家齐心协力做好事业。

公司重点瞄准贫困户,积极主动地实施有效对口扶贫。在贫困村设立的基地和扶贫车间,辐射带动4000余名农村妇女参与刺绣手工艺品制作,其中贫困群众200余人,助力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

同时,公司打造“威远土族盘绣”品牌,产品销售覆盖青海省内30多个旅游景点,与北京依文集团合作,产品销往全国6个城市;与外国公司合作,产品远销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市场。

靠着精湛的指尖技艺,绣娘们做到了技艺传承与创收养家两不误。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苏晓莉也与政府密切联系,与绣娘们深度沟通,迅速转变工作模式,积极开发新产品,专攻细活慢活。新品更具民族特色和个性气质,很快得到市场青睐,基本弥补了疫情期间订单减少的损失。

如今,像素隆姑刺绣公司这样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还有了新的使命,不仅是山乡群众致富的通道,也成为优秀传统技艺交流比拼促传承发展的平台,让更多像土族盘绣这样的老手艺绽放光彩,绣出小康生活的新希望。


土布变“金钥” 幸福传天下


微信图片_20210909111430.jpg

▲ 河北省级非遗项目“赞皇原村土布纺织技艺”传承人崔雪琴

一块土布怎么变成了致富的“金钥匙”?回答这个问题,原村土布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崔雪琴最有发言权。

60岁的崔雪琴是河北省级非遗项目“赞皇原村土布纺织技艺”传承人。经过10余年的努力,她不仅让当地几近失传的传统手工纺织技艺活过来,还带领1300位村民从传承中实实在在获益。

“弹棉花、纺线、织布、缩水、裁剪……72道工序,72种韵味。”崔雪琴介绍,与质感粗糙、颜色单调的老土布不同,原村土布经过精细加工,柔软舒适、色彩丰富。“现在,原材料棉花的品质提高了,加上工艺的改进,从过浆生产改进为无浆生产。为让土布更绿色健康,染剂也只用矿物颜料或者树叶、葡萄等植物提取物,不含甲醛等化学物质。”崔雪琴还说,“原村”并不是一个村庄,而是泛指赞皇所有纺织棉布的村庄,寓意传承原始工艺生产“原汁原味”的土布。

一块踏板一把梭、一团纱线一把剪,只要有这几样物件,崔雪琴就能吸引住很多人。据了解,崔雪琴的外祖母是抗战时期当地的“织布状元”,后来崔雪琴母亲传承了这门手艺。2005年,在石家庄做服装生意失利的崔雪琴回乡,又从母亲手中接棒钻研土布技艺。

从遍寻织机部件,到借款收购7架手摇纺车、5台老织机,崔雪琴开启了她人生的新一次探索,这次她“走对了路”,土布生意很有得做。境况渐佳的她并没有先考虑扩大生产规模,而是想方设法让当地村民参与进来,大伙儿一起往前奔。2007年,崔雪琴组织60多名村里的妇女,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免费向贫困户传授彩棉种植技术和纺织技术,培训农妇学习土布技艺成为织娘。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彩棉收购协议,让贫困妇女到工厂织布或承接外包纺线、织布项目,实现了贫困农民不离家、不影响农活、不耽误家务就可以挣钱的愿望。

为让更多人受益,崔雪琴又先后投资近亿元成立公司;建设集农业种植、文化旅游、非遗展览、农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文化扶贫产业园;在千根、曲江等村建立5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和原村土布传统工艺工作站,逐步形成了产业链条完整、利益联结紧密、城乡融合更加协调的格局。企业得到快速发展,附近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2013年,赞皇原村土布纺织技艺被列入了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第五批)。赞皇县雪芹棉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作为省级非遗保护单位,通过“非遗+扶贫”的模式开展生产经营,形成了“公司+工作站+工坊+农户+产品”的混合一体化扶贫经营模式。公司下辖1个工作站和5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拥有纺车1000架、织布机350台、织娘和社员1300多人。学到技术的困难群众不分男女老幼均可承接公司外包项目或到公司下属单位工作,年人均收入达到1.8万元左右。2020年公司新增就业30人,与20个村3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资产扶贫协议,每户年均增加收入1411.7元;与31户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每户每年救助600元至1200元。文化扶贫产业园帮助贫困山区销售农产品300多万元。

如今,通过创新打造的土布还走出国门,登上米兰国际时装周,惊艳世界。“在欧洲参展时,外国友人竖起了大拇指:中国的传统工艺很了不起,中国农民很伟大。”崔雪琴笑着说,原村土布家居系列产品已经走入德国、意大利民众的家庭。

2020年以来,崔雪琴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她说,荣誉也是沉甸甸的任务,要在乡村振兴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崔雪琴越发忙碌了,目前,她正计划依托原村土布资源和赞皇生态环境优势,统一规划附近村庄,打造“原村土布文旅小镇”。“小镇将土布纺织72道工序分段分户生产,每道工序精细化呈现,使土布生产更具可观展性,以此为根魂,我们想再发展民宿、特色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等。”崔雪琴和村民们对土布生产充满信心。


草原绣娘绣出幸福生活


微信图片_20210909111421.jpg

▲ 科右中旗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白晶莹开展蒙古族刺绣培训

一针一线绣出幸福生活。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奔向全面小康的新战场,“指尖力量”在很多乡村打开了新局面。

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简称“科右中旗”),指尖的转动正谋划着更美好的未来。作为“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扶贫计划”推动者,白晶莹的名字十分响亮。这位深受群众信赖的蒙古族刺绣产业带头人,也是科右中旗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时时刻刻关注着百姓生计与文化传承。

2016年12月,白晶莹联合多名精湛掌握蒙古族刺绣技法的民间艺人,经过长期的下乡走访,将流散在民间的蒙古族刺绣技法进行整合,过程中不断完善刺绣技法,领悟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的历史内涵。在条件成熟后,白晶莹开始着手为当地农牧民妇女进行蒙古族刺绣技能的培训,至2017年7月,第一阶段的培训结束,共计5000余名蒙古族刺绣的学员能够接收订单,也正是这些学员,后来成为蒙古族刺绣绣工的中坚力量,有效解决了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历史文化内涵传承不足的问题。

2017年8月,大学生创业就业扶贫服务协会在中旗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通过协会对产品进行把控,为广大刺绣农牧民妇女提供服务。同时,将生产、加工、宣传、规划、销售等一系列程序科学规范整合,形成一套日渐成熟的产业模式,面对刺绣作品的不断成熟,价值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来自于蒙古族的刺绣产品,订单纷纷而至,绣工们的腰包也逐渐地鼓了起来。初期培训的5000余名绣工,人均增收几百元至上万元不等,有了这个成功的先例,绣工们一传十、十传百,又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蒙古族刺绣中来。

在绣工们的技术不断提升的同时,公司开始为绣工们评定等级:根据绣工等级的不同而分配刺绣难度不等的订单,难度越高、用时越长的作品所带来的回报也就越高,面对这付出和回报成正比的好机遇,绣工们的刺绣劲头更足了。这其中,一期培训的5000余名成熟绣工又带动源源不断投入蒙古族刺绣的新人进行技法培训,截至2018年,参与到蒙古族刺绣产业的农牧民妇女人数已1万有余。2019年底,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产值达到2000万元。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期间就少数民族非遗传统文化作出了重要指示,为更好传承和发展蒙古族刺绣文化指明了方向。”梳理近年来蒙古族刺绣的飞速发展,白晶莹最有底气的是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最有信心的是点燃了农牧民在奔小康路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以及得到了大学生等年轻群体的倾力相助和真情投入。

如今,像科右中旗一样,中国千万县乡,正沐浴在新时代的春风中,昂扬生长;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为全面小康注入新的活力,书写新的传奇……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