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头条 » 正文

历史辉煌与时代瞩望 | 西藏美术发展70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0-20  浏览次数:143664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杨晓华整整一个夏天,拉萨老水泥厂的工地上工人们忙碌不息、机器作业声起伏不断。到10月底,一座占地4.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具有主展馆、艺术互动体验区、艺术家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杨晓华

整整一个夏天,拉萨老水泥厂的工地上工人们忙碌不息、机器作业声起伏不断。到10月底,一座占地4.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具有主展馆、艺术互动体验区、艺术家驻留创作基地和艺术集市4个功能集合的现代综合性美术馆将在这个工业遗址上巍然屹立。

2021年对西藏而言是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从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至今70年来,西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成就。西藏文联名誉主席、西藏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画家韩书力一直在关心和指导着这座美术馆的建设。“这座美术馆将是70年来在党领导下的西藏美术事业成就的集大成的展示基地。这个展示将以美术视角形象见证和全面表现西藏7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特别是西藏人民在社会主义大道上,在民族团结的大家庭里,不断进行探索,不断获得解放,不断取得进步的精神风貌。”他说。


 70年与时代同频共振


rApntmE0EuqADMcyAAdeZ8JcUgo673.jpg

▲ 高原祥云——和平解放西藏(国画) 246×396厘米 2008年至2009年 韩书力 中国美术馆收藏

艺术是时代精神最敏感而丰富的表征。在韩书力看来,正像西藏曾承受了1000多年的封建农奴制桎梏一样,西藏民族艺术在漫长的历史中一直框囿于宗教的神威,一方面发展和构筑了独特的艺术谱系,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另一方面也借助审美的力量,充当了以宗教信仰蒙蔽和压制劳动人民精神世界的工具。

历史的潮流毕竟是不可抗拒的,到了近现代,西藏民族艺术也出现了迎接现代曙光的冲动和努力。被奉为西藏现代历史上的学术大师和先锋艺术家的根敦群培以特立独行的风范和新锐的创新意识,尝试在题材和技术上突破宗教艺术规制的局限。当然,真正全面解放的来临,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才可能完成的。韩书力说:“西藏当代美术的页码是从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后逐渐翻开的!”

一般认为,从1951年开始,西藏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这也是西藏当代美术发展的5个阶段。5个阶段的时代主题构成了党领导下的西藏美术事业前进和探索的昂扬主旋律。

第一个阶段从1951年到1958年,这是和平解放的时期。这一阶段解放军和工作队进驻西藏、艰苦创业,从经济和政治方面努力为西藏的现代化奠定制度基础。跟随解放军进藏的激情澎湃、深怀抱负的文艺工作者,为西藏带来了鲜活的艺术力量,他们一方面服务于党的文艺宣传工作,一方面创作了大量迥异于以往题材和方法的美术作品,展示了人民文艺的全新气象。

第二个阶段从1959年到1965年,这是民主改革的阶段,在达赖集团叛乱和解散噶厦政府的基础上,以自治区成立为标志,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政权体系,彻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一阶段,在政府力量的推动下,新中国美术强有力地引领和主导着西藏美术队伍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和壮大。一大批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优秀作品涌现出来。

第三个阶段是文化大革命,西藏也遭受了极左路线的较长时间的破坏和冲击。西藏美术在这一阶段虽然打上了“阶级斗争”的深深烙印,仍然出现了标志性的重要收获。

第四个阶段,西藏和全国一道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在思想空前解放和活跃的氛围中,西藏美术在古今中外的各种思想流派和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入了标新立异、多元探索的历史新阶段,西藏美术在这一阶段以深刻的思想、新锐的创作理念和多样的创作手法,对整个中国美术产生了撞击和震荡效应。

第五个阶段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号召下,西藏实现脱贫攻坚,建成全面小康,和全国一道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这一阶段,在经济日益繁荣和人民生活日益富足的形势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空前重视文化建设,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道路,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指示和要求,匡正了文艺发展的一些模糊认识、片面做法,明确了从高原到高峰的时代要求。西藏美术事业在全新的格局中迈进了新的征程。

 70年成就厚重多姿


西藏大学教授、美术史论家次旺扎西,是上世纪80年代初第一批从西藏走出来、在北京接受大学教育、后来又留学海外的藏族学者和艺术家。多年来,他充分地研究了西藏当代艺术的历史成就、演变机制和深厚动力。

在和平解放时期,安多强巴是直接继承了根敦群培流脉并主动拥抱西藏新时代到来的最重要的藏族美术家。1954年,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所呈送的礼品《毛主席像》就是安多强巴的作品。这幅延续了唐卡传统的艺术品,成为西藏美术推陈出新、熔铸现代精神和时代气象的经典。

rApntWE0EsqAZxjQAAP6H-7n6w4653.jpg▲  春到西藏(油画) 153×234厘米 1954年 董希文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跟随解放军队伍而来的美术家中,画家常舒泰、董希文等最为突出。常舒泰是解放军的文宣干部,他在创作大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群众生活变化和风土人情的插图、题头、漫画、宣传画、速写等的同时,把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和方法也带进了西藏的艺术世界。董希文受中央美院的派遣来到西藏采风创作,把磅礴大气的现实主义创作激情,融合进藏区特殊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貌,开辟了西藏早期写实主义主题画创作的新模式。他的代表作《春到西藏》,就以广阔的胸怀,抒写了藏东的“自然景色之美”和“西藏人民的胸中之春”。

在民主改革的上世纪60年代,内地赴藏的美术家诸有韬、常舒泰、罗伦张、罗少先等,扎根西藏、奉献西藏,扩展和深化了现实主义创作的实力和成就。诸有韬的《彻底平息叛乱》,以史诗性的笔触,展现了正义力量的浩然之气。董希文、吴冠中、邵晶坤、潘世勋、李焕民、牛文等来自内地的美术家,以扎实的创作成绩,为西藏美术确立了全新的创作模式。李焕民的《初踏黄金路》,以金黄色为主调,简洁生动地描绘了翻身做主人的藏族女子充满阳光和自信的乡土生活。在时代氛围的感染下,以益西喜绕为代表的藏族画家,也积极接受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和内地的创作潮流相融合,西藏文艺创作的队伍呈现出多源合流、共担使命的雄伟阵势。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西藏美术也难以摆脱追求高大全、红光亮的创作套路,但是西藏美术队伍在注重培养工农兵牧人才的基础上,依然有所发展,而且在统一领导下开始有组织地以集体面目参加全国美展。尤其需要提出的是,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10周年,自治区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中央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西藏展览馆艺术家用一年多时间,合作完成了大型泥塑群雕《农奴愤》,这组由圆雕、浮雕、绘景组合而成,有106位人物形象的作品,全面立体地展示了封建农奴所遭受的沉重压迫,揭示了农奴必将翻身解放的历史必然,被艺术界公认为是和同时代美术巨制《收租院》相媲美的经典作品。

改革开放时期,艺术家们尽情地呼吸着四面八方的新鲜空气,热情迸发,在创作手段、艺术理念和语言个性等方面展开了千帆竞发式的尝试和探索。刚进入上世纪80年代,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借鉴法国乡村画派的手法和理念,深入表达普通百姓富有张力和趣味的个性化生活,打破了“文革”以来走向教条和程式的创作方法以及审美习惯,和内地的解放思潮共鸣共振,引起了空前的西藏艺术热。从中央美院深造后返回西藏的韩书力,一气呵成,完成了47幅绘画组成的连环画《邦锦美朵》,以浪漫的传奇想象、激越的英雄情怀、浓郁的藏地风情和单纯的现代笔法,讴歌了西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这幅画获得第六届全国美展连环画金质奖,展现了西藏美术传统进行现代转化的崭新思路和无限潜力。这一时期,西藏美术界在全国潮流的带动下,还出现了以西藏艺术家为主体、倡扬地域美术风潮的“甜茶馆画派”。从上世纪80年代到进入新世纪,西藏美术还展现出传统美术全面复兴的景象。著名学者、勉塘派画家丹巴绕旦,一方面在新建的西藏大学从事绘画技艺和史论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另一方面以扎实的技艺创作了大量传统题材的唐卡作品,培养了广布海内外的一批优秀弟子。其他画派也同样出现了复苏和振兴的趋势。

rApntWE0EviAR-92AAJ-6eGldws733.jpg


 ▲ 幸福西藏(国画) 190×375厘米 2019年 潘缨 崔亚鲁 王旭冉 王元 中国美术馆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延续和深化改革开放精神的同时,更加强调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和对人民精神的塑造引领。2013年,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倡导下,自治区宣传部组织实施“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重大题材百幅唐卡工程”,80多位顶级唐卡画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精湛的技艺,坚守“唯唐、唯新、唯美”的审美旨趣,创作出200多幅反映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的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大历史场景和重大历史变化,勾勒出完整的民族精神风貌和画卷。

 70年变革宏伟深刻


rApntmE0EtqAaLBFAAGhCIG0RNc657.jpg

▲ 新曼巴(水彩) 140×183厘米 1972年 朱乃正

70年前,西藏广大劳动人民挣扎在饥寒交迫的死亡线上,在茫茫苦海中,寻求在宗教所描绘的来世获得解脱和慰藉,西藏绝大部分的美术创作都是为这样的文化意识张目和服务。今天,在经济生活不断富裕、文化生活日益繁荣的当下,人们对艺术的需求,呈现出如此多元化、个性化的特征。西藏的美术创作主体、理念、动机与之相匹配,展现出五彩斑斓的景观。韩书力坚持用“从神本走向人本”来描述西藏美术70年的发展的精神本质。“西方的文艺复兴从神本走向人本,用了几百年,而我们只用了几十年,这是了不起的文明进步的奇迹!”

次旺扎西认为,70年来西藏美术作为社会主义文艺在区域范围内的积累和发展,一方面在整体上坚持了文明开放的正确发展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核心价值,另一方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转化生发出丰富多彩的发展路向,展现出宏阔深远的发展远景,这必将激励着艺术家们更加激情自信地投入文艺的创造和探索之中。

如今担任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的洛桑扎西,是丹巴绕旦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他本来决意专心从事雕塑艺术,但是面对西藏美术教育体系捉襟见肘的状况,他受恩师的感染和影响,走上了行政管理的岗位。如今西藏大学美术系建立了从中专到博士学历教育,从国画、油画到实验艺术等较为全面的艺术教育和培养体系。“人才是根本,西藏美术的未来根本上取决于人才的接续和不断壮大!”洛桑扎西表示。

“70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各项优惠政策的制定,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西藏民族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传承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得到前所未有的保障,现代文化艺术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我坚信,西藏美术作为中国当代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变奏中日益丰沛,也将继续谱写属于雪域高原的华彩乐章!”韩书力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