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头条 » 正文

坚决抵制文娱不良现象|守住“红线”“底线” 品端方能行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0-20  浏览次数:154733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张德祥 钢镚儿 许莹 丁荫楠 张凯丽 安黎

近期文化领域和娱乐行业出现“饭圈”文化、“唯流量论”、“娘炮形象”等不良现象,部分艺人背离公序良俗、违反职业道德、触犯法律法规,败坏了文艺界风气、损害了文艺工作者形象、影响了社会主义文艺健康发展。本端就此展开讨论,力求明辨是非美丑,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行业氛围。


▲ 黄 卓 绘

担当好文艺的社会责任


张德祥


一段时间以来,个别艺人被“粉丝”流量冲昏头脑,违背公序良俗,甚至触犯法律,其失德行为引起公愤,人们纷纷谴责某些所谓“流量明星”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这一现象暴露出来的核心问题是价值观问题。个别艺人之所以把持不住自己,走火入魔,尤其是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被不良资本所利用、被“饭圈”所裹挟,就是因为缺乏正确的价值观,把“流量”“粉丝”“金钱”作为最终价值,以为有了这些就是成功,就高人一等,忘乎所以,以至于掉进污泥浊水。殊不知,人最有价值的并不是这些虚名与浮财,而是自己的品质与德行,品德是本,本正才能行端,行端才能致远。某些艺人价值观的错误导致了行为失范,身败名裂,教训深刻。所以,对年轻艺人而言,修身守正,修德养正,是必修课,从根本上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牢牢守住做人的底线,这是必须过的一关。如果过不了这一关,那迟早是要摔倒的。

同时,我们注意到,凡是那些行为失范失足的艺人,不仅道德上、人生观上有缺失,而且在艺术上往往被一些错误的艺术观所蒙蔽,比如病态的“耽美”美学,违背阴阳之道的“小鲜肉”“娘炮”美学,阳刚之气被脂粉所窒息,不男不女,弱不禁风以及“娱乐至上”“享乐主义”等等,导致乐极生悲。这些病态的艺术观不仅对当下的文艺带来恶劣影响,也必然影响到一些艺人的行为,必然形成荒谬的即兴的“饭圈”文化,把一些未成年人带入歪门邪道,最终形成的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瓦解,对中华民族英雄主义的解构,对中华民族健康的美学观念的亵渎。实际上,一段时期以来,有一种无形的力量,通过影视、网络制造和包装了一批这样的所谓“明星”和“网红”,有意识地推销这种病态的艺术观、价值观。虽然这些病态的艺术观念引起观众反感,遭到人们的批评和抵制,但依旧大行其道,毫无收敛。很显然,这就是要在艺术观念上攻城略地,以“病态”美学观代替健康美学观,以病态美学观塑造一代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文艺理论家、评论家要在维护健康美学观和坚持正确艺术观上发挥更大作用,应当旗帜鲜明地抵制和批评娱乐至上的病态的艺术观,绝不能为错误的艺术观站台,更不能在理论上为其文过饰非。

总之,文艺工作者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牢牢守住做人的底线,同时,文艺工作者必须坚持正确的、健康的艺术观,德艺双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更多的优秀作品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以优秀作品为文化强国建设增砖添瓦。


重典治乱象,娱乐圈早该“刮骨疗毒”


钢镚儿


“取消明星艺人榜单,严管明星经纪公司,规范粉丝群体账号,严控未成年人参与,规范应援集资行为……”近日,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十项组合拳可谓招招打在“七寸”上,在舆论上引发了强烈共鸣。这一系列措施也是网信办自6月开展“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以来,取得的重要阶段性制度成果。近年来,“饭圈”乱象屡屡为人所诟病,动辄互撕谩骂者有之、违规集资者有之、诱导“野性消费”者有之,并衍生出了数据造假、暗刷流量、养号卖号等一整条灰黑产业链。

作为娱乐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饭圈”之乱也是娱乐圈“病态”的一种表征。比起“饭圈”的泥沙俱下,作为中心和主体的娱乐圈更是让人大跌眼镜,“吃瓜”吃到反胃。吸毒、代孕、天价片酬、偷税漏税、涉嫌强奸被捕……随着一连串突破道德底线甚至法律底线的丑闻被相继曝光,娱乐生态的恶化程度超出了很多网友的想象。

“只是听说‘贵圈’很乱,没想到会这么乱。”长期以来,娱乐圈的流量明星们享受着普通人终其一生都难以企及的光鲜生活。网友们甚至不无包容地认为,这是市场赋予艺人的商业价值,令人羡慕却无可指摘。但事实证明,很多艺人配不上他们的身价。表面上的靠“数据”说话,不过是在资本的裹挟之下、在一系列灰黑产运作之下的“劣币驱逐良币”。早已扭曲的娱乐市场,长期犒劳和喂养着那些不惜试探底线、突破底线的流量艺人,于是观众得到的是,一张张熟悉的、精致的脸,以及一大批模糊的、粗糙的电影、电视、综艺节目。

饭圈也好、娱乐圈也罢,所谓的“圈层”似乎都带有某些特殊的、独立的规则。所以,总有一种观点认为,水至清则无“娱”,娱乐圈本就是个名利场,混乱是娱乐圈与生俱来的特征。言下之意,整肃娱乐圈不过是缘木求鱼。这种观点看似给娱乐圈建起一道“护城墙”,其实不过是蹩脚的狡辩。没有任何一个正当的行业,应该以“混乱”为特征。如果某个行业失去了规则和公平,长期以明显偏低的道德标准和专业水准获取着天价的回报率,并且源源不断地生产丑闻,那么这一定是整个行业、整个圈层的堕落。不仅是圈外人会嗤之以鼻,甚至是圈内人也将苦不堪言。

这就是生态的重要性,生态的恶化不仅会污染身处其中的每一位从业者,也污染着整体的评价体系和行业发展前景。可以想象,如果娱乐生态歪风不治,那么这个向下的螺旋还将加速下落,最终耗尽的是观众的耐心。而空中楼阁的崩塌,只是时间问题。

此番,网信办出重典整治娱乐圈乱象,显示出了监管层重构娱乐生态的坚定决心,这对娱乐圈既是一场激浊扬清式的行业洗牌,也是一场回归本真的改革契机。刮骨疗毒是为了身心健康,净化生态是为了行稳致远。其实我们并不缺少优秀的演员、良心的编剧、认真的导演,更不缺少有品位的观众、发现美的眼睛。这些年,不少优质内容、文艺作品,获得了口碑和市场的双赢。说到底,让真正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的人获得行业和市场的尊重,是所有行业的通用法则,娱乐圈也没什么不同。


“饭圈”以爱的名义伤害了谁?


许  莹


粉丝文化由来已久,在我国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港台明星在内地的走红,追星族走入人们的视野;第二阶段是以2005年湖南卫视举办的《超级女声》为起始,“玉米”“凉粉”“盒饭”等以高调姿态形成迷文化集合群体,以短信投票等方式开启了选秀节目粉丝经济的狂欢;第三阶段是以2014年为分界线,伴随小鲜肉、流量明星的走红,粉丝经济展现出惊人的消费力量,并于互联网时代形成了由明星粉丝组成的组织更为严密的饭圈,而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进一步将饭圈推向台前。粉丝组织从松散到严密,理性对话空间愈发狭窄,互撕谩骂、应援打榜、造谣攻击等问题屡见不鲜,显然,今日之“饭圈”已然无法只用单纯的“热情的过度消费者”视之,饭圈乱象背后所折射出的是资本无序扩张、流量反噬、美育欠缺等问题。

互联网时代,过去对偶像的赋魅开始转向对偶像的祛魅,而祛魅的重要表现之一便在于偶像个人信息被频繁、大面积暴露于公众视野,关于偶像个人家庭、生活、婚姻等多方面的私人信息占据了过多媒介公共资源,此举势必会挤压其他公共议题空间。网络虚拟空间的兴盛,为迷群提供了相互讨论、交流偶像信息的场域,但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对于偶像相关信息和产品的占有在畸形饭圈生态中变了味儿,例如针对偶像本身,专门有一类“私生饭”跟踪偷拍明星日常,酒店蹲守、机场围堵、通告外泄、窃听偷拍等违法违规行为不一而足,甚至有“私生饭”获取信息后公开贩卖,带有明显的有组织的牟利性质;再如针对偶像作品,强制施压制作方干预创作,把嗑CP流程化、疯魔化的行为进一步哄抬了无作品吃人设、有颜值无演技的流量明星的市场价值,严重挤压了影视制作其他环节的成本。

“饭圈”的热情为商业机制收编和利用,日渐成为商品化和市场化的重要筹码。因此,也有不少直接受聘于经纪公司的职业化粉头潜入到饭圈内部,作为“意见领袖”带节奏、引战、拉踩等,以不断增强自家明星、自家作品的话题度、曝光度,由此带来的是艺术质量判断标准的失信、青年群体价值观的失衡。

近日,中央网信办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相信网络生态会逐步得到改善。与此同时,青少年群体的美育教育也应跟上步伐。“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应当认识到,美育具有培根铸魂的重要意义,当粉丝能够自觉做到知荣辱、明是非、辨美丑,网生代存在的畸形审美和社会失范问题自然也就能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没有基本底线,其他都是空谈


丁荫楠


最近一段时间,文艺界的行业乱象、文艺工作者的不良行为备受大众瞩目和舆论关注。“饭圈文化”和“粉丝经济”、流量至上、天价片酬、价值观导向错乱泛滥,甚至有一些明星公然突破伦理道德和法律底线,做出违法失德行为,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败坏行业风气,损害电影工作者队伍形象,阻碍电影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也让我们每一位深深热爱这个行业的电影人深感痛心。

我从1979年执导第一部电影《春雨潇潇》至今已经40余年,深深知道我们的电影事业发展到今天的艰辛和不易。几辈电影艺术家和电影工作者倾注心血、矢志不渝为之奋斗,才造就今天中国电影繁荣发展、欣欣向荣的态势。

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湛的艺术才华是铸就一名优秀的电影艺术家的必要条件。我们这一辈电影人,都把“德艺双馨”“人艺合一”作为自我要求。“德”与“艺”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且“德”在艺前,“德”是支撑电影艺术创作和电影作品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灵魂。6月27日,我参加了中国文联和中国影协举办的“纪念于蓝田方伉俪艺术人生座谈会”,大家共同缅怀、追忆两位革命前辈德艺双馨的高尚情操和精益求精的艺术风范。于蓝、田方在塑造角色时,他们眼睛中的光芒是那么纯真、美好,透射出人性的光辉。他们将自己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革命的忠贞和角色融为一体,才能呈现这样打动人心的眼神。这就是我们追求的“人艺合一”。我们现在的电影工作者应该向于蓝、田方等老一辈电影艺术家学习,不仅学习专业技艺,更应该学习继承他们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赤诚,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担当。

去年12月,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电影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期盼下,中国影协成立了电影界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作为电影界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面对近期这些现象,我在愤慨、痛心的同时,也希望通过委员会的工作,团结、引领更多电影人共同参与到行业自律和行风建设上来。我也希望我们的电影工作者从自身做起:

一是要把遵守法律法规作为从业底线。遵守法律法规这是做人的基本底线,也是从艺的基本底线。没有了基本底线,其他的都是空谈。在底线之上,我们才能号召电影工作者努力做“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和先倡者”。

二是把“德艺双馨”作为从艺追求。电影工作者应从自己做起,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以德从艺、以德服人。要尊重我们的观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人民至上,把握好从艺、做事、为人的方向。

三是把坚决抵制不良现象和行为作为行业约束。我们一方面对德艺双馨的电影工作者加大宣传和表扬鼓励力度;另一方面,对违法失德行为和劣迹艺人我们也应表明立场,坚决抵制,不与为伍,做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

在新的征程呼唤新气象和新作为。电影人要牢记文化责任和社会担当,以深厚的文化修养、高尚的人格魅力、文质兼美的作品赢得尊重,成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道德风尚的引领者,推动电影行业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为电影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加强艺人思德教育刻不容缓


张凯丽


纵观近年来明星艺人的负面新闻,总会令人感到惋惜,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应当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明辨是非,弘扬正气,坚守道德底线,坚决抵制和反对那些沾染和传播负能量的人与事,尤其是作为公众人物,失信失德行为我们绝不接受。

历史赋予文艺工作者神圣使命,我们的创作、我们的作品,包括我们每个人本身,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文艺是人民的文艺,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只有我们追求德艺双馨,争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现代生活,人人离不开手机,而手机离不开网络。那么网络时代的特点是什么呢?是信息的爆炸性、影响力与迅速广泛的传播力。而在这些信息当中,明星、艺人的新闻一直是热搜榜上的主角,围绕在他们身上正面或负面的新闻更是即时“昭告天下”,尤其是负面新闻。

对于演员的喜爱是观众朋友对演员的鼓励,正因为如此,明星艺人凭借着这个露脸行业独有的光环,在观众当中,尤其是粉丝当中,有着强大的示范效果,或好或坏,影响都不可轻视。纵观近年来明星的负面新闻,毫无例外地都有“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特点。一旦这些负面新闻获得“实锤”,则当事艺人即时“人设崩塌,断送前途”。

我有时候想,一个艺人的走红,其背后也都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与汗水,断送前途的“厄运”是当事人及其背后的家庭都不愿意看到的,都会有悔之晚矣的痛苦感慨。社会舆论对当事艺人进行批评、嘲讽有其正当性。这种批评往往还是可贵的监督与爱护。当然,那些幸灾乐祸的哄叫,是不可取的,也于事无补。

我们是不是由此多一点思考,即:这种并非个案的现象的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现行的一些制度,往往多强调才艺,而一定程度上轻视了思想品德教育;艺人在选拔、使用等环节,也大多重才而轻德,以至于在青年人的思想意识中,只要才能出众、赢取流量就是成功,而品行方面全靠自律,当这种自律被忽视或出现闪失,便离大错铸成不远了。

人们常说,品行来自家教,倘若艺人本人来自轻视家庭教育的父母,甚至其父母的行为就没有以身作则,或劣迹斑斑,那么这样的艺人走向社会,走上舞台,即使凭借一时好运走红,那也一定是危机四伏。可以这么说,才艺超群,可以令你走红,但不一定使你走得远!

一个合格、充满正能量的艺人,应该高度重视思想品德的培养与修炼,不断地陶冶情操,才能真正丰满我们的羽翼,只有德与艺俱佳,才能昂首走在艺术殿堂的星光大道上。让我们来共同营造风清气正、健康向上的行业氛围,以更多鲜活人物形象和精品力作回馈时代、回馈人民,全力肩负起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的神圣职责。


莫把自己的喜剧演成悲剧责任


安  黎


坊间皆云娱乐圈很乱,但怎么个乱法,却又语焉不详。纷纭的传闻,常带有臆测的成分,不一定就是事实。唯有某个人某件事突然“爆雷”,公众才从被挖掘与公开的内幕里,窥探到某些端倪。端倪并非真相本身,也许还是假象。

所有的“爆雷”,似乎都在为一个“乱”字做着注解,更强化了公众对娱乐圈的恶感。在日常生活中,娱乐圈肯定不是我关注的对象,一是它的含金量不高,无关注的价值;二是它和自己的生活毫不搭界,关联度很低。一群油头粉面的空心人聚在一起,或搔首弄姿,或狼嚎鬼叫,动静很大,喧闹无比,但所有的一切,不过是暂时的烟云,终会被风吹散。

不关注,不等于不耳闻。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即使远离爆炸的源头,耳朵却也能捕捉到爆炸的轰鸣之声,甚至还很有可能被乱飞乱窜的弹片误伤。作为网络资讯的主要供应者,娱乐圈从未静默和消停过,大路消息和小道消息汇聚的河流汹涌澎湃,泥沙俱下,浊浪滔天。即使偶尔断流,也会被大批量地注入泔水,于是奇闻、绯闻和丑闻等悉数添加其内,散发出刺鼻的下水道的气味。无论美丑,只要能把自己化为磁石,既牢牢地吸引住公众的心目,也大把大把地吸附到公众的打赏,目的就已达到。在扭捏作态中,廉价的欢呼与肉麻的追捧山呼海啸,但热闹过后,留下的却是一地鸡毛。

只要有人气,就能有效益。而要获得人气,就要天天露脸,不断地弄出各种响动,以此来抢占娱乐新闻最为醒目的版面,并力图使自己已获得的浮名更加地水涨船高;或者至少盘踞现有的制高点,不至于使其沉降和下坠,如此镰刀才能保持锋利,也才能收割到更多的“韭菜”。

一些在表演行当混饭吃的从业者,确实媚俗而又低贱。其具体表现为,声名稍一鹊起,钱包稍一鼓胀,心就变得比浮云更为飘浮。其中的少数人,呈现出一副自甘堕落的模样,酗酒、吹牛、赌博,甚至淫乱、吸毒和偷税漏税等。跪拜金主,攀附权贵,把姿色当作敲门砖,向二者投怀送抱。然而金钱和权力,向来都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把他们举向高空,又可以把他们推下悬崖。

之所以如此,显然与头脑的空洞和内心的空虚不无关系。人前的风光,掩饰的是人后的落寞;舞台的喧嚣,掩映的是独守空屋的孤独。不在阅读中提升做人的格调和寻找生活的意趣,不在交际中袒露本色和付出真情,相互提防而又装腔作势,与奢华为伴,与同行比阔,仅靠金钱的粉黛来维护浅表的虚荣,那么滑向自我毁灭的墓穴,当属预料之中。

当然,精神的空心化,仅是诱发娱乐圈并发症的一个诱因,而不是全部要素。客观而论,单纯地责备那些误入迷津的个体,也有失于公正和厚道。瓜蔓结瓜,枣树长枣,唯有从更大的视角和更深的层面来审视娱乐圈的现实成因,才能刨根究底,找出真正的病源。不可否认的是,浮躁的世风,扭曲的审美,以及混乱的价值取向等,都在为娱乐圈的溃败与糜烂推波助澜。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对于那些娱乐明星,作为旁观者,我从不仇恨,也不嫉妒,反倒对他们心怀恻隐之心。他们求名没错,但遗憾的是过于急功近利,只求“当下名”而忽视“千古名”;他们求富也没错,但惋惜的是本有大道可挺胸阔步,却偏要闯入雷区冒险,及至于把自己人生的喜剧,演着演着,就演成了悲剧。痛定思痛,希望他们从教训中获得教益,以凤凰涅槃的决绝与从前的自己诀别,从而以崭新的精神景致和纯净的人性质地,以艺术家的风范和担当,而不是以淘金者的贪婪和纵欲,荡涤自己的灵魂,重塑自己的形象,从而使自己活成一根标杆,而不是一个痰盂。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