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旅游 » 正文

乡村旅游“划重点”,这些镇这么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0-14  浏览次数:143708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王伟杰 王彬 李荣坤 苏锐 近日,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和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出炉,一个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丽宜人、旅游要素资源丰富、民间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王伟杰  王彬  李荣坤  苏锐

近日,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和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出炉,一个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丽宜人、旅游要素资源丰富、民间艺术种类出彩的旅游型新乡镇走入了人们的视野。乡镇的旅游产业有了发展的新“重点”,预示着我国乡村旅游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


北京八达岭镇:

“长城文化”激活乡村旅游生命力

王伟杰


八达岭镇位于北京市延庆区举世闻名的八达岭长城脚下,是长城文化带和京张文化体育旅游带重要核心区之一,有八达岭长城、八达岭古长城、水关长城、八达岭滑雪场、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八达岭镇努力打造“长城文化旅游名镇”,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截至2020年底,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0.84亿元、农民人均劳动所得约3.34万元、财政收入1438万元。


八达岭镇党委书记王振龙告诉记者:“地理优势、资源优势,以及全镇干部群众同心所向,为我们进入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拟入选名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王振龙介绍,八达岭镇的乡村旅游重点定位在休闲度假方面,除以八达岭长城为核心,整合周边岔道城、关沟七十二景、青龙桥火车站、京张高铁站、八达岭林场等众多优质资源的旅游热点外,还依托延庆区筹备2022年冬奥会,打造文旅融合的长城文化,提升“魅力八达岭”建设方面取得的品牌效应。借助八达岭滑雪场冰雪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冰雪旅游体验区建设。延伸八达岭镇长城文化与冰雪旅游文化的衔接链条,加快长城、冰雪、科技、旅游的融合发展。通过创新冬季旅游的活动形式,举办各种冰雪活动,吸引更多中高端游客到八达岭镇品长城美食、住长城人家、赏冰雪长城美景,让冰雪活动加热旅游淡季,实现以活动产品增卖点、聚人气。通过各种冰雪活动的举办,在冬闲时间带动周边村民开展经营项目,创新经营方式,以磨坊、油坊、粉坊、酒坊、豆腐坊等传统老作坊形式营造八达岭镇的人文和旅游氛围,提升村民参与度、改善村民生活、带动村民共同致富,让游客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找到记忆中的乡愁。


▲ 借冰雪和民俗等,乡村旅游蓄势待发。(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供图)

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八达岭镇十分注重非遗资源、长城文化的挖掘利用。八达岭镇以节日带非遗,以非遗促发展,通过端午、中秋、春节等节庆活动带动非遗挖掘,进而带动传承人保护和非遗产品的销售,并利用非遗传习所的吸引力,形成丰富的、可进化的非遗传承生态链。以长城文化为纽带,进行品牌化发展,也是八达岭镇的突出特色。通过统一形象标识体系的设计进行品牌化发展,创新“将军巡边”项目,与各类主流媒体密切传播合作平台,形成广泛影响。在传承基础和传承团队建设方面,延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服务队、中国长城文化研究顾问团、延庆区妫水女手工艺协会,为非遗与长城文化的有效融合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八达岭镇还实施“旅游+”战略,带动非遗工艺和长城文化形成相互配合、共同发展,集观光、体验、学习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未来,我们将紧抓长城文化带重大历史机遇,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体旅融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营造四项任务,推动长城文化带建设,进一步打造‘长城文化旅游名镇’,塑造‘美丽延庆第一印象’文化形象,讲好八达岭故事,传播八达岭声音,诠释八达岭特色。”王振龙说。


上海罗泾镇:

走一条“城市后花园”的特色路

王 彬


“竟是这样的宝山!”游客来此常有这番感叹,连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也能感同身受,这就是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已经展开的美丽乡村之旅。从上海市中心驱车半小时到罗泾镇的途中,现代化建筑还未看尽,两排翠色便猝不及防地映入眼帘,萤火虫营地、千亩涵养林、星空小屋、 “十字挑花”、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标准化水产养殖示范场……一个个文旅体验设施星罗棋布,散发曼妙“野趣”和生态韵味,令人很难将罗泾镇与以前钢花四溅、烟囱林立的老工业区形象联系起来。


“这几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不断提速,大家普遍感受到乡村日新月异的变化,乐于享受田园的美好生活。”宝山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罗泾镇的乡村旅游建立在生态优势转化的基础上,通过将原有的闲置土地逐步转型盘活,建设“美丽乡村会客厅”有了基础。


▲ 千亩涵养林至海星村蟹塘远景航拍(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供图)

优越的自然禀赋和农业基础历来是发展好乡村旅游的要素。罗泾镇却似乎超越了这套范式,另辟一条蹊径。


上海市郊星罗棋布的村落已与城区紧密连通,并没有大山大水的盛景,也难见良田万顷的浩瀚。这样的条件下如何发展乡村旅游,建好城市后花园?罗泾镇综合谋划,在宝山区乡村旅游特色片区的总体规划引领下,设计出了一张新蓝图——“五村联动”,打造农旅文商养的融合发展示范区。


空间连片并不是简单的扩大规模,而是有机共生。镇域内各村依托各自自然禀赋,放大资源效应、优势互补、统筹发展。“我们这里的农田总体呈点状、线状镶嵌式分布,客观条件决定必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高附加值的精致农业,推动农旅融合,才能拓展乡村旅游多种功能。”宝山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该镇各村打出的品牌也能感受到乡间特有的匠心味道,村村有特色,“一村一品”成效初显。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塘湾村打出“乡遇塘湾”品牌,围绕慈孝文化,打造萱草文化园,配套售卖萱草酒、萱草蜜、萱草书画等文创产品。依托盛大集团旗下馨月汇母婴专护服务(上海)有限公司,该村建成的母婴康养基地除传统康养产品,还全面提供孕产妇休养、母婴康养、亲子度假以及学前教育等服务,以此带动约100位本地农民转型就业。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2018年至2020年该村年游客量由2万人次提升至10万人次,村民人均收入由2.96万元增至3.88万元,新增固定资产6608万元,带动返乡创业公司6家,注册落地餐饮公司2家、医疗服务类工作室1家。


同样获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海星村则喊出“蟹逅海星”的约定,围绕康养运动、亲子农业旅游,与上海海洋大学成立产学研研究基地,打造蟹文化主题生产体验馆——蟹逅馆和水母科普休闲驿站,趣味十足。


拥有“最美油菜花田”的花红村,围绕本土特产宝农“34”金奖大米,做强“一袋米”,打造耕织传家文化农耕体验园,吸引了许多网红达人来此打卡。


新陆村以沿江生态涵养林优势,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建成生态学农实践基地,结合研学教育打造千亩中小学生假期蔬菜采摘体验基地,把“蔬香新陆”诠释得淋漓尽致。洋桥村以“芋见洋桥、梦回水乡”为主题,以罗泾镇五大特产之一——红梗芋艿为切入点,发展芋艿产业,打造芋香田园村,引进精品民宿,为“五村联动”提供了重要休闲载体。


打破村落行政边界,着力发展各色产业,乡村肌理清晰了,旅游资源也就显现出差异性。罗泾镇通过产业联合、生态联治、设施联通、治理联动,推动形成了村落组织共强、利益共享、环境共保、邻里共建、智慧共管的格局,真正建立起质量控制和特色产品体系,构建起长效运营保障机制。


宝山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意义重大。一方面能产生强有力的示范效应,推动区内各个村镇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因地制宜强化特色;另一方面将极大推动乡村振兴的务实推进,还将实实在在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新一轮良性循环已经开始。


甘肃敦煌月牙泉镇:

在沙漠之地铺开传奇画卷

李荣坤


“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这歌声有没有让你产生去月牙泉游览的悸动?


月牙泉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称为“沙漠第一泉”,其因“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被沙漠环抱的这湾清水,就像散落在人间的一块温润碧玉,月牙的形态更是让人充满无限遐想。


月牙泉镇,因国家5A级旅游景区鸣沙山·月牙泉而得名,地处甘肃省敦煌市南郊,位于沙州主城区、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敦煌国家级文化示范产业园区核心区“三区交汇地带”,全镇总面积28.5平方公里,镇域内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文博会场馆、月牙泉小镇、雷音寺等景区景点散布其间。


▲ 走在致富路上的骆驼游(甘肃省敦煌市月牙泉镇供图)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年来,月牙泉镇依托优越区位和富集资源,紧跟时代步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步入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快车道。月牙泉镇党委书记冯颖超表示,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枢纽,丝路旅游不断升温,当地旅游呈现井喷式发展。


截至目前,全镇共发展农家园53家、包厢320个、餐位近5000个,以及农家客栈351家、客房6100余间、床位12000张,打造了户外露营基地27家、帐篷近3000余个,初步形成以月牙泉村农家客栈一条街、杨家桥村农家园一条街和合水村沙漠露营体验区“两街一区”为骨架,旅游摄影、农事体验、户外探险、文化研学等多业态点状分布的乡村旅游产业格局。全镇3000余人直接从事旅游服务业,占全镇劳动力的60%。


敦煌是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的核心,月牙泉镇又是敦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也成为丝路游的必经打卡点。今天的月牙泉镇站在了敦煌文旅产业发展的“C”位,“旅游饭”吃得越来越香、越来越有味。2021年8月,月牙泉镇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拟入选名单。


在这里,五色沙、七星草、铁背鱼、戈壁美食、大漠星空、骆驼骑行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镇域内主题客栈各具特色,沙漠黄的建筑风格与鸣沙山融为一体。当地的乡村旅游宛如沙漠之花,开得灿烂,乡村旅游的画卷就此铺开。


除了大漠、绿洲、碧水、星空的吸引,沙漠中的春天也令人惊艳。当地政府“以花为媒,盛情邀约”,连年举办敦煌李广杏花节,将杏花资源打造为文旅资源并进一步转化为发展优势,通过“一枝秀”撬动了“满园春”。作为特产,月牙泉镇的敦煌李广杏栽培面积已经达到3300亩,年产李广杏1320吨,年产值6600万元。


同时,当地的特色产业布局也更加成熟。以月牙泉村为例,该村经营驼运产业由来已久,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月牙泉村就成立了驼运队,组织村民为游客牵骆驼,驼运产业初见端倪。从试探到渐入,科学制定了骆驼排号运行的管理方法,有效规范了驼运行业经营秩序。据月牙泉村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村共有骆驼1400余峰,96%的农户从事驼运产业,年接待游客150多万人,驼运收入4000多万元,户均16万元以上。2020年12月,月牙泉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山东临沂院东头镇:

全要素融合 全链条发展

苏  锐


地处沂蒙山区腹地的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院东头镇,是沂蒙精神重要发源地。80年前,镇上居民祖秀莲冒着生命危险,救下八路军战士郭伍士,熬鸡汤为他滋补身体,成为家喻户晓的“红嫂”。如今,红色文化代代传承的院东头镇,乡村游迎来大发展时机。


7月底,家住临沂市区的张国君一家,专程驱车到院东头镇游玩。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石房子若隐若现,炊烟升起处,传来欢声笑语。“镇上的旅游配套建得很好,停车、住宿、吃饭干净有序,非常吸引人。”张国君说,到乡村游玩是为了换一种心情,可能不单纯为了看景,而是享受一种舒适自在的氛围。


从确定发展旅游业到现在,院东头镇已走过了近20年历程。因为本身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比较丰富,如何实现旅游产品的破题和产业的升级,是镇上近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通过不断摸索,院东头镇找到了全域融合的乡村游发展之路。


院东头镇以保护乡村原生态景观环境、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原真性民俗文化为基础,营造最纯真的乡村氛围,以达到乡村旅游的高级形式——回归乡村、返璞归真。比如,当地秉承共享理念,尊重村民发展意愿,建立游客村民共建共享的美好局面。在规划团队打造游览路线时,充分了解当地农民的风俗习惯、饮食特点,尊重当地居民的日常作息及活动。


同时,当地将乡村居落、生活状态和文化风俗等要素视为一个完整体系,以民宅为基,做好保护修葺工作;以生态为本,做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山水为魂,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注重“原乡”打造,通过景观设计、风貌控制与建筑保护,维护沂蒙山区乡村的“原乡”风貌。在旅游开发的同时,着力保护乡村独特的红色文化、鲜明的沂蒙民俗特色和特有的地质景观,还原全镇固有的地域基因密码及文化符号。


▲ 乡村旅游展翼待飞(山东省临沂市院东头镇供图)

在部分地区,因为规划不统一,或者各部门配合不协调,导致乡村旅游仅仅由文旅部门来负责,但院东头镇探索了一条全链条发展路径。


镇上坚持“多规合一”,坚持把乡村旅游的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到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中,积极与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有机衔接、融合。理顺“一个关系”,正确处理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土地利用的关系,合理布局乡村旅游产业体系,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城镇开发边界保护线等,实现所有建成项目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供地政策、节约集约用地标准,有效促进乡村旅游与农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院东头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镇上将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注重将农村的田园风光、特色文化与自然景观等资源有机结合,依托区域内主导产业,构建“农业+文创+旅游”的发展模式,培育“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劳作变体验”的休闲业态,推动形成龙头带动、规模适度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生产经营业态,实现资本增值、农民增收、社会增效的多赢,实现乡村与城镇的互动、田园风光与当地文化的深度融合。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