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头条 » 正文

展现百年壮阔历程 汲取前行奋进力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0-12  浏览次数:143652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刘淼▲ 7月30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作品《龙声华韵》“浦东交响”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上演。“浦东交响”是中国交响乐团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刘淼

▲ 7月30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作品《龙声华韵》“浦东交响”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上演。“浦东交响”是中国交响乐团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创作的交响乐作品。 石 磊  摄

自今年4月20日起,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来自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40部优秀舞台艺术作品集中亮相、竞相献艺,艺术化地再现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史诗的壮阔历程,引发观众尤其年轻观众的热烈反响。


艺术再现百年壮阔历程

此次展演参演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通过艺术转化“立”在当代舞台,向观众展开一幅立体可感、鲜活动人的党史长卷。

▲ 革命题材京剧《红军故事》


展演作品中,既有革命题材京剧《红军故事》、歌剧《沂蒙山》、舞剧《骑兵》、杂技剧《战上海》等,也有现实题材话剧《红旗渠》、河北梆子《李保国》、秦腔《花儿声声》等;既有记录脱贫攻坚伟大历程的花鼓戏《桃花烟雨》,也有反映新农村建设火热生活的彩调剧《新刘三姐》,还有聚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歌剧《天使日记》。此外,京剧《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歌剧《白毛女》《党的女儿》、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等经典剧目再度与广大观众见面,引发观演热潮。

截至7月20日,共有131部作品演出553场,约40.06万观众走入剧场观看演出,平均上座率87%。50部剧目在学习强国、文旅中国、“文艺中国”快手号、微信视频号等20多个线上平台播出,在线观看人次达9322.7万,点赞8976.5万人次。


火热生活拨动创作者的心弦

舞台艺术作品打动人心的力量,来自主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采风和求索。

▲ 民族歌剧《扶贫路上》


火热的生活总能拨动艺术创作者的心弦,现实题材作品尤其要以真实的生活、人物、细节为根基。民族歌剧《扶贫路上》的创排历时两年,主创团队数度深入广西百色地区采风,扎根基层,反复调整剧本十余版。2019年6月17日凌晨,时年30岁的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遭遇山洪不幸遇难。噩耗传来,《扶贫路上》总编剧、总导演田沁鑫第一时间带领主创团队奔赴广西,在黄文秀遇难地点实地考察采风,不顾雷阵雨和可能发生的山洪灾害,走在黄文秀走过的扶贫路上。“心中有人民,笔下才能出精品。用文艺创作来记录这一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脱贫攻坚战,书写新时代感天动地的世界奇迹。我们创作的过程,是一次向人民学习、被人民感动的过程。”田沁鑫对记者说。

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的创排正赶上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给主创带来不少困难,幸好早在2019年12月底,该剧编剧、作词冯必烈就随主创团队前往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凤凰县夯卡村等地采风。剧中,村民们将精准扶贫误以为是发钱的剧情,就来源于冯必烈在采风中听到的“精准扶贫不就是发钱吗”,剧中田二毛等角色编写顺口溜讽刺扶贫队的剧情,也来源于采风中看到的十八洞村墙上的顺口溜。此外,十八洞村的山水、微雨、轻雾给了该剧服装总监麦青灵感,博物馆里的苗绣——蝴蝶、波浪纹、花卉等图案成为服装设计的元素。最终,湘西山水人文的美被融入1000多套舞台服装中。


深入开掘舞台艺术独特魅力

创新是艺术创作的生命。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具体体现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在将这些故事“立”在当代舞台时,文艺工作者以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新的技术,开掘着舞台艺术的独特魅力。

如杂技剧《战上海》以杂技再现上海解放前夕的激战。演员们通过复杂的杂技技巧,在观众面前再现惊心动魄的历史景象。在“铁骨攻坚”一场中,8道通天软梯依次排开,人们奋力向上攀援,有人失手坠落,有人成功翻越,这表现的是杂技技巧,更是战斗的残酷与艰险,紧紧牵动着台下观众的心。解放军战士以血肉之躯换取上海解放的牺牲精神也在强烈的戏剧张力中得到彰显。

▲ 彩调剧《新刘三姐》


彩调剧《新刘三姐》在传统彩调艺术的基础上,打破戏曲固有的程式化,加入现代流行音乐元素,赋予经典文化符号“刘三姐”以时代意蕴。该剧导演、广西戏剧院院长龙倩介绍,该剧的“新”体现在以下方面:主创团队由广西本土专家与国内知名专家组成,既保留了彩调本土韵味,又展现了戏剧语言上的“新”;打破戏曲固有的程式化,让演员有自由发挥的空间,体现了导演手法的“新”;剧中融入了电商、网络等时代流行元素,体现了内容上的“新”;彩调剧山歌体与现代流行音乐综合运用,体现了艺术手法的“新”。“《新刘三姐》的创排是广西推动刘三姐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次艺术探索和实践,体现了广西文艺工作者不忘初心的使命担当。”龙倩说。


多种形式助力党史学习教育

本次展演采取“剧场演出+线上演播”的观演形式。剧场演出坚持公益惠民原则,各地采取“惠民卡”“十元抢票”、特殊群体赠票等多种惠民便民措施,让更多基层群众走入剧场观看演出。线上演播则加强剧目导赏、名家解读环节,采取多种传播方式,极大扩展以优秀舞台艺术作品为载体的党史学习教育的地域覆盖面、人群覆盖面、内容覆盖面。

▲ 话剧《香山之夜》


展演中,一部部艺术化再现中国共产党人气吞山河英雄壮举的舞台艺术作品,也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课堂。话剧《香山之夜》纳入外交部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开展的“看百年风华,观红色经典”活动,来自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阿尔巴尼亚、波黑、沙特阿拉伯、阿根廷、乌拉圭、新加坡、斯里兰卡、赞比亚等55个国家驻华使馆(国际组织驻华使团)的114位驻华大使和外交官观看演出。豫剧《焦裕禄》、歌剧《张富清》、话剧《支部建在连上》等作品走进机关厂矿,开展观剧学党史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演活动还特别关注青少年群体,其中,川剧《江姐》走进清华大学,贵州花灯戏《红梅赞》走进贵州财经大学,儿童剧《火光中的繁星》开展“六一”公益演出专场等,为青少年呈现了一堂堂生动的“艺术党课”。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