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娱乐 » 正文

阿云嘎化身“快递小哥”,来听他们怎么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9-18  浏览次数:165821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刘茜 冯倩 ▲ 音乐剧《在远方》海报日前,音乐剧《在远方》二轮演出北京站结束,继续延续首轮演出热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这背后离不开演职人员的辛苦付出。快递员们整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刘茜  冯倩

▲ 音乐剧《在远方》海报

日前,音乐剧《在远方》二轮演出北京站结束,继续延续首轮演出热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这背后离不开演职人员的辛苦付出。快递员们整日穿梭于城乡,他们和剧中人一样,见证和参与着这个时代的改变。为了扎实剧本创作、在舞台上呈现更真实的快递员生活,音乐剧《在远方》的创演团队在创作、排练期间,多次深入快递业一线采风,甚至穿上制服送快递,了解快递业的真实情况,体验快递员的工作状态。一位主演说,“我希望通过塑造姚远这个人物形象,让大家知道快递员平时工作和生活的辛苦。”而要生动刻画塑造人物,深入生活、体验生活至为重要。一部作品,人民群众的鉴赏和评价理应受到格外重视。这部反映快递业的作品,特别邀请快递员观看。这些特殊观众如何评价这部作品,如何看待剧中的“自己”?本端特邀主要演员和部分观演快递员来说戏、评戏,他们的话为艺术创作、艺术作品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为平凡英雄歌唱

阿云嘎

▲ 阿云嘎


我是音乐剧演员阿云嘎。

作为一名音乐剧演员,我由衷地为参与创作并出演《在远方》这部作品感到开心。

《在远方》的“快递”故事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适值改革开放风生水起的年代。那时中国快递业正值迅猛发展初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群快递从业者怀抱梦想,努力向前,挥洒青春。故事的主人公姚远是民营快递业发展初期的一个代表,他和一帮兄弟一起创办了快递品牌“远方”。这部剧就是从“快递之王”姚远躲避稽查的故事展开的。

在开始排练这部剧之前,肖杰导演给了我一本书,书名叫《无处不在》,这本书讲的是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史。我从这本书中吸取了很多养分,后来我在创作、表演过程中的大部分依据也来源于此。

排练期间我们跟着快递员一起到快递一线体验生活,我还有幸穿上了制服,真实体验了快递员的工作状态。那是让我记忆犹新的一天,有一份快递,我来来回回送错了三次,不是搞错了栋数就是上错了楼层,心一直是悬着的,后来终于找对了主人。成功送达的那一刻,心中的成就感很难用言语形容,同时也真切感受到了快递员的不易。

我们一直都是接收快件,一直都是买东西等待快乐,但是在物件的传输过程中,快递员们付出的艰辛却鲜为人知。当快递员出现在我们家门口时,他们亲切地微笑着,我们却不知道这背后可能是杂乱无章的仓库,需要一单单分流、一次次打电话、一家家送达快递。记岔楼层、跑错地方、看别人脸色都时常会发生,而用日复一日的耐心去完成工作的快递员,何尝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凡人英雄。我希望通过塑造姚远这个人物形象,让大家知道快递员平时工作与生活的辛苦,同时也为奋斗在各大城市拼搏的年轻人加油打气——不管是挫折也好,悲伤也罢,我们都不能轻言放弃。

音乐剧《在远方》讲述的是我们父辈所经历过的时代,他们的勤劳、敬业值得所有文艺工作者书写。大家能看到,从首轮演出到刚刚过去的二轮演出,《在远方》一直在进化、在调整,因为从编剧、导演到主创演员,大家始终都在关注着观众们对“远方”的评价。舞台令我兴奋,虽然排练看似都在重复做着同一件事,但其实每一条、每一场大家都能碰撞出不同的火花、不同的亮点。例如:姚远在结尾向晓欧求婚的时候的一句台词“我给你一个胶带”,就是我们在后台磨戏时孙博老师一句玩笑话带来的灵感。这就是创作的快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化成戏搬上舞台。

何处是远方?到现在我也不能笃定地回答我的远方到底是什么,但我相信那是一种信念,一种信仰,是我们向往的未来。我相信,每一位走进剧场看过《在远方》的观众,都可以从姚远身上感受到“闯荡”的精神,体会到“勇敢”的力量。

从事音乐剧这一行,能够参与一部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讲中国人自己故事的戏,让我觉得很有意义。在《在远方》中我参与创作了一些歌曲,它们的旋律并不复杂。这个故事是讲父辈的“草根文化”,高大上的音乐不适合,就是要质朴。希望我能继续通过原创音乐剧的形式,为奋斗在理想道路上的每一位平凡的英雄歌唱,用音乐传递更多勇气、自信和能量。


寻找传承不变的精神内涵

孙  博

▲ 孙  博


在远方的意思就是,在脚下,在此时,在内心,在深处。

二叔是一个“多余的人”。“多余的人”就在生活里,就在我们身边,他一直在默默地守护着我们,而我们,往往会忽视他、边缘他、不理他。我们的长辈,我们的亲友,我们的父母,都有可能变成“多余的人”。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敏感的。作为二叔,他能感觉到自己老了,被边缘化,被嫌弃,渐渐变得多余。所以他就会竭尽全力地用各种方式、各种机会来证明自己没有老,证明自己是有用的。这就是二叔,也是生活中我们身边的长辈亲友甚至父母。

二叔这样一个角色,把他呈现在舞台上、呈现在《在远方》剧中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哭闹讨好的样子,而是一个唠唠叨叨苦口婆心的偏喜感的样子。一会儿提醒姚远,一会儿敲打高畅,一会儿喊大伙吃面,一会儿安排抢货上货,看似严厉,不着边际,反复强调的语言是:叔明白,叔都懂,叔是过来人!每一句都希望大家能把他的话放在心上。二叔表面的“喜”和内心的“悲”形成的强烈对比,既是生活的智慧也是生活的无奈。我们在生活里往往都会用轻松的方式去遮盖我们内心的伤痛和不安,二叔就用了这样的方式。

观众认同喜欢“二叔”,是因为二叔来自生活,来自我们身边。我印象特别深刻,每次二叔在唱下半场歌曲《叔是过来人》的时候,有一句“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每到此处,观众都会有反应、有掌声。因为这是我们中国音乐剧中独有的角色形象,是我们中国的土地里长出来的活生生的有点儿土气但非常接地气的人物。他是可笑的,也是深情的,无私的,执着的。

中国音乐剧的出路是中国原创音乐剧。希望我们创造出来的角色和音乐,都来自我们的生活,来自我们的文化,来自我们的历史,来自我们的土地。每一个人物,大家都觉得是我们生活里的人,是我们身边的人,是我们这片土地生出来长出来的人。

当下,中国音乐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国家强大,社会安定,人民小康,文化产业迅速发展。音乐剧,特别是中国原创音乐剧,已经被大势推到了风口浪尖,佳品优品呼之欲出。观众的热情和需求异常火爆,有增无减。在此境况下,全国音乐剧的项目星罗棋布、百花齐放。催生精品的锣鼓已然喧天。

对于音乐剧的创作者来讲,我们要非常努力,要努力扎根生活,开掘当代的现代的历史的传说的神话的人物和故事,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寻找传承不变的精神内涵和灵魂的声响。同时我们要非常小心,小心地看待我们自己包括自己所处的时代,不要被一时的风雨雷电影响裹挟。我们要特别关注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长的不同时代的人,好好挖掘他们的语言、他们的行为、他们的韵律、他们的音乐。我觉得这也是中国音乐剧发展的基石。




从生活中获得灵感

马  佳

▲ 马 佳

演出结束已经大半个月,我依然会想起这段排练、演出的经历。《在远方》是一部非常好的音乐剧,首轮演出就收获了良好口碑。虽然我是在二轮演出才加入该剧,但对我来说,是一次特别难得的机会,我非常珍惜。

接到姚远这个角色后,我就开始有意识地观察自己身边的快递员。我们家片区内固定有两个快递小哥,他们跟我年龄相仿,对生活充满热情,虽然工作的时候常有困难出现,比如刮风下雨、快件丢失这些问题,但他们依然非常乐观。我在跟他们聊天、观察他们工作的过程中获得了不少灵感。

从进组排练到演出,留给我的时间不多,所以我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去理解、去揣摩姚远这个人物角色。我最先开始练习的是折纸箱这个动作,因为普通人都是在收快递、拆箱子,而快递员每天最常规的动作就是在打包无数的快递,我觉得我必须要特别熟练、特别快速地掌握这项基本技能。所以进组的第一天,我基本都是在折箱子、缠胶带、蹬三轮车,重复往返,逐渐进入姚远这个人物。这些动作看起来简单,但其实还是有难度的,比如蹬三轮车这个动作,大家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很讲究技巧,因为快递员往往每天要载着满满的货物,一个使力不对,车特别容易不稳当。所以我每天都会负重反复练习,最后让自己形成一种肌肉记忆。

都说演员遇到一个好对手非常难得,我很幸运,遇到了一群好对手。“远方”剧组是一个让我特别有安全感的大家庭,阿云嘎老师就不用说了,因为他特别了解我,从始至终都支持我、相信我,给了我极大的力量;肖杰老师是导演,更像我的好大哥,在表演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他都会先鼓励我说出自己的想法,再根据具体情节去帮我调整;还有我的对手徐丽东,她的唱功非常好,对音乐的很多理解都非常先进,唱腔也十分多元,令我受益匪浅。

这次演出,让我收获、成长了很多,观众也给了我很大鼓励。我知道自己在表演中,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现场观众的即时反馈,让在台上表演的我更有力量。观众在每一条观后感中的夸奖和建议,我都认真阅读,希望在下一次的表演中,让大家看到不一样的“马姚远”。

在音乐剧领域,我确实还算是一个新人,在表演经验与舞台经历方面还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地方,姚远这个人物身上执着于理想、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着我,希望未来还能遇到像“远方”一样优秀的原创音乐剧剧本,挑战更多的人物角色,让观众看到我的蜕变。


微信图片_20210826170320.jpg

▲ 音乐剧《在远方》海报

听听“快递小哥”怎么说


刘茜  冯倩采访整理


宋学文:希望更多人理解快递员


(宋学文: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最美快递员”) 


宋学文说看到舞台上的演员们,就想到了10年前的自己。“那个时候大家对快递员认可度还不高,很多时候工作开展确实会遇到一些困难。”但他常常告诫自身要先做好,才能把客户服务好,在最平凡的岗位上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任何梦想都贵在坚持。谈到对这部戏进一步完善的期望,他建议剧中多增加一些快递员工作中遇到的场景,比如客户催单、电话空号、错误投诉等,多增加一些表现快递员身上闪光品质的事件呈现,如雨中救人、为老人撑伞等,“这样可进一步增进人们对快递员群体的理解” 。


胡冰兵:真实性最令我感动


(胡冰兵:从业10年,2020年获评申通快递分公司最佳贡献奖)


 “真实性令我感动。”

谈及观看此剧的感受,快递员胡冰兵这样说。

他举了一个细节,剧中姚远进入大写字楼送快递,直接被人拒绝进客梯,只能乘坐货梯,这也是他们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委屈不平事儿”。“看到这段,我眼泪哗哗地就流下来了。”胡冰兵说:“在这部剧里看到了什么才叫坚持不懈,看到了经历困境之后再奋起的希望。姚远说,只要足够努力,最终会实现自己的愿望,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的梦想。” 胡冰兵从事快递业近10年,从申通的一名基层快递员成长为分公司的负责人,2020年还获得该公司最佳贡献奖。

胡冰兵认为,这部剧对快递公司创始人这种角色给予了突出,剧中姚远、二叔等人的表演真实自然,打动人心。但他同时期望对快递一线员工比如打包员等给予更多的表现,从而更接地气,更加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          


邓兴斌:感谢把“我们”搬上舞台


(邓兴斌:从事快递业14年,广东省劳模)


 “这部剧很真实的反映了我们的快递生活,快递最开始发展的状态,就跟开场的一模一样,那个姚远的仓库小屋太真实了,我们一开始就是在黑暗的角落里、隐蔽的地方住着,这个屋子能还原成这样,太厉害了。”邓兴斌表示,感谢有《在远方》这样讲述快递行业的艺术作品,把快递员的故事在舞台上演绎出来。”


杨敬山:期盼更多励志好剧


(杨敬山:获“最美快递员”“北京榜样”等称号)


杨敬山做快递员10年,始终踏踏实实做事。“看了《在远方》很感动,没有想到快递工作也能这么闪光,特别希望这部作品能够获得大家的喜爱,《何处是远方》这首歌也能被更多的人传唱。”

另外,他提出,目前快递员题材的励志舞台剧太少了,“希望以后能出更多类似题材的精品好剧。”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