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追求美好文化生活的今天,多样文化需求迸发,公共文化空间“美不美”“好不好”,直接影响着人气“旺不旺”。随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范围逐步扩大、品质不断提升,逛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逐渐成为一些地区的新风尚。当下,公共文化空间提档升级已成为其高质量发展的新课题。
抽枝发芽
公共文化空间升级正当时
“十三五”时期,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四梁八柱”的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全面推进,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更加健全,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日趋丰富。
随着“十四五”开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面临新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一系列重要文件相继出台,明确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其中,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被列为重要任务。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公共文化领域重点改革工作总结部署会议,更是将着力构筑公共文化新型空间列为未来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之一,提出要及时总结“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建设发展经验,在更大范围推进改革,以构建公共文化新型空间为抓手,在建设标准、设施布局、建设主体、功能设置方面进行创新。
业界专家普遍认为,公共文化空间提档升级已上升到战略层面,新型文化空间建设正从基层试点探索向全国推广普及,成效可期,大有可为。
枝繁叶茂
公共文化空间营造有方
近年来,发端于区域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在全国遍地开花,并被明确纳入政策要求,得到大力推动;一些地区的文化客堂间、睦邻中心、公共集市等综合性强、功能多元的文化空间也颇受欢迎;许多地区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和服务,连接起设计者、建设者、运营者、使用者,共同营造小而美的文化空间。
在上海,公共文化空间提档升级早已起步。2018年,针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在设施建设、运营理念和服务效能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美好生活”上海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大赛举办,创造性采用“设计+服务”的综合评定机制,发掘“美”“好”“新”的典范,至今已举办4届,征集到逾千个范例,评选产生了197个空间奖项和13个设计师奖项,受到近5000万名市民关注,影响范围从上海到长三角,至今年面向全国,吸引了47个城市参与,为长效推动形成全新的建设理念、运营机制、空间功能、服务方式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下一步,我们将致力建一个公共文化空间的运营库,逐步发掘、培育一批有情怀、有能力、有经验的运营团队,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文体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将更多经典的范例、优质的设计资源、领先的经验做法有效复制、转化和推广,并积极与长三角乃至全国分享成果。
▲ 嘉兴市秀洲区陶仓艺术中心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静静伫立在水乡田野的陶仓艺术中心在升级改造中完成了华丽转身,成为乡村新的文化地标和网红打卡点。“这里曾经是粮站,建筑是当时新潮的仿苏联建筑,顶部有很少见的砖砌望板。我们保留了粮仓主体以及原本的红砖元素,以一道空隙将其变成了两幢3层楼高的、完全对称的艺术中心。”设计师柏振琦一贯坚持赋予建筑新的活力,这次,他将目光投向乡村,为村民文化艺术生活构筑了一座“精神粮仓”。
▲ 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 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星空书屋
设计能够直观塑造公共文化空间,内容与服务则为空间注入灵魂。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升级改造就极具代表性。空间在设计改造完成后,引入了专业运营团队,以公益标准收费,既确保多类免费服务项目开放,又有常新的各类文艺演出等活动,还有多种爆款特色项目,如旗袍制作、书法培训等,吸引不少年轻人走进文化中心。经过深入调研,这里的活动从以文化团队排练和公共配送项目为主,转变为设计开发符合各年龄层人群特别是年轻人群和亲子需求的项目,活动数量全年逾500场,较以往增长近3倍;单一场馆全年服务人次超15万,较以往增长1.5倍。其中年轻人群和亲子比例大幅提升,占服务总人次的近65%。一个基层公共文化空间,实现“逆龄”生长,以3000余平方米的体量形成一个多样的、集约的、复合的、生机勃勃的“社区文化聚落”,同时也成为一个“社交文化园林”。高密度的社区文化活动及参与群体的延展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文化活动中心已成为浦东地区深受欢迎的公共文化设施。
▲ 在鞍山四村第三小区百草园内开展的活动
鞍山四村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街道,以社区花园为公共空间更新的实验场,自设计之初,就请居民提建议、谈设想,施工阶段也允许居民加入。这种参与式的设计营造,增强了居民对该公共文化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推动了社区合作、多元共治。
落地生根
公共文化空间承载未来
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公共文化服务需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也正逐步实现从有到美和好的跨越。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新在哪儿,如何让美好永驻?
北京大学国家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国新认为,要抓住“规模适当、布局科学;有特色、有品位、小而美、舒适化;业态多元、主题功能、嵌入式;社会力量参与、融入社区生活、促进共建共享”这些关键词,要通过新型文化空间建设,营造出更多文化氛围,提升城乡文化品位。“这不是盖一座房子或者大拆大建就可以,更重要的是提升内涵、强化功能,真正发挥出公共文化在促进国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建议开辟公共文化机构新型服务空间的创新体验,做强基础性、常态性的服务项目,提高空间利用率,让群众愿意进来,愿意留下。此外,要以升级空间为契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进一步延伸。”李国新说。
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社科院研究员蒯大申立足长远发展,认为升级改造首先要关注公共文化空间特有的公益属性和运营机制,提档升级要重谋划、重设计,厚积薄发,建一个成一个。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讲究性价比,重视“微改造”“微更新”,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要点,突出人文性和公共性。可以想见,以空间升级改造为突破口,未来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定位将越来越明晰,功能提升的针对性、合理性更强,内容和服务越来越专业、多元,空间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进而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最核心的是完成认知转变和共识达成,政府要认识到设计对于营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价值,给予专业力量更多发挥空间;设计者要认识到在公共领域不缺席的重要性,放开眼量主动入局,传递人文设计力量;居民则要认识到亲身参与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可能性,培养文化品位和公共精神。多方合力才能促成长远健康发展。”蒯大申说。
升级改造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与时俱进也是重点。针对文化馆等公共文化空间缺乏建设标准和改造依据的情况,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主任王玺昌建议,一方面要着力于盘活存量、激活增量、放活数量和优化质量,在此基础上逐步探索形成公共文化空间升级改造的标准,积累成功经验,争取专业支持,共同还空间、功能、文化服务于民。另一方面,革新公共文化空间评价体系,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的限制,尝试以人口规模、产业分工布局、城乡整体规划为依据,就近就便提供同等规模和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这就需要强化政策的突破创新,增强区域间文化联动,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王玺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