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旅游 » 正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15  浏览次数:179427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 连晓芳后疫情时代,旅游进入深度体验的阶段。今年“五一”小长假就是旅游行业面临的一场大考,既有亲子游、自驾游、周边游游客对旅游产品提出的高要求,又有吃住行游购娱各个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陈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近一段时间以来,我驻外机构在海外举办了“中国共产党的100年”国际巡展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向全世界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以及百年来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就,希望与所在国人民团结携手、共创美好未来。与此同时,海外社会各界人士也通过各种形式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送上祝福,分享自己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的理解。

跟着展览领略百年风华

%top; overflow: hidden; background-color: rgb(179, 221, 233);">

专家点评

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张润钢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服务贸易国际合作,打造“中国服务”国家品牌。最近,文化和旅游部研究起草《关于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管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到2025年,解决一批影响旅游服务质量的突出问题,高质量旅游服务供给更加丰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质量提升政策体系更加健全,旅游服务标准化、品牌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国旅游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持续增强,旅游服务成为中国服务的典型代表。

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让我们备受鼓舞。中国旅游协会于2018年推出“中国服务”·旅游产品创意案例收集活动,旨在树立一批具有国际水准、本土特色、物超所值的产品标杆,从而持续推动“中国服务”质量的提升,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益,开阔全行业的国际视野,促进跨界合作,向世界讲好“中国服务”的故事,让“中国服务”像“中国制造”一样具有影响力,成为展示中国形象、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到目前为止,已经连续举办两届,共收集到来自全国各地行业推荐或企业自荐的300余个案例,这些案例全景式地反映了近年来广大旅游企业在改革创新中的最新成果,凝聚着广大旅游从业人员的智慧和心血。

疫情之后,旅游业的生态发生了新变化、产生了新需求,新技术、新产品已经在市场崭露头角。今年,中国旅游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将继续开展“中国服务”·旅游产品创意案例收集工作,通过案例的收集、推广,持续推动旅游行业服务质量的提升,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发掘一批对服务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案例,以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鼓励广大旅游企业打造出更多更好的旅游产品。


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副研究员  张杨

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恰恰伴随着大众旅游市场被不断蚕食、细分市场快速崛起的过程。每个游客的画像都被贴上更细分的标签,每次出行的动机都可能更加具化。细分化、个性化、碎片化是旅游消费需求升级的外在体现,如何更好地应对并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核心是要更加深入地去理解消费需求与消费行为,这是所有产品研发、服务提升、目的地建设的原点。如今的市场,已然从圈山圈水收门票的资源导向,走向谁真正了解市场谁才真正拥有竞争力的市场导向。细分化的需求往往需要多元而具深度的供给,这就要求旅行服务商们不断打开自身的边界,主动与其他行业融合,才可能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并依此建立门槛,摆脱同质化和价格战。如果不懂体育,那就做不好体育旅游;如果不懂教育,就无法设计出专业的研学旅行课程。我们应该不断扩充旅行服务的外延,只要是游客出行所需,皆可纳入旅行服务的范畴。

在透视旅游消费需求和提升产品供给的挑战中,数智化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从工业文明到数字社会,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为旅行服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线下到线上,从门店到社群,数字化正与资本、知识、文化等创新要素一起,激活传统文化和旅游资源,叠加催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旅行服务商应从传统人工管理走向数智化管理,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突破服务业的效率天花板,包括但不限于客户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挖掘、精准营销、智能匹配、供应链协同等,在这些旅行服务的“新基建”建设完备的情况下,更好地应对千人千面的个性化需求,只是顺其自然的结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副教授  吴丽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