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头条 » 正文

展演这样助力新时代艺术创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27  浏览次数:186905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刘淼、张影“着力建设新时代艺术创作体系”是日前公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出一批讴歌新时代、反映新成就、代表国家文化形象的优秀舞台艺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 刘淼、张影

“着力建设新时代艺术创作体系”是日前公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出一批讴歌新时代、反映新成就、代表国家文化形象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和美术作品”,展演的作用毋庸置疑。

展演,不仅能集中展示文艺创作的成果,让观众密集欣赏到不同题材、内容、形式的艺术作品,更可以让艺术工作者在展示交流中相互促进。而在展演过程中,如何避免题材同质化,如何探索展演中艺术与技术的创新,满足观众个性化需求,打通线上、线下双通道,也成为当下引起专家和业内人士关注的问题。

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剧照         卢 旭 摄


行业引领 创作引导


“近几年,重大时间节点多,各类展演也非常多。这对于及时地集中展示创作成果、促进艺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其实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贯的传统,现在很多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当初就是通过各类调演、会演、展演等方式亮相后轰动,而逐渐确立经典地位的。”正如青年评论家郑荣健所说,近年来,从文化和旅游部,到各地文旅局、文联及行业协会,各国家级、省级院团,以主办展演的方式体现行业引领和引导,是一种常见的做法,也积累了不少成熟的经验。

其中,自2018年起,文化和旅游部与江苏省政府连续3年在江苏昆山举办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不仅实现了全国348个剧种以及木偶剧、皮影戏两种戏剧形态的“大团圆”,更围绕“剧种”这一核心要义,组织开展了剧目展演、专家研讨等系列活动,成功锻造了“百戏盛典”这一具有深厚内涵的文化名片,百戏盛典已成为加强剧种建设、推动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平台,由此引发的“剧种热”引领全国戏曲剧种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今年4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拉开帷幕。本次展演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主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重点推出140部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创作的优秀作品,涵盖京剧、昆曲、地方戏曲、话剧、儿童剧、歌剧、舞剧、音乐剧、交响音乐会、民族音乐会等多个艺术门类。

国家一级编剧林蔚然认为,在行业内部进行展示交流、相互促进是展演能够带来的行业内的重大意义,也便于观众多样化选择,持续观看,强化品牌效应。

打磨作品 锻炼队伍

创作是艺术院团的立院之本。通过各种形式的展演,院团能够更广泛地展示艺术创作成果,传承艺术经典,锻炼人才队伍,推动作品不断向精品迈进。

为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国家京剧院精选红色题材经典剧目,组织强大的演出阵容,于5月12日至20日期间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推出“红心永向党”国家京剧院现代戏展演,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引发红色经典剧目观演热潮。

作为国家京剧院近年来举办的首个现代戏展演,“红心永向党”集中展示了多部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红色经典剧目,其中既有国家京剧院几十年来创作的具有开创性、典范性和代表性意义的《蝶恋花》《杜鹃山》《红灯记》《平原作战》等现代戏保留剧目,也有《党的女儿》《红军故事》等剧院近年来潜心创演、广受好评的精品佳作。

为保证演出质量、重现红色经典,国家京剧院特别邀请了刘秀荣、刘长瑜、李光、高牧坤、孙桂元、任凤坡、袁慧琴等原排艺术家担任艺术指导。台前幕后,老中青三代艺术工作者共同携手,不仅展现出国家京剧院流派纷呈、阵容整齐的艺术风格,让国粹艺术在不断的舞台实践中代代相传,更展示出京剧艺术工作者植根于血脉、代代相传的红色信仰——传承的不仅是艺术,还有对党不变的忠诚热爱。

《李白》剧照    卢 旭  摄


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田彦认为,展演也能体现出国家艺术院团的文艺自觉和使命担当。“近年来,中国歌剧舞剧院秉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打造出一批民族歌剧、民族舞剧作品,如舞剧《孔子》《李白》《昭君出塞》、民族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今年重排了经典民族歌剧《江姐》。我们希望通过展演,用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来回馈人民。”田彦说,在展演过程中,通过观众和专家的反馈,创作者可以不断发现问题,并在演出中不断打磨和改进,助力优秀艺术作品不断向高峰攀登。

开拓眼界 交流提高

对于不少创作者而言,展演对开拓眼界、了解行业前沿动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记者在由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组委会办公室提供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回访分析报告》中看到,2018年和2019年进行的回访中,院团满意度为100%。多数院团表示,通过参加百戏盛典,不仅宣传和推介了自己的剧种,更开阔了眼界,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其中,江苏省丹阳市丹剧团反馈,参加戏曲百戏(昆山)盛典让基层弱势剧种的艺术工作者看到了希望、明确了方向、增添了力量。河北省威县冯庄乱弹艺术团有限公司反馈,通过参加百戏盛典,演员的工作态度更加端正,大家积极主动地练功,排练更加刻苦,特别是年轻演员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陕西富平县阿宫剧团通过与其他剧种演职员的交流,创造性地将阿宫剧与汉调剧种结合,让细腻委婉的阿宫剧多了一分激越。

青年编剧、制作人潘乃奇表示:“展演首先是展示的机会。看到自己的作品参加会演、展演,无论是主题性的,还是专业性的,这都是让作品亮相、发声、寻求检验的重要机会。如此次我参与创作的舞剧《努力餐》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首先对我个人以及对整个出品方、制作方而言,这是四川文艺创作成果的重要展示机会,十分难得。其次是学习的机会。在展演期间,不仅演出自己的剧目,更可以趁着密集演出,合理安排时间来观摩、学习优秀的舞台作品,近距离地了解行业创作动态,与同行业创作者进行深度交流与探讨。展演为这些学习与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创造了沟通桥梁。”

科技助力 “双线”协同

在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环境下,郑荣健总结,展演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题材内容更加丰富多元。有的主题性很强,如助力脱贫攻坚、小康题材以及书写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有的实验性、探索性较强,如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小剧场戏剧,还有一些兼具商业性和实验性的艺术节,如乌镇戏剧节等。二是样式表达更加时尚。这得益于我们几十年发展的积累,特别是伴随国家走向全球、拥抱世界的进程,戏剧观念、创作手法、演艺人才、舞台技术等各个方面都打开了视野,敢想敢做,而技术上也能够实现,因此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三是新技术打开了新场景。如云展播,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少院团都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还实现了线上售票盈利,让人眼前一亮。”

的确,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疫情倒逼,文艺院团、演艺机构纷纷调整创作生产与演出的频率、方式,通过互联网平台,尝试各种形式的演播,也在展演中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拓展观众群和受众面。


2020年8月8日至9月6日,由国家京剧院与湖北省京剧院主办、全国共18家京剧院团参与的“京剧的夏天——全国京剧院团线上抗疫展演月”活动共开展直播30场次,演出作品共97个,累计观看人数逾7997万。同年9月,中国国家话剧院联合全国20家话剧院团,举办了“秋天的‘剧’会——全国话剧院团疫情期间原创作品线上展演”,累计播放量突破2570万。此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也以剧场演出和线上演播的方式与广大观众见面。

田彦表示,作为国家艺术院团,要积极探索演播形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让一些无法到现场观看的观众,通过创新技术手段的演播,进而吸引他们走进剧场。“多元化演播是未来展演的一个发展趋势——通过科技助力,为观众提供菜单式服务,满足观众的个性化需求。”田彦说。

在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方面,林蔚然建议加强跨区域联合,让周边演艺行业互通有无、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或带来便利。线下展演可进行多地共同参与、多点开花,并利用新技术手段进行线上同步直播或录播,探索线上付费模式,提供增值服务,增加线上导赏环节,设置主创、专家、主演与观众交流及互动内容,将演出中的精华部分进行示范性展示,增加舞台艺术网络活跃度、曝光度与亲和力。

突出特色 避免同质化

作为创作生产的重要一环,展演的价值毋庸置疑。“展演往往表现出鲜明的导向性、组织性和规划性特征,优势是便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比如同样是建党题材,就会出现类似同题竞赛的场面,会促使各院团对选择的故事、叙述的角度、表现的手法等尽量夯实出新特色,有利于沉淀下具有典型意义的创作经验。”郑荣健说。

然而,部分展演、会演中的作品呈现,与观众的期待有较大的距离。背后暴露的问题,值得警惕,“院团为了赶节点、为了配合展演而仓促立项、仓促创作,结果就出现了不少主题先行、题材同质、表达宣教的作品,不实不新无特色。艺术创作往往比较个性化,如何协调组织规划与个性追求之间的关系,是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什么样的作品容易入选参演,往往会对以后的创作规划产生影响。”郑荣健说。

在郑荣健看来,要更好地发挥展演推动精品创作的模式的积极作用,就要以精品立身,形成标杆和导向,尽量宁缺毋滥;也要以特色彰显价值,根据不同主题或目标需要来选剧。不管是哪一个方面有新的亮点,如有值得注意、能引起讨论并沉淀下经验的作品,就给予鼓励。除了功能性需要,展演最重要的作用是交流互鉴。如果作品在各个方面都服色一致、声气同调,就不能形成碰撞和讨论,就很难有不同的声音,无异于闭门造车,这是大家需要尽力避免的。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