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头条 » 正文

为每个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09  浏览次数:154064
核心提示:贵州大扶贫中的脱贫攻坚故事系列报道之六十八为每个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我叫杜菲菲,女,34岁,黎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2009年大学毕业考入关岭自治县关索镇农村寄宿制中学(关索中学)从事英语教学工作


贵州大扶贫中的脱贫攻坚故事系列报道之六十八

为每个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我叫杜菲菲,女,34岁,黎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2009年大学毕业考入关岭自治县关索镇农村寄宿制中学(关索中学)从事英语教学工作,9年多来一直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2018年作为龙潭街道办西龙村教育扶贫网格员开展教育扶贫工作。先后荣获镇级优秀班主任、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先进个人、县“三八红旗手”、县级初中英语优质课评选一等奖、市级优质课评选三等奖等荣誉称号。

  困 惑

  作为一名教育扶贫网格员,进村入户走访宣传教育资助政策,帮助解决好孩子们读书中的困难,确保每一名适龄孩子都有书读、不辍学,这是最基本的工作。自从成为教育网格员的那一天起,利用空闲和周末进村入户走访就成了我的“必修课”。西龙村位于县城的城乡结合部,在走访中,我发现老百姓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相对较高,不存在适龄儿童失学辍学的问题,从孩子们就读的学校了解下来,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应该享受的政策也都全部落实,但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并不高,这是为何?

  带着困惑我走遍了我包保的网格——西龙村西坪组,在与老百姓一次次的交流中发现,由于村里的年轻人基本都外出务工,村里多是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孩子小说不清楚自己享受了哪些政策,留守的老人就更不清楚了,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也对孩子读书情况更是知之甚少,自然就谈不上满意度和获得感。幸得教师有“三寸不烂之舌”优势——孩子享受了什么政策、读高中(中职)大学有哪些政策资助等等,县委、政府这几年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等等,给留守老人讲、给孩子说、还要通过一个一个的电话传到千里之外,给家长宣传解读......通过不懈努力,家长们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然而,在一次次的走访中,又一个困惑在大脑中萌生、萦绕,挥之不去......

  解 惑

  我所包保的网格中,一半以上的孩子读完初中后就外出打工,在与其他网格教师的交流中发现情况基本一致。一些年轻的家长也多是读完初中、然后结婚生子、外出打工,这一代的孩子们的命运是不是也无法摆脱这个“怪圈”?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教育是阻断代际贫困传递的治本之策”,适龄儿童不辍学,资助政策到位了,教育扶贫是不是就算“功德圆满”?

  建档立卡户熊广斌一家六口,四个孩子读书,妻子患脑瘤动手术后无劳动能力,全靠熊广斌一人打工支撑起整个家庭,大女儿熊祖英在关岭寄中读九年级,成绩很不错,其他小的三个孩子都还在读小学,四个孩子义务教育阶段的政策资助都享受了。我问熊祖英想考哪所高中?孩子低着头怯生生的嘟囔了一句:“我不想读了......”我心里一颤,赶忙说道,“你成绩不错啊,怎么不想读了”,但熊祖英回答我的只是低头的沉默......望着她家里家徒四壁的房屋,我已经知道了答案,但回想起自己读初中时,母亲也因患脑瘤离世,父亲是下岗工人,生活拮据,全靠亲戚们相互支持帮衬才得以读完大学,走上工作岗位。我默默对自己说,她需要我的帮助——我一面鼓励熊祖英四姊妹要坚持读书,一面急迫地给学校和县教育资助中心反映,但除了高中阶段该享受的资助,她家里的情况不足以支撑她读下去。

  我相信,一定有办法帮助到她。在与教育资助中心的和学校其他老师的交流中,得知贵州省同心光彩事业基金会快乐助学基金能为贫困学生提供资助,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多次寻求基金会及爱心人士的帮助后,申请批了下来,熊祖英考入高一后,基金会每学期将资助1000元......如今的熊祖英,已经是高二的学生了,我坚信她的人生将会更加绚丽!

  笃 行

  发展教育扶贫,关键在治愚、扶智,作为基层一线教师,进村入户开展教育包保固然重要,但我始终认为,我的“主战场”在三尺讲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有书读、读好书,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农村学生英语底子薄,一些来自农村点上小学的学生甚至有的没有专业英语教师教,基础差跟不上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为了给学生打基础,我利用下午学生就餐后和晚自习之间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类辅导。渐渐地,学生有了基础,学习兴趣也提上来了,厌学情绪得到有效遏制,三年来,作为班主任,我班无一人辍学,并且在2018年6月中考成绩突出,因此获得了镇级优秀班主任称号。

  成绩固然可喜,但成绩的获得却非一帆风顺,记得班上一名叫罗飘的学生,成绩不错,但始终学习兴趣不高。有一天晚自习辅导后,我找到了罗飘“唠嗑”,罗飘告诉了我实情:他父母离异,父亲又因为胆管堵塞做手术前后花了近10万元,姐在读大学、哥哥读高中,家里负担很重所以才想出去打工。那一夜我久久不能入眠,班上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来自农村,像罗飘一样的学生一定还有!通过一段时间与学生交流谈心,结果正如我所预料。邱祖迪同学的父亲去世、母亲改嫁,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还有陈江兰、赵梧辰,每一家都有难言的苦楚。是呀,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但从孩子们的交流中,我知道他们懂事而稚嫩的心里,始终怀揣着继续读书的“梦”,他们心里何尝不想一直读下去——高中、大学......但似乎早已“命中注定”,他们只有毕业后外出打工的路,甚至中途辍学外出打工。

  只有让孩子们继续读书,才能改变孩子们的命运!我再一次拨响了贵州省同心光彩事业基金会的电话,在基金会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终于为罗飘、邱祖迪、陈江兰、赵梧辰4人申请获得了快乐助学基金。如今的罗飘、邱祖迪、陈江兰、赵梧辰都考入了高中,他们在梦想中继续前行着......

  又是一年新生季,今年我仍然作为一名班主任站在三尺讲台,台下坐着的已然换成了一批稚嫩的新面孔。我告诫自己,不忘“教书育人”之初心,不辱“立德树人”之使命,在每一个孩子追逐梦想的稚嫩心灵中,为他们插上飞翔的“翅膀”,哪怕只是一根“羽毛”,并且在我有限的教师生涯中——笃定前行!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