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扶贫中的脱贫攻坚故事系列报道之二十八
关岭尧上村“最后一米”点单服务暖民心
“一颂共产党,增收把我想,曾经致富无门路,现在就业路子广;二颂共产党,吃饭把我想,青黄不接过去时,现在衣食奔小康……”,关岭自治县坡贡镇尧上村218户群众自发捐款8361元,在村委门口竖了一块红彤彤的“感恩牌”,刻在上面的民谣最吸引眼球。
尧上村是关岭35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建档立卡贫困户281户1364人。脱贫攻坚以来,尧上村“两委”干部围绕群众所需所盼所想抓工作,从出门满脚稀泥巴到庭院硬化全覆盖,从人背马驼到小车开到田地里,从垃圾随处可见到整齐划一。
“过去穷得哭,现在荷包鼓。曾经脏乱差,如今美如画。《十颂共产党》是村里的文化人写的,讲的都是我们的心里话”,80多岁的老党员马正兴说。
变化源于党员干部的“最后一米”群众点单服务。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尧上村建立“中央厨房”,成立党员服务队,党支部书记任党员服务大队长,5个分队包保服务全村8个村民小组、446户群众。他们将村级服务事项列上“菜单”,发放到每家每户,群众“点单”,村委“派单”。
“帮我带一双40码的雨鞋”“我报销‘合医’要开个证明”……一大早,尧上村群众服务站微信群就闪烁不停,群众正在“点单”。村里负责这天信息收集的文书卢艳一边记录,一边给正在镇上办事的副主任韦远鹏打电话,让他从场坝带1双雨鞋、4个害虫诱捕器、2袋食盐回村。放下电话,卢艳又马上根据群众居住位置“派单”给各分队,并告之任务完成时限。
除了群众网上“点单”,还有更多的老人和孩子都是在服务队上门“问单”时,才说出自己的烦心事。尧上组分队服务人员杨梅走访时听到群众反映到镇里取养老保险金费钱又费时后,自己到农行申请办理了一台POS机,自垫手续费带着现金上门给老人们服务。
服务质量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尧上村制定评分标准,群众反映服务不到位一次扣0.2分;服务群众不热情、摆脸色一次扣0.2分;未“接单”一次扣0.1分;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派送”任务一次扣0.5分……让群众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价,每月公示考核情况。群众评价结果与村“两委”干部考核挂钩,直接影响村“两委”干部年终评优和年终目标考核奖排位。
看到村“两委”干部真心实意为大家着想,村里的党员和群众也力所能及地为大家服务。致富带头人郭涛疫情防控期间当起了免费“代购员”、老党员卢江主动当村里矛盾纠纷“调解员”……让群众把烦心事交给干部、让群众为干部工作打分的同时,激发了群众参与村务的热情,全村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谱写着动人的“尧上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