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头条 » 正文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抒写我们的小康生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06  浏览次数:188033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方雪梅 徐祯霞 陈青延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 方雪梅 徐祯霞 陈青延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客户端推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抒写我们的小康生活》栏目,记录行走在小康路上铿锵有力的奋斗足音、倾听温暖幸福的小康故事,以质朴的语言和各不相同的角度,展现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


01
一个村庄的光芒

方雪梅

这是湘西苗家的早上。六点不到,远处的山梁上就挂起了一帘晨光。夜色与各种幽微的虫鸣早收住了阵脚。清凉的山风,掠过木楼的小青瓦和檐角的一串红灯笼,将屋前屋后的树木和山雀摇醒后,便一头钻进了坡上那片老绿的苞谷地里。

 ▲ 十八洞村的木楼   周志军 摄

对面一栋栗黑色木楼里,有婴儿咿呀的声音荡过来,接着是扫帚划过梨树广场地坪的声音,楼下厨屋里锅灶碗盆和开水煮沸的响动,村民在风雨长亭摆放出摊物什的声音……各种充满生机的旋律,把十八洞村梨子寨迎到连天曙色中。我住在阿雅家,每天早晨醒来,喜欢坐在吊脚木楼的栏杆旁,呼吸山里清凉的空气,打量这个村子的宁静与奔腾。

来梨子寨的第一天,我在寨前的风雨长亭里遇到了杨五玉老人,他是我采访的第一个对象。老人年过古稀,形瘦而矍铄,是建档立卡户,也曾经是村里的老支书,他当过兵,骨头缝里有股硬气。从前的十八洞,天高地远,没有一条出山的路,村里人只能围着屋前屋后的几寸薄土讨生活。他意识到修路才有出路,便领着乡亲们自备干粮、锄头,不畏艰难地劈岭开山。湘西山区的地貌复杂,山地缓险不一,为了公平,大家采用抓阄儿的办法决定每家修路的长度,摸到险峻地段的人家就修短点,摸到平缓地段的就修长些,各家也可自行交换。三年下来,一条两米宽、六公里长,贯通竹子寨、飞虫寨,连接国道的土路,就彩带一样蜿蜒在苍绿的大山里了。

谈到修路的事,杨五玉老人脸上浮起一丝骄傲的神情,说:“总书记从这条路到了村里,我和大伙儿都很开心。现在村里交通更方便,游客多了,村民的钱包鼓了。像我不愁吃、不愁穿,日子过得很好,真的是心满意足了。”

我的房东施兰珍,大家都叫她阿雅,苗语中阿姐的意思。她长着一张圆脸蛋,整天喜笑颜开的。这个热情能干的苗家女子,原本与丈夫在外打工,十八洞村成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后,这对小夫妻看到了新的希望,拿出所有积蓄回村办起了“阿雅农家乐”。现在她家漂亮的吊脚木楼,立在寨子最打眼的地方,成了村里的“地标”,一年四季接待着天南地北的客人。阿雅每天迎来送往,忙前忙后,却总是乐呵呵的,日子越来越红火。每天早上,听到她用湘西调调的普通话体贴地喊“老师,下楼吃饭啰”,我就觉得是住在自己家里,暖心得很。阿雅的丈夫杨振邦四十出头,也是个勤快人,除了在厨房为客人做饭菜,还负责开车去市场采购,见我与同伴每天顶着热辣的日头去另外的寨子采访,他会摇下车窗,探出憨憨的笑脸招呼:“老师,去飞虫寨不近呢,我送你们过去吧。等采访完了,我赶过来接你们……”我们高高兴兴地接受了他的好意。一路上听他感慨:“没想到我们这些住在穷乡僻壤的人,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

在梨子寨,我每天都看到一个皮肤黝黑、个子偏矮的中年男子,从大清早开始,就弓着身子划动着手里的竹扫帚,满村打扫卫生。他很少与人交谈,是个沉默寡言的人。然而,这个不起眼的村民,在我记忆里,像镌刻,又像一道光。那天,我们在村民常年聚集摆摊的亭子里采访,一个不留神,同伴放优盘、笔记本等重要资料的包,从木栏杆缝隙间落下,坠入亭子下幽深的谷底,瞬间隐没在蔓生的灌木杂树之间。山谷无路,只有风摇动茂密林木的喧声和急促的蝉鸣。我们急得六神无主,村民们有的说拿绳子吊,有的要回家拿长竹竿,正在这时,有一个人影,不声不响地从极陡峭的斜坡,缓慢而艰难地下到了谷底,并在荒草杂竹中找到了手提包。众人都为他捏着一把汗,待他气喘吁吁地爬上来,才发现是村里的保洁员、老实木讷的村民隆志文。他额头上挂着汗珠,憨憨地笑着把包交给我们,并拒绝了我们以付报酬、买食品的方式表达的谢意,最后拗不过,只勉强接过了一瓶矿泉水……

在十八洞每天都有进山的游客在村民的小吃摊上吃凉面、尝凉粉。我们也会去小坐片刻,解个馋。出摊的大妈大婶大叔们,总是把客人的碗堆成小山尖,还怕客人不够吃。几元钱一碗的山里小吃,可以让人吃得肚子溜圆。

每天黄昏我们沿着起伏的石阶路,围着村子转一圈。这天,经过石拔哑“大姐”家,她正在门前洗衣,屋顶上有人在帮她换新瓦。平时她总穿一身蓝色镶花边的苗服,安静地坐在木门边,宁静得像一口老井。村里人都知道,能被总书记称为大姐,她内心的幸福,是所有的言语也表达不尽的。

▲ 十八洞村外景 周志军 摄

石拔哑家背后的坡上,是村民杨秀富家的二层木楼。屋里的火塘上方,挂满了熏成琥珀色的苗家腊肉,门楣上写着“爱在拉萨”几个大字。这是杨秀富与妻子龙拔二开的农家乐,因为思念远在高原援藏支教的儿子杨英华而命名。67岁的杨秀富也是建档立卡户,原来与村里大多数人一样,靠石山缝里的几垄地过着清苦的日子。后来,村里发展旅游业,他在家里开办了有六间客房的农家乐,彻底摆脱了口袋里紧巴巴的状况。杨秀富指着满墙贴着的儿子在西藏的照片和各种证书,说:“现在村里家家通了自来水,进出的路修宽敞了,用电也稳定,日子越来越好过。我只希望儿子能早点谈个好对象,有个幸福的小家。”

掌灯时分,晚风凉爽,人声寂静。空气中草叶的清香和炉灶间溢出的柴烟味糅在一起,有稼穑桑麻人家烟火日子的稳妥与踏实。路过杨远清家,见他和妻子正坐在矮桌边吃饭,周围就是琳琅满目的银饰展示柜。得益于村里发展旅游业,这对农民夫妇又有了新的身份,成了每年有六万元租金进账的房东。女儿也被做银饰生意的租客聘为营业员,天天在自家屋里上班。见我们进门,夫妇俩满脸挂着笑说:“快来,快来,一起吃饭啰!”苗家好客,人情慷慨,无论我们路过哪家门前,只要是饭点,主人看见了,一定会热情地招呼我们上桌。这一路上已经被好几家邀请过。听说留客吃饭是村里世代的老习俗,哪怕桌上只有一碗粥,也会匀客人一半。虽然我们一一谢绝,但这乡村民间的礼数,让人的心里满怀暖意,胜过美味佳肴。

▲ 习近平总书记去过的十八洞村老乡家 周志军 摄

按惯常的线路,我们顺着青石板道前行,拐角处就是退休老教师杨东仕的家。2013年11月,习总书记来村里,就在这个木门边与又惊又喜的杨老师握了手。兴奋的老人,连夜写了一副对联——“习主席握手温暖人心,共产党领导福泽万民”,横批“幸福人家”,贴在家门口。他要让所有路过的人分享他的喜悦。此刻,灯光照在对联上,红彤彤的色彩,十分耀眼。

梨子寨并不大,从“幸福人家”循道左转,不一会儿,就到了村民施成付家的前坪。当年,习总书记在这里与乡亲们亲切座谈时,施成付与老伴龙德林就坐在总书记身边,真切感受到了总书记对老百姓的牵挂与关怀。现在他家前坪就叫“精准扶贫广场”,成了游人如织的红色旅游景点。他家的木楼也成了“网红”打卡地。我们进门时,屋里灯光柔和,80多岁的施成付正安详地坐在靠背椅上,看一会儿电视,打一会儿盹。老太太龙德林迎上来,不等我们多问,就笑眯眯地拉起我们的手示范着:“那个时候,总书记就是这样牵着我和老头子的手,好亲切呢!你看墙上的照片咯……”她缠着头巾,戴着耳环,穿着精致整洁的淡绿色苗服,看得出这盛装是老太太刻意而为。因为老有游客要求与她合影,她得让自己展现出苗家人的精气神。她还开心地告诉我们,她和老头子去过北京三次,在《星光大道》电视节目上,向全国观众讲村里的脱贫故事。她用方言表达了自己的心声:“现在生活变好了,我们希望能活一百二三十岁,在好日子里多呆几年。”

带着《立此存照——十八洞村精准扶贫档案实录》一书的采写任务,我在十八洞村采访多日,从梨子寨、竹子寨、飞虫寨到当戎寨,我感受到这里的事物都在以急剧的节奏远离旧貌:土路硬化成了宽敞的双车道,黑灯瞎火的夜晚被户户灯光照亮,家家用上了自来水和与城里一样的冲水厕所,房前屋后到处干净得像公园。空气清润,仿佛被流水濯洗过,让人时时想放开喉咙歌唱几曲。

我走访了散居在村里各个角落的一家家建档立卡户,结识了许多朴实的村民,喜欢上这里早上的天光、夜晚的星空,更喜欢上这个乡村向上发力的氛围和淳朴的民情物意。从众多村民、扶贫队员、大学生村干部身上,我看到了一种蚀进中国乡村内里的爆发力,那就是在“精准扶贫”的引领下,告别贫困沉苦,以勤勉、深情为黎民百姓栽种根须发达的幸福。而作为“精准扶贫”的首倡地,十八洞村从深度贫困走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的事实,让这个星球,看到了中国的脱贫攻坚给人类带来的希望的光芒。


02
金米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徐祯霞

我是第三次到金米村之后,才萌生了要为金米村认真地写一篇文章的强烈愿望的。看到眼前这个生机勃勃、人头攒动的现代化的村庄,不禁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思绪又回到了记忆的深处。

01

姑家有一个儿子,因兄弟众多,为了生计便做了上门女婿,到了离县城更远的金米村。于是,我们便有了金米这一房亲戚。

年轻时因要成家立业,表哥在金米村一住就是好多年。当时金米村跟柞水县的很多村庄一样,小农经济,自收自支,交通偏远,比起别的村庄,生活更显窘涩。表嫂是农家女子,无哥无弟,两个勤劳的青年就这样撑起了一个家。

▲ 美丽的金米村  徐祯霞 摄

金米村是坐落在陕西省柞水县小岭镇的一个普通的小村庄,深居秦岭山中,因离公路远,比其他村庄更隐蔽,三面环山,只有一个出口与外界相通。此村不知为何叫“金米”,是因为小呢,还是因为它的形状就像是一个卧着的花生米,但它就是叫了这样一个吉祥的名字。在村子里,人们种玉米、小麦、大豆、高粱,以及各类瓜果蔬菜,它与我国北方典型的农村没有什么区别。

表哥是个有抱负的青年,虽然家安在了农村,但他一直有一颗跃动的心,希望做点什么让人生更有意义。表嫂父母身体不好,常年病病歪歪的,在乡间,有个三病两痛的,上医院不方便,就自己在山上拽点草药,煮点汤汤水水喝一喝。在乡亲的引导下,表哥熟悉了很多中药材,秦岭一带优质的中药材资源,让他迷上了中医。他是一个执着有钻劲的人,一旦认真起来便一头钻了进去。他学习医书,渐渐入行,最终被引荐进乡镇卫生所,成为一名有行医资格的医生。

表哥在乡镇卫生所上班,周末回来。那条蜿蜒崎岖的乡间泥土小路,路两旁长着齐腿深的杂草,表哥就在这杂草丛生的泥土路上走进走出,走了一年又一年。村里人的房子靠山而建,生活好一点的人家住个瓦屋,不好的还住着石板屋和茅草屋。每家屋旁有猪圈,圈里养着黑毛猪,这是金米村人一年的等待和希望。一日三餐若能有几片肉,就是最幸福的时光了。而这些猪不很争气,有的顺顺利利地养大养肥了,有的却半道生了毛病,逢到年关,有人欢喜满满,有人惆怅沮丧。村里人的愿望很简单,一年到头,种的粮食能吃饱,养的猪能膘肥肉满,这就是最好的生活。

表嫂身体健壮,闲不住,每天天麻麻亮就起床了,种地、收麦、挖洋芋、扳苞谷,连打核桃、打毛栗这些男人的活也亲自上阵。表哥卫生所的工作忙,她不愿拖丈夫的后腿,一个人扛起了所有的农事,活都揽着自己做,从不叫苦叫怨,一个人顽强起来的力量是无穷的。

但纵然表嫂如何勤劳,可忙忙碌碌一年,打下的粮食仅仅只够糊口,靠天吃饭只能看老天爷的脸色,年景好时,付出的辛劳还有些回报,年景不好时,便是白忙一场,到最后只得兀自叹息。

爱钻研的表哥医术进步很快,渐渐成了独当一面的医生,小有名气,被县城一家医院聘走,成了城里的医生。这时表哥的岳父母已去世,剩下表嫂独自在家操持惨淡的农事。表哥便将表嫂和孩子接到城里,种庄稼时回去种一下,收庄稼时回去收一下,收多收少听凭天意。好在表哥的工资已可维持基本生活,表嫂也不用如牛一般辛苦地劳作了。

于是,表哥打算离开偏远穷困的金米村,他贱卖了金米村的房子,在临近县城的村子盖起了二层小砖楼。表哥算是靠着拼搏走出金米村的人,而多数金米人依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除了种地没有别的营生。

村中的那条河一如既往地流淌着,表哥一家终挨不住村里的贫穷和无望,他豪不留恋地连根拔起地离开了。

02


再次听到金米村,是一次在饭桌上,大家聊到柞水木耳,说金米村建了木耳基地和大数据中心,基地全部用高科技大棚管理。哦,金米村!它让我想起了表哥。

4月的一个清晨,走在上班的路上,遇到同行,他兴奋地对我说:习总书记要到牛背梁和金米村视察。习总书记要来柞水了!这个消息如惊天春雷,在那一刻,忽然觉得万物皆好,世界是如此的美丽!习总书记来了解秦岭山区人民的生活,要到金米这个偏远的小村庄,我将有幸见证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时刻!

习总书记披着斜风细雨登上了牛背梁,视察了牛背梁的生态情况。从牛背梁上下来,习总书记没有在柞水县城停留,而是直接去了金米村。习总书记在木耳基地观看了木耳的种植和生产情况,同农民亲切地交谈,询问他们的收入以及生产生活情况。习总书记希望大家通过勤劳的双手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人们兴奋地站在路旁,紧紧追随着习总书记的脚步。这一天,金米村的人感到很幸福,平时只能在电视上见到的总书记,今天来到了他们中间,他们看得见他的容颜,听得见他的声音,体会得到他的关心和殷殷的希望。

以前简陋寒酸的金米村,村民住着破败的老房子,土墙土屋土地,房屋是原坯土墙,只用黄泥糊一下,刮风的时候,风能从墙眼里吹进去,甚至鸟儿和蜂子也能从墙眼里飞进去。而石板房和茅草房,更是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村子是泥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满脚泥巴,这样的日子,村民们经过了一代又一代,生活了一年又一年。除了种地喂猪,挖点中药材换个油盐钱,找不到改变生活的出路。靠山吃山,唯一可以依赖和讨取的便是屋后那一座座连绵的青山。

而如今,在国家强劲的扶贫政策的助力下,作为柞水县重点扶持的产业基地,扶贫资金用来改善金米村贫穷落后的现状。许多扶贫人员进驻金米村,沉下身子,定点蹲在这里,为改变金米村的落后面貌而献策、献力。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金米村木耳产业基地建起来了,道路硬化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改善了,家家盖起了二层小楼,村子周边栽上了绿植花卉,水池种上了荷花,路边是成片的牡丹园,在村子中间还开拓了人工湖,以前贫穷困窘的小村庄,成了优美的生态产业园和生态公园,一个美丽崭新的金米村真真切切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不得不感叹脱胎换骨、今非昔比!

如今,金米村还免费开通了电信和网络,村里安装了摄像头,农家乐和超市相继开张,将进一步发展吃、住、行、游、娱、购一条龙的产业服务体系。

木耳是金米产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小木耳,大产业”,它将成为金米村的一个金字招牌,成为全国人民餐桌上美味的健康食品,不仅在全国打响,更走向世界。

站在宽阔的塑胶人行步道上,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慨,我为金米村的发展深感欣喜,也为表哥的离开而遗憾,更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而自豪。万丈高楼平地起,树高千尺不忘根。金米村的未来不是梦,它是金米人用勤劳的双手托起的一片五彩斑斓的晴空。


03
一个村支书的日常

陈青延

四年前的一天,我被派遣到洞庭湖滨的一个贫困村驻村扶贫,担任扶贫队长兼第一书记。

带着被子行李,我和两名扶贫队员来到村里。正值初春,村庄的道路和田野上的积雪还未完全融化,天空飘着小雨。我们见到了村支书,他不到40岁,人高马大,一张“国”字脸,浓黑的眉毛,大大的眼睛。村支书给我们安排了村广播室旁的一间屋子。

房间里有一台挂式旧空调、一张旧书桌、三张新床铺。我们安心地住下了。深夜时,我觉得身上有点冷,房间里寒气很重,便拿起遥控器打开了空调,给房里补充暖气。天亮了,我们三人去洗漱,一时忘了关空调。一大清早跑来叫我们去吃早餐的村支书,发现我们没有关空调,认真地提醒说:“老陈,你们以后离开房间外出办事,一定要记着关空调,节约用电哦!”他笑容可掬的态度里,藏着办事的严谨本色。

驻村扶贫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每天上户走访贫困户、宣传扶贫政策、制定扶贫规划、绘制作战挂图、釆集相关信息、填写扶贫手册、做好民情日记和迎接扶贫检查等等。

7月天气炎热,我们每天走村串户,因户施策开展帮扶工作,回到村部已汗流浃背。午休时,为了不给村里增添负担,我们没有开空调,在村部大厅的木条长椅上,拿了村里订的报纸码起来当枕头,杂志当风扇,躺下睡午觉。

一天,村支书看见了躺在木条椅上的我们,很生气地说:“你们不晓得进房间吹空调啊?”不由分说,把我们拽进了房间,打开空调。他说,以后不准在木条椅上午睡,那口气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我们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干部根据上级要求,分成四个小组,分头对全村低保农户进行清理核查,我和村支书分在一个小组,负责一个片区。

上户清查第一天,我们来到老王家。老王又是递烟,又是叫妻子给我们煮荷包蛋,讲了一番客气话。村支书拒绝了老王的客套,和颜悦色地说:“你儿子去年考取了公务员,安排了工作,你家不能再享受低保待遇了。”

老王听了这话,先前的客气不见了,态度生硬地说:“我弟弟在县民政局当局长,我看谁敢取消我吃低保的资格!”

村支书见老王一口蛮腔,态度坚决地说:“我们按原则办事,你家现在不符合享受低保政策的条件,就是叫来天王老子,我们也会把你家从低保户中清理出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离开老王家,村支书说,农村工作很艰难,村干部倘若办事没有原则,不公平公正,就会寸步难行、失去民心!

我们又来到了小侯家。小侯患有先天性软骨病,三十几岁了,每天起床都很吃力,扶着拐杖站不了多久,也走不了几步路。父母都已年老,母亲患有风湿骨病,经常痛得连穿衣都无法穿,夜不能寐。全家生活全靠老父亲起早贪黑,耕种几亩责任田来维持。村支书了解了他家的经济收入,拍了照片,认真为他填写了低保户的表格。

村支书常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一年之前,四个小村合并成一个大村,他被推选为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主任,上任后,他就一直想为小侯争取低保户名额,使他能获得政府补助。他还开车送30多名残疾人去县医院、去残联为他们办理残疾证。

在精准扶贫的同时,天蓝、水清、河畅、堤固、岸绿、景美,是湖区乡村建设新农村的目标。村支书率领村支两委一班人和我们帮扶工作队开展了村庄人居环境的整治。

全村1200多家农户,门前统一配备了绿色垃圾桶,与村里签订了环境卫生责任状,实行责任包干负责制。每家厕所旁安装了化粪桶,房屋之间架起了竹篱笆,屋后的菜地砌上了水泥围子。

一次,我们穿行在村里进行环境卫生督查,发现单身汉老肖家门前的水沟边,丢了一大堆虾壳虾腿,臭气难闻。村支书立刻找到老肖,督促他清扫干净。

村里经常开展公路清基扫障,村委会关照老肖,每次雇工都会请他。在他违反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后,村支书从他的工钱里扣下了200元罚款。村支书说,要搞好村里的工作,人管人很吃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透明的制度来约束人,奖罚分明。

一次,一名帮扶工作队的干部过生日,村部食堂准备了一桌便饭,村支书特意买了一个很大的生日蛋糕,酒过三巡,村支书十分动情地说:“几年来,你们舍小家为大家,来到这里驻村扶贫,我们亲如兄弟,让我们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一起加油!”

公路通百业兴,要致富先修路。村支书上任后,致力于改善干群关系,还南下广州,北上西安,勤跑县城,向上级部门反映村子交通闭塞,号召在外的老板为家乡建设助力。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筹来了修建公路的资金。为拓宽公路,需要得到一些村民的理解,挖掉门前的一些禾场和菜地。村支书带头把自家晒谷的水泥禾场拆除一部分,无偿让给村里修建公路。有村支书和村支两委干部一班人的身先士卒,加之“良言一句三冬暖”的思想工作,全村群众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大力支持了村公路的修建。35公里长的公路,成为全县村级水泥公路最长的一条。

这不是一条普通的路,这是一条百姓的致富路、小康路、幸福路!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