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桥城•国茶之都•平安都匀系列报道之四十三
贵州都匀:骨肉分离30余载 这些“孩子”终于回家了
4岁那年,他在自家门前玩耍时被人拐走,从此生死茫茫无归期。寻儿未果生父抱憾离世,33年来,生母则执意坐守老屋期盼有朝一日能让儿子回家……
7岁那年,他和胞弟在郊区被一对夫妇以带去见父母为由骗走,父母霜白的头发见证了数十载寻子的痛苦历程……
4岁那年,父亲进城办事独自将他留在旅社,不曾想骨肉从此分离整整30年……
6月1日上午,贵州省都匀市公安局10楼会议室内暖意融融,空气里弥漫着期待的喜悦,依托全国DNA数据库,三个被拐家庭成功相认,久别重逢,失散30余年的亲人们深情相拥,泣不成声。
座无虚席的台下,有来自被拐家庭亲属、群众代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及其媒体记者,大家在祝福的掌声中共同见证了这团聚的幸福时刻。
据都匀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都匀市公安党委书记、局长叶斌介绍,今年1月公安部统一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以侦破拐卖儿童积案、查找失踪儿童、被拐儿童为主要内容的“团圆”行动以来,都匀市公安局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部署落实,深入推进“团圆”行动,分别派出三个工作组几度分赴江苏、陕西、河北、福建、山东、广西六省,辗转数万公里,全面梳理线索,通过大量的人像和DNA比对,不厌其烦走访当事人,克服重重苦难和阻力,终于促成了四个被拐家庭的相认(其中一名因读书复习考试不能到场)。
“特殊的‘六一’礼物,警徽照亮回家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本次集中相认的三个家庭,被拐时间最长高达33年,最低的也是20余年。为了让这些当年被拐的儿童感受到故乡父老的深切关怀,都匀市公安局还特地在局机关食堂摆上丰盛的家乡宴席,让家人们吃上失散以来的第一次团圆饭。
“在为群众办实事的征途中,都匀市公安局全体民警“赶考”的脚步不会停止”都匀市公安局相关人士呼吁,希望更多的群众积极参与到“团圆”行动上来,让那些离散的骨肉得以早日团圆,让悲情故事不再上演。
割不断的是亲情
每一个孩子被拐的家庭, 都经历了与亲人分离的痛苦与煎熬,在日思夜想的期盼和等待中,唯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在支撑着奔溃的家庭,于他们来说,这份牵挂既是念想,更是力量。
01 幺儿被拐33年古稀老母执意居住老屋
坐在会议室的第一排,现年已年逾古稀的杨某英老人显得忐忑不安,焦躁的眼神一直盯着大门。
老人生育三个儿子,被拐的孩子是老三郭华(化名)。老人至今仍忘不了那个黑色的日子——1988年11月3日这天,年仅4岁的小儿子在都匀市小围寨五公司单身宿舍楼下玩耍时莫名失踪。当天,找遍了所有的地方,均无音讯。他们猜测,孩子被人拐走了。
从此,夫妇俩凡是听说哪里有被拐孩子的消息,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前往辨认,全国各地都留下他们寻子的足迹。可到头来,伴随他们的总是失望。
杨老说,老伴总是幻想着孩子有一天会归来,他每天早晚都要到小围寨火车站等候,期望孩子能够出现。
由于长期思念儿子,郭父在郁郁寡欢中积劳成疾,最终不能下地行走。2020年12月,老人抱憾离世。
杨老说,从失踪至今,儿子活泼可爱的身影从没离开过她的脑海。尽管自己行动不便,但她一直心存执念,坚守在老屋坐着,生怕某一天孩子回来了,找不到回家的路。
“妈妈”当郭华出现在台上时,她紧紧抱着对方,任凭泪水飞溅。33年来的思念与担心,在这一刻终于如释重负。她仔细端详着儿子的脸,不时用手指爱怜地帮着孩子擦拭脸上的泪痕。
郭华告诉记者,他如今在南京一家科研单位工作,目前已经成家。养父母一家对自己很好,以他目前的情况,回到生母身边的可能性不大。但他会抽时间回来,陪伴老人及老家的亲人们,将这一份亲情在贵州和南京两地延续。
在当天的团圆饭桌上,郭华和两个哥哥谈笑风生,尽管是初次见面,但显然却如同交往了多年的好友一样亲密。这,或许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吧!
福建养父母 20多年前曾带养子贵州寻亲
02 福建养父母 20多年前曾带养子贵州寻亲
“脸庞宽,胖嘟嘟的非常可爱”对于被拐儿子小海(化名)的印象,来自都匀市归兰水族乡的吴某宪和广某秀夫妇一直停留在孩子四岁时的模样。一直以来,夫妇俩时刻都会把孩子失踪前的全家福带在身上。“想他的时候,可以拿来看看”。
说起孩子被拐一事,吴大哥至今仍自责不已。1991年4月14日,他带着年仅四岁的小海来到都匀市区。结果,在外出办事时,将孩子留住之前借宿的旅社内,却不曾想回来时,孩子已不见。
“那段时间,我心像刀割一样难受” 广大姐说,从那时起,他们也像其他被拐家庭一样,全国各地到处去寻找,但事与愿违。后来,听人说福建是卖方大市场,夫妇俩就此专门前往福建打工,多方打听孩子的下落。
与此同时,小海被卖到福建的一个农村家庭。自小,在他成长道路上一直是温暖相伴。在他逐渐懂事后,养父将他的身世坦诚相告。
小海回忆说,大概在8岁左右的时候,养父母从后来被抓的人贩子口中得知来自贵州都匀后,曾带着小海前往都匀寻亲。时至今日,小海的印象中未曾忘记过这个生活片段:在都匀的一个“矿山”镇上寻找多日无果,他和养父折返回程。
小海告诉记者,很庆幸的是,自己的养父母非常开明,家庭温馨和睦,上有一个姐姐,对他特别好,在他上初中的时候,曾花费差不多一个月的工资给他购买了学习机,这令他非常感动。
如今,小海在福建也成家立业。对于这次找到亲生父母,他表示这将是对双方父母包括他本人对于寻亲情感的圆满句号。“既是结束,同时也是开始”他说,无论是对于给予他生命的亲生父母,还是对他有养育之恩的养父母,他都会承担起作为子女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因为在他的生命力,这样的情感已经是无法割舍掉的了。
在当天的认亲现场,紧紧抱着儿子,吴某宪夫妇现场痛哭失声。显然,这波幸福的泪水跨越了整整30个春秋,虽晚,但非常圆满。
据了解,小海失踪后的随后几年,吴大哥夫妇又生育了一子。当天,长女及其小儿都来到现场,共同欢迎这位失散了三十年的兄弟。
03 泛黄老报纸 见证辛酸寻子泪
“儿啊,娘找你好辛苦!”认亲现场,矮小瘦弱的杨某菊紧紧搂住高出自己一个肩头的儿子郭小德(化名),久久不愿松开。旁边,郭的生父郭某奇早已是泪水盈满泪眶。
泛黄老报纸 见证辛酸寻子泪
搀扶着母亲回到座位上,郭小德非常体贴地用手托着杨仕菊的双肩,母子俩说过不停。杨某菊还带着儿子幼时穿的已经泛黄的马褂,不住地对着他的身子比划着。而在一边,郭某奇手上紧紧握着一个装有寻亲报纸的纸袋,伶爱的眼神从未从儿子身上转移过。
说起家庭的变故,杨某菊老人不住地叹息着。1988年12月22日,7岁的小德与年仅4岁的弟弟在都匀薛家堡租赁房被人拐走。从此,这个家庭就如同天塌了下来,夫妇俩在当地的媒体上进行寻人启事,并四处寻找,但孩子的音讯如同石沉大海。
杨某菊老人说,两个孩子失踪后,她整整七天七夜茶饭不思,身体曾一度出现虚脱;郭父也表示,因为太想念孩子,他常常会从睡梦中哭醒过来。
夫妇俩并没有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放弃,而是一边在靠摆地摊卖水果谋生,一边则前往遵义、东莞、广西等地寻找。“那个时候,听说哪里有被拐儿童的信息,我都会直接过去”出示刊载有孩子拐卖信息以及自己孩子走失的报纸,老郭依然记忆犹新,在他的寻亲历程中,这些泛黄的报纸和公安机关出示的证明,承载和见证了他思念和找寻儿子的印记。
据了解,孩子失踪之后,夫妇两人相互责怪,结果导致夫妻间感情不断出现裂缝,最终,这个家庭不幸破碎。由于年老体衰,两人外出寻儿已力不从心,他们把希望寄托于公安机关。每个月都会到都匀市公安局问询寻找情况。
都匀市公安局也一直没有停歇,从调查到走访,到利用科技手段,每一个办案民警都竭尽全力,最终于今年4月,在侦查中发现在湖北务工的任某某疑似失踪的郭小德,后经DNA鉴定后予以了确认。
得知亲生父母的寻亲经历,郭小德悲痛不已,他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尽己所能对生父生母予以关照与陪伴。(宋姿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