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头条河南郑州讯:5月22至23日,由西安翻译学院、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主办,西安翻译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西安翻译学院中外民族戏剧学研究中心承办的“‘一带一路‘演艺文化与东方乐舞戏剧史学高层论坛”在位于郑州市顺河路36号的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举行。
在此次论坛上,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山大学、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云南艺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安工程大学、新疆艺术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西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云南艺术学院、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国学研究院等数十家高校和研究机构,以及郑州多家博物馆的专家学者们发表了学术演讲。他们围绕“丝绸之路”沿途各国民族文化艺术交流的历史与现实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学术探讨,还围绕非国有博物馆与高校共建乐舞戏剧演艺文化教育教学暨学术研究基地,为“一带一路”文化旅游事业提供学术文化支撑,展开了热烈讨论。23日下午,西安翻译学院还分别与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和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签订了共建“一带一路演艺文化暨乐舞戏剧教育教学暨学术研究基地”的战略合作协议。
到会专家学者还参观了由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和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太平有象——汉唐乐舞戏曲文物精品展》、郑州博物馆举办的《黄河珍宝——沿黄九省(区)文物精品展》及河南省博物院。
附件一:
“一带一路演艺文化与乐舞戏剧史学高层论坛”
闭幕词
一带一路演艺与东方乐舞戏剧大展风采
西安翻译学院中外民族戏剧学研究中心 黎羌
五月时节,阳光灿烂,大河之南,商都郑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们,幸致勃勃,情绪盎然,于5日22日23日,在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学术厅,为促进我国传统乐舞、戏剧、戏曲,方兴未艾的文旅演艺事业发展,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如今普天下有谁不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有人不晓景观舞剧《印象:刘三姐》,《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与《长恨歌》等,这些为亿万观众喜闻乐见的旅游演艺文化均建立在极为丰富多样,绚丽多姿的传统优秀音乐,舞蹈,戏剧,戏曲,杂技,曲艺等综合表演艺术形式基础之上。
关于一带一路,即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沿途国家与地区,拥有非常丰富多样,绚丽多彩的乐舞戏剧艺术音乐舞蹈曲目,汇聚着灿烂辉煌激情四射的演艺剧目,充分显示着中华民族的灼人风彩与诱人的东方神韵。
来自北京的柯琳教授,原为中央民族大学,现特聘于中国音乐学院,她与笔者在二十年前合作出版了记载中华民族乐舞戏剧的集成之作《民族戏剧学》,如今又推出中国周边地区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东北亚诸国演艺文化的汇编之作《东方乐舞戏剧史论》,从而形成了气势恢宏的中外民族传统表演文化系列丛书,让会议高层专家学者的格外关注与褒奖。
丝绸之络与东方乐舞戏剧的往世与今昔,是这次会议上的热门话题。天津师大孟昭毅教授的《一带一路旅游文化与东方演艺研究》,高益荣教授的《丝绸之路秦腔艺木传播》,曾金寿教授的《丝绸之路上的音乐》,余甲方教授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新标》,廖奔研究员的《从历史看丝绸之路的长安》,常智奇研究员的《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艺术的传播》等学术论文,从历史文献文物方面论证乐舞戏剧演艺文化的存在,变异与发展,很有学术难度,深度与广度。
中华民族传统乐舞戏剧戏曲艺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此次会议上的一个重头话题,东方诸国音乐舞蹈戏剧戏曲与地下文物与地上演艺文献对应,才能使中华民族与全人类的古代文明与现当代文化更具普世意义与价值。
日出冮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相信在日新月异,万象争新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经过全国各位专家学者和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奋力前行。众往所归的一带一路演艺文化会更加美好,中国乃至东方乐舞戏剧艺术将会更加繁盛!
附件二:
文旅演艺与乐舞戏曲研讨双赢共进
论坛组织者 秦黄河
火红的岁月,火红的季节,火红的五月,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周年之际,全国各地数十位从事文化艺术学科的专家学者齐集黄河南岸历史文化名城郑州,以饱满的热情参加富有历史意义的“一带一路演艺文化与乐舞戏剧史学高层论坛”。
此次会议由西安翻译学院、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联合主办,西安翻译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西安翻译学院中外民族戏剧学研究中心承办。中国西部关中知名高校与中原著名文博单位联袂举办的古今中外演艺文化研讨,具有跨文化,跨艺术,跨教育,跨学科的典型意义。这是一个令人神往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课题,更是一个弥足珍贵的东方国别、族别戏剧话题,值得专家学者一生为之奉献。
我们经历了一个风起云涌,万象更新的文化大变革年代。5月23日的今天,是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9年纪念日。此文的至理名言如次: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我们现在所从事的现当代文旅演艺研究与传统乐舞戏刷学术研讨及其文艺理论实践就是常说常新,屡试不爽的精神法宝。
今年还是习近平主席在中亚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发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讲话八周年,后来发展为丝绸之路文化先行,以及一带一路博大精深们崭新理论,激励着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高涨的热情。
对于我们文化文学艺术行当的文艺理论工作者,另一个纪念日是七年前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文艺工作谈会上的讲话。他满怀深情地指出,目前全国文艺创作仅有高原,没有高峰。他殷切期望文艺工作者要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献给人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探讨,深入研究自古迄今业已成熟的文艺理论,大力发掘中华多民族的文学艺术丰富资源,竭力促进厚重成果与优秀作品的不断产生。
正是我们有着崇高的使命感,高度的责任感,西安翻译学院与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的专家学者一拍即合,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效益策划筹备了此次跨地域,越文化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论坛。
我们从会议手册和学术讲演与论文集所收录的43篇文章中就可感受到来自全国各高校与各文博单位的专家学者的热情之高,造诣之深,影响之大。文集中收录一带一路旅游演艺文化论文共15篇,中国戏剧戏曲研究论文共16篇,人文艺术学科探索论文共12篇,大多都是此次议题成熟精致之作。譬如孟昭毅教授的《一带一路旅游文化与东方演艺研究》《丝路绝响一伊朗与东方文化》,是他数十年在国内外精心考察与研究之杰作。
还有高益荣教授的《丝绸之路与秦腔艺术的传播》,曾金寿教授的《丝绸之路上的音乐艺术》,余甲方主任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新探》,黎羌教授的《丝路文旅演艺的现状与发展》,赵伟副教授的《华夏丝路文旅迈向世界演艺顶尖》等论文,神奇地将丝路文化与艺术研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康保成教授的《佛教东传与中国戏剧的发展》是他多年前在日本访学任教时就深思熟虑的重要选题。吴戈教授的《乐舞剧——新中国云南民族剧种的诞生和发展》,张大新教授的《北宋通俗文艺的繁盛与汴京杂剧的蝉蜕》,廖奔研究员的《我对中国戏曲与印度梵剧关系的认识》,王衡教授的《关陇民俗文化是关陇地方戏的诞生和发展》等的全面系统科学揭示了中国戏曲艺木的客观发展规律。
王廷信教授的《传统艺术在新加坡的当代传播》,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何飞的《非国有博物馆馆藏文物与丝路乐舞戏剧研究》,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木博物馆李宝宗的《洛阳金代纪年墓杂剧砖雕的新发现与中国戏曲的成熟年代问题》,亢西民教授的《新媒体戏剧评论现象的透视与思考》等为文旅演艺文化开辟了一条新的学术道路。
正是在上述雄厚的人文学科基础之上,笔者与柯琳教授合著的《东方乐舞戏剧史论》出版后,在社会学界引起很大反响,陆续有一批书评预以高度学术评价,诸如陈珂教授的《确立中国乐舞戏剧在世界文化史中崇高地位》,周建国研究员的《奋力建构东方乐舞戏剧研究的辉煌大厦》,宋之歌副教授的《合力书写丝绸之路演艺新篇章》,张碧副教授的《宏大的东方区域文化学系统研究目标的实现》等,揭示了此部学术专著在记载海上丝绸之路乐舞戏剧的存在历史,
在此次盛大务实的学术理论会议上,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还分别与西安翻译学院签定了大力发展一带一路演艺文化与东方乐舞戏剧学术研究的战略合作协议,终将为创建中华民族文化命运共同体,大力发展东方诸国音乐,舞蹈,戏剧,戏曲,曲艺与民族文学,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