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现存348个地方戏曲剧种。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艺术种类、形式日趋多元,作为我国地方大剧种的黄梅戏,如何扩大在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满足观众的当代审美需求,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是不可回避的时代命题。我们意识到,在保留黄梅戏独特艺术魅力的同时,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加大现实题材创作,增强故事性,加快戏剧节奏,不断推出精品,培养领军人才,并运用现代舞台技术手段,在舞美、服装、传播推广等方面与时俱进,才能使民族文化瑰宝传统戏曲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 黄梅戏《党的女儿》剧照
古老戏曲如何“致青春”
杨 俊
21世纪是一个快节奏、讲实效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与审美观发生了很多变化,各种现代的艺术形式活跃在艺术殿堂。在文化娱乐多元化的今天,黄梅戏剧种如何做大做强,再攀新高峰?这是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下面就从我个人的感性认识,带大家走近黄梅戏。
一、黄梅戏的艺术风格和美学定位
任何文化与艺术,都有它独有的个性风格和艺术审美。人们在追寻与探索的路上也在深入思考着黄梅戏的艺术风格和美学定位。从黄梅戏代表剧目,如“老三篇”《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到上世纪80年代马兰主演的《龙女》、我主演的《孟姜女》,再到新世纪韩再芬主演的《徽州女人》、我主演的《妹娃要过河》等剧目,黄梅戏就如同那“树上的鸟儿”飞遍了大江南北,也飞进了大家的心里。黄梅戏给人们带来的美好和浪漫是印刻在心的。比如《女驸马》《牛郎织女》《天仙配》,它是几代人的记忆,它深入人心,在接地气的表达上,不会给人留下高高在上的感觉,只会沁人心扉,这是黄梅戏的风格和个性的表达所决定的。从黄梅戏代表作来探索,《天仙配》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剧目,人们之所以喜欢看,是因为这部戏另辟蹊径,从爱情故事着手,从人、情、爱来发展。“看人间董永将去受熬煎。”“我看他忠厚老实长得好,身世凄凉惹人怜。”“神仙岁月我不爱。”“我若与董永成婚配,好比那莲花并蒂开。”这些质朴而又美好的唱词,真诚直入人心,并没有虚无缥缈。再如《女驸马》本是一部宫廷戏,想到宫廷戏自然有它的“套路”,而且在戏曲传统程式里好多的“套路”和“规矩”是不能破的。这部戏又是“不守规矩”地呈现。一段脍炙人口的唱段“为救李郎离家园”中,“原来纱帽罩婵娟。”“为了多情的李公子,夫妻恩爱花好月圆。”多么简单的词语,多么质朴的表达。正是如此,观众才会喜欢,因为它贴近生活贴近人民,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这种质朴真诚的艺术个性、这样自然清新的艺术风格,属于黄梅戏独有的。这就是黄梅戏的艺术风格,带着人间质朴的气息,散发着清新脱俗的芬芳,真诚地用心表达,不夸大,不张扬,独自静好,却也引人入迷。
黄梅戏至今仍然保持着它的特质,遵循且延续着它的韵味,而它的美学意识形态和审美定位也由此形成。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黄梅戏独树一帜并已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特色:秀而美、温又婉、清新、灵动、自然、芬芳,这一点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著名导演张曼君在导现代风情黄梅戏《妹娃要过河》时,曾评论黄梅戏的艺术风格是:“黄梅戏给人一种温润入心的感觉,这种别致的温婉,浸透于心与魂、灵与肉中。”作为黄梅戏从业者,我们一定要知道黄梅戏好在哪里,文化自信到底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这非常重要!作为一个较有影响力的剧种,黄梅戏更加要有自己的美学定位,否则就没有独特性。
我的师父余笑予经常强调“黄梅戏艺术作品要讲究,不能将就”,讲的就是黄梅戏的艺术表现形式。都说“男怕《夜奔》,女怕《思凡》”,黄梅戏《双下山》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昆曲截然不同,它摈弃了繁琐的程式,把清新与灵动贯穿始终,把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之心展现得淋漓尽致,再加上小和尚的青春懵懂、老和尚的幽默搞笑,那么传神,那么灵动,那种青春洋溢,那种爱情渴望,那种叛逆不羁,那种温柔的野性、妩媚的放荡、可爱的挑逗,让“思凡”变成了一场独特的艺术呈现方式,这部戏对于湖北黄梅戏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力作。我之前去国外演出的时候,表演的就是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唱段。国外观众听完之后觉得很好听,认为这就是中国的“乡村歌剧”。我第一次从另一个角度听说这样的评价,我认为这是外国人对黄梅戏较高的评价。外国人不懂黄梅戏,但懂的是音乐和音乐里流淌的东方文化精髓。
二、黄梅戏剧种的发展壮大创新
进入新世纪,黄梅戏在发展过程中也像其他剧种一样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究其原因是因为当今社会的现代化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黄梅戏传统的剧本和表演方式已经不能吸引观众眼球了,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加快戏剧节奏,强化故事性,实现剧目创作与生产的多元化,融入现代艺术元素,增强视听效果,重视城市市场的开拓,加大政府对戏曲扶持力度。这些已成为当代艺术家的共同目标。
戏剧家魏明伦曾说:“戏剧不景气的原因是缺乏市场运作。”这个观点道出了戏曲发展与市场间的重要关系。我们一是应正视市场化对于戏曲发展的重要性,尊重戏曲的本质特征与历史实践,使其进入艺术的良性发展。二是应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在尽量保留戏曲独特韵味的同时,增强故事性,加快戏剧节奏,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三是应多上演反映现实生活,思想上与广大老百姓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相吻合的现代戏,让观众能从舞台上看到自己真实的形象、真实的生活,尤其对那些能为自己的痛苦、郁闷、欲望做社会诉求的剧目,更会从心底里喜欢。因此,创作贴近生活、适合大众口味、“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好戏是赢得市场的关键。四是应加速对传统经典剧目改编和重排,在传统经典剧目改编中融入现代观念、思想,使其在保留传统精华基础上推陈出新,这样既利于经典流传,又能促进传统的创新。五是应融入现代艺术元素,增强视听效果。为实现这一转变,2011年我们进行了大胆尝试,将土家歌舞的野性张力与黄梅戏的温柔缠绵有机融合,让鄂西土家族文化与黄梅戏艺术联姻。在音乐处理上,运用黄梅戏经典唱腔,土家族民歌《龙船调》音乐元素贯穿始终,让黄梅戏《妹娃要过河》与《龙船调》相得益彰,既凸显了黄梅戏的剧种特色,又彰显了土家族音乐文化特征,真正实现了土家族音乐文化与黄梅戏的完美融合。将土家族特有的“茅古斯”,以及“峡江号子”“哭嫁”等民俗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增加了该剧的色彩,扩展了该剧的空间,丰富了该剧的表达形式,为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展示了又一个新的模式。我们欣喜地看到,黄梅戏的这次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是可行的。观众看到的这部戏是新颖时尚又不失传统的,该剧自2011年2月底首演至今,已获得全国多种奖项,成为鄂派黄梅戏的里程碑之作。六是应重视城市市场的开拓。对于广大戏迷来说,城市剧场提供的氛围是无法替代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剧场效应,大力发展适合戏曲表演的各类剧场,逐步形成稳定的高雅文化形态与艺术受众群体。七是应加大政府购买力度,让其既能“闯市场”又能“靠市长”,这样可以增强演出团体的信心和积极性,从而让其克服困难,进行长期演出。
黄梅戏,你的美就好像你的名字一样散发着芬芳;
清新、秀美、自然、芬芳、温婉、灵动;
人们用尽了辞藻去赞美你,你却婉拒了;
你说你来自山野间、泥土中,本是简单。
给予我们美好,温润我们心窝;
你本就质朴、真诚、简单;
简单是一种高级;
我说简单,其实很难!
我想踏着这条“简单”的路,简单地走;
我愿做一个行者,去散播你的芳香!
(作者系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院长、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 黄梅戏《徽州女人》剧照
黄梅戏:在当下审美中创新
——从我的艺术实践谈起
韩再芬
作为黄梅戏女演员,一般都演过《女驸马》的舞台版,我也一样。幸运的是,我在16岁时就得到了长辈的青睐与关怀,主演了当时极为少见的黄梅戏实景电视剧《郑小娇》。
那时电视剧很少,再加上黄梅戏的通俗性和现代性,我们的创作是以生活化的装扮和情景来设计制作的,完全不同于传统电影戏曲片的模式与表现形式。所以,《郑小娇》观赏起来与一般电视剧没有多大区别。《郑小娇》故事感人,旋律优美通俗,当年播放时造成万人空巷。
《郑小娇》的成功,就是创新的成功。一是形式的成功,如装扮、场景、表演审美都与普通电视剧无异;二是传播渠道的成功,《郑小娇》是通过电视的大众频道走进千家万户的。这里倾注了各位艺术前辈和电视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接着我又主演了黄梅戏实景电视剧《孟丽君》。
我积极投入到新创剧目的创作与演出中,但几部舞台剧主演下来,观众反应出乎意料的平淡。我渐渐体悟到,一个演员除了要有很好的悟性、扎实的基本功以外,必须要有创新意识。一部或一类作品,如果没有创新,人们就会厌倦。
于是,我静下心,回到《女驸马》这部戏上来,仔细研究这部经典之作的创作与推出经过。《女驸马》是1958年由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的前身——安庆地区黄梅剧团参加安徽省戏曲会演新改编的剧目,由老团长麻彩楼主演,该剧的演出引起轰动。1959年1月,时任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指示将《女驸马》交由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演出。同年,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修改后拍成戏曲片。从此,《女驸马》越来越红,成为黄梅戏的巅峰之作。
我经过反复研究《女驸马》剧本、音像资料和相关文章后发现,该剧在推出时,具备了“叙事创新、音乐创新、表演创新、形式创新”四个亮点,而且每个亮点都很耀眼,否则,《女驸马》绝不会成为今天的经典。我还发现,黄梅戏音乐从《天仙配》到《女驸马》,都凝聚了时白林、王文治这些对现代音乐非常熟悉的作曲家的心血。
体会特别深的是,严凤英、王少舫老师在表演及演唱上的出神入化,绝不是随意的灵性表演,而是心灵表达的一种细腻的游刃有余,他们的表演最大限度地挖掘了文本中的精华,并将精华最大限度地升华,尽最大可能给文本赋予新的生命,是一种高超的且不露声色的创新。
在《徽州女人》创作之前,我内心从彷徨、困惑到找到创作的方向——继承《女驸马》的创作传统,在当下审美中创新。
1996年我因黄梅戏电影《徽商情缘》的拍摄来到徽州。面对明清时期留下的徽州古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略带凝重的神韵,我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虽然如今已是人去楼空,但这一幢幢古民居里曾经发生过许多动人或者悲凉的故事。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挖掘出徽州古民居背后的素材,在舞台上将徽州古民居的神韵展现出来,这极可能会创作出一台精彩的黄梅戏舞台剧。
深入了解徽州的历史,就会发现几乎每一个成功的徽州巨贾、大儒背后都有一个女人悲凉的故事。徽州男子到16岁就要远走他乡,有时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返乡。《黟山竹枝词》写道:妾心难逐郎心志,折柳年年到白头。“折柳”是送别的代称,徽州商人的妻子“折柳年年”直到白头。
我们请来陈薪伊、刘云程、曹其敬等戏剧界的专家,邀请他们多次到徽州古民居采风,反复召开讨论会……一部以徽州女人命运为主题的故事架构就产生了。四幕分别是:嫁、盼、吟、归。一个徽州女人在等待中度过一生,这是那个时代徽州女人的生活及人格悲剧最真实的写照。
全体主创人员经过8个月的艰苦努力,1999年6月30日,《徽州女人》这部极具创新意识的舞台剧终于诞生了。《徽州女人》刚刚诞生时并不顺利,在戏曲圈内引起的非议颇多,褒贬不一。但是,我们非常冷静和坚持。我们发现,大多数观众对这样的创新是认可的,对《徽州女人》是喜欢的。后来,关注和肯定《徽州女人》的专家也越来越多。我于2000年凭借演出《徽州女人》获得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从此,《徽州女人》演到哪里,就火到哪里,从香港到台湾、从深圳到哈尔滨、从上海到成都……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都留下“徽州女人”的身影。
2003年11月,我策划、创意、主演的中国戏曲第一部描写都市生活、女博士下海创业办公司的当代黄梅剧《公司》上演,该剧赢得了青年观众特别是大学生的青睐,创造了地方剧在北京首演,连演八场、场场满场的纪录。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在改革创院伊始,经济上捉襟见肘,账号上只有几百元钱。《公司》于2006年春节期间在安庆创造连演14场的纪录,得到了几十万元的演出收入,为剧院淘到了第一桶金。
《徽州女人》《公司》的成功,给了我们创新的动力,我们又在2013年推出《徽州往事》。该戏一经推出,获得了广泛好评,又一次获得成功,在艺术创作上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于2015年再次获得梅花奖,成为安徽及黄梅戏首个“二度梅”获得者。
不知不觉,《徽州女人》今年21岁了。《徽州女人》历经岁月,洗尽铅华,到了成熟的年龄。
朋友们也许会问:你下一部要奉献给我们的是什么呢?
我想回答的是:心若年轻,岁月不老,我将用我的艺术积淀,以对黄梅戏永恒的热爱,将给喜爱“再芬黄梅”的观众,创作出新的、不同于以往的令人惊喜的作品——这是我未来要奉献给大家的礼物。
(作者系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 黄梅戏《邓稼先》剧照
勇攀高峰:
黄梅戏新时代发展的使命
李春荣
黄梅戏载歌载舞,优美动听,通俗活泼,易于传唱,是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戏曲剧种之一。回望黄梅戏一路走来,短短数十年,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戏跨入享誉全国的五大剧种行列,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戏曲发展的标本性成果。然而,近年来黄梅戏的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与剧种的广受欢迎程度相背离,黄梅戏原创、新创的剧目产生全国影响力的阙如,国家级精品力作难见其踪,呈现出“有高原缺高峰”之状。面对此种情况,所有从事、关心、喜爱黄梅戏的人们心急如焚、心绪难平,新时代黄梅戏如何创新发展、勇攀高峰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
要破题,就得找出原因,缘何如此?
我想首先是人们看戏的目的有了改变。过去人们看戏主要是为了娱乐,今天看戏的观众更多的是喜爱,是对剧种特色的一份热爱和欣赏,也就是俗称的粉丝。黄梅戏就好比一个文、理科全面发展的高中生,没分科前他比学理的同学文科好,比学文的同学理科好,而一旦分科以后他便优势不再了。黄梅戏论唱腔高亢比不上晋剧、秦腔等北方剧种;论唱腔软糯比不上昆曲、越剧等江南剧种;武功比不上婺剧、徽剧,绝活比不上川剧,剧种特色不甚鲜明的黄梅戏在戏曲已成为小众艺术的今天风光不再,而缺乏疯狂追星的戏迷粉丝的追捧,黄梅戏走市场的路也大不如前。
其次是评价标准和体系的不同。过去是以民间流行为标准,现在是以获官方大奖为标准。从黄梅戏经典剧目《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红楼梦》《徽州女人》等来看,黄梅戏的优势在于古装戏(或清装戏)。而如今获大奖的多以主题性的现当代剧目为主,比如歌颂英雄模范、好人好事、脱贫攻坚、抗战,如豫剧《焦裕禄》《重渡沟》、沪剧《挑山女人》《樊锦诗》、评剧《母亲》、上党梆子《太行娘亲》、秦腔《王贵与李香香》等。
近年来,黄梅戏现代戏创作生产总量不断提高,这其中有申报国家艺术基金、文旅部剧本孵化、安徽省文旅厅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安徽省黄梅戏艺术发展基金会剧本征集等相关扶持项目,也有一些院团自主创作排演的项目。涌现出黄梅戏《邓稼先》《一个都不能少》《老支书》《遍地月光》《孔雀西北飞》《燕子归时》《我的离骚》《五月的鲜花》《鸭儿嫂》《共产党宣言》等一大批现代戏。然而,这一大批作品中真正有全国影响力的并不多,与黄梅戏的影响力不成正比。究其原因,在于黄梅戏现代戏创作短板明显,亟待加强。
黄梅戏现代戏创作选材同质化严重,作品的生命周期短。现代戏首先是戏,是艺术创造,不是新闻,不是单纯地记录、报道社会事件或人物。但在近年来创作生产的许多现代戏剧目中,大家对现实题材的理解越来越狭隘,对主旋律和社会热点的理解有偏差,从而导致戏剧创作中“扶贫戏”“好人戏”扎堆大量涌现,类型化、概念化盛行,甚至有的戏以“扶贫教科书”自称,被专家戏称为“扶贫戏就是一个扶贫干部和三个贫困户的故事”。创作上同类题材的大量出现,加上原始积累、主动要求的意识也缺乏,写作上就题材写题材,就人写人,就事写事,大多剧本写的是冰山水面的部分,缺少水下的部分。这种缺少对题材和人物认真思考、深入探究的应景之作,往往缺乏深刻的内涵和动人的艺术魅力。许多作品看似紧贴时政,反映现实,实则缺乏情感,格局太小,人物设置肤浅、概念化,缺少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和人性高度,成为演出周期短、不具生命力的应景之作。
再有,部分现代戏的宣传功能与艺术审美严重背离。艺术作品不是新闻稿件,人性的开掘与媒体的宣传大不相同。很多作品只注重题材的新闻性、时效性、轰动性,而严重忽视戏剧性、历史性、恒常性。很多现代戏中的主要角色一般是体现我们时代主流价值的英雄和楷模。平心而论,戏剧要给人精神力量,成为引导大众精神的灯塔与火炬,“英雄”成为我们戏剧交响的重要声部无可厚非且十分必要。但有的现代戏,人物塑造与生活把握的“扁平化”,一味歌颂,回避矛盾,回避人性的复杂和现实时有的阴暗曲折,造成了人性和呈现上的双重虚假,既伤害了剧中的主人公,更伤害了观众的情感。戏剧艺术有自己的规律,感人的真人真事未必就能原封不动地搬上舞台,搬上舞台也未必就能成为仍然感人的好戏。戏剧要在矛盾冲突中推进情节、刻划人物,要有想象力的飞腾和对时代生活的典型概括、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度开掘。戏剧艺术是人的艺术,它与人的精神创造和情感活动息息相关,不管艺术作品表现的对象与材料如何,最终要呈现的,是人的精神和灵魂。若脱离对人性和人情的描摹与表达,一味强调题材和主题,只会使戏剧的表现领域窄化,从而丧失打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当然,上述这些毛病并不只有黄梅戏仅有,只是目前看来其表现比较明显而已。
还有,缺乏懂得并了解黄梅戏剧种风格的本土优秀主创人才,尤其是编剧、导演人才,这是黄梅戏的硬伤。反观全国现代戏创作成果丰硕的省份,比如河南,就是因为拥有了一批本土的优秀剧作家(比如姚金成等)及导演(比如张平等)队伍,从而形成了稳固的、高效的创作团队。另外,要有剧种的领军人物(比如李树建等)领衔,才能构成创作的优势团队。
因此,新时代黄梅戏艺术要发展、要勇攀高峰,就必须向豫剧等剧种学习,创造性转化,苦练内功,提升剧种的艺术特色和魅力,创新性发展,增强剧种表现现实题材的能力和手段。要建立能够代表黄梅戏剧种最高水准的院团,减少无序竞争和内耗。戏曲艺术是角的艺术,必须要着手黄梅戏剧种领军人物的梯队建设,为韩再芬后的黄梅戏打造出有全国影响的优秀领军人才,从而确保黄梅戏艺术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力。
此外,广受欢迎的黄梅戏还拥有一支以民营院团为主的基层队伍,安徽省民营院团数量为全国第一,他们是黄梅戏艺术的一支生力军。民营院团为最广大的黄梅戏爱好者上山下乡,文化惠民,以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艺术需求。另外,黄梅戏艺术之所以超常规发展,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与影视的结合。当年大量的黄梅戏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和播映为宣传、传播黄梅戏艺术立下汗马功劳。然而,今天黄梅戏电影和电视剧的拍摄却落在很多剧种之后,这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只有使我们的优势更优、短板不短,我们的黄梅戏艺术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应该说获奖不是目的,发展黄梅戏艺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衷心祝愿黄梅戏艺术繁荣发展,勇攀高峰。
(作者系安徽省艺术研究院院长、一级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