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旅游 » 正文

“微旅游”成消费热点 旅游市场正在回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29  浏览次数:174866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作者作者:王瑞红今年春节期间,就地过年让“微旅游”成为爆点。不少旅行社从业人士认为,“微旅游”将成为今年旅游产品的新趋势。据某旅行社统计,今年春节期间参加都市“微旅游”项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 作者:王瑞红

今年春节期间,就地过年让“微旅游”成为爆点。不少旅行社从业人士认为,“微旅游”将成为今年旅游产品的新趋势。据某旅行社统计,今年春节期间参加都市“微旅游”项目的本地游客占比高达80%。针对这种趋势,该旅行社适时推出了包括骑行、徒步、亲子、采摘等“微旅游”产品,力图抓住这波市场热点。


▲“微旅游”特色街区—江苏盐城欧风花街


旅游经济下降

催生“微旅游”模式

今年春节期间的“微旅游”之所以成为热点,除了人们响应政府倡导就地过年等原因外,还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旅游经济严重下降的报复性反弹。业内皆知,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社会总需求短期受到抑制,产业链终端面对消费者的企业受到冲击最大,比如旅游、餐饮、交通运输等,因疫情导致的群体性需求收缩,损失惨重。与“非典”疫情相比,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更大。疫情期间,文化和旅游部接连发文,暂停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产品业务,同时各地方文旅主管部门也积极部署防控工作。


以2019年春节期间旅游收入规模推算,2020年因疫情给旅游业带来的收入损失超过5000亿元。从2020年中国消费者对旅游行业信心指数来看,消费者对旅游行业的预期信心指数为63.4、现状指数为13.8、综合指数为41.3。2020年中国消费者疫情后首次计划旅游形式的调查结果显示,首次计划近郊游的占43.5%,计划远途过夜游的占20.1%,出国旅游的占6.9%,无旅游计划的占29%。

▲怀柔区喇叭沟的喇碾路


今年春节期间,很多人乐意去周边地区走走看看,以“微旅游”的形式过把旅游瘾。而这种“微旅游”的方式对提升旅游经济的增长是微小的,也就是说,难以真正刺激大的旅游消费。那么,如何解决影响旅游经济增长的问题呢?笔者认为,这时候需要政府的积极鼓励支持,在政府主导下尽快为旅游产业及其相关产业解难,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在今后旅游业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上,各地政府和旅游企业想把危机变成契机,不仅需要超前向市场渗透提振旅游需求,还要在优质旅游发展理念下建立更加优化、有效的旅游供给体系。对旅游企业尤其是中小旅游企业而言,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主动利用国家和地方出台的适用的减负政策(延期缴纳社保和税款、房租补贴、“投贷奖”等)和金融支持政策,化解企业资金流动性危机。


其次,在疫情期间,应抓住这个暂歇期做好市场研判,与其简单靠疫情后市场复苏时的推广营销来重建渠道,不如充分利用这个市场空档期进行线上调研,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和服务重塑。关注因资金链问题而倒闭的优质资产,疫情一旦结束,这些优质资产将成为资本争抢的目标。因此,可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战略需求,从增强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休闲性、体验性思路出发,提前做好投资和发展规划。


再次,疫情结束后,压抑的旅游需求将在短期内迅速甚至成倍释放,因此,在疫情期就要开展线上营销渗透,做好人员培训、物资储备和复工预案,从容迎接旅游井喷。


最后,疫情再次警醒旅游业从业者,要尽快建立旅游应急机制,从制度、物资、人员、经费等层面为应对突发性危机提供保障。为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当前国家与地方在审批、服务、金融、税收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应急支持政策,由于疫情结束后旅游市场恢复有一定时滞,地方政府还应有计划、有重点、分区域地延长现有应急支持政策的有效期,以利于促进旅游产业的快速恢复。


“微旅游”与传统旅游模式

有异同

在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旅游业快速恢复的同时,对已经兴起的“微旅游”这种新兴旅游模式要积极培育。与传统5天至7天的长途旅行相比,“微旅游”模式无须长途跋涉,更不必费心规划路线,游客利用闲暇时光即可实现一场“想走就走”的走心之旅。这种新兴的旅游模式,除了具有当下人们热议的“短、平、快”等特点之外,还具有以下几种特质。

▲京郊怀柔水长城自驾游


一是市场主体多元化。“微旅游”模式消费群体更有宽度,除了当地旅行社传统短途组团游人群外,还涵盖“90后”“00后”青年体验族、中年创业族、白领族、工薪族、养老族、育孩族、社交族等在地社会群体,比传统模式的旅游主体更加多元化。


二是旅游目的生活化。“微旅游”在目的地选择上没有固化的边界,既包含放松身心的城市周边游、乡村体验游、网红地打卡游等短线旅游目的地,也包括城市商超购物、博物馆里观展、演艺剧场看戏、酒吧茶社小聚、公园湿地漫步等随遇而安之地,具有明显的“去景区化”特质,这样的旅游方式更加突出旅与行的生活化,心之所向即为景,行之所到即是游。


三是旅游距离实现圈层化。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城市发展正在步入“都市圈”“城市群”的新阶段,这也为“微旅游”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较低的时间成本等优势。当前“微旅游”目的地主要集中在2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1小时城市文化生活圈、半小时城市购物圈、30公里乡村旅游圏、10分钟社区交友圈等。这种旅游方式既能巧妙寻找到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也能尽情享受身边的“诗和远方”。


四是游客出行方式多样化。“圈层化”的便捷交通条件,也让人们在“微旅游”中有了全新的出行体验。就目前“微旅游”的出行方式来看,主要有城际高铁游、城市地铁游、乡村自驾游、共享单车游、徒步自由行等方式。同时,为满足城市“微旅游”人群需求,不少城市还开通了“城市美食公交”“城市观光公交”“研学旅行公交”等专线专车,这些便利措施,有效促进了“微旅游”的发展。


由此可见,“微旅游”既是一种旅游模式,更是一种消费形态。除了满足旅游产品属性外,休闲度假、娱乐购物和周边消费是游客重点关注的领域。目前,国内“微旅游”市场虽然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其产业范畴、投资逻辑和商业模式有待时间验证,但随着市场需求人群持续增长以及大型文旅集团投资项目的不断落地,“微旅游”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旅游开发的热点之一。凭借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未来“微旅游”还有不小的发展空间,旅游行业要立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不断发现新的机遇和生长点,加速行业复苏并尽快步入稳健发展常态。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