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扶贫中的脱贫攻坚故事系列报道之二百零四
覃家传:为了秋日丰收的金黄
“我是基层的一名少数民族扶贫干部,贫困不除、愧对历史,小康不达,誓不罢休”,还记得两年半以前,我刚到红水河镇红河村时的场景,那时的我,踌躇满志地踏上了罗甸县的脱贫攻坚战场。我叫覃家传,是黔南州生态移民局的一名干部,但现在我是一名驻村第一书记。
经验老手遇见新问题,解决困难有法子
刚从易地扶贫搬迁战场过来的我,算是经验丰富的“老手”了,所以对于红水河镇红河村的脱贫出列,我十分有信心。但是刚到村时,现实还是给了我重重的一击,红河村布依族群众占全村人数91%,语言不通成了第一个障碍,于是我就先努力的学习布依话,并且邀请县电视台用布依语录制脱贫攻坚相关政策,用双语反复入村宣传。
覃家传(右二)帮助群众收割水稻
攻克第一个障碍后,我便开始了我的走访,这是了解群众基本情况最快的方式,走访下来,问题也出来了,红河村近亲结婚普遍,超负债建房,群众文化程度不高,等、靠、要思想严重,是龙滩库区移民重点区,淹没土地多,失地农户多,可发展资源少,上访矛盾问题复杂,这些问题都需尽快解决,于是我每天清晨6点钟便活跃在群众的田间地头,挽起裤脚下田间,耕地、插秧、割草,农活一样不少,与群众同吃同劳动。
为了提升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我还制作了一扎扎小卡片,一到农户家里就发小卡片,和群众在一起开院坝会、摆龙门阵,每天用日志本仔仔细细地记录各家各户的情况。渐渐的,群众对于我的工作也慢慢的了解,有什么困难也会直接和我说,邻里纠纷也找我调解,大家都亲切的称我为“农民书记”。群众见面打招呼最多的一句话是“倍然固更爱”(布依话:去我家吃饭),得到群众的认可,我的心里说不出的温暖。
解决产业发展难题,群众致富有路子
红河村是龙滩库区移民重点村,淹没土地多,发展资源少,为解决这一难题,我联合邻村,搭建“扶贫车间”,引企业到村、引技能到户、带增收到人,引进解决20人就业的加工厂助推群众月增收2000元以上;解决6公里生产道路困难、盘活村集体资产增收6万元,结合资源优势,与周边村抱团发展,形成产业党支部,规划带动所驻红河村的食用菌、蜂、蔬菜等产业发展,带活村产业,形成红河村“1311 ”脱贫路子,助推红河村群众一户一年增收3000元以上,村集体每亩产业有100元的提成收入,一户实现一人以上的有效就业,增添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覃家传(左)帮助群众插秧
同时,我还积极鼓励村内的党员带富能手积极发展产业,创办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年产肉兔40000只、土鸡年产30000只的养殖基地,并与阳光养殖集团合作,为群众提供种苗、技术、销售等方面的服务和保障,有力的推动红河村的“产业革命”落地。
解决民生实事,群众认可提效果
看到因道路问题,群众肩挑背驮生产物质到田间地头和丰收时拉运的艰辛,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通过努力,我争取到30万元的帮扶资金后,为快速推进项目落地,我每天都和工程队在一起,连开挖机的驾驶员都说,“我们广西那边的书记要像你这样的话就好多了”。2018年以来我通过多次联系,每年都帮助帮扶村争取到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帮助解决民生事项,极大的改善了帮扶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覃家传(左)走进美亩寨与群众交流了解困难
一个村强不算强,要以强带弱,看到隔河相望的广西省天娥县下老乡上牙村森林资源丰富,我主动上门联系该村党支部,“能否抱团发展,把两村湖面的钓鱼棚共同管理,这样就可以资源互补,做大做强了。能否成立产业党支部,能否共同把两个村组织开展下活动”,这样的想法,让两个布依族村寨擦出了友谊之花。随后,一系列的互动活动,让隔河相望的两省两村群众有了经济上的合作,联系也紧密起来。
如今的红河村产业发展、邻里和谐,群众积极参与村级事务一心想着发展奔小康,完全摆脱了2014年53.33%的高贫困发生率,彻底摘掉了贫困这顶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