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头条 » 正文

郑州“聚瓷”“华夏”博物馆第三次联手举办展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07  浏览次数:184181
核心提示:  郑州“聚瓷”“华夏”博物馆第三次联手    举办《野兽·神兽——中国古代动物雕塑艺术展》    4月8日正式开展至6月8日结束    “郑州聚瓷博物馆”与“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继2019年《朱门芳

  郑州“聚瓷”“华夏”博物馆第三次联手
  
  举办《野兽·神兽——中国古代动物雕塑艺术展》
  
  4月8日正式开展至6月8日结束
  

  “郑州聚瓷博物馆”与“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继2019年《朱门芳宴——一个北宋大宅门的理想生活》,2020年《饮食男女——从科技考古看仰韶先民的饮食与婚姻生活》展之后,现在又第三次合作,联办《野兽·神兽——中国古代动物雕塑艺术展》并将于4月8日开始正式接待观众参观。
  
  这是一个通过“野兽”“驯兽”“神兽”“器兽”四个单元41个章节160件中国古代(先秦两汉至唐宋金元)动物雕塑或动物装饰之器物,普及与其相关的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考古学、民俗学,以及神话史、宗教史、陶瓷史、雕塑艺术史知识,提高观众雕塑艺术审美水平的知识性、趣味性颇浓的展览。
  
  在这个展览里,你不仅能够获得一些与这些动物相关的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考古学、民俗学,以及神话史、宗教史、陶瓷史、雕塑艺术史知识,还能够欣赏到中国古代一系列野生动物和驯化动物以及神话动物的雕塑,以及以动物元素装饰的精美的日用陶瓷器。通过野生和驯化动物雕塑,你可以领略到中华先民们师法自然的深厚功底与栩栩如生的写实能力;通过神话动物雕塑,你可以体味到中华先民们异想天开般的想象力和鬼斧神工般的创造力;通过动物元素装饰的日用陶瓷器,你还可以从中领略到我们中华先民几千年来,对动物们的那种深厚感情!
  
  为便于观众提前预热和观后保存并随时温习该展览,他们还将长达54页的展览大纲图文版进行了刊发,现亦附录如下:
  
  野兽·驯兽·神兽·器兽——中国古代动物雕塑艺术展
  
  目录
  
  序  言--------------------------------------------------------------------------------------------------------------------01页
  
  第一章:野兽-----------------------------------------------------------------------------------------------------------02页
  
  第二章:驯兽-----------------------------------------------------------------------------------------------------------18页
  
  第三章:神兽-----------------------------------------------------------------------------------------------------------28页
  
  第四章:器兽-----------------------------------------------------------------------------------------------------------48页
  
  跋  语--------------------------------------------------------------------------------------------------------------------56页
  
  野兽·驯兽·神兽·器兽——中国古代动物雕塑艺术展
  
  序言
  

  这是一个通过“野兽”“驯兽”“器兽”“神兽”4个单元、160件中国古代(先秦两汉至唐宋金元)动物雕塑或动物装饰之器物,普及与其相关的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考古学、民俗学,以及神话史、宗教史、陶瓷史、雕塑艺术史知识,提高观众雕塑艺术审美水平的展览。
  
  在这个展览里,你不仅能够获得一些与这些动物相关的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考古学、民俗学,以及神话史、宗教史、陶瓷史、雕塑艺术史知识,还能够欣赏到中国古代一系列野生动物和驯化动物以及神话动物的雕塑,以及以动物元素装饰的精美的日用陶瓷器。通过野生和驯化动物雕塑,你可以领略到中华先民们师法自然的深厚功底与栩栩如生的写实能力;通过神话动物雕塑,你可以体味到中华先民们异想天开般的想象力和鬼斧神工般的创造力;通过动物元素装饰的日用陶瓷器,你还可以从中领略到我们中华先民几千年来,对动物们的那种深厚感情!
  
  来吧,我们相信,不论少年观众、青年观众,还是壮年观众、老年观众,您都会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惊喜的!
  
  是为序。 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
  
  2021年4月6日
  
  101野兽
  
  中文中的兽,在现代动物分类学中,为脊椎动物中的哺乳纲,都是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从进化的程度来说,可分为原兽类,如鸭嘴兽、真鼹等卵生动物,它们是兽类中最原始的一类;其次是后兽类,这一类动物虽较原兽类进化程度高些,但也属于古老低等的一类,如有袋类动物,它们虽然是胎生,但没有胎盘,幼兽是在母兽的育儿袋中发育成长的;最后是真兽类,它们是现生兽类中最高等的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甚至整个动物界中进化地位最高的类群。据统计,我国现生的兽类共有450余种,占世界兽类总数的10.6%,共有14目50科。
  
  中文中的禽兽,在现代动物分类学中,为脊椎动物中的鸟类和其他鱼类、爬行类、两栖类、哺乳类动物的统称。
  
  中文中的兽,亦为禽兽之总称,为会意字(小篆字形)。上象耳,中象头,下象足踩地。
  
  中文中的野兽,在现代动物分类学中,则指家畜(驯兽)以外的鸟类和其他鱼类、爬行类、两栖类、哺乳类动物。
  

  左右:汉代灰陶犀牛雕塑        中间:汉代灰陶貘雕塑
  
  103动物
  

  哺乳动物47种
  
  动物分类学家根据动物的各种特征(形态、细胞、遗传、生理、生态和地理分布等)进行分类,将动物依次分为6个主要等级,即门、纲、目、科、属、种。
  
  根据化石研究,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源于海洋。早期的海洋动物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逐渐演化出各种分支,丰富了早期的地球生命形态。在人类出现以前,史前动物便已出现,并在各自的活动期得到繁荣发展。后来,它们在不断变换的生存环境下相继灭绝。但是,地球上的动物仍以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趋势不断进化并繁衍至今,并有了如今的多样性。
  
  科学家们把现存的人类已知的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科学家已经鉴别出46900多种脊椎动物。包括鲤鱼、黄鱼、草鱼等鱼类动物,蛇、蜥蜴等爬行类动物,青蛙、娃娃鱼等两栖类动物,鸟类以及红熊猫等哺乳类动物等。
  
  科学家们还发现了130多万种无脊椎动物。这些动物中多数是昆虫,昆虫中多数是甲虫。鼻涕虫、蚯蚓,乌贼、牡蛎、红海星、水母,蜘蛛,珊瑚虫、放射虫、蛔虫、猪肉绦虫、沙蚕、蜗牛、蛞蝓 [kuò yú]等都属于无脊椎动物。动物界所有成员的身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异养有机体。
  
  104动物雕塑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创作方法的总称,是人们为美化环境,或出于纪念及宗教目的,而雕刻塑造出来的具有一定寓意的观赏、纪念、宗教物品;是利用各种可塑材料或可雕、可刻材料,雕、刻(减少可雕材料),塑(堆增可塑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目的一种造型艺术。
  
  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在人类还处于旧石器时代时,就出现了原始石雕、骨雕等。
  
  在原始社会末期,原始人就已经开始制作泥塑和陶塑了。在湖北屈家岭文化、浙江河姆渡文化中,就出土了不少手捏的只有数厘米大小的动物雕塑。如陶鸟、陶猪、陶鱼等,造型完整而富有情趣。在黄河流域史前遗址中也有类似的动物雕塑发现。如陕西华县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墓葬中发现陶鹰鼎,还有一些器物的盖纽或口嘴被作成人头形或鸟兽形。其表现手法朴实、自由、夸张、概括,体出了一种随意美和稚拙美,为后来较大型和较精细雕塑的制作,奠定了基础。
  
  陶瓷动物雕塑,其历史悠久,自先秦至隋唐,由宋元延明清,长盛不衰,精品众多。一般是指具有独立性的立体制品,其制作方法有圆雕、浮雕、镂雕、捏塑等。当然,也包括含装饰有动物局部形象的陶瓷器皿。
  
  105狮子——大型哺乳纲猫科类动物
  

  狮子,简称狮,中国古称狻猊。是一种生存在非洲与亚洲的大型猫科动物,是现存平均体重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在世界上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
  
  狮子体型大,躯体均匀,四肢中长,趾行性。头大而圆,吻部较短,视、听、嗅觉均很发达。犬齿及裂齿极发达;上裂齿具三齿尖,下裂齿具2齿尖;臼齿较退化,齿冠直径小于外侧门齿高度。皮毛柔软。前足5趾,后足4趾;爪锋利,可伸缩。尾较发达。有“草原之王”的称号,是非洲顶级的猫科食肉动物。野生非洲雄狮平均体重240千克,全长可达3.2米。狮子的毛发短,体色有浅灰、黄色或茶色,雄狮还长有很长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长长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生活在热带稀树草原和草地,也出现于灌木和旱林。肉食,常以伏击方式捕杀其他温血动物。分布于非洲草原、亚洲印度。在野外狮子活10到14年,圈养下更长寿,一般达二十余年。
  
  狮子起源于约12.4万年前的非洲东部和南部,大约2.1万年前,狮子才开始走出非洲,最远抵达亚洲的印度等地。从分支来看,现代狮子主要分为非洲东部、南部的一支和非洲中部、西部及印度的一支。后者已处于濒危状态,这意味着狮子面临着基因多样性减损一半的风险。
  
  106-1老虎—体型最大的哺乳纲猫科动物(一)
  

  虎,大型猫科动物;毛色浅黄或棕黄色,满身黑色横纹;头圆、耳短,耳背面黑色,中央有一白斑甚显著;四肢健壮有力;尾粗长,具黑色环纹,尾端黑色。老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由南方的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以至北方的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都能很好的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也常出没于山脊、矮林灌丛和岩石较多或砾石塘等山地,以利于捕食。虎常单独活动,只有在繁殖季节雌雄才在一起生活。无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间游荡寻食。能游泳。由于林区开发、人口激增,过去偏远地区都已发展为村镇,虎亦常到林区居民点附近觅食。虎多黄昏活动,白天多潜伏休息,没有惊动则很少出来。虎的活动范围较大,在北方日寻食活动范围可达数十公里;在南方西双版纳因食物较多则活动距离较短。发情交配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份,发情期间,虎的叫声特别响亮,能达2千米远。怀孕期105天左右,每产1-5仔,通常2仔,新生虎仔重约1千克,哺乳期5-6个月,雌虎和幼仔在一起生活2-3年,在此期间雌虎不发情交配,故在自然条件下雌虎要每隔2-3年才能繁殖一次。雌虎3年龄时性成熟,雄虎要更晚些。虎的寿命一般20-25年。由于人类的猎杀和野外栖息地碎片化,虎成为珍稀濒危物种,被列为《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Ⅰ级保护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动物物种红色名录》(IUCN)濒危动物。2016年调查显示,全球野生虎的数量为3890只。
  
  106-2老虎—体型最大的哺乳纲猫科动物(二)
  

  现代虎的祖先是一种叫做“中国古猫”的小型食肉类,大约是在距今300万年的更新世以后在地球上出现的,与人类的出现时间较为接近,而且可能曾与人类的祖先——蓝田人一起生活过。由于气候的变迁促进了动物群的演变、分化和迁移,虎便从发源地向亚洲西部、南部等各地逐渐扩散,向西发展的一支经蒙古、新疆和中亚直抵伊朗北部和高加索南部,但没能过阿拉伯沙漠进入非洲,也没能越过高加索山脉进入欧洲;向南发展的一支又分为两个分支,一个分支进入朝鲜半岛,受阻于朝鲜海峡,未能踏上日本列岛;另一个分支通过华北、华中和华南,进入中南半岛。到这里后,又分成两股,一股向西通过缅甸、孟加拉国,直抵印度半岛南端,另一股继续向南,沿马来西亚半岛南下,渡过狭长的马六甲海峡,登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和巴厘等岛屿。
  
  中国虎文化渊远流长。由于虎的形象威风凛凛,自古以来就被用于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如虎将、虎臣、虎士等。古代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在文字、语言、诗歌、文学、雕塑、绘画、小说、戏曲、民俗,以及更为广泛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儿歌等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中,虎的形象无所不在,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白虎神是中国古代道教的守护神,原为古代星官名,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方七宿,因其呈虎形位于西方,按五行配五色,故称。它也是四方神之一。《礼记·曲礼上》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
  
  107大象——哺乳纲长鼻目动物
  

  象,哺乳纲长鼻目动物。有非洲象和亚洲象2种。绝种的猛犸象亦属长鼻目。皮肤粗糙,体毛浅灰至褐色。鼻与上唇愈合成长鼻,强壮有力,能蜷曲,用来获取食物(树叶、树枝及其他植物)和饮水。上颌有一对切牙,为不断生长的獠牙,为此,长期被捕杀。偷猎象已使非洲象的数量由1979年的130万头下降到1989年的60万头,引起了人们对这种动物生存的关切。喜群居。妊娠期21—22个月,寿命60—70岁。非洲象为现存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肩高3—4米,体重5—7.5吨。印度象较小,有灵性,易驯服,在印度、缅甸、泰国和马来西亚被用作役畜。现被认为是濒危物种。
  
  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以嫩叶,野果,野草,野菜,嫩竹等植物为食.大象虽是纯粹的素食主义者,但因体形高大,是陆地动物界中名副其实的大力士和巨无霸,且有长鼻和长牙做武器,因此在自然界中除了人类外没有任何天敌.夜间不能视物,所以容易在夜间受到狮子群攻击。
  
  现代象是从始祖象进化而来。据化石发现,始新世的始祖象仅吻部较长,体亦小。由始祖象次第演变成现代象。
  
  据《三国志》记载:曹冲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较可知。”太祖悦,即施行焉。
  
  非洲肯尼亚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非洲大象能辨认其它100多头大象发出的叫声,哪怕是在分开几年之后。
  
  108野猪——哺乳纲猪科偶蹄动物
  

  欧亚野猪,属于哺乳纲猪科偶蹄动物。是一种中型哺乳动物。共有20个亚种,体重90-200千克;体长为1.5-2米,尾长21-38厘米,耳长24-26厘米;肩高90厘米左右。环境适应性极强。栖息环境跨越温带与热带,从半干旱气候至热带雨林、温带林地、半沙漠和草原都有分布。但它们倾向于喜欢落叶阔叶林,其中植被非常密集。是杂食性的,只要能吃的东西都吃。大多集群活动,每个族群包括6-20只个体,4-10只为一群较为常见,小群由一个或多个繁殖雌性和它们的最后一窝的幼仔组成,通常食物丰富时,也会有几个小群组成大群一起觅食。杂食性,植物物质占食物约90%。以嫩叶、坚果、浆果、草叶和草根为食,并用坚硬的鼻子从地面挖掘根和球茎。也吃部分动物性食物。
  
  欧亚野猪是一种世界性物种。起源于欧洲和亚洲,被广泛引入北美,分布范围极广,涵盖欧亚大陆,包括东亚、东南亚、日本列岛、西伯利亚南部、中亚、南亚、中东、非洲北部及地中海沿岸、欧洲的斯堪的纳维亚南部等。
  
  野猪形体(雕塑)特征—体躯健壮,四肢粗短,头较长,耳小并直立,吻部突出似圆锥体,其顶端为裸露的软骨垫(也就是拱鼻);每脚有4趾,且硬蹄,仅中间2趾着地;尾巴细短;犬齿发达,雄性上犬齿外露,并向上翻转,呈獠牙状;野猪耳披有刚硬而稀疏针毛,背脊鬃毛较长而硬;整个体色棕褐或灰黑色,因地区而略有差异。
  
  109熊——哺乳纲食肉目熊科大型杂食动物
  

  熊是哺乳纲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广泛分布于欧亚及南北美洲。头似犬,四肢肥短,5趾,趾端有爪,通身具毛。毛漆黑,下颏有一块白色,胸部有“V”形白斑者,称为黑熊或狗熊。毛棕褐、近黑或棕黄色,称为棕熊。生活在北极冰天雪地中,毛色乳白或稍带淡黄色,鼻子上有块黑斑者,称为白熊或北极熊,另外,还有马来熊、懒熊、美洲熊等。熊氏家庭成员体型差别较大。棕熊最大约1000千克,北极熊约540千克,美洲黑熊约450千克、亚洲黑熊约150千克、懒熊约140千克、眼镜熊约175千克、马来熊约45千克。
  
  大多数熊食性很杂,既食青草、嫩枝芽、苔藓、浆果和坚果,也到溪边捕捉蛙、蟹和鱼,掘食鼠类,掏取鸟卵,更喜欢舔食蚂蚁,盗取蜂蜜,甚至袭击小型鹿、羊或觅食腐尸。但是北极熊比较特殊,主要吃鱼和海豹。熊的视觉和听觉都不十分灵敏,但嗅觉非常发达。生活于北方寒冷地区的熊有冬眠现象,而位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黑熊往往不冬眠。熊冬眠时间可持续4~5个月,在冬眠过程中如果被惊动它会立即苏醒,偶然也会出洞活动。熊冬眠的洞穴一般选在向阳的避风山坡或枯树洞内。除冬眠期外,熊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除了发情交配期外,其余时间熊都单独活动。母熊一般1年产1~4崽。熊一般是温和的、不主动攻击人和动物,也愿意避免冲突,但当它们认为必须保卫自己或自己的幼崽、食物或地盘时,也会变成非常危险而可怕的野兽。熊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哺乳动物,严禁猎杀食用。
  
  110野狼——哺乳纲食肉目犬科动物
  

  野狼,又名狼、豺狼和灰狼,哺乳纲食肉目犬科动物,共46个亚种。狼体型中等、匀称,四肢修长,奔跑速度极快,每小时可达五十公里左右;狼的耐力也很好,有能力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奔跑20公里;智商也高度发达,可以通过气味、叫声、肢体动作进行沟通;常夜间活动,用穷追的方式捕获食草及啮齿类动物;适应性强,栖息范围广,除南极洲和大部分海岛外,分布全世界;狼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以及西藏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
  
  狼的寿命一般为12-16年。每年2至4月交配,孕期为63天左右。小狼一周左右睁眼,五周后断奶,八周后被带到狼群聚集处。狼群以核心家庭的形式组成,包括一对配偶及其子女,有时也包括收养的未成年幼狼。
  
  “狼烟”正解——一说到“狼烟”,人们往往引用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中的话谓:“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 “狼烟”确实是中国古代发现敌情时在烽火台上点燃的烟火,但却不是燃烧狼粪发出的烟火,因为狼粪是燃不出多大烟雾的。真实的意思则为,狼是古代匈奴、突厥、吐蕃等少数民族共同崇拜的图腾并以狼为军旗图案。因此,其兵便被中原人称为“狼兵”,其君主便被称为“狼主”。于是,古人便把发布这些狼兵即将侵寇时燃起的烽火信号称作“狼烟”了。
  
  111鹿——哺乳纲偶蹄目鹿科动物
  

  属于哺乳纲偶蹄目鹿科反刍动物。体型大小不等,体长0.75~2.90米,体重9~800千克。分布于欧亚大陆、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北美洲、南美洲的南纬40°以北地区及西南非洲。代表物种有梅花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世界级保护动物)马鹿、狍、麝、麂、驯鹿、驼鹿等。鹿科动物的特征在于生有实心的分叉的角,一般仅雄性有1对角,雌性无角,腿细长,善奔跑,栖息于苔原林区荒漠灌丛和沼泽。鹿是典型的草食性动物,吃树叶、草、果实、种子、地衣、苔藓、灌木、花朵、水草、树皮、嫩枝、树苗等。腿细长,善奔跑。寿命8~45年不等。雄鹿大于雌鹿,多数一雄多雌。一般春季3-4月发情交配,孕期4-10个月,每胎1-3崽。2-3岁性成熟。
  
  四不象就是麋鹿。麋鹿是古书上的称谓,四不象则是民间的俗名。从化石资料可以知道,武王伐纣的时代,正是麋鹿最为繁盛的时代,长江南北出土的麋鹿化石,以商末周初为最丰富,之后逐渐稀少,周朝以后更急剧减少,到秦汉时代已变得极少了。有人认为,麋鹿作为一种野生动物,可能在汉朝时就已经灭亡了。但也有人考证说直到清初,在苏北地区还有残余的麋鹿,但其数目已微不足道了。
  
  鹿角每年的脱落与新生——在1月和4月之间,鹿角脱落,整个脱落过程仅需要2到3周,这是成熟交配季节渐近结束的时候。这个时期它们可以没有角,因为仅仅在早先的几个月里需要,是为了吸引雌性配偶,给它们留下印象,并且同竞争者作战来赢得雌鹿的爱情。再生的阶段在夏天。
  
  中国是世界上产鹿种类最多的国家。属于鹿科的动物全世界共有17属38种,其中10属18种在中国。鹿的全身均可入药,鹿茸、鹿胎、鹿鞭、鹿筋等无一不是珍贵的药材。
  
  112——哺乳纲奇蹄目犀科——犀牛
  

  犀牛:是哺乳类犀科的总称, 有4属5种。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动物,犀类动物腿短、体肥笨拙,体长2.2-4.5米,肩高1.2-2米,体重2000-5000千克。前后肢均三趾;皮厚粗糙,并于肩腰等处成褶皱排列,毛被稀少而硬,甚或大部无毛;耳呈卵圆形,头大而长,颈短粗,长唇延长伸出;头部有实心的独角或双角(有的雌性无角),起源于真皮,角脱落仍能复生;无犬齿;尾细短,身体呈黄褐、褐、黑或灰色。
  
  栖息于低地或海拔2000多米的高地。夜间活动,独居或结成小群。生活区域从不脱离水源。食性因种类而异,以草类为主,或以树叶、嫩枝、野果、地衣等为食物。母兽妊娠期18-19个月。寿命30-50年。因犀牛角的装饰和药用价值而被大量捕捉,除白犀外均为濒危物种。
  
  所有这5种犀牛都生存在非洲和亚洲温暖区。白犀牛和黑犀牛都生活在非洲的大草原。黑犀牛过去生活在撒哈拉沙漠南部的非洲地区。如今它们却分散在非洲中部,南部和东南部。白犀牛主要生存在南部非洲,只有一小部分在非洲中部和东部。而爪哇犀牛则以茂密的东南亚热带雨林为家。它们过去生活在从由中国西南到孟加拉再到印尼的大片地区,如今只能在越南和印尼的爪哇岛发现它们的踪迹。而苏门答拉犀牛也只剩下小部分生活在马来西亚半岛和印尼的苏门答拉。印度犀牛则生活在印度和尼泊尔的保护区。
  
  113——哺乳纲奇蹄目貘科——貘
  

  貘:貘科仅1属5种。分布于东南亚(1种)和南美洲(4种)。现存最原始的奇蹄类,保持前肢4趾后肢3趾等原始特征。体型似猪,有可以伸缩的短鼻,善于游泳和潜水,植食性。
  
  亚洲貘(印度貘)分布于东南亚从缅甸、泰国南部经马来半岛到苏门达腊岛,体型较大,身体黑白两色,易于辨认。美洲的三种貘均体色比较单一,体型多小于前者。
  
  中美貘分布于墨西哥到哥伦比亚之间,体型较大,是拉丁美洲现存体型最大的陆生动物。
  
  低地貘分布于南美洲广大地区,外形接近中美貘而略小,是现存貘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
  
  山貘分布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北部,体型小,毛长而略卷曲,比较适应山区的寒冷环境。亚洲和美洲的貘虽然成貘体色有较大区别,幼貘却比较相似,身上均有花斑。均为濒危物种。
  
  卡波马尼貘是2013年在巴西和哥伦比亚发现的一种貘,与低地貘相似但小很多,毛发颜色比低地貘深。
  
  201驯兽
  

  野猪和家猪身体比例变化
  
  驯兽—即驯服之兽,在广义上,是指人类为了经济(食用、役使、毛皮)或其他目的(宠爱、实验、娱乐)而驯养的兽类,如被训练出来表演各种技巧动作的大象、狮子、老虎等野生动物,也包括被高度驯化的家畜——一般是指由人类饲养驯化,且可以人为控制其繁殖的动物,如猪、狗、牛、羊、马、骆驼、家兔、猫等(在中文传统中,也包括鸡、鸭、鹅等家禽)。
  
  在狭义上,则是指相对于鸟类动物的家禽而言的哺乳动物,亦即将鸡、鸭、鹅等被排除在外。除此之外,哺乳类和鸟类之外的鱼类、昆虫等也通常不被视为家畜(驯兽)。
  
  中国人古代所称的“六畜”,是指马、牛、羊、鸡、狗、猪,亦即中国古代最常见的六种家畜。一般较常见家畜饲养方式为舍饲,圈饲、系养、放牧等。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是狗,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其次是猪,已有八九千年的历史。家畜的驯养,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家畜,也为人类获得较为稳定的食物来源,做出过重大贡献。
  
  也有不少动物,只是部分地被人类驯化,当作家畜来饲养。如亚洲大象(泰国人和印度人的宠物和家畜)、驯鹿(中国鄂温克族、部分俄罗斯人的家畜)、猎豹(部分非洲人和西亚地区国家公民驯养用来狩猎)、羊驼(被部分南美洲国家人民驯养作家畜)。
  
  序号    驯化动物    原产地域    驯化时间     出现于中国的时间    备注
  
  1.    狗    狗的基因证据揭示出世界上不同地区的狗都来自古代人类对于灰狼的驯化    10000年左右    华北地区出土的最早的家狗遗存距今10000年左右    
  
  2.    猪    全世界的家猪都是有野猪驯化而来的    9000年左右    河南省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最早家猪遗存出距今约9000年左右的     
  
  3.    鸡    全世界的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    8000年左右     河北武安县磁山遗址发现最早家鸡遗存距今8000年左右    200年前后鸡肉鸡蛋才成为大宗商品
  
  4.    羊    最早被驯化的绵羊和山羊是在伊朗西南部的扎格罗斯及周边地区    10000年左右    距今5600~5000年前最早的家养绵羊突然出现在甘肃和青海一带    登封王城岗发现距今4300年左右家羊遗存
  
  5.    牛    对黄牛DNA的研究结果证明它是在西亚起源的物种    5500~3500     在前3500~前1500年期间 黄河流域文化遗存中出现家养牛    
  
  6.    马    在中亚哈萨克斯坦距今5500年左右的柏台遗址中发现驯化马马骨    5500年左右    中原地区最早的家马发现于距今约3300年前河南省安阳殷墟遗址中    
  
  7.    驴    不明    不明    不明    
  
  8.    驼    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类早在公元前3000年已经开始驯养骆驼    5000年左右    不明    
  
  202驯兽驯化时间表
  
  特别鸣谢!本表资料全部摘自于袁靖先生的《中国动物考古学》(2015年/文物出版社)并经其审定。
  
  203狗——哺乳纲食肉目犬科动物
  

  北魏灰陶母子卧狗一对高8.6厘米长16.6厘米
  
  狗,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犬科动物,中文亦称“犬”,狗分布于世界各地。狗与猪、马、牛、羊、鸡并称“六畜”。有科学家认为狗是由早期人类从灰狼驯化而来,驯养时间在4万年前-1.5万年前。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是饲养率最高的宠物,其寿命大约在12-18年。在中国文化中,狗属于十二生肖之一,在十二生肖中排第11位。
  
  动物考古学家袁靖先生在《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狗年说狗》一文中告诉我们:狗的基因证据揭示出世界上不同地区的狗都来自古代人类对于灰狼的驯化。按照中国动物考古学家的研究结果,在距今10000年左右的河北省徐水县南庄头遗址明确发现驯化的狗骨。主要证据有以下三条:第一,对骨骼的多项测量结果均小于狼,显示出形体比狼要小;第二,其形状特征与狗接近,与狼差别明显(图1);第三,其在哺乳动物群中所占的数量比例明显比狼要大。这与中国新石器时代多个考古遗址出土哺乳动物群中狗所占的数量比例具有一致性。由此可见,中国最早的狗至少出现在距今10000年左右的华北地区。
  
  但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科学家彼得·萨弗莱宁通过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DNA)技术研究的结果,认为狗的驯化起始于距今16000年前的中国长江以南地区,这个地区很可能也是唯一的狗的驯化中心。
  
  204家猪——哺乳纲偶蹄目猪科猪属家畜
  

  左-安徽凌家滩遗址出土玉石猪/右-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猪
  
  家猪,为哺乳纲偶蹄目猪科家畜,是野猪被人类驯化后所形成的亚种。猪是一种杂食类哺乳动物,身体肥壮,四肢短小,鼻子口吻较长,性格温驯,适应力强,繁殖快。有黑、白、酱红或黑白花等色。出生后5~12个月可交配,妊娠期约为4个月,平均寿命20年。是六畜(牛、马、犬、羊、猪、鸡)之一。
  
  动物考古学家袁靖先生在《与猪同行—猪年说猪》(2019年1月25日《中国文物报》)一文中告诉我们:家猪是有野猪驯化而来的。根据国外动物考古学家迄今为止的研究,世界上最早的家猪发现于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东南部的卡耀努遗址,其年代为距今约9000年左右。在中国境内多个更新世晚期的遗址内都发现有野猪的化石,其中可能有一部分的后代被古人驯化为家猪。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家猪,与卡耀努遗址发现的年代大致相同,出土于距今约9000年左右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
  
  近年来,对于世界上多个地区的猪的基因研究结果还证实,家猪这种动物极有可能是在各地被分别驯化成功的。中国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贾湖遗址位于中国北方,该遗址出土的家猪与同处于北方年代为距今8000年左右的河南省武安县磁山遗址出土家猪在尺寸上比较接近,而与年代为距今8200年左右处于南方的浙江省萧山县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家猪在尺寸上差别较大。这种南北方家猪尺寸上的差异,正好与更新世南北方野猪化石的形状差异相对应。由此可以认为,家猪在中国的起源也是多中心的。
  
  205鸡——鸟纲鸡形目雉科动物
  

  鸡,属于鸟纲鸡形目雉科动物。鸡是家禽的一种,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已有8000多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鸡的种类有火鸡、乌鸡、野鸡等。鸡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属。
  
  动物考古学家袁靖先生在《金鸡报晓—鸡年说鸡》(2017年1月28日《中国文物报》)一文中告诉我们:20世纪80年代,中英两国学者合作,于英国出版的《考古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中国河北省武安县磁山遗址发现了最早的家鸡,年代为距今8000年左右。这一结论得到国际动物考古学界的认可。于是,磁山遗址出土的家鸡被公认为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家鸡。之后,作为欧美动物考古学的教科书,1999年出版、2007年再版的《动物考古学》一书在列举全世界最早发现的各类驯化动物时,磁山遗址出土的家鸡亦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家鸡而榜上有名。至此,似乎迄今所知最早的家鸡起源于中国华北地区已成为定论。
  
  古代计时器尚未发明,早晨的鸡鸣,向人们报告新一天的开始,它不仅是庄户人家的时钟,也是公共生活的时钟。战国时代,著名的函谷关,开关时间就以鸡鸣为准。落魄而逃的孟尝君,面对大门紧闭的关口,担心后面追兵到,食客中有会口技者,学鸡鸣,一啼而群鸡尽鸣,骗开关门。这个故事被司马迁写入《史记》,传为熟典。
  
  206羊——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羊亚科动物
  

  羊,属于哺乳纲偶蹄目牛科中的羊亚科,羊亚科之下又有多个属种。动物学家袁靖先生在《三羊开泰—羊年说羊》一文中告诉我们:其中一般意义上的家羊只有盘羊属的绵羊和山羊属的山羊这两个种。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最早被驯化的绵羊和山羊是在伊朗西南部的扎格罗斯及周边地区,时间为距今10000年前。在距今约5600~5000年前,中国最早的家养绵羊突然出现在甘肃和青海一带,然后逐步由黄河上游地区向东传播。这种判断基于以下证据:一是在20世纪70年代,考古研究人员在甘肃省天水市师赵村遗址的5号墓(距今约5600~5300年)中发现随葬羊的下颌骨,在青海省民和县核桃庄马家窑文化墓葬(距今约5300~5000年)里发现随葬完整的羊骨架。但是,在此后发掘的多个遗址中出土的羊骨均属绵羊,特别是在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的地层(距今约3700年左右)里发现了目前为止所知的最早的山羊,据此我推测在甘青地区的师赵村和核桃庄这两个遗址中出土的羊应是绵羊。二是自甘青地区发现距今约5600~5000年前的绵羊后,在距今约4500~4000年间,在豫西晋南地区的山西省襄汾市陶寺、河南省登封县王城岗和河南省禹州市瓦店等多个遗址的龙山文化层里发现了该地区最早的绵羊骨骼。再往后,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山东地区龙山文化的遗址里也发现了当地最早的绵羊骨骼。到商代以后,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遗址里则普遍出土羊骨。从历时性的角度观察,绵羊在甘青地区的出现、发展及沿着黄河流域向东扩散的过程是十分清晰的……依据中国绵羊的突然出现及由西向东的传播过程、体型上的大致相同、基因特征的证据、成熟的饲养方式等,我们认为这类动物应该是古人通过文化交流,将最早在西亚地区被驯化的绵羊传入中国的。
  
  207牛——哺乳纲偶蹄目牛科动物
  

  北齐青白瓷牛高21长31.5厘米
  
  牛,属于哺乳纲偶蹄目牛科动物。牛科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体质强壮,有适合长跑的腿,脚上有4趾,但侧趾比鹿类更加退化,适于奔跑;为了贮存草料、躲避敌害,牛的胃在进化中形成了4个室,即瘤胃、蜂巢胃、瓣胃和腺胃,还具有“反刍”的习性,使食物能够得到更好地消化和吸收。动物考古学家袁靖先生在《考古发掘出的动物遗存里藏着哪些秘密》一文中告诉我们:根据出土的牛颅骨化石和古代遗留的壁画等资料,可以证明普通牛起源于原牛,在新石器时代开始驯化。普通牛最初驯化的地点在中亚,以后扩展到欧洲、中国和亚洲。对黄牛DNA的研究结果证明它是西亚起源的物种。黄牛自甘肃、青海地区向东传播的过程是明显的,但是追溯从哪里传到甘青地区,即是由西向东,由新疆地区传过来的,还是由北向南,从蒙古草原传过来的,这个问题还有待于今后的研究。新石器时代末期,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依然以饲养家畜为主,但是家畜的种类新增加了黄牛和绵羊,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则以饲养家猪为主;到二里头文化时期,黄河流域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与新石器时代末期相同,而长江流域又转变为以渔猎为主,饲养少量的猪和狗。从家畜种类看,从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期间,西辽河地区、黄河流域的家养动物逐步从狗和猪扩展至狗、猪、牛、羊。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只见狗和猪。相比之下,北方地区的家养动物种类不但比南方地区丰富,而且在数量上也明显占据多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时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北方地区经济状况发展进程优于以长江流域为主的南方地区,为后来出现的中原中心格局埋下了伏笔。
  
  208马——哺乳纲奇蹄目马科动物
  

  马,属于哺乳纲奇蹄目马科动物。不同品种的马体格大小相差悬殊。重型品种体重达1200千克,体高200厘米,小型品种体重不到200千克,体高仅95厘米。马四肢长,骨骼坚实,肌腱和韧带发育良好,蹄质坚硬,能在坚硬地面上迅速奔驰。汗腺发达,有利于调节体温,不畏严寒酷暑,容易适应新环境。胸廓深广,心肺发达,适于奔跑和强烈劳动。头颈灵活,两眼可视面达330°-360°。眼底视网膜外层有一层照膜,感光力强,在夜间也能看到周围的物体。还拥有惊人的长期记忆力。在古代,马曾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活动的主要动力。马的驯化则出现较晚。研究结果证明,马的驯化开始于距今5500年左右。在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斯坦距今5500年左右的柏台遗址中,动物考古学家发现大量的马骨,通过对该遗址里出土的陶片进行检测,发现陶片上有马奶脂肪酸的残留物,证明当时的柏台人既吃马肉,又喝马奶。马在哈萨克斯坦被驯化成功之后,开始向其他地区传播。
  
  中国最早的家马出现于黄河上游地区。在距今3700年左右的甘肃省永靖县秦魏家齐家文化的墓地里也发现了随葬的驯化的马骨。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距今3600年至3400年以前的商代早期的河南省偃师市偃师商城、郑州市郑州商城、小双桥遗址等都发现了大量动物遗存,但是却没有发现马骨的证据。中原地区最早的家马发现于距今约3300年前商代晚期的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中。这说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家马可能是从黄河上游地区传入的。但是,既便是在黄河上游地区,家马出现的时间与迄今为止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家马的年代相比,也大约晚了1000多年。所以,我们认为,当时黄河上游地区的家马很应该是从现在的中国境外传入的。
  
  209驴——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动物
  

  驴,属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马和驴同属马属,但不同种。毛驴,为驴的俗称。毛驴形象似马,但比家畜马和斑马都小,不过,与马属仍有不少共同特征:第三趾发达,有蹄,其余各趾都已退化。毛驴多为灰褐色,不像马那样威武雄壮,头大耳长,胸部稍窄,四肢瘦弱,躯干较短,因而体高和身长大体相等,呈正方型。颈项皮薄,蹄小坚实,体质健壮,抵抗能力很强。毛驴很结实,耐粗放,不易生病,并有性情温驯,刻苦耐劳、听从使役等优点。
  
  我国疆域辽阔,养驴历史悠久。驴可分大、中、小三型,大型驴有关中驴、泌阳驴,这两种驴体高130厘米以上;中型驴有辽宁驴,这种驴高在110-130厘米之间;小型俗称毛驴,以华北、甘肃、新疆等地居多,这些地区的驴体高在85-110厘米之间。驴可供耕作和乘骑使用。
  
  210驼——哺乳纲偶蹄目动物
  

  驼,属哺乳纲偶蹄目骆驼属动物。骆驼,头较小,颈粗长,弯曲如鹅颈。躯体高大,体毛褐色。极能忍饥耐渴。骆驼可以在没有水的条件下生存三周,没有食物可生存1月之久。骆驼是骆驼科骆驼属的动物,只有两种。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类早在公元前3000年已经开始驯养骆驼,作为役畜,以供驮运和骑乘,有许多国家有倚赖骆驼为生的骆驼牧民,甚至有骆驼骑兵。单峰骆驼毛短,主要生活在北非洲和西亚洲、印度等热带地域,生活在沙漠地带的牧民以骆驼奶甚至骆驼血作为食物,目前全世界只有1400万头,全部都是家畜。骆驼由于胃内附生有水俘,作储水用,故能耐渴。骆驼鼻子构造异常特别,鼻腔内布满弯曲微小气道。当骆驼大量消耗水分时,其分泌物变得干燥,形成硬膜。骆驼呼气时,这种硬膜能吸收来自肺部的水分;当它吸气时,贮藏在硬膜中的水分又被送至肺部,循环不已。骆驼这种动物,对人非常忠诚,它和其它动物不一样,特别耐饥耐渴,人们能骑着骆驼横穿沙漠。骆驼还有着“沙漠之舟”的美称。骆驼的驼峰里贮存着脂肪,这些脂肪在骆驼得不到食物的时候,能够分解成骆驼身体所需要的养分,供骆驼生存需要。骆驼能够连续四五天不进食,就是靠驼峰里的脂肪。另外,骆驼的胃里有许多瓶子形状的小泡泡,那是骆驼贮存水的地方,这些“瓶子”里的水使骆驼即使几天不喝水,也不会有生命危险。骆驼的平均寿命可长达30~50年。成年骆驼到肩膀身高1.85米,到驼峰身高可达2.15米。一般骆驼的速度14.5~16公里/小时 。阿拉伯骆驼适应深深的沙土地和酷热的天气。它能驮运180公斤重的货物每天走上64公里的路程,连续走4天。
  
  301-1神兽
  

  神兽,是一种客观世界不存在的,而是由人主观地赋予其外形与神异“能力”的具有“神性“的“动物”。这些“神兽”,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经过夏商周三代,长达万年之久的孕育,到两汉时期才最后定型。这些神兽,可分为1/龙,2/凤,3/神鸟,4/神虎,5/神豹,6/神狮,7/有角神兽,8/多头神兽,9/半人半兽神兽,10/九尾狐,11/飞生(飞鼠),12/龟蛇与玄武,13/日月中神兽,14/其他以现实动物为原型的神兽等十四类。这些神兽,都是土生土长的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原汁原味的早期汉民族“神兽”。而另一类神兽,譬如隋唐时期的天王与镇墓神兽,则是自佛教于西汉末期传入中原,并经两晋南北朝数百年消化吸收而产生的带有浓重佛教文化特色的神兽。正是这两类神兽,共同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神兽家族。
  
  中国上古(在中国历史上多指夏商周秦汉时期,有时亦兼指史前时代)十大神兽,是指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这十种神兽分别是记载于青铜器皿的“太阳烛照、太阴幽荧和古书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黄龙、应龙、腾蛇、勾陈”。另有说法十大神兽为“白泽、夔、凤凰、麒麟、梼杌、獬豸、犼、重明鸟、毕方、饕餮、腓腓”等,但这几种神兽都各有古籍出处,其中最晚的犼的形象直到明清才完全形成。
  
  作为中国先秦时期重要典籍的《山海经》,记载了众多神话传说和神话动物,对后世中国神话动物的塑造,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中古以降出现过的大部分神话动物,基本上都可以从《山海经》中找到源头。当然,也有一部分的源头在佛教、景教(早期基督教的一个支派)和祆教等域外文化之中——这是秦汉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这些神兽常出现于传统建筑(包括墓葬建筑)中,被认为具有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
  
  302-1中国古代镇墓神物发展演变示意图(战国·楚·秦·汉)
  

  1/河北平山中山王厝墓2/河南淅川徐家岭9号墓3/河南信阳楚墓1号4/湖北江陵雨台山楚墓5/湖北江陵雨台山147号楚墓6/湖北江陵雨台山142楚墓7/湖北江陵雨台山楚墓8/陕西西安北郊秦墓9/河南南阳石桥东汉墓10/河南偃师首阳山电厂汉墓11/陕西西安北郊医疗设备厂120号汉墓12/河南偃师城关后杜楼村西汉墓13/陕西西安红庙坡织袜二厂西汉墓14/甘肃酒泉清河第18号墓15/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16/陕西勉县长林乡杨宅村东汉墓17/美国洛杉矶县博物馆收藏18/广东广州东郊汉代砖石墓。
  
  302-2中国古代镇墓神物发展演变示意图(两晋·南北朝)
  

  1/江苏镇江彭山东晋墓2/陕西咸阳底张湾飞机场王德衡墓3/陕西咸阳国际机场北周叱罗协墓4/偃师杏园晋墓5/江苏江宁六郎乡林场西晋墓6/江苏南京砂石山南朝墓7/河南洛阳北魏元邵墓8/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合葬墓9/河北磁县东魏公主墓10/河南洛阳北魏元邵墓11/内蒙古呼和浩特大学路北魏墓12/河南偃师杏园西晋墓13/江苏南京右门坎红毛山东晋墓14/河南洛阳北魏元邵墓15/陕西咸阳国际机场北周叱罗协墓。
  
  特别声明致谢!
  
  本《野兽·驯兽·神兽·器兽》展中之《中国古代镇墓神物发展演变示意图》四种,均摘自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之《中国古代镇墓神物》(文物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特此鸣谢!
  
  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
  
  302-3中国古代镇墓神物发展演变示意图(隋·唐)
  

  1/河南安阳隋张盛墓2/河南安阳隋墓3/河南安阳隋张盛墓4/河南安阳隋墓5/安徽合肥杏花村五里岗隋墓6/安徽合肥隋墓7/安徽合肥杏花村五里岗隋墓8/河北定县南关唐墓9/宁夏固原唐史道洛夫妇合葬墓10/河南巩义北窑湾初唐6号墓11/河南巩义芝田唐墓12/湖南长沙烈士公园唐墓13/宁夏固原唐史道洛夫妇合葬墓14/河南巩义北窑湾初唐6号墓15/河南巩义文管所征集16/河北定县南关唐墓17/山西长治唐王琛墓18/山西长治唐王琛墓19/河南巩义芝田唐墓20/宁夏固原唐史道洛夫妇合葬墓21/河南巩义第二造纸厂1号唐墓22/河南巩义芝田二电厂生活区唐墓23/河南巩义芝田唐墓24/山西西安唐独孤思敬墓25/陕西凤翔县城南唐墓26/河南巩义回郭镇征集27/陕西西安中堡村唐墓28/陕西唐雷君妻宋氏墓29/河南巩义第二造纸厂1号唐墓30/山西西安唐独孤思贞墓31/河南巩义芝田唐墓32/河南巩义芝田唐墓33/陕西西安西北医疗设备厂福利66号唐墓34/陕西唐墓35/陕西唐墓。
  
  302-4中国古代镇墓神物发展演变示意图(五代·宋·元·明)
  

  1/四川成都前蜀王建墓2/四川成都前蜀王建墓3/江苏邗江杨庙公社蔡庄五代墓4/江苏邗江杨庙公社蔡庄五代墓5/江苏南京南唐李昇钦陵6/江苏南京南唐李璟顺陵7/江西邗江杨庙公社蔡庄五代墓8/江西彭泽先锋公社大江大队宋墓9/四川蒲江五星镇宋墓10/陕西延安南柳林乡虎头昴村元墓11/陕西延安南柳林乡虎头昴村元墓12/陕西西安东郊元墓13/四川成都凤凰山明墓。
  
  303-1山海经——青鸾/三足乌
  

  《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典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古老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303-2山海经——飞廉/蜚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曾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山海经》影响很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对于它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余不敢言也”,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304-1战国时期的镇墓神兽——地府君主
  

  一 出土情况:最早的立体漆木与铜质镇墓神物(兽)出现在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墓葬中。根据已经发表的资料,湖北湖南河南等省的楚墓中均出土有镇墓神物。湖北江陵雨台山楚国墓地,发掘558座,有156座出土镇墓神物,分别属于战国早中晚三个时期。出土镇墓神物的楚国墓葬约200座,全都随葬有一件,无一例外。这些墓多为楚国贵族墓葬,均为有椁室的大中型墓,墓主身份应为上卿及大夫一级人物。
  
  二 放置位置:镇墓神物(兽)大多放置在头箱正中。按照“象其生以送其死”的传统观念及当时丧制,“木椁本是作为地上居室的象征物而出现的”。就是说,墓椁的分室,犹如地上的宫室,头箱象征前堂,棺室象征后寝,左右边箱象征左右房,后室象征下室。镇墓神物安置在前堂居中供神的位置,说明其“享有神的待遇,应是神的偶像”且非一般的神,因此,似应断为“地府君主”。
  
  三 制作工艺:镇墓神物(兽)全为木胎,工艺分设计、制胎、髹漆、绘彩四道,手法为斫制、旋制、雕刻、凿制四种。由于兽体比较复杂,遂先将各部分做成,然后以榫眼拼接为整体。在色彩纹饰方面,以黑或红为底色髹以黑漆,再以金、黄、红、赭等色漆绘纹饰。常见纹饰有菱形纹、云纹、鳞纹、涡纹等。在造型方面,是在能表达其特殊含义的基础上,营造出神秘、威严与令人生畏和恐怖的审美气氛。
  
  304-2战国时期的镇墓神兽——地府君主
  

  战国中山王厝墓出土
  
  四 形貌特征:镇墓神物(兽)整体由鹿角、兽身、底座三部分以套榫拼装而成。两或四只真正的鹿角插在头顶两侧的方孔内,兽身插在方形底座上。除个别具有四肢外,其余全无。发展演变规律为:头面部由兽形逐渐变为人形;由无舌变为长舌;由无颈直身变为曲颈曲身,后又变为长曲颈曲身,个别为直身跪式;由无肢变为四肢俱全;底座由上部梯形面较高变为梯形面较低;面部由绘彩变为雕刻。
  
  五 寿终正寝 考古发掘和调查资料都表明,镇墓神物(兽)约出现于战国早期,盛行于中期,到晚期后段则急遽消失,其后位于原楚国境内的秦汉墓葬,则绝对再见不到这种漆木镇墓神物。这种情况告诉我们:公元前三世纪末,随着楚国的灭亡(公元前223年),秦王朝的一统天下,楚国贵族所实行的丧葬制度,包括反映这种丧葬制度的漆木镇墓神物便都寿终正寝了。
  
  六 疑问试答 毫无疑问,不论随葬意在“辟邪“之镇墓神兽,还是意在”享用“之礼器或日用器(包括明器型礼器或日用器),皆源于“万物有灵”“灵魂不灭”之人生观与“视死如视生“之孝道观(或者说”一切人为现像,无非观念产物“),但在战国七雄中,何以独有楚人在其墓葬中除礼器与日用器外,还随葬镇墓神兽?答曰:在楚人”喜巫近鬼“之传统者也。这一独特之处,我们也可以从中国第一部神话志怪之集大成著作产生于楚地中,一揣其端倪。
  
  305——秦汉时期的镇墓神物
  

  一 秦代孤例:秦代镇墓神兽,目前仅发现一件,出土于陕西西安北郊一座秦墓中。为一新型的陶质镇墓神物。其整体很像一只兔子,肋生双翼,有一条弯刀状长尾,长耳向后平伸,二目突起,长嘴,前肢伏地,后肢曲屈,尾端扬起,双翼欲张,显得凶猛强悍,极富想象力。(右图)
  
  二 两汉风貌:两汉时期,仍然重视对亡魂的安全防护,但其镇墓神物则一变而为道教观念影响下的镇墓石、镇墓券和镇墓瓶等“符劾压胜之具”,而非先秦时期的镇墓神兽。而且,在丧葬观念上,又更重视其死后的冥间享乐与进入极乐世界的升仙活动。因此,楼房、粮仓、舂磨、锅灶、车驾与猪狗牛马鸡鸭鱼鳖等日用明器,以及仆役劳作、歌舞伎乐类俑偶,便被普遍随葬。
  
  三 神兽特例:(一)1956年,甘肃酒泉县下河清第18号东汉墓出土一件铜质独角镇墓神兽,躯体似马,后肢粗壮有力,四蹄着地,曲颈低首,头顶长锥形锐角前伸,臀部浑圆,粗尾撅扬,呈怒极前冲状(左图)。(二)现藏于美国洛杉矶县立博物馆的,与河南洛阳汉代卜千秋墓壁画中的“方相氏”颇为相似的面部和躯体似人似兽的镇墓神物(图略)。
  
  四 镇墓文例:东汉光和二年(公元179年)王当镇墓铅券文节录:……王当弟偷及父元兴,从河南。口口口口口子孙等买榖郏亭部三陌西袁田四十亩以为宅,贾直钱万,钱即日毕。田有丈尺,券书明白。故立四角封界,界至九天上、九地下……无得劳苦苛蕩,勿繇使,勿责生人父母兄弟妻子家室,生人无责,各令死者无适负,即欲有所为,待焦大豆生,铅券华荣,鸡子之鸣,乃与口神相听。何以为真?铅券尺六为真。千秋万岁,后无死者。如律令。
  
  306——西晋北朝时期的镇墓神兽
  

  一 西晋葬制:司马氏取代曹魏建立西晋,丧葬制度也随之发生变化。东汉常见的家居享乐、宴饮百戏人物俑绝迹,但镇墓神物却较东汉明显增多,其地位也明显提高。当时的俑群及器物明器组合分四组:(一)行走状犀牛形镇墓神兽和身着甲胄的镇墓武士俑——既用镇墓神兽,又用武士俑作守护亡魂之镇墓神物,即始于西晋;(二)出行仪仗俑;(三)以牛车为主体而伴出的帏帽、风帽、幞头男骑俑;(四)庖厨器用和家具及禽畜明器。
  
  二 神兽特征:镇墓神兽形态似犀牛。有的作静态侧首伫立状,一般二目前视,双耳直竖,张口吐舌,头顶独角前冲,脊背鬃毛一撮,两肋刻划羽翼。有的则作动态奔走冲刺状,躯体低矮肥硕,四肢粗壮,短颈,颈部有三束鬃毛向前平伸,脊背鬃毛卷曲作半球状,低头扬尾,两肋刻划羽翼。整体形象显得非常凶悍威猛。有人认为,此即《山海经》中描绘的“穷奇”。
  
  三 北朝葬制:北魏统一北方迁都洛阳后,大力汉化,逐渐形成了新的丧葬制度并为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所继承。其随葬品亦为四组:(一)同一墓中开始出现成对的蹲踞状镇墓神兽,一人面一兽面,另有躯体高大、身着甲胄、手按盾牌的成对镇墓武士俑与其同出;(二)出行仪仗俑,包括殡马、安车、马上乐,甲骑具装俑等;(三)官吏、侍仆、胡人、伎乐等;(四)禽畜、家具及井灶碓磨粮仓等。
  
  四 神兽特征:北魏中后期,镇墓神兽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一是(一兽面一人面)的镇墓神兽成对出现并呈静态蹲踞状,下有方形或长方形底板,富有以静传神的格调。二是兽面神兽由虎头变为狮头,其头顶之短直角亦变为朝天戟。但人面神兽则更多的保留了两晋风貌。镇墓神兽与甲胄武士共同担当亡魂保护者的局面也一仍其旧。
  
  307-1隋唐时期的镇墓神兽
  

  一 隋唐葬制:隋祚短暂,沿用北朝旧制。唐代随葬品之四组为:(一)守护墓主的镇墓神兽和镇墓武士俑和天王俑。(二)表现墓主出行的以牛车为主的仪仗俑群。(三)表现墓主家居生活的男女童仆、侍吏、乐舞、劳作俑,以及假山、房舍、厕所、宅院、庙宇等建筑明器。(四)供墓主享用的禽畜如猪羊牛马鸡鸭鱼鳖及供其使用的各种日用器皿和庖厨用品如井、灶、碓、磨等明器。
  
  二 出土分布:隋唐陵墓集中地分布在陕西和河南两省,其他如河北、四川、山西及江南各地则相对稀少。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以来,陕西境内先后发掘隋唐墓葬2200余座,主要分布在西安及其附近各县市;河南境内发掘隋唐墓葬1200余座,主要分布在洛阳及其附近的洛宁宜阳偃师巩县郑州等地。在3400多座隋唐墓葬中,有十分之一为纪年墓,为我们了解其演变规律提供了条件。
  
  三 神兽位置:用于震慑鬼魅、守护亡魂的镇墓神兽及武士俑或天王俑,均放置于墓室前部,面向墓门布列,成对镇墓神兽最前,其后为成对武士或天王俑,然后为其他俑类,各种日用器皿及庖厨用品等则放置在墓室后壁下。唐代随葬镇墓神兽与武士或天王俑现像相当普遍,它们在整个俑群中的位置也更为突出,已经成为随葬组合中的主体部分。
  
  四 演变规律:隋唐时期镇墓神兽形象的演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形体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二)躯体与头部的装饰由简略到繁密,再到简略。(三)面部表情由呆滞、冷酷逐渐趋向活跃与传神。(三)肩部双翼由刻划变为捏塑,由扇形翼变为加饰弯刀形翼。(四)头上弯角由短变长,由独角为主变为双角为主。(五)足下由较薄的长方形底板变为镂空方形台座。
  
  307-2隋唐时期的镇墓神兽
  

  一 初唐神兽:初唐(公元618-683年)之镇墓神兽,上承北朝与隋,同时亦开始显示出自己的风格。一是成对的镇墓神兽多与身披铠甲的武士俑伴出。二是人面兽身与兽面兽身的镇墓兽神头上仍然保留着或长或短的独角或弯角。三是大部分以黑色粉彩描绘眉眼鼻嘴和胸毛,或周身绘红色粉彩。四是开始出现深目高鼻、络腮胡须的胡人形象,这当于丝路畅通西域胡人大批在两京等地出现有关。
  
  二 盛唐神兽:盛唐(公元684-756年)之镇墓神兽,因经济繁荣及厚葬之风盛行,以大批躯体高大,制作精美,装饰华丽,釉彩鲜艳,形象狰狞可怖的三彩镇墓神兽的出现,成为一大亮点并成为随葬镇墓神兽第二个高峰到来的标志。第二大亮点是承继之北朝,且在初唐时与神兽伴出之成对武士俑基本消失并被身躯高大、形象威武、足踏牛羊或小鬼的镇墓天王俑所替代。龙门石窟中有与墓葬天王完全相同的雕像,这显然为佛教影响所致。
  
  三 中唐神兽:中唐(公元757-805年)之镇墓神兽,其外貌形象虽然仍保持着传统式样,但明显呈现出衰退迹象。一是高大威猛,造型生动,装饰精美的三彩天王俑已经不复存在。二是不仅三彩釉陶镇墓神兽销声匿迹,不带釉的镇墓神兽,不论人面还是兽面,不仅数量减少,其躯体及台座也都普遍矮小化,且粗制滥造,少有施彩着,形貌呆板,缺乏生动气韵。
  
  四 晚唐神兽:晚唐(公元806-907年)元和(778-820年)以后,虽国势日衰而厚葬之风反而越演愈烈。但丧葬习俗亦发生重大变化。随葬贵重金银器及锦绣为饰的木俑、金属俑盛行,并以铁牛铁猪代替陶质镇墓神兽而成为亡魂的守护者。同时,一种以乐舞慰亡魂的陶制“魌头”,开始大行其道(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谓:“世人死者作伎乐,名为‘乐丧魌头’,所以存亡者之魂气也”)。
  
  307-3隋唐时期的镇墓神兽(厌胜奇兽)
  

  左右-彩绘镇墓神兽-河北定县南关唐墓出土/中-黑陶人首鱼身镇墓神兽-江苏南京南郊祖堂山五代南唐烈祖李昇钦陵出土
  
  一 厌胜奇兽:厌胜,意即"厌而胜之,为古代巫术之一种。初唐时期,墓葬中开始出现一种形象神奇怪异的镇墓压胜俑。首先是在湖南长沙和山西长治地区流行,两地的压胜俑各具浓厚的地域色彩。盛唐以后,又扩展至河南河北及陕西等地。南唐时期,苏皖一带帝后陵墓中普遍随葬压胜陶俑,且一直延续到宋金元明时期。
  
  二 压胜五种:(一)人首鱼身。如山西长治1958年在王琛墓出土的一件,人首,鱼身,无颈,面部稍上扬,头顶部有独角贴于鱼脊上,鱼体下有四肢,作伏卧状。泥质灰陶,模制,周身残留朱彩、白彩,长36高16.5厘米。144。(二)人首兽身。如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3号墓出土的一件。面部昂起,头顶有尖状独角,双耳斜伸,粗颈,四肢粗短与腹尾平齐,呈伏卧状,腹部圆鼓,脊背部有一道锯齿状鬃毛,尾偏向左方,上刻羽毛。长18高14.8厘米。144.(三)人首禽身。如河北省定州南关唐墓出土的一件。腰以上为人形,以下为鸟形,头顶梳发髻,长须垂胸,穿宽袖衣,双手拱鱼胸前,合双翼,尾高翘,腿短粗,直立于台板上。长16.3高22厘米。148。(四)双人首蛇身。如山西长治1958年在王琛墓出土的一件。两人首共一蛇身,躯体中部隆起,两人首形象相同,均为头顶生独角,双目前视,尖耳向外伸张,各有双足匍匐于地。高20.8长43.2厘米。(五)双兽首蛇身。如1976年于河南长沙北郊烈士公园出土的一件。两兽首共一蛇身,腰部拱起,兽首稍上昂,顶部有双角,高鼻,叶形双耳,圆目,鸟喙形大嘴,颈下双足匍匐于方形台板上,足作犬爪状。周身刻划阴线羽毛纹。高15长20厘米。
  
  徐苹芳在《唐宋墓葬中的“明器神煞”与“墓仪”制度》一文中,根据成书于金元时期的《大汉原陵秘葬经》中有关记载,认为上述厌胜俑中的“双人首蛇身”“双兽首蛇身”俑为“墓龙”,而“人首鱼身”“人首兽身”俑为“墓鱼”。至于“人首禽身”厌胜俑,则为佛教中的一种神鸟——迦陵频伽。据传其声音美妙动听,婉转如歌,胜于常鸟,佛经中又名美音鸟或妙音鸟。《慧苑音义》谓:“迦陵频伽此云妙音鸟,此鸟本出雪山,在壳中即能鸣,其音和雅,听者无厌“。
  
  307-4隋唐时期的镇墓神兽(命名题名)
  

  一 六典记载:据《大唐六典》卷二三透露,唐王朝针对王公百官愈演愈烈的厚葬之风,为维护礼制而颁布的圣旨中,就曾对不同级别官员随葬俑类的数量质量和尺寸等加以明确的规定:“三品以上九十事,五品以上六十事,九品以上四是事。当圹、当野、祖明、地轴、dan马、偶人,其高各一尺;其余音声队与童仆之属,威仪服玩,各视生之品秩所有,以瓦木为之,其长率七寸”。这个规定中的“当圹、当野、祖明、地轴”,显然指的就是镇墓天王俑或武士俑和镇墓神兽。
  
  二 出土物证:1986年在河南巩义康店镇砖厂唐墓中出土了两件镇墓神兽,均白胎素烧,一人面一兽面,作蹲踞状,高30.5厘米。兽面者背部墨书“祖明”二字。1991年在河南巩义黄冶村南岭唐墓中出土一件镇墓神兽,白胎,周身绘红彩但多已脱落,高67厘米。背部亦墨书“祖明”二字。1998年在河南巩义市第二造纸厂基建工地1号唐墓中,出土一件彩绘镇墓神兽,虎鼻,阔口利齿,粗眉,瞠目,鬃毛如针。肩部有扇形飞翼,四爪如钩,躯体肥硕,相貌凶悍狰狞,伏卧于椭圆形台板上。高11.5厘米。空腔内壁墨书“地吞”二字。出土时位于墓门内正中,同墓还出土有双人面蛇身俑、器皿等。从其位置看,当属驱魅辟邪之镇墓神兽。
  
  307-5隋唐时期的镇墓神兽(十二生肖)
  

  一 天文起源·时空之神:《诗经》有言“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其中“午”与“马”的对应,说明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与天文学有关的生肖文化概念。山西太原北齐武平七年(570年)娄睿壁画上栏一周绘十二生肖动物图,按正北鼠,正东兔顺时针排列并与四神等祥瑞和天象图组合,也说明其与天文学(方位与时间)有关的。为什么这些最早记载有生肖文化的文字和壁画,都天文学有关的呢?史前先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离不开对时间的把握,而把握时间最直接的参照物,莫过于经常看到的那些日月星辰的位置变化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以这些天体运行的一个个节点来划分日、月和四季并以此指导农业生产的天文学,即在方位框架内把握时间的科学。后来,先民们又从一些动物的活动中观察到它们与时间存在着的某种联系,经过发展和完善,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这个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而形成的六十甲子以纪年、纪月、纪日的计时体系,以十二地支与十二种动物配合而形成的且赋予每人一个动物代号的生肖属相体系。北朝以降,人们更是把生肖动物作为墓主亡魂的守护神随葬于墓中并按子上(北)午下(南)顺时针方向排列,以使其在四面八方和每天的十二个时辰中,忠实地护卫着墓主,使其不受魑魅魍魉等种种妖魔鬼怪们的伤害。
  
  二 形象演变·先后五式:随葬生肖陶俑形象之演变,与墓志上的线刻生肖一致,都是先有隋及初唐的写实性纯粹兽形生肖(1),后有盛唐开始出现的兽首人身神化生肖(兽首人身生肖,又经历了先有坐姿(2)后有站姿(3)的过程)。再后,则有人首人身头顶(4)或怀抱(5)生肖动动物样式的出现。
  
  308-1五代宋元时期的镇墓厌胜神煞(铁猪铁牛)
  

  五代前蜀永陵出土厌胜铁猪                                          宋代墓葬出土厌胜铁猪
  
  晚唐五代,藩镇割据,战乱频仍,经济萎缩,百姓惶惶,人们的精神寄托便自然转向于对生活安宁的祈求及福瑞的降临,由此,堪舆(风水师、葬师)之术大行其道。前此之丧葬制度与习俗被人们抛诸脑后,而举凡墓地选择及随葬明器之种类、组合、位置等,无不依道家风水师、葬师堪舆之术。中唐刘肃之《大唐新语》谓:开元中,集贤学士徐坚葬妻,问兆域之制於张说,曰:"……墓欲深而狭。深者,取其幽;狭者,取其固。平地之下一丈二尺为土界,又一丈二尺为水界,各有龙守之。土龙六年而一暴,水龙十二年一暴。当其隧者,神道不安。故深二丈四尺之下,可以设窀穸(zhūn xī,墓穴)……墓中末米粉为饰,以代石垩,不置瓴甋(líng dì,陶容器)瓦,以其近於火。不置黄金,以其久而为怪。不置朱丹、雄黄、礜石(yù shí,硫砒铁矿,也叫毒砂,为制砷原料),以其气燥而烈,使坟上草木枯而不润。不置羽毛,以其近於尸也。铸铁为牛豕之象,可以御二龙……僧泓之说如此"。北宋司马光《司马氏书仪》即谓:“世俗信葬师之说,既择年月日时,又择山水形势,以为子孙贫富贵贱,贤愚寿夭尽系于此”。金元时期之《大汉原陵秘葬经》亦谓:“凡墓内安长生灯者,主子孙聪明安定,主子孙不患也;墓内安金石者,子孙无风疾之患”。从上引道家堪舆著作中,我们不难看出唐末五代及宋元弃镇墓神兽与天王俑及其他陶质或金银质器物,而仅以铁铸猪牛随葬的原因——禁忌颇多,而只能以铁猪铁牛厌胜土龙与水龙,以抵御其对亡魂的施暴对。
  
  308-2五代宋元时墓葬形制内容之新风(芳宴散乐)
  

  郑州登封市黑山沟北宋(公元1097年)李守贵壁画墓结构示意图
  
  由五代开启,宋元承继之新葬制新葬俗,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墓前焚烧纸扎明器,代替墓内随葬陶质镇墓神兽或各种俑偶与器皿。二是以仿地面砖木结构建筑构筑方形或六方形、八方形攒尖顶砖雕、壁画墓室——以郑州市登封黑山沟北宋(公元1097年)年李守贵八方形攒尖顶壁画(有的为砖雕)墓为例,该墓座北面南,墓道开于南壁正中,墓门为金钉朱门(有的为砖雕执剑持戟武士,负责守护亡魂安全),墓内,墓门上部为赵孝宗行孝图;正北壁为假门(有的为侍女半掩门砖雕,意在说明门后为庭院),其上为王褒闻雷泣墓图;西北壁为备宴图,其上为曾母啮齿痛心图;正西壁为散乐图,其上为丁兰茨木事亲图;西南壁为芳宴图,其上为董永卖身葬父图;东北壁为侍洗图,其上为郭巨埋儿孝亲图;正东壁为侍寝图,其上为孟总哭竹生笋图;东南壁为戏儿图,其上为王祥卧冰跃鲤图。孝行故事壁画之上,为一层砖雕斗拱。斗拱之上,为绘制于八方三角形砖质攒尖顶上的四幅礼佛图和四幅升仙图。
  
  309——狻猊——中国古代神兽(明清)
  

  狻猊: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一说是第五子,另说是第八子)。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古书记载是外貌与狮子相似能食虎豹的猛兽,亦是威武百兽率从之意。常出现在中国宫殿建筑,香炉上。
  
  要说狻猊,就不能不先说“狮子”。
  
  狮子是外来之物,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猫科,为大型猛兽。主要生活在非洲,在亚洲则主要分布在印度、伊朗等地,中原地区是没有的。“狻猊”一词,最早出现在《穆天子传》:“名兽使足走千里,狻猊、野马走五百里。”晋郭璞注曰:“狻猊,狮子。亦食虎豹。”《尔雅·释兽》载:“狻猊如彪猫,食虎豹。”郭璞注:“即狮子也,出西域。”,两书成书时间孰早孰晚说法不一,但都没有对“狻猊”形象的详细描述。
  
  自东汉时西域进贡狮子后,名”师子“。今所知较早的见记载于《汉书·西域传上》:“乌戈地暑热莽平,……而有桃拔、师子、犀牛。”颜师古注云:“师子,即《尔雅》所谓狻猊也。”其他官方记录还见于《后汉书》的“章帝记”“和帝记”“顺帝记”等处,共计四次。自隋唐及以后又逐渐变成加上反犬旁的“狮子”。由此可见,狻猊是狮子的古称,除了“龙九子”名目中说它属于龙族外,其他地方皆是指狮子。
  
  310——纯粹兽形·人兽合形·人神合形——中国镇墓神兽交织衍变三阶段
  

  左一战国纯粹兽形 左二北朝虎面兽身/人面兽身 右二唐代人面兽身/狮面兽身 唐代人神合形镇墓天王俑
  
  一 纯粹兽形:属于早期镇墓神兽,主要流行于战国至汉晋时期,为纯粹兽形,具有万物有灵,动物崇拜和神秘主义特征。楚系鹿角兽身之漆木神兽,则具有肢体不全或面目模糊不清的特点,显示出更多的原始性,还具有单独出现,不见其他镇墓神物伴出的情况,应是先秦时期遗留的神兽形象。
  
  二 人兽合形:属于中期镇墓神兽,主要流行于东汉至隋唐时期,表现出人首与兽身合形的特征,不仅人面、兽面者成对出现,其人面者则多呈胡人特征,这当于外来文化和外来宗教观念的渗入有关。当然,此一时期,特别是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纯粹兽形之镇墓神兽,亦照样流行。也就是说,纯粹兽形且单独出现之神兽,与人面/兽面组合成对出现之神兽,具有交织重叠出现的特点。
  
  三 人神合形:属于后期镇墓天王俑,系由首先出现于北朝时期的成对持盾执戟武士俑,经初唐时期站立于山石形底座上的成对武士俑演变而来,其特点是纯粹人形并成对出现,为具有神格的天王形象。这种新型的足踏小鬼、瞠目阔口的威武形象,使其神格更为突出。它的出现,与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驾驭能力不断增长,自信心不断增强的进程是一致的。当然,也与佛教文化及佛教雕塑艺术的深刻影响有着颇为密切的关系。
  
  四 总体意义:上述三种镇墓神兽——纯粹兽形,人兽合形,人神合形,交织衍变的过程告诉我们:这种新旧交织衍变现像,是与社会变革,特别是宗教信仰、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的演变有着密切关系的。或者说,越是古老的镇墓神兽,就越带有兽性的特征;而越是后起者,则就越带有理性与人性的特征——这是一个兽性逐渐隐退,人性逐渐彰显的过程。
  
  401器兽
  

  左-唐代澄泥砚/右仰韶文化鳖形壶
  
  器兽:为器用之兽的便称,包括以动物形状制作之器皿(兽形之器)和以动物局部形象装饰之器皿(兽饰之器)两种。兽形之器,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兼而有之;兽饰之器之动物局部形象的作用,则重在其装饰功能之彰显。
  
  402器兽
  

  左-汉代褐红釉鸮尊/中-西晋鸡首罐/右-金代猛兽尊
  
  兽形之器与兽饰之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史前陶器及先秦青铜器上,就有着广泛的应用。及至秦汉,陶瓷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兽形之陶瓷器与兽饰之陶瓷器,也便随之大行其道。
  
  403器兽

 

  左-西晋青瓷虎子/右-汉代鎏金神兽砚
  
  前者如大汶口文化鸟形鬶、猪形鬶、狗形鬶,汉代釉陶灰陶鸮尊、熊尊、羊尊,三国青瓷蛙形水盂、西晋青瓷虎子、青瓷兽尊、熊尊、羊尊,唐代红陶鸳鸯砚、龟砚、三彩鸳鸯杯、鹦鹉杯、海螺杯,金代虎形枕等。
  
  404器兽
  

  左-南北朝青瓷鸡首壶/中-唐三彩双龙尊/右-西晋黑釉鸡首壶
  
  后者如仰韶文化猪首壶,汉代原始瓷鸟纹铺首瓿,三国群兽贴塑青瓷谷仓,西晋青瓷鸡首壶、狮首壶,东晋黑釉鸡首壶,南北朝龙柄鸡首壶,隋青瓷龙柄鸡首壶、双身双龙柄壶,唐代白瓷双龙尊、三彩凤首壶,五代白釉双鱼穿带壶,宋定窑刻划龙首净瓶等。
  
  405—器兽
  

  左-陕西宝鸡茹家庄出土的西周鱼尊/右-陕西宝鸡茹家庄出土的西周鸟尊
  
  尊:尊,是古人祭祀和生活过程中使用的礼器,商周时期,尊的地位尤其尊贵,是其时的贵族乃至王侯墓葬中不可或缺的陪葬品。尊的体量、形态随其用途和等级各有不同,而肖形尊是其中最为生动的一种。常见的肖形尊有牺尊、象尊、犀尊、牛尊、羊尊、豕尊(即猪尊)、枭尊等等。然而,这种制作肖形尊的风尚,随着青铜美学的嬗变,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就逐渐式微乃至消失了。
  
  406器兽
  

  左-陕西宝鸡茹家庄出土的西周貘尊/右-陕西宝鸡茹家庄出土的西周象尊
  
  貘尊:宝鸡茹家庄2号墓出土的貘尊,因器形此前未见有报道和著录参照物比较,而尊方盖内有铭文:“白(伯)匄井姬用盂鏙”,故发掘报告中以“井姬盂鏙”称谓。貘在史书中虽有载,但是否存在过这种动物,生物学家杨钟健与地质学家刘东生早年曾对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兽骨进行科学鉴定,除牛、马、羊、犬等4种家畜外,还发现了一件貘的左右下颚骨。由于发现数量较少,尚不能确定是本地所生还是外来物种。尽管如此,这依然是学术上的一种探讨,尚不能改变人们对貘这种梦幻怪兽的想象。
  
  407器兽
  

  左-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牺尊/右-陕西岐山出土的西周牛尊
  
  牺尊:造型是综合多种动物形象的瑞兽,头部似食草动物,头上两柱形龙角之间有一对尖状鹿角相互交错。尊身似鹿,两耳细长竖起,四肢刚健,但四足却长着食肉动物的利爪。臀、腹滚圆,小尾巴竖起。一对似鸟翼、又似鱼鳍或鬃毛,从下腹部和两腿弯处伸出。前腿直立、后腿蹬地做弯曲状,看姿势似乎要撒腿狂奔,又好像在祥和地俯视着什么。牺尊除腿部无纹饰外,其他部位布满夔龙纹、凤鸟纹、兽面纹、双身共首的蛇纹和窃曲纹等精美纹饰。整件器物形体厚重精致,纹饰风格诡异奇特。
  
  408器兽
  

  左-山西省博物馆藏晋侯墓地出土的西周猪尊/右-山西省博物馆藏晋侯墓地出土的西周鸟尊
  
  猪尊:这件猪尊猪体硕壮,四足平踏。吻部略小翘,嘴角出獠牙,双耳斜耸,背脊有鬃,尾上卷。猪背上有圆形盖,盖有圈形捉手。器腹中空,在颈部与猪首相隔。盖沿有目雷纹一周,器腹两侧饰圆凸的火纹,外有平凸的变形兽纹一周。器盖与器腹外底均铸有铭文“晋侯乍族飤”。“飤”通“食”,在酒器中自铭为“飤”,尚属罕见。学者认为,将名贵的酒器尊做成动物的形象,其具体作用是人们与神灵之间的沟通媒介,起着巫术般的辟邪作用。
  
  鸟尊:出土于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和翼城县交界处的天马——曲村晋文化遗址中的晋侯墓。该鸟尊现收藏于山西省博物馆,被誉为山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晋侯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整个鸟尊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头微昂,高冠直立。禽体丰满,两翼上卷。在凤鸟的背上,一只小鸟静静相依,并且成为鸟尊器盖上的捉手。凤尾下设一象首,象鼻内卷上扬,与双腿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全身布满纹饰。造型写实、生动,构思奇特、巧妙。鸟尊的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可证明为宗庙礼器。
  
  野兽·驯兽·神兽·器兽——中国古代动物雕塑艺术展
  
  跋语
  

  朋友,通过参观这个分为“野兽”“驯兽”“神兽”“器兽”四个单元41个章节160件中国古代(先秦两汉至唐宋金元)动物雕塑或动物装饰之器物展,您一定从中获得了不少与其相关的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考古学、民俗学,以及神话史、宗教史、陶瓷史、雕塑艺术史知识,也使自己的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审美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因为,在这个展览里,您不仅欣赏到了一系列中国古代野生动物和驯化动物以及神话动物的雕塑,以及以动物元素装饰的精美的日用陶瓷器。而且,通过野生和驯化动物雕塑,您从中领略到了我们中华先民们师法自然的深厚功底与栩栩如生的写实能力;通过神话动物雕塑,您从中体味到了我们中华先民们异想天开般的想象力和鬼斧神工般的创造力;通过动物元素装饰的日用陶瓷器,您从中领略到了我们中华先民们几千年来,对动物们的那种深厚感情!
  
  告诉您的朋友们吧,请他们也来参观吧,不论少年观众、青年观众,还是壮年观众、老年观众,他们都会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惊喜的!
  
  是为跋。
  
  郑州聚瓷博物馆/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
  
  2021年4月6日
  

  郑州“聚瓷”“华夏”博物馆第三次联手
  
  举办《野兽·神兽——中国古代动物雕塑艺术展》
  
  4月8日正式开展至6月8日结束
  
  郑州聚瓷博物馆
  
  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
  
  2021年4月6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