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娱乐 » 正文

中国美术馆的新精神新气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04  浏览次数:163859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朱永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当其与精神同一,则无限矣。精神存在于文化之中,存在于创造之中,存在于生生不息的世世代代的延传中。”2020年11月3日,“有容乃大——容庚捐赠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 朱永安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当其与精神同一,则无限矣。精神存在于文化之中,存在于创造之中,存在于生生不息的世世代代的延传中。”2020年11月3日,“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在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撰写的题为“向着历史与未来的两极”的展览前言开篇,人们读到了这样一段话。

为一位捐赠者而多方努力、联合各家文博机构举办综合性研究展览,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这一展览不仅得到文艺界的持续关注和高度评价,也让普通观众感受到一位爱国学者的伟大人格,展期因此延长1个月,持续至2021年元旦之后。用吴为山的话说,这样的展览,中国美术馆不用心去办,又该由谁去办呢?“中国美术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个意识’更加树牢、‘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强化使命担当,就是要用一点一滴的行动去努力推进新时代美术馆事业的更大发展。”吴为山说。

的确,“向着历史与未来的两极”,对于精神价值的无限追求,既是吴为山由容庚先生文化品格而产生的内心感怀与动情哲思,也昭示出作为国家级造型艺术博物馆的中国美术馆,不断打造其文化坐标、丰富其精神向度,向着世界一流美术馆奋力进发。



微信图片_20210202213656.jpg
微信图片_20210202213653.jpg
微信图片_20210202213650.jpg
微信图片_20210202213659.jpg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美在耕耘

 紧扣时代脉动,矢志世界一流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2021年成为又一个“历史时刻”,又一个“关键时间”。辞旧迎新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孺子牛以“为民服务”、拓荒牛以“创新发展”、老黄牛以“艰苦奋斗”的时代内涵,“三牛精神”的响亮号召瞬间响彻华夏大地。1月9日,“美在耕耘——中国美术馆2021新年展”与观众见面。这个展览其实半年前就开始精心策划、倾力筹备。“这里有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耕耘者最牛”“牛年到,来美术馆沾沾‘牛’气”……媒体的报道、观众的留言,反映出展览的双重意义:这既是一个充满祥瑞喜气的贺岁展,更是一个赞美奉献者、开拓者、奋斗者充满正能量的主题展,对于度过艰难的2020年,迎来“十四五”开局之年的中国人来说,这样的主题策划,自然有着别样意味。“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上,中国美术馆举全馆之力,淘尽家底,力推经典,以激扬、饱满、向上、充满精气神的精品力作,致敬每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者,为广大观众献上一场色香味形俱佳的精神盛宴。”吴为山说。

“赵辉、程阳阳、傅强、裔萼、邵晓峰、魏祥奇、朱剑、柳淳风、李暨涵、任哲、邓锋、安雪、魏思明、沈军、王萌、王雪峰、周佳、韩金锋、薛帅杰、韩劲松、张天意……”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在展览新闻发布会上,吴为山依次介绍了各部分负责策展的中国美术馆员工。“如此动员全馆之力举办一个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办展历史上是不多见的,这次展览,可以说既是以美术精品弘扬‘三牛’精神的一次大展,也是中国美术馆人努力践行‘三牛’精神的一次具体实践。”吴为山说。

其实, 在“美在耕耘”新年大展开幕前1个多月,中国美术馆还有过一次全馆的“集体行动”。2020年11月24日至27日,中国美术馆用4天时间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美术馆”全馆大会及系列学习研讨。会议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主题,结合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学习班辅导讲座提出的文化和旅游工作的“一大工程、七大体系”和中国美术馆实际,展开充分学习讨论。

正是在这次全馆大会上,中国美术馆正式提出“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美术馆”的明确目标。中国美术馆青年员工任哲说:“在2020年全国抗疫斗争中,青年一代的突出表现令人感动。中国美术馆坐落于五四大街1号,作为中国美术馆的青年人,对肩上的这份使命感和责任感有更深的认识,未来将在继承和发扬一代又一代中国美术馆人的优良传统中,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为建设世界一流美术馆贡献青春力量。”王晓阳从展厅服务员岗位工作开始,经过10多年的努力,如今已经成长为中国美术馆物业负责人,他难掩自豪地说:“近几年,美术馆有了新的面貌和变化,环境整治,服务提升,院落开发建设成了雕塑园,进一步增加了展出面积……作为美术馆的一分子,我一定会恪守职业精神,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努力建成世界一流美术馆贡献力量。”

“建设世界一流美术馆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期许和更高的要求。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当此目标,我们生逢其时。”中国美术馆员工李蕴慧说。“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我们第一次提出了‘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美术馆’的目标。2020年11月24日这一天,将载入中国美术馆发展史册!”中国美术馆员工邵晓峰说。“这个目标既不是一味地照搬西方,也不是简简单单回到传统,而是要找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在这个大目标下汇集了许多更加具体的小目标,需要我们美术馆人携手实践。”中国美术馆员工戴舒濛说。“中国美术馆正处于新的历史节点,我们将以2020年11月24日为新起步,以应有的担当和作为为建设世界一流美术馆事业添砖加瓦。”中国美术馆员工周葵说。

美术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矢志一流目标,需要接续奋斗,不断耕耘。吴为山表示:“建设世界一流美术馆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需要凝聚众智、群策群力,既要勇于攻坚克难,又要善于谋划布局。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提高办馆水平,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将中国美术馆打造成汇聚美、展示美、弘扬美的国际平台。”


美在昂扬

 化育培根铸魂的精神力量

美术事业的发展与国家的伟大历史进程不可分割,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民同心同行,是中国美术馆的自觉选择。近年来,中国美术馆自主策划了许多倡导主旋律、反映时代风貌、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精品展览,展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当代文化,弘扬了中国人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建造一流美术馆的基础不断夯实。坚持对标一流,展示艺术‘高原’‘高峰’。举办展览活动让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吴为山说。

许多观众还记得,2017年举办的“美在新时代——庆祝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日参观量突破2万人次,甚至出现观众排队长度超过2公里的现象,成为轰动京城的文化盛事;2019年,“伟大历程 壮丽画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成为许多单位组织“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必选场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美术馆组织策划“向医务工作者致敬”“为抗疫而塑”“大美劳动者”“崇高的信仰”4场云上展览。除了馆藏经典作品外,同时组织艺术家进行新的创作,展览推出不久,仅“崇高的信仰”作品展便在学习强国平台获得300余万人次的阅读量。为更好地激发正能量的艺术传播,2020年中国美术馆开通了学习强国、央视频、人民号3个平台的官方账号,取得积极传播效果。

2020年5月13日,中国美术馆有序开放,首展便聚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举办“以美扶智——中国美术馆脱贫攻坚美术作品展”,以550余件(套)展出作品的庞大规模,表现了脱贫致富、生产建设、教育医疗、扶贫救灾等主题,堪称一幅脱贫攻坚的巨幅长卷。对于这样的主题策划,吴为山很动情:“文艺就是要为人民画像、为时代立碑。作为国家美术馆,如何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做好以美扶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命题。这些作品源自生活,生机勃勃,是现实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更是美术家以大美化育大众的历史见证。”

2020年,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黄河的重要论述精神,中国美术馆陆续举办“中原风·黄河魂——河南省美术作品展”“黄泛区新歌——弘扬黄河文化周口书画作品展”,并为油画家王克举无偿捐赠的百米油画长卷《黄河》举办展览;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国美术馆为老画家、抗美援朝老英雄高潮举办捐赠展;致敬英雄城市,为湖北美院办学100周年举办展览……

作为国家美术馆,中国美术馆是展现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审美精神殿堂,充分发挥了国家美术馆的导向、示范、带动作用,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一个个精心策划的美术展览的举办,正是中国美术馆发挥职能的生动注脚。


美在担当

 弘扬美育提升全民族审美素养

2020年1月,中国美术馆策划了建馆以来最大规模的捐赠作品展“向捐赠者致敬——中国美术馆藏捐赠作品展”,该展遴选了700余位艺术家的900件(套)作品,全面而立体地呈现了中国美术馆的藏品结构和体系。可以说,每一件作品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一段捐赠历史都是一个充满爱心与奉献精神的历程。不料新冠疫情突袭,展览开幕仅5天,中国美术馆临时关闭。

捐赠的义举感人至深,然而背后一个重要的原因不能忽视,美术馆作为一个完整系统,必须在典藏保护、展览展示、研究推广等等方面做出大量扎实的工作,才能让艺术家倾心,让捐赠者放心。

作为新中国培养出来的著名美术家,靳尚谊继2008年向中国美术馆捐赠39件作品后,2019年4月再次捐赠35件作品。“作为一位艺术家,我始终认为美术馆是自己作品最好的归宿。在新时代,美术馆事业蓬勃发展,把优秀的美术作品给中国美术馆收藏和展览,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欣赏到好的艺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素养,以美化育人心,展现我们国家的文化精神。”靳尚谊这样表达他对中国美术馆的认同和情感。

据了解,近年来,中国美术馆不断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美术作品的征集,5年来征集藏品8570件,现有藏品已达12.6万余件。作为中国美术的最高殿堂,美术馆不仅是艺术精品的收藏之地,也必须树立引领艺术创作的风向之标。一大批优秀美术作品创作完成之后,通过美术馆的平台展现给世人,发挥着凝聚人心、普及审美的积极作用。

2020年,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中国美术馆及时组织雕塑专题班,以“为抗疫而塑”为主题,创作了《使命》《天职》等21件聚焦抗疫的雕塑作品。“为新时代人物塑像”是中国美术馆的公教品牌,近年来已为29位英雄劳模塑像。2020年举办的“时代楷模”黄文秀塑像、教师节专场塑像等活动,引起广泛社会反响。

作为连接艺术与大众的桥梁,在新的传播生态中,美术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吴为山特别提出“一块屏幕就是一个美术馆”的理念,通过手机客户端发布“云”项目。在“五一”“六一”“七一”等时间节点推出专题展览,开设中国美术馆“云课堂”,课堂上推出杨振宁讲“美在科学与艺术中的异同”、余秋雨讲“中华文化之美的历程”、廖昌永讲“中国古典诗词与书画”等讲座,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好评如潮。专门制作的60集《中国美术馆藏经典作品》视频,荣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金奖等重要奖项,经学习强国等平台传播,阅读总量突破1000万人次。

为了更好地传播美育精神,发挥国家美术馆的独特作用,2020年,中国美术馆与北京大学联合开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创全国美术馆界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新模式。与北京市东城区、河南省郑州市、清华大学等馆地合作、馆校合作项目也在这一年陆续签署。

让艺术精品从“家宝”变为“国宝”,美术馆从“藏宝”到“献宝”,不遗余力为国典藏,加强对藏品的阐释力度和传播推介力度,真正让典藏活化、为民共享。近年来,中国美术馆在知识传播、艺术审美、道德养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不断发挥积极作用,助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些努力也让中国美术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属性不断强化,作为审美研究和普及推广重要平台的作用不断扩大。


美在神会

以艺术联结人类共同命运

正在举办的“美在耕耘”新年大展中,著名法籍华人艺术家熊秉明雕塑的牛和一幅相关书法作品尤为引人关注。2016年,杨振宁、翁帆夫妇捐赠了3件熊秉明的雕塑作品,此次捐赠开启了熊秉明作品的“回家”之路。2018年11月,吴为山与同事专程赴法国,遴选捐赠作品,签署捐赠补充协议。其间,一段动人的往事令他至今难忘。在熊秉明家中,有一幅楚图南为熊秉明雕塑题写的书法作品《题秉明雕塑老牛》,挂在墙上30年不曾取下。深知这幅书法与雕塑作品之间暗合的情意,吴为山以中国美术馆人留住真情、留住经典、留住历史的远见,说服熊秉明夫人陆丙安女士将这幅作品一并捐赠,让文化艺术的故事更为完整地记载并呈现在祖国人民面前。

实际上,在中国美术馆努力构建美术发展典藏序列的过程中,还有着大量外国艺术经典作品的入藏。2018年,“美美与共——中国美术馆藏国际艺术作品展”的巨大成功,成为中国美术馆近年来开展文化交流取得丰硕成果的最佳印证。展览中,来自61个国家的224件艺术品同时亮相,观众得以饱览馆藏毕加索、达利、珂勒惠支、葛饰北斋等艺术大师的真迹。

2020年11月25日,法兰西艺术院院士让·卡尔多雕塑作品《阳光下的牛》向中国美术馆捐赠揭幕仪式在中国美术馆雕塑园举行。“中国美术馆不仅藏有其11件雕塑作品,同时还收藏有40多件法兰西艺术院院士的作品,他们将这些作品无偿捐赠给中国美术馆,成为中国国家美术的宝贵财富,并将融入人类文明美术历史而生生不息。”能够让国外最为优秀的美术作品入藏中国美术馆,吴为山的自豪溢于言表。

作为艺术审美的国家殿堂,中国美术馆努力发挥“国家文化会客厅”作用,5年来,接待外国政要、国际贵宾近千位,举办“中国美术馆之夜”活动,配合“一带一路”倡议,牵头成立“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馆联盟”和“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举办出入境展览40余场……

2018年5月,《马克思》雕像永久矗立于德国特里尔市;2019年5月,《百年丰碑》落成于法国蒙塔尔纪火车站邓小平广场;2020年1月,《超越时空的对话——意大利艺术巨匠达·芬奇与中国画家齐白石》落成于达·芬奇博物馆和图书馆……作为一位多年努力用艺术语言进行国际交流的艺术家,吴为山总能以其敏锐的触觉和终极的人文情怀与国际友人产生艺术的神会和心灵的沟通。2020年7月,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俄罗斯驻中国大使参观的第一个艺术展就在中国美术馆。大使由衷赞叹中国美术馆展览之精,更感慨疫情防控期间艺术把两国人民的心拉得更近了。此后,哥伦比亚、日本、墨西哥、乌克兰、黎巴嫩等国驻华大使陆续来到中国美术馆洽谈合作……对于促进文明互鉴、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吴为山概括的3个“一”令人印象深刻:“可以说,大家不约而同地认识到这场疫情在全世界发生,所有人都同在一叶扁舟之上,我们有义务相互理解、相互协作。我认为文化传播有3个‘一’——一张脸、一颗心、一个魂。一张脸是指民族国家的文化特征;一颗心是彼此坦诚真挚温厚之心;一个魂是共同维护珍爱和平之魂。只要我们大家面对面、心连心,就能情相依、脉相通,在人类命运的共同海洋里相互依存,扶助前行。”

“如果说,即将到来的牛年春天是一首激情澎湃的歌,那么,耕耘者就是最美丽的音符。千言万语融为4个字——美在耕耘。”在介绍新年大展时,吴为山感慨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开启建设世界一流美术馆的征程,对中国美术馆人而言是一场美的耕耘,唯有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埋头苦干!

耕耘正美!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