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热播剧《大秦赋》,作为“大秦帝国”系列的最后一部,将“赳赳老秦”的奋斗史推向高潮,圈粉无数,话题不断,再次引起一波“大秦”热。其中,观众对于“秦人尚黑”等生活细节和旧都雍城、新都咸阳的城市规模及生活场景也表现出浓厚兴趣。秦咸阳城究竟什么模样?从近期的考古发掘中即可管窥一二,“脑补”当时强秦的气魄与风采。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向公众公布其考古最新成果:通过多年考古发掘,秦咸阳城遗址北区整体布局面貌逐渐明朗,其宫、署、郭各区分列并利用人工壕沟结合自然环境区分界域;宫区核心区得以确认,宫区6号建筑具备政务大殿条件;郭区面积约为宫殿官署区面积的2倍,近960万平方米;2020年考古工作者对最东部堆积进行勘探和试掘,判断东部水域为文献记载的“兰池”。
▲ 秦咸阳城遗址总平面图
“两横一纵”干道路网被发现:
连结哪些重要区域?
秦咸阳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腹地,今西安市主城区以北18公里。广义的秦咸阳城包括渭河南北两部分,目前发掘基本完毕的北区,其中宫殿区就在今天的窑店镇胡家沟村至刘家沟村的塬坡上下,面积约20万平方米,也是秦孝公迁都咸阳的第一站。
“陕西秦咸阳城遗址所在渭河北岸自然地貌呈向北渐高的台塬状,自南向北分别是渭河北岸滩地、一级阶地、二级阶地。”通过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的描述,咸阳城“市容”大致“尽收眼底”:秦咸阳城郭区分布于滩地,宫殿官署区分布于一级阶地之上,郭区东北部;王陵与国人墓地分布于一、二级阶地之上,位于整个遗址的西北部。宫、署、郭各区分列,利用人工壕沟结合水系、台塬等自然环境,区分各功能区界域并形成防卫设施。
此次考古发现,秦咸阳城宫殿官署区内建筑分布密集,现存面积约500万平方米。该区域内的西部、北部、南部各发现50米宽的道路,两横一纵分布,构成干道路网。西部道路为南北向,探明长度1公里,向北延伸通往望夷宫遗址;北部道路为东西向,已探明长度近6公里,向西通往城址外的王陵与国人墓葬区;南部道路为南北向,已探明长度0.8公里,经试掘发现叠压厚达1米的多层路土与路基垫土,时代自战国晚期至秦代沿用至西汉晚期,南北延伸方向分别连接厨城门桥与6号宫殿建筑遗址。
宫殿官署区西部、北部为面积达230万平方米的官署手工业制作、管理及府库区。通过调查、试掘确认其中存在高等级骨器制作、金属冶铸、铸币、石甲胄制作等手工业遗存,出土大量刻文为“北宫乐府”、数字编号及音律的石编磬,获得了府库修建及使用、消防、损毁等各环节的实物资料。
6号高台建筑或为“政务大殿”:
见证“荆轲刺秦王”?
“宫殿官署区东部是以6号高台建筑基址为中心的建筑群,目前考古发掘工作已取得重要进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介绍,6号高台建筑在现地表以上仍残留夯土台基,自秦代地面至现存台基顶部高度达11.3米,顶部结构完全揭露,发现曲尺形墙体与壁柱、台阶与斜坡通道、涂朱地面等,顶部复原面积约1000平方米,具备政务大殿的条件。
《战国策》中记载的“荆轲刺秦王”其发生地就在咸阳城遗址东部的政务大殿。因此,6号高台建筑的发掘被赋予了更多传奇彩色。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但最终行刺失败,被秦王侍卫所杀,荆轲牺牲……汉代武梁祠画像石拓片《荆轲刺秦王》曾生动地刻画了荆轲图穷匕见,秦王大惊的紧张情景,成功地塑造了故事中的各色人物。
“里面的夯层结构并非平常百姓能用得起,可以肯定的是宫殿区,至于是什么具体功能,这需要出土更多相关文物进行佐证。”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说,“目前出土文物中的龙纹空心砖,代表了帝王级别,确定了宫殿地位。在高台周边,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不少古建筑留下的筑梁和筑洞,甚至还有排水管道的痕迹。”
“以前的管道跟现在的已经非常相近了,是一节套一节,一头大一头小,可以两节相套,暂时还不能判断管道的走向。”该工作人员指出,在此次发掘的建筑群遗址中,还同时发掘出了秦代和汉代的排水步道,类似于现在的透水地面,“这里有两个地层,汉叠压于秦之上的状态,是很明显的考古学上的表现。”
▲ 宫区6号建筑西北附属建筑础石
此外,在6号高台建筑西北部发现附属建筑一组,为曲尺形高台建筑围合“四合院”式地面建筑的组合形式。曲尺形高台建筑整体面积近3000平方米,北部残留倒塌堆积与房间结构,发现砖铺廊道、陶片散水等,南部暴露大面积夯土基础,建筑结构不存。“四合院式”建筑中部为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长方形庭院,四面分布房址,夯墙均厚约0.7米。北部目前暴露东西向长方形房址2间;东部为联排房址5间,总面积260平方米;南部对称分布面积15平方米的近方形房址2间;西南部发现密集础石南北共6排,东西共13列,应为搭建架板式房间所用;西部房址待发掘。
东部水域即为文献记载的“兰池”:
秦始皇在此祈求长生不老?
▲ 兰池水淤泥堆积点试掘
考古发现,郭区北部靠近一级阶地之下有条东西断续分布长达9公里的水系遗存,沿线有3处类似湖泊的不规则大面积静水淤泥堆积。2020年考古学者对最东部堆积进行勘探和试掘,其面积达36万平方米,淤泥堆积平均厚度为3.5米至4米,两处试掘点中均发现汉代或稍晚遗存打破淤泥堆积的现象,证明水域形成时代不晚于汉代。结合周边考古资料,判断东部水域即为文献记载的“兰池”。而这条整体东西向的水系应为局部人工沟渠联结自然湖沼形成,可能对应于汉代文献所记载的“长池”,其为秦咸阳城内一处重要的水利设施,同时也作为宫殿官署区与郭区之间另一道重要的分隔线。
据记载,兰池为秦始皇引水所造之池,并在池北侧造宫殿一座,名曰“兰池宫”。
兰池宫也叫兰池陂,坊间的一些传说这样描述兰池宫的修建缘由:秦始皇十分迷信神仙方术,曾多次派遣方士到东海三仙山求取长生不老之药,当然毫无结果。于是乃退而求其次,在园林里面挖池筑岛,摹拟海上仙山的形象以满足他接近神仙的愿望,这就是“兰池宫”。
秦朝末年,项羽烧咸阳宫后兰池宫遭毁弃。《史记》中也有一段关于“兰池”的记载:秦始皇三十一年的一天晚上,曾穿便服夜游兰池宫,遇到几名刺客行刺,秦始皇束手无策之际多亏随身的四名武士奋力搏斗,始皇才得脱险。
▲ 官署区调查采集凤鸟纹陶范
此外,考古工作者发现郭区有平民半地穴式房址、大量灰坑、窖藏坑、水井等生活类遗存,同时存在制石、制骨、制陶等多门类手工业遗迹,这些地方曾用来生产平民用具,以及为官署区手工业提供初级原料或承担初级加工工作,而以往考古发掘中大量六国货币的发现则证明该区域可能存在商业贸易区域。
秦咸阳城遗址官署区高等级手工业制作点、郭区综合功能性质的确定,说明在秦统一后,渭北区的城市功能整体从政治中心开始转变,越来越多地承担了少府、内史等机构的经济管理功能。而考古专家普遍认为,至此北宫的整体布局面貌逐渐明朗,将进一步有助于了解秦咸阳城与秦始皇陵的内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