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心声
地方戏曲也是旅游名片
陕西商州丹曲大舞台团长 郝忠锋
近年来,一些借助地方非遗项目演绎本土故事的戏曲作品深受群众喜爱。在文旅融合深入推进的当下,我们要探索把好的地方戏曲变成旅游名片,为旅游注入戏曲文化内涵,同时助力戏曲的传播和发展,也让基层民营院团更好发展。
为此,除了戏曲院团要更主动地送戏曲进景区,有针对性地开发能满足旅游市场需求的节目外,还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引导。
请代表委员给俺捎句话,希望有相关举措推动民营戏曲艺术团体在促进戏曲与旅游融合中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抓培训,练好内功;二是聘请戏曲艺术家来引领示范,鼓励年轻演员拜师学艺,更好地促进地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三是创品牌,锻造精品。
委员回应
促进戏曲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李 梅
地方戏曲是地域文化、民俗风情、人文个性的集中体现。在陕西,包括关中、陕南、陕北在内的戏曲艺术各具特色。戏曲融入旅游作为民俗表演的组成部分,目前存在视野窄小、规模不大、档次不高等问题,阻碍着戏曲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戏曲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不仅是深化文旅融合的创新成果,而且是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的积极探索。建议国家在戏曲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统筹规划,给予政策、制度、资金方面的扶持,各地应在税收、创作、演出场所、演出补贴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倾斜。
各地要因地制宜开发戏曲演艺项目,通过政府搭台,剧团与企业“唱戏”,促进戏曲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以陕西为例,可以依托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结合陕西本土多剧种优势,利用传统剧目和新创剧目因地制宜打造精品文化演艺项目,统筹规划戏曲文化旅游线路,面向境内外游客,打造陕西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基层心声
引导网络文学健康有序发展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广电科副科长 王守伟
因日常工作需要和兴趣爱好,我经常撰写散文、小说和新闻通讯等,对网络文学创作中的一些现象有所关注。网络文学对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学事业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它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一是准入门槛低,作品质量参差不齐。有些网络写手重技巧、轻内容,文笔粗糙、格调不高,创作模式雷同化、公式化、概念化,“粗、俗、浅”现象严重。二是部分作者为了拼流量,作品中有色情、暴力等敏感内容。在免费阅读的模式下,一些平台运营者试图通过这种作品获取读者,以形成流量规模,进而以流量换取广告收益。三是网络文学作品数量庞杂,网络侵权问题严重。因此,请代表委员给我捎句话,希望相关部门净化网络空间,促进网络文学健康发展。
委员回应
网络文学创作要避免偏狭化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授 李掖平
网络文学是当下较为流行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的特质是“脑洞”的空前打开,很受年轻人喜爱。但当前其内容鱼龙混杂、质量良莠不齐,有的对“色、黑、暴”过度渲染,有的传递“金钱万能”观念等,引发了社会关注和争议。
我认为,首先,要加强对网络文学的管理,加强引领和疏导。文学作品时常需要表达爱与情感,创作应该以引领人性向真靠拢、向善逼近、向美提升为主旨,对网络文学中“色、黑、暴”的放纵和泛滥,如果不是叙事需要而单纯为了生理“展览”,并且不是期望通过“审丑”给美好一个参照,那就应该加以制止。
另外,要避免用偏狭的、统一的、写实的观点要求网络文学创作。现实主义创作是文艺创作的主潮,火热的生活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文学创作就只能写现实题材。作为特殊的、以网络媒介为手段的新型写作方式,网络文学有它擅长的表现领域与形式。但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是写什么题材,都应秉持一种现实主义精神,即反思历史、传递正能量,面对现实有包容、宽谅、悲悯的人文情怀,面对未来有无限的、有助于人类生存的美好设计和澎湃表现力。
基层心声
紧抓机遇,让冰雪企业满血复活
吉林万科松花湖滑雪度假区市场部工作人员 秦夕媛
在雪季,吉林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完善场地设施建设,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滑雪爱好者。春节期间,滑雪场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2月11日至3月5日,仅万科松花湖度假区就接待游客10.4万人次,平均每天4000人次,越来越多人爱上了冰雪运动。加上冬奥会这样超强的催化剂,必将极大地促进冰雪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为冰雪旅游带来了广阔市场和机遇。我想请代表委员帮忙捎句话,要紧抓机遇,制定措施让冰雪企业满血复活。
委员回应
共建“冰雪丝路”,赋能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 杨安娣
“冰雪丝路”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通道,也是世界冰雪经济发展的黄金线。建设“冰雪丝路”不仅有利于我国东北地区进一步释放冰雪资源优势,构建现代冰雪经济体系,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创新动能和特色战略平台,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冰雪文化的挖掘和发现,坚定文化自信,强化冰雪运动精神,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我国应该深化“一带一路”,推进“冰雪丝路”建设,统筹南北、四季、国际冰雪市场,构建创新、协作、开放的高质量平台。
我建议建立部际工作协调机制,设立国家“冰雪丝路”研究中心,研究出台“冰雪丝路”发展政策,组织编制“冰雪丝路”发展纲要;建设“冰雪丝路”核心区与重要节点城市,带动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注重冰雪文化的传承,打造“冰雪丝路”文化带,做好资源保护和梳理,提炼文化符号;谋划“冰雪丝路”文化带的载体建设,活化区域历史文化;加大“冰雪丝路”文化的展示和传播,擦亮文化品牌;创办“冰雪丝路”论坛,搭建国际冰雪文化、经济、体育、贸易、投资交流平台,积极参与冰雪经济治理体系规则制定;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中长期锚定世界冰雪强国,编制国家级冰雪产业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冰雪核心区、创新区、协同区建设。
基层心声
“云演播”兴起,不让基层输在起跑线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文化馆馆长 卢媛媛
随着信息技术逐步成熟,包括戏曲、歌舞等在内的多种文艺形式,都在“云端”迎来高光时刻。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地都在探索艺术与观众线上零距离接触的途径。“云演播”是适应新时代群众审美需求和爱好而涌现的文艺传播形式,极大方便了各类文艺作品的传播,但需要注意基层的技术跟不上、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一些基层文化场馆在探索将线下公益培训、惠民演出进行“云演播”的实践中面临着“一多一少”:受众多,热情高涨;文艺单位掌握资源少,演播内容单一,技术平台不够成熟。
代表回应
建立上下联动机制,让线下欣赏变“云端共赏”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国家一级演员 刘莉莉
我是一名普通演员。近两年,在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的过程中,我和同事们也注意到“云演播”带来的变化:很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喜欢拍摄演出视频分享在社交平台。举办剧场演出时,观看线上直播的观众动辄上万人次,比线下影响力更大、辐射面更广。
“云演播”确实面临资源不平衡的问题。我认为,“云演播”对文艺界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改变了传承多年的观演生态,让观众不到现场就能实时观看文艺演出。要提升“云演播”效能,就要打破地域观念,增加演播信息发布渠道,实现国家、省、市、县、镇、村六级文艺资源联动。
让线下欣赏变“云端共赏”,既是对传统剧场演出的线上还原,帮助观众实现足不出户观剧体验,也是扩大演出受众面的有效途径。相关部门要避免“云演播”平台无序发展的情况,可在遵循市场规律和尊重文艺作品的基础上,建立规范的“云演播”平台;鼓励社会力量介入,并建立相关行业标准,确保演出质量,坚持以社会效益为先的原则。
• 探索深港幼教领域融合互补的发展空间 | • 固始县中医院成功举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 |
• 南阳驻郑政策研究暨招商合作发展中心企业家座 | • 河南方城:打造产业“金名片” |
• 寻访千年古村浊鹿城 感悟李固厚重文化 | • 河南温县“美丽乡村行”巡回宣讲进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