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即故乡 群众是亲人
三都县中和镇水维村第一书记唐德龙
我叫唐德龙,是贵州省地震局驻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县中和镇水维村的第一书记,虽然大家都叫我唐书记,但我觉得自己更像是倒插门“女婿”,将水乡当故乡,将群众当亲人,用心用情驻村帮扶。
唐德龙将募集到的电脑等物资送到板告小学
从农村走出来的我,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时刻期盼着能冲到第一线参加脱贫攻坚战,将所学所思回馈农村,所以先后两年主动向组织申请驻村扶贫。2019年3月,我被安排到榕江县古州镇高武村扶贫,同年6月转战三都县中和镇水维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同步小康工作组组长。
作为第一书记、同步小康工作组组长,我把当好政策宣传员、党建特派员、产业引导员、脱贫指战员、就业服务员、治理辅导员、人民勤务员“七员”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村谋发展、帮民谋福祉。
去年9月,正值秋冬备耕时节,为了盘活农村土地资源,解决“有田无人、无农产品种”的土地撂荒问题,让“婆家人”——水维村的农户们不为缺少农资产品而发愁,我联系上了“娘家”——省地震局,为627户农户捐赠了千余亩“爱心种子”。
唐德龙在田间与群众讨论种植板蓝根
时至今日,我仍然清楚地记得,分发种子那天下着很大的雨,但糟糕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到村民领取种子的积极性,大家一个个都笑开了花,我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间。油菜、萝卜获得了丰收,乡亲们的脸上再次挂满了笑容,有来村委会送萝卜的、送菜油的,乡亲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女婿”,我必须得为这个“家”的长远发展考虑。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只有用教育,才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去年10月,我牵头组织举办了一场大型“送文化下乡 捐资助学扶贫”公益活动,利用自己的资源,发动身边的朋友同事,积极拉动爱心企业家、艺术家到水维村捐资助学,募集资金40万余元、物资10万余元。同时,还成立了助学基金会,采取资本运作模式滚动发展壮大助学基金。
今年,我的“娘家”又向新华小学的学生捐赠一套校服,向板告小学捐赠一批电脑。孩子是村里的希望,送文化下乡不止于送资金和物资,更重要的是,要把我们村的孩子送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唐德龙向群众免费发放蔬菜种子
“女婿”有责任和义务让“家”生活得更好、更富裕。我深知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也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但是村里刚开始发展产业的时候,许多人心中有顾虑。为了说服群众流转土地种植板蓝根,我召集村支两委与合作社的人制定了统一详尽的标准,将工作人员分到各个组去开院坝会,面对面倾听群众声音,解答他们的疑惑,这一做法后来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
现在我们种植板蓝根的面积已经达到了1500亩。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每年每亩土地获“租金”400至600元,以流转土地的形式发展扶贫产业的贫困群众已达到200多户。如今,水维村实现了产业全覆盖,多种产业交替发展,村里的群众“月月有活干,季季有种植,年年有增收”。在田间地头看见群众采摘辣椒、黄桃、李子等,忙得不亦乐乎,我这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驻村以来,我陆续克服语言关、生活关、工作关,真蹲实扶,真帮实干。不管是寒来暑往、白天黑夜,我总是风雨无阻地入户走访,与乡亲们拉家常、谋发展,倾听呼声,排忧解难,不仅走进了乡亲们家里,更走进乡亲们心里。“唐书记比我们的亲人还亲”“有困难就找唐书记”,乡亲们认我、信我、支持我,把我当自家人一般,让我虽身处异乡却真实感受到了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