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头条 » 正文

东方丝路艺术史学的横空出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19  浏览次数:195768

  评《东方乐舞戏剧史论》
  
  陶立璠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西安翻译学院暨陕西师范大学黎羌教授、中国音乐学院暨中央民族大学柯琳教授合著著《东方乐舞戏剧史论》,以“海上丝绸之路”配合“一带一概念,提携东北亚、东亚、东南亚并扩展到南亚、西亚诸国,从地域的和文化的大视野出发,对这一宽阔地域的音乐、舞蹈、戏剧艺术形成和发展史,及相互间的交流和影响,作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研究。涉及的史之久远,文化内涵之深厚,是以往音乐、舞蹈、戏剧理论研究所不能比拟的。由此可见此书作者学养和史论造诣之深。
  
  此书综合运用音乐史、舞蹈史、戏剧史,以及各社会科学的理论和知识,特别是中外文化交流史,展开宏观和微观的论述,从而形成《东方乐舞戏剧史论》的理论框架与理论视野。对东亚、东北亚、西亚、南亚各国、各民族乐舞戏剧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作了细致的史料梳理,有理有据。历史性与现实性交织在一起,是其特点。此书涉及的国家和民族众多,既有古代民族(包括部落),也有现代民族,他们彼此之间,从贸易到文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留下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此书两位作者,长期以来,在民族地区或民族教育领域工作,熟悉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在探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既尊重历史,也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仰和文化遗产。在客观的叙述中,寻找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的逻辑联系。
  
  《东方乐舞戏剧史论》一书借鉴人类学、文化学、历史学等学科领域,尝试将历史、地理、文化与艺术研究融为体深入讲述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周边诸国所繁盛多民族音乐、舞蹈、戏剧学交流文化。该主题书稿有助于扩展对于中华民族戏剧文化的外延,丰富戏剧的内涵,增进民族、国家文化交流,进而向各界讲好中国故事。
  
  此书二位作者引经据典,书写纵横捭阖,与读者一起分享中外音乐、舞蹈、戏剧文化交融所产生的艺术作品及其风采。“海上丝绸之路”音乐、舞蹈、戏剧艺术的传播,是亚洲各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大文化,属于人类共享文化,其中许多门类,已经成为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东方乐舞戏剧史论》一书横空出世,是中国乃至东方丝绸之路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对我们认识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很重要的社会意义与很高的学术价值。
  
  东方古代乐舞戏剧交流史领域的填空补白之作
  
  ——黎羌/柯琳《东方乐舞戏剧史论》读后
  
  李宝宗
  
  (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 执行馆长)
  

  黎羌,本名李强,笔名黎蔷、黎羌、黎明羌笛等,是我比较熟悉的一位东方乐舞戏剧交流史研究领域的大家。但这种“熟悉”,是一个读者因五体投地的佩服而对著作者所产生的那种“熟悉”,或者说亲近感——从2016年开始,为编写《丝路天籁——汉唐宋元乐舞戏曲文物展》展览大纲,我陆续地阅读并笔记了李强和宋博年先生合著的《丝绸之路音乐研究》(50万字),及其李强先生独著的《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50万字)和《中西戏剧文化交流史》(60万字)等三部东方乐舞戏剧交流史巨著,其收获之丰,用一句话可以概括——没有这三部巨著的阅读,因学术分量厚重而成功的《丝路天籁——汉唐宋元乐舞戏曲文物展》,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但无须讳言的是,这个展览的美中不足之处,也正在于其缺乏中国戏曲对东亚(主要指朝鲜和日本)乐舞戏剧影响方面的叙述——这是因为我们这个展览的学术“指导”者的这三部著作,本身所注重的是对中国乐舞戏曲何以如此,即中国乐舞戏曲通过丝绸之路吸收西域(中亚/西亚/南亚)乐舞戏剧文化元素从而形成自己民族特色的原因的探讨和史实的钩沉与叙述——从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这三部著作的探讨问题的范围,是在陆上丝绸之路(绿洲丝路和草原丝路)方面。
  
  因此,李强、柯琳两位先生二度合作的这部把重点放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且重点在探讨东亚各国乐舞戏剧何以如此,即中国乐舞戏曲对东亚各国乐舞戏剧产生何种影响的《东方乐舞戏剧史论》的出版,就自然地成为了我们期盼已久的事情。
  
  我是从孔夫子购得这本《东方乐舞戏剧史论》(60万字)的,3月5日拿到后,我用整整四天多时间,一口气读完了它。
  
  “黎羌与柯琳两位教授合著的《东方乐舞戏剧史论》,又把研究的视野转向了‘东亚’(广义上也包括东南亚),主要从‘ 海上丝绸之路’的路径,来探索东方乐舞——也是早期的戏剧形态的相互传播与交流。全书以15章67节的规模,通过历史文献、出土文物、口碑笔录等图文记载的分析,呈现了东亚诸国戏剧文化的关联性。”上述这段文字,是王向远先生为《东方乐舞戏剧史论》所写序言中的一段话,他高度地概括了该书的研究范围,及其在填补东方乐舞戏剧交流史研究领域空白方面,甚至是在填补“东方学”研究领域空白方面的重大学术意义。同时,我还注意到了王向远先生如下的这段文字:
  
  在我国,关于亚洲地区戏剧文化的研究,已有几代学者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如王国维、吴梅、任半塘、王季思、许地山、郑振铎、季羡林、常任侠、吴晓铃、曲六乙、耿世民、孟昭毅、黄天骥、郑传寅、翁敏华等诸位先生。近四十年来,关于“东方”某一国家、民族的文学、艺术、戏剧、乐舞的论文、著作也陆续出现,但是更全面的整体性的研究似乎还是缺乏。
  
  关于黎羌先生何以能够在东方乐舞戏剧文化交流史领域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通过四部著作,220万字,在东方乐舞戏剧文化交流史研究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形成了“东方学的整体视域”,即“东西方合一的广阔的世界视野”,或者说“对东方乐舞戏剧之关联性的、综合性的、系统性的研究与把握”。
  
  王远先生在序言中也给出明确的答案,那就是:“ 他早年在新疆的独特的生活与工作经历,青壮年时期在新疆及西北、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广泛的踏查游历与见闻(可见黎羌著大型纪行文集《神州大考察——激情燃烧的人生之旅》,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版),使他的‘东方艺术’的研究带有很强的现场感,而视野也从新疆各民族的乐舞戏剧艺术开始,扩展到整个中亚、西亚、南亚。现在这部《东方乐舞戏剧史论》又扩展到了东亚的乐舞戏剧艺术,从而形成了东方学的整体视域。”
  
  是的,黎羌先生在东方乐舞戏剧文化交流史领域,集四十年之功,终于大成——在“随心所欲不逾矩”之年,推出此“挂靴封山”之作,亦真真堪慰平生之美事者也!
  
  谱写东方演艺文化史论的璀璨诗篇
  
  黎  羌
  
  (西安翻译学院特聘教授,陕西师范大学中外民族戏剧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东方是地球上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亚(包括东北亚、东南亚)表演艺术,集东方诸国传统演艺文化,诸如诗歌,音乐,舞蹈,曲艺,杂技,幻术,美术,戏剧等为一体,成为人类文化命运共同体博大精深、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笔者与中央民族大学柯琳教授合著的《东方乐舞戏剧史论》,花费了我们十余年的时间,涉猎中国与周边十七个国家,即东欧俄罗斯,西亚伊朗,南亚印度,东北亚日本,韓国,朝鲜,蒙古国,东南亚越南,缅甸,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东帝汶等国家与地区。
  
  这些国家都是与中国同舟共济,休戚与共的亚洲东部国家,如今又是“ 海上丝路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经济文化战略伙伴。近年来学界对其东亚诸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区域政治、经济、民族、宗教、民俗文化研究的成果日益增多,但对其历史与现实文学、艺术、教育、文化传媒探索的著述却较薄弱。我们经过巨量的表演艺术文献资料考证, 海内外大量民族乐舞戏剧文物、文本的考察,数易其稿、反复修改与加工提高,即形成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较为全面、系统、科学地填补了东方演艺文化空白的此部宏篇巨制。
  
  回想起我们自18年前合作完成的作为教育部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丛书之一,成为全国许多民族、艺术院系教材的《民族戏剧学》(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此书曾获中国文联优秀著作二等奖,山西省教育厅一等奖),这次推出的《东方乐舞戏剧史论》,是在包括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大到中国周边十数个国家的乐舞戏剧艺术成果,力求多维、多极、多侧面、多层次、立体性地反映东方诸国各民族璀璨的演艺文化形象。
  
  我们在设计、实施与编撰《东方乐舞戏剧史论》一书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将东亚诸国地理、历史、文化与艺术研究融为一体化的理念,以证实中国在亚洲太平洋、印度洋地区的重要地位,对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演艺文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佐证。在总体构架设计方面充分体现历时性与共时性、描述性与闸释性相融合的史地学理念。以跨区域、跨学科、跨文化的国际视野,独辟蹊径、别开生面地创立东方乐舞戏剧文艺新学科。
  
  陕西师范大学“ 中外民族戏剧学研究中心”这次成功地与“国学大师”季羡林创立北京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以陶立璠教授为首的“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进行高层次合作,圆满地完成国家“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东方乐舞戏剧史论》科研任务。其学术成果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向远撰写“ 序文”并高度评价,最终形成多达59万3千字的煌煌巨著,奉献给社会学界,以期对牢铸人类文化命运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与东方诸国表演艺术审美教育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国家倡导东方各国政府响应的“一带一路”经济、文化建设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东方乐舞戏剧史论
  
  黎羌、柯琳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2019年出版发行
  
  内容提要
  
  本书由陕西师范大学中外民族戏剧学研究中心策划与实施,为陕西师范大学国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强教授、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柯琳教授联袂撰写的史学专著;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科学记载亚洲太平洋、印度洋海域空间,东北亚、东南亚、东亚、南亚、西亚地区诸国,如中国、俄罗斯、日本、朝鲜、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东帝汶、越南、缅甸、老挝、泰国、新加坡、柬埔寨、印度、伊朗、阿拉伯诸国的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等演艺文化历史、地理的鸿篇巨制。这部著作从零散、杂驳鲜为人知的丝绸之路民族文艺理论中,精心梳理、力图构建东方诸国的“民族乐舞戏剧文化”理论体系。特别突出的是通过整合海量的东亚诸国的民族音乐、舞蹈、曲艺、戏曲、杂技、美术的文化要素,寻觅东方乐舞戏剧艺术形成与发展的客观规律。
  
  《东方乐舞戏剧史论》要目:
  
  序言 (王向远教授)
  
  导论  亚太上空展翅翱翔的鲲鹏
  
  第一章  太阳升起地方的东方文化
  
  第二章  中国古代乐舞戏剧文化的熔铸
  
  第三章  中国沿海地区乐舞戏剧交流
  
  第四章  印度古代乐舞戏剧文化的东渐
  
  第五章  波斯与阿拉伯乐舞戏剧文化
  
  第六章  东北亚与俄罗斯乐舞戏剧
  
  第七章  蒙元文化与朝鲜半岛乐舞戏剧
  
  第八章  日本与琉球群岛乐舞戏剧
  
  第九章  东南亚诸国乐舞戏剧文化(上)
  
  第十章  东南亚诸国乐舞戏剧文化(下)
  
  第十一章  文学艺术与民族戏剧学建构
  
  第十二章  民族戏剧学田野调查与学术成果
  
  第十三章  民族戏剧学理论著述与学科关系
  
  第十四章  中国周边国家乐舞戏剧文化关系
  
  第十五章  东亚诸国乐舞戏剧文艺理论交融
  
  结语  高飞远行的东方乐舞戏剧文化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