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扶贫中的脱贫攻坚故事系列报道之二百六十九
“老军哥”的扶贫秘籍
深秋的季节,天空下着毛毛细雨,透着一丝丝凉意,早上七点,马场坪街道办事处平堡村驻村工作队员杨志军像往常一样,在与老母亲进行简单地告别后,驾车赶往自己包保的下堡组开展工作,这几天,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正式进入入户数据录入阶段,杨志军要去组里把家庭人员有变动的几户人家再核实一下,进行普查数据的录入。他说,自己手机上有“秘籍”,数据核实完,录入工作很快就能完成。
秘籍一 数据清 情况明 才能精准施策
杨志军,是福泉市农业农村局选派的一名驻村干部,从2018年到仙桥乡大花水村赵家院再转战到马场坪街道办事处平堡村下堡组开展脱贫攻坚驻村工作,一晃就快三年了。
由于属于驻村工作队年龄最大的一名驻村工作队员了,大家也亲切叫他“老军哥”,在“老军哥”的手机上,有一个建档立卡户的文件档,里面有组里许多的信息、组上有多少人、男性多少、女性多少、读书的有多少、有多少劳动力、在外务工的有多少都一一囊括其中,每一个建档立卡户的家庭信息、人员情况、教育情况、身份证号、健康状况等基本信息;家里有承包田土,今年都种植有什么,养有多少猪、多少鸡、家庭人员在哪务工、务工收工等详细信息全部记录在手机上,“老军哥”调侃地告诉我们,年纪大了,记性不好,每家每户的情况记不住,只能记在手机上。
下堡组的杨勇、雷定文两户群众都是组上的建档立卡户,在2019年的易地移民搬迁工作中,当得知他们都符合搬迁政策,两家迟迟下不了决心,杨志军多次到群众家中做工作,为他们讲政策,算细账,把党和政策的惠民政策进行详细宣传。经过多次努力,组上的杨勇、雷定文顺利搬迁到马场坪街道乐岗五星社区,开启了新的生活。
2019年,下堡组的群众雷定华因家庭变故,生活困难,雷定华与母亲劳动力不足,家里还有一个上中学的儿子,得知他家的情况后,杨志军多次到他家进行走访,了解核实情况,及时向村支两委进行汇报,
按程序为他家申请低保,并为他推荐了村级保洁员的公益岗位,切实解决了雷定华的家庭实际困难。
“老军哥”说,把群众的信息花点时间整理好,建立成自己的信息库,这样,组上的建档立卡户和一般群众的情况都能随时随地精准掌握,随时可以查阅,他们应该享受什么政策,得到过什么补助等等都一目了然,在工作中,涉及每家每户的信息只要一点开,都可以随时掌握。每一户的动态,随时进行修改,完善。只有这样,自己才能精准了解、精准管理、精准施策。
秘籍二 发挥专业优势 真心为民服务
“老军哥”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农口部门工作,有三十多年的农业农村工作经验,在驻村期间,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部门优势,积极为当地群众寻找致富门路。
2018年,在仙桥乡大花水村赵家湾组驻村期间,当得知当地大力发展“草棚鸡”,杨志军积极与单位联系,为赵家湾组的群众申请了5000只鸡苗,及时发放到群众手中,并向群众传授养殖技术,指导群众精心喂养。
2019年5月,马场坪街道平堡村百子桥组群众种植的玉米出现虫灾,当得知情况后,杨志军第一时间到现场了解灾情,了解玉米虫灾情况,通过农业技术专家网对百子桥玉米虫灾进行研讨,找出虫灾的防治办法。及时把治理玉米虫灾的农药送到农户手中,指导群众进行防治,有效地减少了群众的损失。
“老军哥”说,自己说出身在农村,工作在农村,现在来参加脱贫攻坚驻村工作,要把自己多年农业部门的专业优势真正发挥好,真心为群众做好谋划,为群众做好技术指导,让群众发家致富。
秘籍三 因地制宜 调整产业发展模式
马场坪街道平堡村是福泉规划的农业产业大坝之一,也是福泉水源保护地,乡村旅游,农家乐、养殖业规模发展受到一定限制,按照高效农业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平堡村离城区近等区位优势,“老军哥”积极组织群众发展蔬菜种植,走“绿色”发展之路。先后发动群众种植香菜85亩,“大福姜”种植163亩,辣椒种植128亩,油茶种植50余亩,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群众收入。目前,平堡村高堡至平寨5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也正在实施当中,通过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四双模式,进行规范化蔬菜种植,将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群众增产增收。
与此同时,“老军哥”还依托当地丰富水源条件,发动群众进行稻田养鱼,为平堡村争取稻田养鱼项目、“稻+N”(鱼、鸭、蛙、虾)项目、林下养鸡养殖项目等农业产业项目,项目总投入资金17.3572 万元,实现群众从单一种植向多元化种养殖发展。
秘籍四 脱贫攻坚 是责任更是信念
从2018年,从选派到仙桥乡大花水村开展脱贫攻坚驻村工作以来,每到一处,“老军哥”都有一个信念。脱贫攻坚是一项历史性工程,是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胜利在望,自己能参与这一场脱贫攻坚的征程很是荣幸。虽然87岁的老母亲需要人照顾,但“老军哥”没有打退堂鼓,只是向组织提出调整到离家稍近一些的地方,方便照顾老人的请求。已经55岁的他,凭着一颗赤热之心,每天奔走在脱贫攻坚的路上......
三年来,“老军哥”不忘脱贫工作的初心,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更是把实实在在的实惠送到了群众手中。通过“五改五化五引导五教育”等一系列举措,村寨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有了明显变化,群众的获得感得到提升、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老军哥”说:“我也是农民出身,组织安排我来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我只能把工作做好,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传达到群众身边,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这是我的职责所在,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党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