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头条 » 正文

文物“活起来”蔚然成风,非遗“火起来”大势所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10  浏览次数:179273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客户端作者:薛帅 卢旭 李荣坤 王彬 程佳“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文旅中国客户端   作者: 薛帅 卢旭 李荣坤 王彬 程佳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他多次在不同场合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文化和旅游部提出在“十四五”时期构建和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进一步提升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水平,更加系统化、体系化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年全国两会上,诸多代表、委员将目光聚焦于此,在议国是的同时,结合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工作,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构建,共同梳理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保护传承利用路径,并用一份份议案、建议与提案为文化遗产的未来“保驾护航”。


体系化之路:

文化遗产保护需系统思维、全域设计、跨界合作


▲ 大运河河南段

今年年初,在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上,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在部署新阶段工作任务时明确提出,对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对标文化强国建设目标,“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战略任务就是要实施社会文明促进和提升工程,构建和完善新时代艺术创作体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现代旅游业体系、现代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对外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体系。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建设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文化工程。”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说,各大部委下面都有管辖的“文化遗产”,包括工业遗产、农业遗产、城镇和乡村遗产、历史地名遗产等,如住建部负责历史文化名城、工信部负责工业遗产、农村农业部负责农业遗产、商业部做老字号保护与促进工作、自然资源部负责国家公园风景区等。“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更加宽阔的视角和更加宽广的思考维度。”他建议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在抓好主体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强与其他部委的协调,形成合力共同建设和展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宏大的文化遗产体系。

在文化遗产的“系统化”“体系化”保护利用实践中,建设国家文化公园的做法极具代表性。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文化艺术专委会副主任徐丽桥提早准备好了《关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政策建议》。

2019年7月,《长城、长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正式通过并进入实施阶段。“国家文化公园的提出与建设是对国家公园体系的丰富与创新,既契合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资源禀赋,有利于发挥我国在全球中的文化比较优势,同时也形成集文化保护、文化生产、文化消费和文化生活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空间,适应新时代人民对高质量文化生活的需求。”因此,徐丽桥建议尽快形成完整的国家文化公园体系。除了长城、长征、大运河等大型国家文化公园外,凡是主题明确、内涵清晰、影响突出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均可考虑发展成为国家文化公园。“我们还可以依托中小规模的国家重大历史文化遗产,建设一批诸如黄帝陵、炎帝陵、孔府等‘小而精、精而专、专而特’的中小型国家文化公园,从而形成大、中、小规模兼具,结构合理的国家文化公园体系。”徐丽桥说。

“要建立‘全域文化,统分结合’的思维。”徐丽桥认为,大型国家文化公园可以追求“统一文化主题、统一管理、统一标准”,但不宜过度追求“统一经营、统一发展”,而应因地制宜,调动各地的积极性并突出地方特色。同时,她还建议加强资源普查和规划,编制《国家文化公园体系发展规划》。对于国家文化资源关联空间和衍生产品,鼓励依托市场力量,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旗舰文旅企业,并依托企业成立国家文化公园发展基金。“总之,通过各方努力,最终形成中央统筹、规划引领、部门联动、地方主体、产业融合、市场繁荣的国家文化公园发展格局。”

同样,对于非遗的活态传承,也需要走体系化之路。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建议加强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力度,构建非遗保护共同体,促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强化非遗与设计、科技双向融合,推动非遗与制造业跨界融合,把非遗保护传承利用与乡村文化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与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相结合,培育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深受老百姓青睐认可的非遗衍生品、民族地理标识、区域文化品牌。

郑晓幸还提出要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生态社会圈。他建议国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联席推进领导小组,加强资源挖掘和开展对抢救性记录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保护工作。“应当整合业务部门、非遗保护协会、非遗传承人、非遗企事业单位、文化创意企业、民营文化商会协会、旅游相关协会及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建立非遗系统性保护联盟,吸纳更多企事业单位参与其中,构建非遗保护传承的生态社会圈。”他同时建议强化社会分工协作,发挥政府在非遗保护中的兜底作用、企业在非遗利用中的骨干作用、协会在非遗传承中的连结作用,构建非遗“保护、传承、利用”联动新优势。


破圈之路:

实现“文”的“物化”和 “物”的“文化”


▲ 河南春晚舞蹈节目《唐宫夜宴》

近日,河南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元宵节目《元宵奇妙夜》持续引爆网络,得到社会各界的热议和点赞。《唐宫夜宴》短短5分钟的节目,5次登上热搜、获得108万讨论量、20.4亿播放量、25亿阅读量。《元宵奇妙夜》让网友们连呼“时间太短”“没看够”!

在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看来,铁杵成针非一日之功,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力。近年来,《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博类电视节目持续热播,故宫彩妆一经发布便被一抢而空,汉服在大街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高考状元选择了冷门的考古学,李子柒等传统文化类IP在网络爆火,直播带货国风产品备受欢迎,海外网友也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大兴趣。可见,优秀文化产品在多元文化盛行的今天,并非“曲高和寡”“乏人问津”,传统文化所唤醒的旺盛文化需求,折射出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后,人民群众对“精品文化”消费的新需求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在此背景下,传统文化的“破圈之路”正逢其时。

“《唐宫夜宴》短时间内大火出圈,正是在于表达方式的创新重新唤醒了传统文化原本就具有的巨大魅力,也正是传统与创新的融合,让优秀传统文化一次又一次圈粉无数,这是文化创新‘溢出’的必然结果,也是传统文化‘破茧’的自然收获。”马萧林说。

而随着《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一起破圈的,还有河南博物院。统计数据显示,河南博物院的网络搜索热度在春节期间同比增长了500%以上,上榜全国十大线上本地预订人气景区。去年年底,河南博物院推出的文创产品“考古盲盒”在网络走红,出现了一“盒”难求的脱销场面。马萧林坦言,“考古盲盒”之所以能够在众多商业盲盒中脱颖而出成为文创爆款,关键就在充分考虑到了年轻人求新求异的探索性和娱乐性的消费心理。“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有效结合,通过借助当下喜闻乐见的盲盒形式,创造性地融入让大家感到新颖好奇的考古场景元素,在让公众收获考古探索带来的体验感、惊喜感、满足感的同时,又能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马萧林认为,让文物“活”起来,首先要做到对馆藏文物资源的深入研究,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更易于被公众理解和接受的传统文化要素,找寻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生活之间的契合点。“当下广受好评和热议的一系列文化产品,无一不是在对传统文化准确认识的基础之上,做到传统与现实的相容相通。”马萧林说,同时,要牢牢抓住文化内核,推动将博物馆资源“IP化、生活化、产业化、国际化”,加强与各类市场主体的互动合作,有序开发利用文物资源,为文物“活起来”注入新动能。

“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最重要的还是要积极打造文化产品,实现‘文’的‘物化’和‘物’的‘文化’,让文化遗产自己‘会说话’。”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福建省委会主委阮诗玮一语中的。

在阮诗玮看来,每一项文化遗产都有着生动的文化故事,其蕴含的文化底蕴,才是最宝贵的文化精神内核,值得我们花大力气去挖掘、整理、再现、传播。“我们需要培养壮大非遗保护传承力量,避免让一些宝贵的非遗资源悄无声息地‘死去’。”阮诗玮说,目前,依然有不少非遗项目存在传承困难、难以实现商业化的情况。对于这些项目我们要坚决“养起来”,为相关传承人提供生活保障,为他们开展“师带徒”传承活动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和资金支持。已经具有稳定市场效益的,则要进一步鼓励其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云端”之路:

为文化遗产保护插上科技翅膀


▲ 数字敦煌

来自文博领域的代表、委员普遍认为,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将是博物馆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迫使”全国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共同开启了“云端”之旅。

“云展览”使观众足不出户便能“穿越时空”,漫游历史文化长河,消除错过热门展览的遗憾,尽情观览文物背后的故事,降低参观成本,优化观展体验,提高知识到达率,将博物馆线下展览效益从20%扩大到100%。例如,故宫博物院发布《“云游”故宫指南》,涵盖“全景故宫”“V故宫”“数字文物库”“故宫名画记”“数字多宝阁”“故宫展览APP”等多款应用,极大拓展了博物馆空间的内涵与边界,让观众可以更广泛、更便捷地走近文明现场,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敦煌研究院积极运用各种新的技术,实现了莫高窟智慧导览和“窟内文物窟外看”的参观模式。同时,还运用“云展览”、融媒体传播等多种传播方式,不断创新敦煌文化的传播途径和弘扬模式。

同时,“云端博物馆”在整合馆际资源、创新服务形式、满足个性需求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全国5000余家博物馆每年参观人数在12亿左右,以2020年春节的数据为例,各地博物馆陆续推出2000余个线上展览项目,单月访问量就超过50亿人次。这是我国数字博物馆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反映出“云展览”让丰富的文博资源“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无限潜力。

作为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安来顺一直关注着文博行业的变革与挑战。“过去一年多来,疫情给博物馆业带来深刻变革,一方面是向社会开放的功能受限,另一方面许多博物馆以‘云观展’等多种方式满足公众需求,文化的慰藉和鼓舞让社会更坚韧,激发了博物馆新的文化潜能。”安来顺说,今年全国两会上,他进一步关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博物馆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文化驱动力。连日来,他还在政协委员读书群中与其他委员切磋交流,进一步完善提案。

插上科技的翅膀,文物保护工作可以更加精准、高效。“我国幅员辽阔,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分布范围十分广泛。而文化遗产保护的人员编制极为匮乏。”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指出,“有的县只有寥寥数人从事文物保护工作,又缺乏专用车辆和执法权,使得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困难重重。在一些比较偏远和人烟稀少的地方,甚至缺乏管理。”

王巍建议,设立国家级全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监控中心,通过全国国土空间一张图的管理,连接各分管部门,通过科学监测与科学管理的手段,在国土利用与保护的层面进行统一,进一步落实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全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遥感监管系统平台。通过该系统为文物日常管理、抢救性保护以及修复实施和管理监测工作提供支撑,实现覆盖全国的监管系统。

“通过遥感应用系统结合传统手段,形成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应用的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端对端的立体网络服务,从而避免地面监测可能存在的样本典型性和人为监测的主观性问题,提高文物保护的总体管控、监测和评估精度,使得政府决策部门总体把握文物的现状及变化,得到准确的信息情况。”王巍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