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乡村振兴 » 正文

贵州大扶贫中的脱贫攻坚故事系列报道之三百七十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2-28  浏览次数:177067
核心提示:我在扶贫路上的无数个第一次黔西县绿化乡小海子村第一书记文映涛  我叫文映涛,今年三十二岁,之前是黔西县审计局派驻绿化乡的驻村干部,现为绿化乡党政班子成员,2018年至今担任绿化乡小海子村第一书记。虽然以前


我在扶贫路上的无数个第一次

黔西县绿化乡小海子村第一书记文映涛


  我叫文映涛,今年三十二岁,之前是黔西县审计局派驻绿化乡的驻村干部,现为绿化乡党政班子成员,2018年至今担任绿化乡小海子村第一书记。虽然以前也有过在农村工作的经历,但真正称得上实实在在的驻村还是在小海子村的这几年。在小海子村,我第一次去地里收割青贮玉米,第一次为群众搬家背上大背篼,第一次提着钢钎拆旧房子,第一次在雪中看望困难户,第一次……

看望困难户

  也许我说的这些第一次,对于长期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同志来说,那简直就是“家常便饭”或者是“小儿科”。但对于我一个从小就在县城生活、读书和工作的青年人,一下子有了这么多的第一次,我觉得这是一种成长的过程,是一种阅历的丰富,更是一种担当的表现,我为之深感荣幸和自豪。

  小海子村是一类贫困村,以前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群众内生动力不足是制约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加之村“两委”班子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群众增收、壮大村级积累等方面思路不清,缺乏创新意识和闯劲,导致党支部没有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也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我到小海子村后,迅速从夯实党建基础、理顺干群关系、补齐基础设施和民生短板、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着手,围绕“转、看、干”三个字做文章,切实扭转被动局面。“转、看、干”就是到田间地头去“转”,因地制宜拟定产业结构调整的举措;到农户家中去“看”,摸清群众的收入短板、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身体力行去“干”,调动驻村干部和“两委”班子的干事激情,形成齐心协力谋发展、凝心聚力促攻坚的良好态势。

入户宣传

  2018年正是黔西县“精准发力”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为成功实现“脱贫摘帽”,全县上下聚焦中央精准扶贫政策,向绝对贫困问题发起最后冲刺,吹响了决战决胜的冲锋号。为了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提高脱贫质量,小海子村发起了旧房拆除复耕、深化产业调整、补齐发展短板“三大战役”。这一年,小海子村拆除剩余的危旧房10余栋,在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有效复耕复垦,净化了村容村貌;在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带动下,建成了300亩的优质青脆李基地和100亩的特色蔬菜基地,全村种植猕猴桃200余亩,种植脆红李达1500余亩,通过精准选择产业筑牢了脱贫基础;我充分利用帮扶单位的资源优势,争取到了30多万元的项目资金,补齐了产业和民生短板。这一年,小海子村成功脱贫出列,彻底撕掉了绝对贫困的标签。


拆除危旧房

  印象最深的是危旧房拆除的那段时间,由于危旧房都是依山而建,交通不便机械进不去,只能靠人工进行拆除。村主任史开相对我说:“映涛,你负责督促蔬菜基地的进度,拆房子这个事我们来做。”我知道他们是在关心我,可在党旗下的誓言告诉我不能有半点的“特殊”,我第一次抡起了钢钎,和大家一起投入了战斗,第一次知道了手上为什么会有血泡和老茧。

  危旧房拆除复耕顺利完成后,接着又是青贮玉米的收割,那期间真的跟打仗是一样的,每个人都巴不得能分身成几个来用。为了不错过最佳收割时间,我第一次挥着镰刀去割玉米秆,第一次尝到了当汗水浸过玉米叶在手臂上划开的细口子、以及玉米粉尘粘在身上又痒又痛的那种火辣辣的滋味。

  有一件事回想起来就让自己忍俊不禁,那是在为贫困户马廷贵搬家时,我第一次背上大背篼,装着满满的玉米棒子爬上楼去。因为没有经验,上到一半时背篼左右摆动,我一紧张双脚一下子颤抖起来,整个木楼梯跟着剧烈的摇晃,吓得其他人赶忙过来扶稳楼梯,让我得以顺利地完成了又一个第一次。

为群众搬家

  正是这无数个的第一次激发了我的热情,磨砺了我的品行,坚定了我的意志,让我不断成长和进步。2018年来,我相继获得了“黔西县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黔西县脱贫攻坚大党建先进个人”“全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等荣誉称号。

  “青春正当时,不予负流年。”我将牢记初心使命,踏踏实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努力让他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不断去挑战更多的“第一次”,以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篇章。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