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扶贫中的脱贫攻坚故事系列报道之三百三十二
扶贫攻坚的“甬黔桥”
——宁波挂职干部储杨洋
从东部沿海到西南山区,从百强县到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艰苦的自然条件、艰辛的工作环境、艰巨的脱贫任务,艰难的抉择更衬托出坚定的决心,我主动请缨、背上行囊、远离家乡,跨越2000多公里,踏入了一个未知的“战场”,也踏上了一段不平凡的人生旅程。在晴隆的三年,正是国家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面对挑战,他倾其所有、日以继夜,通过不懈努力,搭建起了一座联通宁海和晴隆的连心桥。他,就是宁波市对口帮扶黔西南州工作队唯一的“85后”干部,贵州省“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宁波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获得者储杨洋。
初心不改,主动请缨攻克“贫困堡垒”
第一次去晴隆是2012年,当时整个县城没有一辆出租车,每隔几天就会停一次水,发展缓慢、物资匮乏、群众贫困,从小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他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那时有一种想法在他心中萌芽,有朝一日一定再来晴隆,为大山里的群众做些什么。此后6年,我虽身在宁海,但这种想法始终萦绕心头。2018年4年,当得知县里要派干部赴晴隆扶贫的消息后,主动请缨,告别尚在哺乳期的妻子和刚满3个月的儿子,带着“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的历史使命,一头扎进了贵黔大山。
2000多公里的路程,从平原到高山,从繁华到贫瘠,场景的切换,显现出的是宁海、晴隆两地经济发展、生活环境的巨大差距。晴隆是西南州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人口最多、条件最为艰苦的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如何改变晴隆的现状,如何顺利实现脱贫,我没有底气,也一度怀疑仅凭一己之力能够充当起两地交流互助的桥梁。但初心让我无畏、使命让他坚强。为快速找到脱贫之法,我一头扎进工作,迅速开启攻坚模式,白天走乡入村,摸清底数、掌握情况;晚上挑灯夜战,啃读文件、研究政策,搜集各地脱贫成功案例,思索晴隆脱贫之道。一个多月的时间,行进数千公里,用脚步丈量县情,足迹遍布睛隆14个乡镇(街道)96个村(社)。经过充分调研,决定在“高位推动、项目带动、就业联动、人才互动、社会行动”这一“黔甬模式”框架下,将扶贫重心放在争取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引进投资企业、推动“黔货出山”这三大具体实践上。
因地制宜,量身定制致富“晴隆模式”
通过实地走访、深入调研,发现限制当地发展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完整的产业链,大多数项目存在“低小散”的情况。以茶产业为例,尽管当地有着非常丰富的茶叶资源,但由于加工产业落后,茶农空有茶、卖不出,茶园荒废严重,群众增收困难。发现问题,就着手解决问题。为此,我提出了“卖茶实现创收、建厂推动就业”的发展思路,在他的努力引援下,一座占地4000平方米、日加工鲜茶8万斤的茶叶加工厂在晴隆拔地而起,销售渠道打开后,日均茶叶收购量达上万斤之多。
有了良好的开局,自己对扶贫工作越来越有信心,扶贫思路也越来越清晰。为晴隆量身定制了一套招商引资的政策组合拳,从土地利用、金融支持、市场要素等方面入手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东部企业来晴隆投资建厂。但凡有企业来考察,我就全程陪同、全程讲解,最多时一个月就接待了20多家企业。与此同时,他还多次和当地有关部门会商研讨,推出企业落地“一月清”制度,通过多部门集中现场办公,在一个月内解决了水电通讯、道路平整、员工招募等一系列实际难题,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安心、舒心扎根晴隆。
四季变换,马不停蹄。三年来,优选50个对口帮扶项目落地晴隆,共带动贫困户6万户名,为全州最多。晴隆也成了全州通过东西部协作带动脱贫人数最多的地方。
借势借力,文化赋能打造“希望家园”
我深知,项目扶贫、产业脱贫是一方面,但更为重要的是自我致富、持续发展。如何实现“造血式”脱贫、“自主性”振兴、“重塑性”变革,是最关注的问题,也是思考最多的课题。扶贫必先扶智,要想未来可期,改变观念远比改变现状更重要。方向确定后,接下来就是争分夺秒抓紧干。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寻求改变,以艺术振兴乡村。经过多方对接,邀请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丛志强教授团队和宁海葛家村13名“乡建艺术家”走进晴隆,通过就地取材、废物利用,实现定汪村“景观化”改造,低投入、低耗时建成“葛汪之家”“未来书院”“织梦坊”等艺术生活景观10余处,让这个布依村寨焕发出了艺术的气息,让村民看到了不一样的家园,也将“改变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带到了定汪、带给了晴隆。我做的第二件事是拥抱未来,将希望带给孩子。先后发起了“情暖晴隆,课桌圆梦”“爱暖晴隆,书送未来”“未来书架认领”等一系列行动,募集资金200余万元,实现了晴隆贫困村和贫困学生“爱心书籍”全覆盖。此外,还发动宁海爱心企业家捐助150万元,打造远程互动教学点——“空中课堂”,覆盖晴隆普高、职高、初中、小学、幼儿园各个学段,纵深推进教育帮扶的同时,也将“知识改变未来”的理念传递给了每一位孩子和家长。
与此同时,我还扮演着两地政党和社会各界联系的桥梁角色,及时将晴隆所需所求和短板弱项反馈给宁波、宁海,将沿海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到晴隆。也是这几年,晴隆、宁波两地交流联系更加紧密。2018年以来,双方县级领导互访22批次,52家宁波企业结对晴隆53个贫困村,40所宁波学校结对晴隆41所学校,7家宁波医院结对17家晴隆医院,帮助晴隆争取社会帮扶资金(含物资折价)6406万元,推动形成两地互动双赢、协作发展的新局面。扶贫三年,晴隆之于他的是一份初心,而他带给晴隆的是一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