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韶华育桃李 倾尽丹心助脱贫
在全县打响脱贫攻坚战的号召下,我很庆幸能成为脱贫攻坚工作的一员。我想,这也许会是我生命中最难以忘怀的回忆。
刚接到脱贫任务时,因对工作方向和方法一无所知的惶恐与不安,如今依然记忆犹新。那其中的苦辣酸甜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深切体会。有时候自己还会把一些触动心灵的感想在空间和朋友圈里记录下来,或写成一首首小诗,想把它封存在记忆的深处,丰盈我的人生。
下乡走访,我抱着嗷嗷待哺的二宝与同事们颠簸着开车行驶在蜿蜒曲折的村级路上,即使被甩得晕头转向,大家也初心不改,不言放弃。作为一名扶贫人,带着感情、责任,带着党和政府的关怀,深入到贫困群众家中,为他们排忧解难,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即使平凡,也要做那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成就精准扶贫的梦想。
我包保的罗金生户家庭条件一般。家里有个在读的大学生,还有个耄耋之年的老母亲,所以他和妻子只能在家务农并陪伴老人。好在他儿子罗尚荣在大学期间每年都有4830元的精准扶贫助学金,为他减轻了不少负担。了解到他家种有一片板栗后,我在网上找了许多板栗种植方面的资料。又在网上下载了关于板栗施肥、养护、打药的时间和剂量等方面的资料打印好给他送去。因为自己对这些知识也是一无所知,我又给他找来县林业站技术人员的电话供他咨询。有了专业人士的指导和专业技术知识的引领,他家种植的板栗长势十分可喜。在我的带动下他学会在了在网上购买果苗、肥料、除草刹、杀虫剂等。知道叔叔不光勤劳还又如此好学后,我又手把手地教他怎么找到所买商品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视频并保存便于下次使用;还教会他使用微信上传图片、接收资料等,这样不仅免去了上门打扰让他在家等待而耽搁他干农活的困扰,我还可以多抽出一些时间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在一来二往的走访中,和包保户一家人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之后的走访都像拉家常般轻松而自然。我和叔叔的儿子罗尚荣也经常保持联系,当罗尚荣即将毕业,面对就业抉择时,我给出了建议:回到家乡为脱贫攻坚工作贡献力量。为了让他明白我提此建议的原因,我们促膝长谈:在望谟县像他这类农业科技方面的人才非常稀缺,大城市对年轻人的发展是很有利,但是如果离开了父母,能力再强,生活再富裕,却也少了家人相伴的天伦之乐。落叶归根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的老人很难长久留在异乡,留守老人生病时连个递水喂药的人都没有,那是多么悲凉的生活状态?留下来既能为家乡服务,又了却了家人的心愿。难道这不是所有人最想实现却也很难实现的理想生活的样子吗?不久后,我看到他发在我微信里在兴义邮政银行上班的图片和一条短信:“谢谢你龙老师,你的话语温暖了我,给我指明人生的方向。我听你和我爸妈的,留下了!”图上他那阳光帅气的笑容和那自信满满的眼神不禁让人为之动容。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有责任担当留住人才,能从思想上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老百姓家庭美满幸福,我们责无旁贷。
脱贫攻坚,教育先行。去年八月,因工作需要,我和韦杰校长等一行六人被调到实验小学甘莱校区去打前战。为了让新市民的孩子们早日能住进家门口的新学校,没等到工程收工我们就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穿上雨靴就一头扎进了工地里;那段日子,同事们都心疼地笑我是女汉子,我自己打趣道:“这哪是汉子,是钢铁侠!”
从麻山和牛场分配的老师们到齐后,我们才有了家的感觉。在大家近半个月齐心协力的打扫、整理布置下,学校总算有了该有的样子。可是,那么大一个学校,想要把所有工作完善细化谈何容易?麻山调过来的老师们包保的任务依然在麻山,农户又大多都是搬迁到义龙,他们三天两头在麻山、学校、义龙之间来回跑,家的概念是那么模糊。但大家的工作丝毫未懈怠,依然坚守着对教育和脱贫工作相辅相成的初心。
因蟠桃街道工作需要,我又成了福临社区的网格员,分到了48户网格任务;蟠桃街道党委为了让新市民“搬得出 稳得住”,推出了一系列的惠民举措,其中一项就是在讲习所开办政策宣传和感党恩活动,在领导信任下,我成了活动宣讲员;开办夜校,我成了专聘教师;为新市民孩子们开办假期延伸课堂,我是老师;学校教研和校际交流活动,我是领队。我既要上好课,做好学校常规工作,又要与校长一同做好接待、汇报工作。这连轴转的工作强度也曾让我一度想要逃避、放弃。但我想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正确宣传国家政策,帮助贫困群众转变观念。哪怕这股力量是那么弱小,可大江大河不都是小小溪流汇聚而成的吗?
精准扶贫是我们国家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实现全民小康路上的先锋保障。但是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也不能落下,为了不舍弃那一群坐在教室里的孩子。接到蟠桃街道的新任务后,打哨的脱贫任务时间就被常态化地安排在了晚上。
那段日子,每天清晨,伴我出发的是那飘渺的薄雾和雄鸡的啼鸣;每天晚上,伴我归家的是那朦胧的月光和远处星星点点的城市的灯火。
年前,在父亲的电话中得知母亲的腿病越加严重了,我那句“等不忙了带您去大点的医院看看”的话不知说了多少遍;前两天,我那快要80岁的奶奶打电话来:“你们几个怎么这么久也不回来,我那小重孙长多高了?会走路了没有?还说要接我去享福,你们是嫌我老人家好哄哦?”电话那头奶奶那满是责备又满含爱意的话语,愧疚和无奈让我心如刀割般地疼。强忍住那如溃堤的泪水:“奶奶,您的小重孙好着呢。我们都有脱贫任务,您不是常常教导我们要听党的话吗?我们姐妹几个就是在‘舍小家,为大家’呀。”“哦,好好,家里有你二叔在,你们安心工作。注意身体,你们几个上有老下有的,病不起哦!”千叮咛万叮嘱后奶奶才笑着挂了电话,那爽朗的笑声让我仿佛看到了那她没牙的嘴张得老大,满脸的皱纹婉如山花绽放般灿烂。
今年八月,我主动申请到脱贫攻坚一线乐元镇平朗小学支教。在这里,我看到了农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梦想的追求;老师们的热情和善让我少了陌生感,孩子们的可爱纯朴感染了我,让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在这里,除了朗朗书声、悠扬动听的歌声,每天都能听到久违的体育课的口号声;看到孩子们在操场随性奔跑欢笑的身影;安排工作时,老教师们总是主动请缨;为了教会低年级大课活动的歌曲和舞蹈动作,年轻的男老师逐字逐句地教孩子读,一个节拍一个节拍地教孩子们学习动作;一年级的孩子们不太听得懂普通话,老师们就自然而然地启用了“双语”教学模式。
为了赶上大家的步伐,我就也跟着二年级的孩子们学说布依话,我一开口,那蹩脚劲连自己都想笑,但我依然坚持学习。都说“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为了让师生彼此了解、相互适应,不管是我带的二年级还是六年级一开始都没怎么上新课,二年级大多是在讲故事,玩趣味游戏、聊生活和学习习惯;六年级就跟他们聊人生、聊理想,聊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趣事和苦恼的事、聊学习方法、聊兴趣爱好、聊品德修养、聊传统文化。对六年级布置的大多都是动手制作和口语交流的作业。正当我还在静待花开时,他们那飞跃的进步真是令我惊喜,更让我窃喜的是每天都收到他们自己动手做的或是自己画的。在等待了两个星期后,六年级的几个“调皮鬼”居然在吃饭时把他们的煮鸡蛋送给我,还悄悄地在作业本里塞上向我致歉和谢意的小纸条;课下,也有好多孩子会来问问题和找我聊天了……终于把这两群熊孩子“收编”了。
放学后,老师们又都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去。除了常规的数据收集和表册填写,有的给包保户打扫卫生,有的为他们安电接水,有的送包保户到医院看病,有的去为包保户缴纳各种费用,有的去帮留守老人上山砍柴……帮扶贫困群众脱贫是时代赋予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积极投身于这场脱贫攻坚战,为彻底斩短穷根,实现贫困群众治贫致富贡献力量。
来到平朗小学,除了教学二年级和六年级的语文,我还有送教上门的任务。轮到我们小组送教那天,我和同事们迎着淅淅沥沥的秋雨上了车,不一会就来到了纳新村纳税组的送教对象李游小姑娘家里。为了避免工作中出现什么状况,我事先跟同事们大致地了解了一下:李游,女,10岁,身体残疾,曾到望谟特校读过一年。由于一定要跟爸爸睡,爸爸实在丢不下家里,身体也越来越虚弱就回来了。不幸的是她爸爸在前不久因病永远地离开了人世,这对她的家和她无疑都是雪上加霜,真是个苦难的孩子。还好,国家并没有放弃这些特殊的群体,制定了送教上门的制度,让他们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看到我们来,她咧开嘴笑了。她今天穿着一身干净的粉色运动服,看得出来她妈妈把她照顾得很好,给她的爱一定是比常人更多。她个头跟她同龄的差不多,剪短了的头发也洗得乌黑乌黑的。不同的是她的嘴和脖子都不是很正很直,走路的姿明显地上下晃动,那一瘸一拐的动作让人十分心疼。当我们把为她准备的文具和礼品递到她手上时,她只抓住了文具盒和彩铅往自己怀里紧紧一抱,昂起头又咧开嘴笑了,那高兴而又满足的样子,融化了我们在场的每个人的心。我忍不住上前搂住她,轻轻地抚摸着她的头。我的举动让她更开心了,不停朝着我发笑。我招呼她在桌边坐下,开始着手教学。我首先要教她的是复习数字1——5的书写和5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我把数字和算式都慢慢写出来,边写边用简单的词语、缓慢而温和的语调,先用普通话说明要求,又用地方话说一遍,再用布依语复述一遍,生怕她听不懂。我话音刚落,她就拿起笔快速地写起数字来,我一看,都对了,完全出乎我意料。老师们建议把计算题加大难度试试,王正华老师列出算式,手把手地先教她用手指头来帮助计算。当我教她画苹果时,她嘴巴“吧嗒吧嗒”地动了起来,说明她知道这是吃的。我用手势加布依语告诉她下次我们来的时候给她带上苹果,她居然腼腆地笑着朝我摆摆手。这姑娘还会婉拒我们的赠送,她的心真是如明镜般透亮迷人。
我计划教学的第二课时内容是教她认读和书写单韵母。当我让书写“a”时,她又仰起头朝着我笑,看着她那求助中带着撒娇的眼神,我拿起她的手教她写。写完后她把身子轻轻地靠向我,抬起手一下子就把“o”“e”写完了。我们再次不约而同地为她鼓掌称赞。
不知不觉中已是日落西山时,我们向她表明要离开时,她一转身往楼梯边跑去,我觉得不对劲,追上去一看,这姑娘果真在转过身去偷偷抹泪。我走上去抱住她,再次轻柔地抚摸她的头后她才又笑了。我刚准备走,她又跑开了。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这时,她从楼梯下抱起一块小黑板向我跑来,我立即明白了,她这是还想学习啊。看到这一幕,我的心一紧,生生的疼痛感让我都不敢说话。只能向她挥手示意。她看着我们都离开,踉踉跄跄地追出来,也向我们挥手致意。她那落寞的眼神不停地在我脑海中浮现,久久无法消散。
回去的路上,我们谁都没有说话,秋风瑟瑟地刮着,卷起的枯叶在风中不停地打着转儿,翻转飘荡,继而又折转跌落在坚硬的地面,一如我此时的心情,心酸难过而又悲伤沉重。
我只是千千万万脱贫工作者中的一员,所经历的也只是脱贫工作一个小小的缩影。脱贫工作的全面胜利,需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不负韶华育桃李,倾尽丹心助脱贫,我们始终在路上!(龙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