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乡村振兴 » 正文

发展合作经济 抓好产业升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1-31  来源:魅力贵州  浏览次数:175675
核心提示:   发展合作经济 抓好产业升级  ——海马村第一书记喻磊脱贫攻坚故事  背景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海马村驻村第一书记喻磊,2018年3月,喻磊被组织选派到海马村这个深度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  驻村伊始,喻磊
 
 
        发展合作经济 抓好产业升级

  ——海马村第一书记喻磊脱贫攻坚故事

  背景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海马村驻村第一书记喻磊,2018年3月,喻磊被组织选派到海马村这个深度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

  驻村伊始,喻磊就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一线,依托派出单位(贵州省社会保险事业局)的后盾作用,聚力在抓党建促脱贫上找思路、下真功,使基层组织成为引领群众脱贫的“主心骨”和“领路人”,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高质量实施。

  海马村是省级一类贫困村,全村共687户2781人,汉苗杂居,2014年建档立卡户91户297人,贫困发生率11.2%。

  海马村是旧州镇远近闻名的“软弱涣散”党支部,喻磊坚持“党建+脱贫”工作思路,激发基层组织建设活力,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坚持吃住在村,融入群众之中,强党建、真扶贫;识贫困、定规划;创模式、建平台;抓落实、壮产业;真帮扶、助脱贫。喻磊发扬了一名转业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作风,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家家留下“第一书记联络卡”,带领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群众下田地、开荒山、盘产业,牵头发展合作经济,走上了一条让农产品变商品的兴业路。

  做法

  一是搭好合作社的带头班子。初到海马村时,村两委干部都没有什么文化,平均年龄52岁,对抓党建懵懵懂懂、对抓产业更是一头雾水。2019年初,原支部书记、副书记均因个人原因先后申请辞职,留给海马村的只有一个既无人,又无钱的摊子。如何选好支部的带头人?喻磊和包村领导反复考察,走遍了村内党员、乡贤寨老家中,并积极向上级党委申请,最终西秀区委组织部选派了住建局的李波同志到村任支书,该同志曾在旧州镇詹屯村、海马村、猛龙村担任过第一书记,经验丰富,能力突出。支部书记到位后,海马村支部又改选了副书记,增选了委员。一个年富力强、团结有力的战斗班子就此搭建成功。

  二是多点开花多种模式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要发展产业,稳定脱贫也要发展产业,乡村振兴更要发展产业。海马村一班人面前的考验来了。海马村基础薄弱,也没有什么致富能人、带头人牵头,那就走出去、请进来!安顺各大农贸市场、西秀区茶投公司、附近乡镇的先进村……到处留下了喻磊的身影。一旦打听到旧州镇某个村引进了什么项目,喻磊必定上门拜访,诚意邀请。就这样,3年时间,先后引进中航科工、贵州智恒、西秀茶投等投资方20多家到村考察,最终形成各有合作模式各有特色的产业8个:一是贵州智恒绿色科技有限公司全额投资,租用海马村125亩闲置土地发展牧草苗培育,每年租金1万元;二是吸引浙江茭白种植大户到村流转22亩水田种植茭白,和村委平等投资、平担风险、平享收益;三是吸纳返乡创业人员在村建设酿酒厂一个,村集体投资3万元占股10%,每年保底分红3000元,并按销售利润提成;四是发动村内种植大户联合开荒300多亩,种植大葱、生姜等蔬菜,合作社帮助销售并提成;五是将上级拨付的5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入股旧州镇农旅投公司发展温氏养猪场,每年保底分红3万元并按利润提成;六是和西秀区茶投公司达成战略协议,每年清明节前由合作社组织人员采茶,茶投公司负责收购茶青,并授权合作社出售;七是动员村委副主任全额投资兴建大米加工厂一个,合作社负责办理证照和线上平台销售,每市斤大米提成0.2元;八是发动村内年轻人养殖小龙虾和陆鸭,合作社帮助联系技术支持和销售。

  三是健全合作社运营基础。原海马村集体名下注册有“全发昌兴”合作社,却是典型的空壳社、僵尸社,连对公账户都未开设。2019年9月,海马村注销了原运营不良的合作社,利用院坝会、群众会时机宣传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和思路,成功动员85户300名建档立卡户和5名村干部,重新召开股东大会,重新成立“陇汪合作社”。该社由村集体占股82.5%,5名村干部每人出资5000元占股10股,全村300名建档立卡户每人出资500元各占1股,真正把干部、群众放在了一辆战车上。

  喻磊始终坚信:专业的事情要由专业的人来做。农户负责种植,村干部搞好土地流转、技术支持和矛盾协调服务,作为外来的第一书记,就要做好把农产品变成商品的工作。而公司经营、资质办理、财务税务等都是喻磊原来不曾接触的工作。皇天不负有心人,多次翻阅资料、考察调研后,陇汪合作社率先开通基本账户、一般对公账户、网上银行,申请了报税系统,添置了发票打印设备,完善了酒厂、大米加工厂办理质检报告、小作坊生产备案、健康证等证照。2020年7月,又成功为大米加工厂申请了注册商标、外包装版权,申办了全镇第一个大米生产许可证。

  四是做好加减法及时调整转型。合作社发展产业的过程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经营也不能保证100%盈利。产业发展起来了,看天吃饭的传统农业如何规避风险?遇到亏损如何止损?这些又成了新的课题。2018年,合作社流转土地种植的100多亩辣椒,就因种植技术不过关、病虫害减产、雇佣人工成本高、没有正确预判市场行情未采摘青辣椒等因素造成亏损。喻磊和村两委一班人及时思考对策、调整思路,2019年,就不再由合作社承包土地,而是分发辣椒苗给农户种植,村干部帮助回收。这样,减少了土地流转费用和人工费用,农户经培训后管理技术也跟上了,收购时随行就市,还有保底价兜底,农户收入得到了大幅提高。2020年,海马村辣椒种植面积扩大到650多亩,全部由农户自行种植。

  “减”掉产业中的“劣币”,更要“加”上产业中的“良币”。2019年底,海马村的大米进入龙洞堡机场贵州扶贫农产品交易中心,但自有优质稻面积不到20亩,稻谷脱壳也要运到外面加工。2020年,喻磊看准了大米这个产业,兴建的加工厂购置每小时出米5吨的一体化机械,配套了真空包装设备,由村干部发放优质谷种给农户种植,合作社全部保价回收,优质稻种植面积扩大到220亩。

  成效

  发展合作经济是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迎接乡村振兴大挑战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努力,海马村产业从“一穷二白”到“多点开花”,已合理利用土地1660多亩,带动从业、务工人员100多人,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余万元,为建档立卡户每户分红300元。陇汪合作社已进入西秀区消费扶贫目录库,“陇汪合作牌稻花香米”成为认定扶贫农产品,并继续向市、省、国家级申请,筹备进入“832”平台。合作社已基本具备了投标、登陆全国性电商平台的全部资质,未来发展可期。

  个人体会

  让贫困户有机会,让农户得实惠,这是我们发展合作经济的根本原因。“黑猫白猫论”同样适用于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只要能盘活产业、落地产业,全村就业、务工、土地流转问题就能顺势解决,农户收入自然能得到增长。同时,当前农村“市场经济”意识薄弱,发展的农特产品因各种因素造成资质不全、成本偏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走好“农产品变商品”的路,才能保障合作社优质、高效、长远发展。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