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扶贫中的脱贫攻坚故事系列报道之七
老马脱贫记
老马今年选择了发展小黄姜种植产业。图为老马在小黄姜地里劳作。
贫困户总想着吃低保,为了个名额争得面红耳赤,老马却从来不争:“国家的好政策帮我们脱了贫,致富得靠自己!”
老马叫马文应,今年51岁,是镇宁自治县扁担山镇虹映村播以郎组农民。年轻时的老马,拥有一手石匠的好技术,加上自己勤劳肯干,一家人的日子还算过得去。
可没想到的是,1994年,在一次开采石头的作业中,工地上放炮,炸开的石头刚好落到老马的背上,背脊骨压断,造成三级残疾。从此,老马干不了重活,挑不了重担,空有一手石匠技术,工地上没人要,家里失去了主要劳动力,全家人的生活开始过得有些紧巴了。
苦日子过了几年,家里的三个孩子很快到了入学年龄,为了给孩子准备学费,夫妻俩只好来到贵阳城里靠捡垃圾挣钱。
老马回忆起在贵阳捡垃圾的日子,凌晨四五点,天还未亮,老马就拖着“变了形”的身体与妻子穿梭在大街小巷,累了两人就在街边坐着歇一歇,饿了吃点干粮。捡垃圾虽然又累又脏,但夫妻俩一干就是15年,直到家中的老母亲生病,老马才决定回到村里。
出去时间太久,2012年冬天,老马回到村里时发现老屋早已破旧不堪,全家人没个安身之处,准备修新房。老马把积蓄拿出来一核算,这些年老母亲生病花了些钱,三个孩子的上学开支不少,剩下的积蓄不够修一层平房。
穷人有穷人的打算,钱不够,向亲戚借了部分,没钱请工人粉糊、刷墙,老马就带着妻子自己动手,几个月后,一层楼的平房建成。
搬进新房,住的问题解决了,老马又开始为全家人的生活犯愁。家里田地少,三亩多一点,他与妻子每天起早摸黑在地里辛苦劳作,靠着种植传统的包谷和水稻,只能勉强填饱全家人的肚子。
“赶个场想为家里买点日常的生活用品都没有钱,太难了。”回忆起那段艰苦的日子,老马直摇头。
因为生活贫苦,2014年,老马一家被评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前两年修房子欠了外债,家里又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乡邻们忧心地说:“老马家要想脱贫,简直太难了。”
扁担山镇是镇宁自治县重点扶贫乡镇,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56户6294人。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该镇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确保户户有脱贫方法。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扶下,老马家里得到了以下保障:老马和妻子在扁担山坝区产业基地务工,每个月收入加起来超过3500元;老马安排在村里的保洁公益岗位,每月挣800元;老马的孙子在扁担山幼儿园上学享受困难儿童保育教育和生活补助;全家人参缴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贴600元,阻断“因病致贫”。
短短两年时间,老马家还清了所有外债,并于2016年底自愿退出贫困户行列,赢得了全村干群好评。
政策帮脱贫,致富靠自己。老马虽然脱贫出列,但脱贫不脱政策。2018年,扁担山镇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其中发展养殖项目每头猪可补贴1000元。老马看到好的产业扶贫政策,第一个报了名。
利用前一年夫妻俩在产业基地务工的积蓄,老马一次性买进14头猪崽,办起了自己的“小养猪场”。不懂技术,县里的畜牧站派专门的畜牧师到家里指导,饲料不够,有扶贫产业项目的补贴。在夫妻俩精心照料下,14头猪出栏,一年收入超过40000元。
有了前一年的养殖经验,老马增强了发展产业信心。2019年,继续选择养猪产业,不料遭遇到“猪瘟”,养殖失败。“不是党的扶贫政策好,去年养猪可要亏惨了。”老马说,幸好有政府帮助买的产业保险,猪虽没养成功,报了保险6000元,没有亏本。
8月12日,在老马的生姜种植基地,只见一片片小黄姜长势正好。“不能老靠扶贫政策,致富要靠勤劳。”老马去年的猪没养成功,但他并没有气馁,今年选择了发展小黄姜种植产业,他不仅把自己之前种植玉米的三亩地全种上小黄姜,还租了村民的两亩地。
看着地里的小黄姜,老马算了笔账:小黄姜平均亩产3000斤,按照2.5元/斤,5亩地预计产值有35000元以上。“今年第一年试种,如果卖得好,明年准备再租5亩地,把小黄姜产业规模做大。”老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