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这些年大部分民营文艺院团的生存现状并不乐观,不少院团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有的一味跑市场而忽略了创作,有的兜兜转转还是解决不了现实困难,日渐萎缩。宁夏银川市凤城实验秦腔剧团作为一家民营院团,日子也紧紧巴巴,可他们的队伍却越来越壮大、好戏越来越多。2020年11月,该剧团被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表彰为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这家唱着秦腔的民营院团,为何能够获此荣誉?
“打起竹板哒哒响,我们把赞歌献给党;党为人民谋幸福,发展成果人人享;五中全会明方向,‘十四五’规划很周详;全国人民要知晓,全会精神要宣讲——要宣讲……”
<video data="video" controls="controls" src="https://api.ccmapp.cn/apis/file/dl/source/5fec8fc1858c01b8dcc50b20.mp4" poster="https://www.ccmapp.cn/static/images/default_video_image.jpg" videoid="5fec8fc1f6590cc01eaefdde" id="video"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width: 414.458px; object-fit: fill;">
音乐快板剧《五中全会说到咱的心坎上》
11位演员身着红黄相间的连衣裙,手打快板,跟随音乐翩翩起舞,边跳边唱。这是银川市凤城实验秦腔剧团音乐快板剧《五中全会说到咱的心坎上》的表演现场。这是他们目前演出频次最高也最受欢迎的一个节目,通过精妙编排,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求和远景目标用不到4分钟的时间唱了出来。
“通过这个节目,俺们了解了国家的很多事情,包括经济、文化、教育、抗疫等多方面取得的好成绩。看完节目,第一感觉就是作为一名中国人真的很幸福!”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和顺新村戏迷袁志斌对记者说。
剧团在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和顺新村的军民文化大舞台表演秦腔折子戏《别母》
基层演出多一分,百姓赞你多十分
说起银川市凤城实验秦腔剧团,无论是银川市各社区的居民还是乡镇百姓,对它都不陌生。“这是俺们自己的‘百姓剧团’,大家都爱看!”这个年轻的民营剧团成立于2006年,常年保持50名以上演职人员。成立以来,剧团始终扎根基层,面向农村、社区、工地、部队和学校组织开展“四送六进”活动,年均演出300余场次,每场观众都在500人以上,最多时可达2000人。
为基层服务不容易。三伏天顶烈日冒酷暑,数九天战风霜斗严寒,吃饭作息不规律,风餐露宿是常态,剧团一到基层就待几个月,年年坚持、岁岁如此。有时候也会碰到一些说不出的酸楚,委屈和不愉快都藏在心里,只把精彩的演出留给观众。
在基层演出,要考虑的事情多。在偏远一点的农村演出,像行架、舞台音响设备等搭建和调试好就需要1个小时,为了方便群众看戏,剧团的车上还常备200多个塑料板凳。
剧团常年带着各种音响设备、道具,走遍了银川的各区、街道和乡村等基层。
没有化妆间,演员们在舞台背后做准备。
炎炎夏日,剧团的演员们躲在树荫下化装,为演出做准备。
“我们一般是提前1个小时到指定地点,进行场地布置和化装等准备工作。赶上一些剧目在全区巡演时,这边演着,有人就提前去下一个演出地点做协调工作。像固原这样距离300多公里约4个小时车程的地方,一般是头天下午到,第二天一早开演,演完了马上整理行装赶赴下一个演出地点接着演。在农村吃饭不容易,上午演出完演员们就泡个方便面凑合一顿午饭。即使在餐馆里,也是一人一碗面。馍馍、榨菜都是演员的出门必备品,就着老乡提供的热水,一顿饭就解决了。”剧团团长王长生说。
冬天演出很是艰苦。有一年冬天,剧团去西吉县的一个村子演出时赶上下小雪,天冷得大家说话都呵着白气。工作人员搭完台子,安装好各种设备后,地上已经铺了一层“白纱”。此时台下已聚集了几百名群众,眼巴巴地等着大戏开场。大家穿着厚厚的棉袄,手揣在袖管里,小孩子的脸冻得像苹果一样红……随着打击乐锣鼓点响起,女主角踩着小碎步缓缓走出,秦腔经典传统剧目《窦娥冤》的折子戏《杀场》开演。饰演“窦娥”的演员以单薄的身体跪在台上唱了20多分钟。
演出后,村里的陈阿姨急匆匆走到后台,拿着自家的棉大衣递给“窦娥”,说:“丫头呀,冻坏了吧,快穿上!暖和暖和!哎呀,你看看,这和我家丫头差不多大,穿这么薄的衣服,在台上跪着唱了那么久,让人心疼……”
“你唱得真好,俺是又喜欢听你唱,又怕把你冻坏,你看看这……这可咋办?”陈阿姨笑容里带着歉意。
“只要您愿意听,我冻一会儿也值!”“窦娥”说。
演窦娥的是团里的青年演员张蕾。窦娥当然只能穿单衣唱,张蕾的戏服里只穿了一件羊毛衫。配合着演唱,双手因有表演动作,是完全裸露在外的,表演结束后,双手已经完全没有知觉了。张蕾告诉记者,冬天演出感冒发烧常有,演戏的时候动作大,容易出汗,稍不小心就会着凉。“上台前我还真有点打怵,可一上台,就完全沉浸在表演和唱腔上了。我觉得我们还是挺皮实的,回家吃点药睡一觉,第二天该排练排练,该下乡下乡!”
台下人山人海,基层群众需要文艺演出。
“其实,越是这种时候,越可以看出来,基层真的特别需要文艺演出,大家都期待着我们的每一次到来。那么冷的天,观众们愿意站在雪里看,不就说明一切了吗?”张蕾说。
张蕾回忆说,几年前,去固原的一个村子演出,原计划在晚上7点开演。刚过6点时,大家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突然一片漆黑——停电了!不一会儿,台下的观众有的等不及了,就骑着电动车、三轮车散去了。“因为他们都住得比较远,有的人骑着三轮车蹬一二十里地来看,回去太晚,天就全黑了,他们会很不方便,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来电,索性就走了。”经过多方协调和抢修,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来电了,灯亮的那一刻,大家一看:台下观众已不足百人,偌大的广场显得十分空旷。
有人问了一句:“就这么点观众了,还演不演了?”
“演!就算只有1个观众,我们也演。不但要演,还要演好!”王长生毫不犹豫地说。
那天,张蕾清楚地记得,虽然台下观众不多,但掌声不断,大家用很大的力气鼓掌,表达对演员的感谢。
“你为百姓送演出,百姓心里就有你。”王长生说,“基层演出多一分,百姓赞你多十分。百姓的口碑就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
在不断的演出中,剧团和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情,看到剧团来了,村民会主动给演职人员提上一壶开水,下个鸡蛋面,送来自家种的蔬菜。
用老百姓嘴边的语言,演老百姓身边的事
近年来,剧团在经典折子戏的基础上,不断创作呈现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移风易俗等现实主义题材的剧目,深受观众喜爱。2013年,创排大型现代眉户剧《大学生村官》,赴26个县市区巡演80余场次。2015年以来,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创排“精准脱贫”现代眉户剧《甜村新梦》《第一书记》《领头雁》《我是你的贫困户》等剧目,深入移民新村、社区演出600余场,给城乡居民带去了新思想、新理念、新形式、新体验。今年上半年,剧团在疫情期间还创排了弘扬抗疫精神、传递人间温暖的秦腔眉户小戏《婚期》,较早地把抗疫题材剧目立在了舞台上。
今年,剧团的重点作品是移风易俗现代秦腔眉户小戏《墙界》。王长生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但农村一些人对尊老敬老的传统孝道有所淡化,对待老人冷言冷语、冷嘲热讽的现象还是存在。“这个小戏就是我们在深入基层、送戏下乡过程中,了解到农村的一些实情,在广泛挖掘采访的基础上进行了创作,先后几易其稿,组织专家反复研讨论证,去年11月完成剧本创作,今年3月中旬,利用疫情后的复工时机严格按照防控要求组织了剧目创排。这部剧是用老百姓嘴边的语言,演老百姓身边事。”
《墙界》源于剧团在下乡演出时碰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谈到这部戏的由来,剧团编剧尚宝雪打开了话匣子:“那次下乡,我住在村里的一个老乡家里,总能看到有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出来晒太阳,她个子小小的,还有些弯腰驼背。我跟她聊天,她话不多,一拉家常,她言语间总有躲闪和回避。”这勾起了尚宝雪的关心,她通过村里的老乡了解到,老太太家的院子里既有新楼房,也有老房子,年轻人住着新房,她自己孤身一人住在老房子里,新老房子中间还特别隔出一道墙来,墙下面有一个很小的洞,老太太的一日三餐就是儿媳妇从这个洞里递过去。有一次,碰到老太太的儿媳妇出来,尚宝雪就问:“你隔壁住的谁啊?”
“不认识!”老太太的儿媳妇扔下一句话扭头就要走。
“那咋和你连着院子呢?”
这样的追问让老太太的儿媳妇有些生气,说:“不认识就不认识,你问这干啥!”
尚宝雪又问老太太,老太太只是无奈地念叨着,“人家根本就不认俺……”
村长告诉尚宝雪,村里很多年轻人嫌老人邋遢,彼此生活习惯也不一样,就不愿意和老人住一起,甚至亲戚朋友来了不让老人参与家庭活动,嫌老人不体面,给家里丢人。尚宝雪还从乡亲们口中得知,很多年前,老太太带着年幼的孩子逃荒来到这个村子,后来孩子长大成人,还做了这个村的干部。
尚宝雪说:“我觉得这个事非常典型,就把它捕捉下来,不断调研采访,把整个故事完善起来,写成了这么一部戏。演出之后,比较轰动。村里的风气也逐渐有了改善。这家人的关系也和解融洽了。”
《墙界》在深入银川周边村镇巡演中,许多老百姓都反映:“这演的不就是我们身边的事嘛!”
袁志斌是剧团的忠实戏迷和粉丝。他说,现在每家每户都种大棚菜,生活好多了,每个月都能看上文艺演出,这几年的节目也越来越丰富。“我们村是个移民村,刚来的时候彼此都不熟悉,说实话大家伙心里不踏实。文化活动多了,乡亲们交流也多了,坐在一起就聊谁的唱腔好,上次包公演得咋样,这次唱得咋样,说不完的话题,氛围和精神风貌也好了,村里面其乐融融的。”袁志斌说,“他们演的戏,就像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给我们做出了好的榜样,特别是现在演的移风易俗小戏,很真实。”通过节目,他们还了解了脱贫攻坚,“你看戏里这个小伙子就像咱们村的某某某,以前能干活也不工作,就想着在墙根底下晒太阳,在帮扶干部的多次劝说帮扶下,思想觉悟提高了,也脱贫啦。咱村干部就是这么帮扶的!”
哪里的百姓喜欢啥,心里有本明白账
5年前,戏难送、送不准,剧团精心准备的演出活动到了基层,老百姓不买账。“爱看戏曲的,你给送歌舞,爱看歌舞的,你给送戏曲,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就有不喜欢看歌舞的观众对我说‘哎呀,你们整上两出折子戏,人肯定比现在还要多。’通过几年的摸索,我们现在已经很熟悉老百姓的喜好了,有时候演完,观众直接去后台找我们问‘还来吗’‘下次什么时间来’。”王长生说。
2019年银川市“欢度春节·一元剧场”送戏下乡专场演出
送戏下乡、惠民演出最大的特点就是直面群众。“哪里的百姓喜欢听戏,哪里的百姓喜欢歌舞,甚至哪里的观众能提出帮助改进的好点子、好建议,我们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我们剧团走遍了银川市的每一个社区、街道和乡村。像良田镇和顺新村,贺兰县的欣荣村、广荣村,永宁县的闽宁镇、西夏区的华西村、灵武市泾灵新村等这些地方的观众都爱看戏,我们称之为‘戏窝子’。‘戏窝子’里的人不仅懂戏,而且爱唱戏,人人都能吼上两句秦腔。因此,剧团始终为百姓提供‘点对点’的服务,根据当地群众的喜好,有针对性地精准安排戏曲和歌舞等不同形式的演出。”剧团副团长孙士坤说。
除了下基层,剧院每年还承担着银川市戏曲爱好者的秦腔培训工作,从2015年开始至今,已有5年,每次培训一周。今年,有近300余名戏曲爱好者免费参加文武乐和演员培训。
“演出一场次、培养一批人”“送文化与种文化并重”是今年剧团活动的又一鲜明特征。今年以来,剧团开展的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中,不仅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丰盛的文化大餐,而且还为百姓送去了一支“带不走的文艺团队”。演出间隙,剧团业务骨干与当地百姓互动交流,还有意识地安排民间艺人、文艺爱好者和乡村娱乐队登台演出,使演职人员与群众相互切磋、交流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每次演出结束后,剧团还组织团队骨干把自己的演出经历感受、演出技能技巧与当地群众一起分享,在教学相长中提升和带动文化繁荣发展。
王长生说:“我们不光是演戏,还给老百姓辅导唱戏。哪个唱段唱哪一句,哪里唱得好、哪里唱得不好,包括乐队哪里敲得好、哪里有问题,我们都耐心讲解。只要大家需要,我们就做。只有做到对服务的群众非常了解,真正把百姓的喜好和需要作为服务目标,剧团才可能有生存发展的土壤。”
记者手记
戏曲舞台有副对联: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通过采访银川市凤城实验秦腔剧团和戏迷,记者深切体会到这副对联的深意。王长生说,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作品达到这样的艺术魅力?需要我们守正,守护传统戏曲文化的根和魂;需要我们创新,让老百姓感受经典与时代共振。需要我们以百折不挠地干一件不一般的事的恒心和毅力,努力让创作有意义,产生更大的共鸣。
银川市凤城实验秦腔剧团虽然是民营剧团,却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他们秉承的是“立足实际、传承创新、文化惠民、服务百姓”的理念。剧团紧密结合当前国内、区内形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展开调研,认真总结近年来开展推动基层文化建设的经验做法,准确把握当前社情民情变化的新情况新特点,一线了解掌握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盼,结合实际,把助力脱贫攻坚、推进移风易俗、歌颂抗疫精神等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优秀作品奉献给了观众。
其实,作为民营剧团,生存下来已很不易。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时候剧团排戏,团里其实根本就没钱,比如排《墙界》这部戏就没有资金,团长每天早上自己掏钱买好包子和稀饭给大家带过来。而剧团上下一心就是为了作品,演员、编剧、作曲都不计报酬。团长说:“上!哪里缺钱再说!”团员们说:“只要团长说‘上’就行,需要什么,大家凑在一起商量着搞。等有钱再排,恐怕明年都过去了,时不待人啊!”有演出了,平均一人能拿多少就拿多少,也没人去算计。
到底是什么在支撑这个剧团?是对艺术的执着,是对群众的热忱,更重要的是老百姓也用爱回馈他们。“双服务”文化建设先进集体,他们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