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日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受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中有不少来自文旅领域。他们多扎根基层,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数十年如一日,在平凡岗位上发挥着模范先锋作用。他们是新时代文旅系统最美奋斗者。
近日,全国先进工作者、安徽怀远常坟镇文化站副站长马彩娣接受了“文旅中国”客户端的采访,讲述了她的故事——
▲ 马彩娣
年关将近,马彩娣忙得脚不沾地。去北京参加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来回花了几天,马彩娣感觉时间不够用了:农家书屋要整理,乡亲们的广场舞要辅导,全县“美丽庭院创建”的演出任务也安排到了她手上。周末,别人还能喘口气,马彩娣却更忙,她要到花鼓灯培训基地去,手把手教孩子们压腿、下腰、走花场,排练乡村春晚节目……
不过,马彩娣受得了这种累,从中找到了快乐。用她自己的话说,她这辈子是嫁给花鼓灯了。
从城里舞台回到乡村土台子
马彩娣原本站在城市的舞台上。她出生在安徽省天长县汊涧镇,六七岁学艺,勤学苦练的她演什么像什么,很快在同学当中脱颖而出,15岁时就成为当地扬剧团小有名气的旦角,从安徽红到了江苏、上海。当年她在上海大舞台演出时,连演40场,场场爆满;1983年参加安徽省现代戏调演获得一等奖,1988年在上海扬剧广播电视大奖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当时的扬剧界,马彩娣的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
▲ 马彩娣演出
此时,同事王军,一个来自花鼓灯世家的汉子,以粗犷、欢快的花鼓灯技艺和憨厚朴实的性格深深打动了马彩娣。1986年,两人喜结连理。由此,马彩娣开始走近花鼓灯。
王军家位于淮河大河湾的怀远县常坟镇,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鼓灯的重要发源地。大河湾的老百姓热爱花鼓灯。马彩娣的婆婆常丽华和公公王贵丰在常坟镇创办了第一个公益性的花鼓灯培训班。1993年,王贵丰在教学时不幸突发脑溢血去世,常丽华受到打击,培训班难以为继。
当时还在天长县人民艺术团工作的王军和马彩娣反复商量,花鼓灯培训既能照顾培养农村留守儿童,又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事决不能中断。于是,夫妻俩毅然放弃了如日中天的戏曲舞台,回到了偏远的常坟镇。
马彩娣离开了令她大放光彩的扬剧舞台,有人为她可惜:
“你是扬剧‘一枝花’,半路出家搞花鼓灯,怎么想的?”
“你这是下嫁到乡村的土台子去了。”
马彩娣不这样想。其实,当年嫁给王军后,第一次随夫省亲,接触到花鼓灯那热烈奔放、敏捷灵巧、优美细腻的表演艺术时,她就已经如痴如醉了。毕竟扬剧就是以花鼓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更何况马彩娣对婆婆常丽华非常崇拜。
过去,花鼓灯的主要角色是兰花和鼓架子,由于受当时社会思想的限制,兰花一角一直由男人来扮演,乡村普遍存在“好女不玩灯”的偏见。常丽华不顾家人反对,七八岁就走进花鼓灯班子玩起了花鼓灯,14岁就成为当地传统花鼓灯的第一位女兰花,后来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花鼓灯名角。上世纪50年代,她以一支《新媳妇挑塘》跳进中南海,受到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当时,媒体赞誉花鼓灯为“东方芭蕾”,专家评价常丽华是“汉族民间舞蹈的典型代表”。改革开放以后,各种演出团体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少演出团体深知常丽华的名声,纷纷慕名而来,高薪聘请常丽华做他们演出团的团长、艺术总监等职务,常丽华婉言谢绝了他们的好意,立志为家乡免费培养花鼓灯传人,挽救濒临消亡的花鼓灯艺术。
常丽华有了马彩娣这样一个儿媳,可谓是喜出望外,两人常交流想法、编排舞步。婆婆克服身体不便循循善诱,儿媳勤学苦练孜孜不倦。婆媳之间因花鼓灯而日渐亲密,而且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更多了一些默契。常丽华因为儿媳热爱花鼓灯而振奋起来,成为她的老师。有时,婆媳做饭,说到花鼓灯,能立刻撂下锅铲在院里“走一趟”。
马彩娣很快跟婆婆学会了花鼓灯的技巧。之后,她又虚心拜当地的老一辈艺人为师,向郑九如学写灯歌,向冯国佩学金莲步,还将戏曲舞台身段技巧融入花鼓灯舞蹈,由扬剧“一枝花”转身为花鼓灯的“兰花”,马彩娣和丈夫一起撑起了花鼓灯学校。
把学校办成“保险箱”和“魔术箱”
刚开始,花鼓灯学校办学条件极差,教学就在打谷场上,学生们晴天练成土娃娃,雨天练成泥娃娃。
一天下暴雨,有个孩子放学没有来训练,马彩娣去家访,原来家长不叫孩子去了。家长疑惑地看着浑身湿淋淋的马彩娣,说:“马老师,你这样拼命干是为什么?”马彩娣看了一眼孩子,说:“我愿意做一座爱的彩虹桥,让孩子们踩着我踏上艺术的天空。”
当许多人走出乡村去城市打拼,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就成了一道难题。花鼓灯培训班里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马彩娣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重新给自己定位。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留守孩子缺失亲情的呵护,马彩娣就告诉自己:“我就是他们的妈妈了。”
▲ 马彩娣和丈夫指导学生
花鼓灯学校有几十个留守儿童,小张是其中一个。他父母常年在浙江杭州打工,由姐姐带他。缺少管教的小张变得有些叛逆,发脾气时还打同学。有一次,他还跟一个新来的女老师在课堂上打起来了。2014年,父母把他送到花鼓灯学校,马彩娣了解到这些情况,还是收下了这个孩子。
训练时,马彩娣发现小张的领悟能力特别强,是个好苗子。她开始给他开小灶,鼓励他。每次训练后,她都把小张送回家,走在街上,还时不时给他买点零食。一次,小张的奶奶生病了,马彩娣知道后买了水果和营养品去看望。在一次前翻练习中,小张一下子摔倒了,脚崴了,马彩娣就背着他去医院治疗。
在马彩娣的呵护下,小张渐渐地开始关心他人,不再打人了。训练中,他会帮助比他小的学员;训练后,他会主动收拾器具。他的学习成绩赶上来了,努力学会了跳花鼓灯,还担任了小班长。一年后,小张的父母说:“孩子送给你们带我们放心,就像送进了‘保险箱’。这个孩子懂事了,简直变了一个人。”如今,小张已经成为一名大学生了。
在和孩子们的相处中,马彩娣以一颗母亲的心灵温暖着每一个孩子。每个孩子动作的优缺点、家庭情况,马彩娣都了如指掌。孩子们伤了、病了、哭了、笑了,马彩娣都记在心上。
带着一帮孩子外出演出,马彩娣和王军是领队,是老师,也是保姆,宁可自己操碎心,也不让孩子受委屈。有一次,演出回来已是深夜,夫妻俩过家门不入,先把孩子们挨个安全送回家,等到两人进家门,天色已经透亮。
2013年夏天,花鼓灯学校接到参赛和出访的重要任务,马彩娣夫妇带着孩子们日夜在老文化站的露天水泥场地上排练。正午,地面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就这样烈日当头、挥汗如雨地练,老师和孩子们晒黑了一层、累瘦了一圈。但功夫不负有心人,马彩娣编排的《大河湾的孩子们》不仅荣获第七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比赛金奖,还走出国门参加第七届夏威夷国际青少年艺术节,并从16个国家和地区选派的节目中脱颖而出,夺得金奖。
此后,马彩娣又带着孩子们参加了央视《大手牵小手》《叮咯咙咚呛》和《星光大道》等节目录制,还在安徽少儿春晚、公益中国等演出中获得金奖。
后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花鼓灯学校盖起了小楼,排练厅铺了地板、安了空调,还有专门的化妆间。如今,再不需要挨家挨户动员孩子来学习了,大家纷纷报名。有的家庭姐姐、哥哥毕业后成才了,又送弟弟、妹妹来学习。不仅有乡下的孩子,还有城里的孩子专门到常坟学花鼓灯。
许多农村孩子进校前缩着头、弓着背,见人怯生生地不敢吭声,走出学校门时就变精神了,头抬起来了,腰挺起来了,不仅个个能歌善舞,而且落落大方、文明礼貌。乡亲们说,花鼓灯学校不仅像“保险箱”,更像个“魔术箱”,让孩子们变了个样。
从公婆开班教学到现在,30多年过去了,培训的学员已有上万人,很多农家孩子踩着花鼓灯的鼓点考入了大专院校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中有2000多名孩子被安徽省内外大型文艺团体录用,有近100名孩子因掌握花鼓灯技艺而被人民解放军特招入伍,成为军旅文艺骨干。安徽省歌舞剧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中央芭蕾舞团都有来自常坟花鼓灯学校的“台柱子”。花鼓灯学校托举起一个个农村娃,让他们实现了“鲤鱼跳龙门”。
如今,马彩娣还在重复着当初对家长们的承诺:“来这里学习花鼓灯,只要机会来了,一定让孩子们有出路。”她一次次告诉远在全国各地的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只要你们在外面好好地干,我的心里就满足了。”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作出重大贡献者的荣誉称号,每5年评选一次,今年全国共评出2493名。
马彩娣是安徽省蚌埠市三县唯一受到表彰的全国先进工作者。在怀远县常坟镇,马彩娣和丈夫发扬、传承花鼓灯的事迹已被传为佳话。给每一个孩子扣好第一粒扣子,做好艺术启蒙,做好精神文明引导,对待来学习花鼓灯的孩子,马彩娣视如己出,许多农家孩子、留守儿童在她的辅导下,踩着花鼓灯的鼓点改变了命运,找到人生价值,加入文化建设的队伍。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评价马彩娣及其一家的事业,他们的奉献不仅是花鼓灯的传承传播,还把爱心传递给留守儿童、传向全社会,为树立社会新风作出了积极贡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先进的丰富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