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中国好声音 记郑大一附院消化病院院长刘冰熔教授
记者 李新民 林娜 通讯员 高晓云
四年前,他从美丽的冰城哈尔滨来到了中原,在豫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他和他的团队已扎根这片沃土。他们坚守使命,妙手仁心,解除了数以万计百姓顽疾;他们坚守梦想、不畏艰辛,继续开创完成一系列世界首创技术,为唱响中国好声音而努力拼搏。
他就是刘冰熔——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病医院院长,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中原名医、九三学社社员。从事消化专业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的一名卓越的医生、学者和教师。
1.投身中原发展,为疑难病例尽心尽力
“豫”见他,是中原百姓的福音。他1年内走遍河南14个地市,全面和深入了解各地市消化疾病诊疗现状。勇于担当,对疑难病例从不放弃,对危重病人从不推诿,成为全省消化领域的坚强后盾。他内镜下切除患者长约12厘米贲门部肿物,术后当日患者可下床行走。攻坚克难,一例食管高位10厘米巨大肿瘤也内镜下成功切除。平安夜为一位失智老人取出吞入食管的假牙。……太多的疑难病例不胜枚举。为了百姓的安康,他加班加点是常态。为患者止血,他内镜下手术从0点做到凌晨7点。医者仁心,他为一个十二指肠巨大瘘口病人交住院费,并成功救治。对科里经济困难的疑难患者,他多次个人捐款和组织科内人员捐款救治。2020年1月,荣获医师报“十大医学影响力专家”。2020年4月,获“河南省高层次人才(C类)”。新近入选2020年度“中原名医”(公示期)是对他在豫工作的肯定和激励。
2.以学术为根本,全力提升科室学术氛围和提高学术水平
学科带头人对科室的未来及创新发展至关重要。在哈尔滨期间,他带领全科同志在十一年时间里,把一个平均住院人数不足50人,在黑龙江省处于二流行列的科室,发展成为到拥有240张固定床位,长期加床,年出院人数超过1万人,拥有三个内镜中心,年内镜检查及治疗数量接近7万例,年门诊量超过11万人,在国内、国际享有较高声誉的一流科室。来郑大一附院消化病院工作后,他秉承一贯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围绕医院的发展规划和对科室的发展定位设计学科发展方向。以创新求发展,以技术求生存,紧跟消化领域发展的最前沿,不断提高科室整体诊疗技术。以内镜治疗技术为龙头,以内科综合诊疗为基础,医教研全面发展,为再次打造具有国际有影响、国内一流的郑大一附院消化学科不断努力。
他坚持以学术为根本,致力于提升科室学术氛围和提高学术水平。关注青年医师的成长,督促每一位医师制定1-3年科研和临床发展规划,并按此目标切实实行。带领科室人员坚持每周三晨6:30英文文献抄读学习、每日7:30内镜下三、四级手术术前讨论。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学术水平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相信在他的带领下,科室将不断发展和前行。
3.教书育人,率先垂范
无论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还是现今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他一直工作在教学医院。除了大量繁重的临床工作,教学是必须承担的任务,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教学是重中之重。他热爱教学工作,把登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看作至高的荣誉。对学生从思想教育入手,培养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拼搏进取的敬业精神。疫情期间和所有研究生共同坚持在线英文文献抄读学习。三十余年医、教生涯已培养102名硕、博士研究生。其中还有一些外籍研究生。
4.抗击疫情,勇往直前
大年三十,他返回哈尔滨探望老人。接到疫情通知后,立即递交请战书并在初二匆匆赶回医院。此后迅速组织科室人员积极投身抗“疫”工作。在他的鼓励和动员下,科室相继有十多名医护人员参加支援疫区、隔离病房、发热门诊等一线工作。病房也始终承担着应有的临床工作,消化内镜工作在严格防护的基础上一直进行,并完成了一系列需紧急处理的高难度内镜下手术。同时严格执行医院政策,对医院安排有危险的病人,勇敢面对和承担救治任务。2020年9月,荣获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和医师报社“2020抗疫英雄谱.最美院长”。
他担任九三学社河南省医疗卫生专委会主任,也积极参与九三学社的各项活动,在抗疫期间带领社员积极捐款。
5.以为国争光为己任,以建功立业为荣光
他在完成繁重的高难度临床工作的同时,致力于创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创,开创了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技术、内镜下纯NOTES保胆切除息肉及保胆取石术、内镜下固有肌层剥离术(EMD)、内镜下消化道壁全层切除术(EFR)、内镜下食管隧道治疗粘膜下肿瘤治疗术(tEMD)、LiuPOEM、内镜下胃开窗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内镜下胃黏膜剥除(减肥)(EGMA)术等十几项世界第一的内镜手术技术和方法。来到中原后,他的创造力有了进一步的激发,他带领消化团队并联合全院及全国相关科研团队继续致力于新技术的研发,在中原大地创造出更多新的辉煌。近期和甲状腺外科邱新光教授团队联合开展的经口软式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研究被GIE杂志接受发表(影响因子:6.89,Gastrointest Endosc. 2020, S0016-5107(20):34628-9),开创了全新的治疗模式。连续两年获得郑大一附院国际首创新技术大奖。
他热情、坚毅、执着、奋进、志存高远又从不放弃,是一位充满奉献精神的学者,中原大地给了他发展的新的舞台和新的空间。他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新技术的开拓和新器械、新设备的研发之中,他希望用自己和团队不懈的努力,创造更多的新技术,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开创出更多的中国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