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中寺位于山西省交城县西北十公里左右的陡崖石壁上,始创于北魏延兴二年(472年),建成于承明元年(476年)。因寺院处于层峦叠嶂中,山形如壁,故又称“石壁寺”。没去过玄中寺,如论如何你是想象不出该寺的崔嵬和神奇的。
据说,玄中寺是佛教阿弥陀佛化身在中华大地初始接引众生、昭示净土的地方。一句僧众随口而出的“阿弥陀佛”偈语,从这里传遍全世界;同时,这还是净土宗开宗立派,三位祖师驻锡的地方,这更是称名念佛法门的发源地,阿弥陀佛的道场;玄中寺也俗称极乐世界驻娑婆世界的办事处总部。
隆冬时节,寒风凛凛。百无聊赖之际,笔者随友人探访玄中寺。游览下来,寺院着实让人感到殊胜的庄严。空谷幽深,朔风怒号,但身值于玄中寺中,却又倍感春意盎然,“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尤其当你移步寺院殿堂,眼前一亮,顿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眼前的这片花海,原来是寺院方丈悟定大和尚专门邀请著名花艺师梁子老师的杰作。梁子老师正在为该寺院常住师父和居士传授插花技艺。这样的场景,正好被我们遇上。
插画的妙处与意境,早已令整个寺院花香四溢,其乐融融。都说僧人的生活枯燥乏味,殊不知玄中寺的和尚因为玄妙无比的插画艺术,就此开始了不一样的花样僧活。
插花艺术缘起于中国古代的佛事活动,早在唐宋时期,就有向佛陀、向三宝供奉鲜花的习俗。考古界认为,插花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狭义上说用器皿储水插花,是从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有了佛前供花后才开始发展普及的。唐代时插花活动有了重大变化,不仅仅是佛前清供的形式,更是进入艺术欣赏的领域。古人插花是非常考究的,元代到清代,文人插花大多以心象花为主。心象花不同于理念花,更多的是借花明志,表达作者的主观意志和内心情感。除了赏心悦目,更是涵养心性,抒发内心的情怀雅致、审美诉求及人格情操等,追求清雅朴实的花品花格、自我陶冶和内在净化。
既然插花艺术起缘于佛前供花,那么佛前供花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寺中悟定大和尚向我们如是说:“佛前供花不仅仅用来庄严庙宇佛像,佛经中明确记载了鲜花供佛得来生相貌庄严美丽令人欢喜,出生种族高贵财富具足,修行成就解脱圆成证悟等等的果报与功德!”
在常人眼里,作为和尚,每天好好修行、诵经、打坐念佛不就可以了吗?佛前供花功德无量,买花供佛不一样吗?干嘛还要学习插花呢?实际上,悟定大和尚把梁子老师请到寺院,发心教授师父们学习插花,也是用心良苦。悟定大和尚如此开示:“花艺又称花道。什么是道?道就是门径,修行入门的功夫。常人学习插花,目的就是为了身心净化,能够心摄一处。花艺有它的独特性,为什么同样的花,同样的老师教,每个人的作品不同?就是因为各人心境、艺术修养不同,体现形式便不同,作品便各异。插花作品,实际上就是自我内心的一种修行体现。插花有主干,有副干,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既是时间如何安排的体现,也是一个如何取舍的过种。要想使自己的作品赏心悦目,需要宁心静气,神情专注,这不是简单的插花,而是一种修心,心静则花美。所谓一花一世界,这个世界实际上也是通过花观照我们自己的内心。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在禅房里摆上一束花,心情立刻便不一样,不仅环境美了,我们的心也会变得柔软。人们把插好的花供养佛,是以花的庄严、清净供养佛,以此来净化、庄严内心,增长道心和恭敬心,自然心生欢喜。所以,我们更要学会供养。”
对佛弟子来说,学习插花可以作为一种心性的修持。除了用自己的真心供养三宝,也在这个过程中净化自心,陶冶自心。精神专注,获得的是寂静的喜悦。借花献佛,表达情感,创造生活美之外,还可以很好地让自己沉静下来,是心性的修持,觉性的培养。在寂静专注中,清净幽雅地回归本心与本性。通过外在的花与器,颜色、形态、质感的和谐搭配,完美统一,从而达到古人“静、雅、美、真、和”的境界。
据说,信佛的人,不到玄中寺,永远感应不到阿弥陀佛的深层含义。玄中寺是阿弥陀佛化身在中华大地上初始接引众生、昭示净土的地方,也是净土宗开宗立派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善导大师三位祖师驻锡的地方,这是称名念佛法门的发源地,也是历代祖师弘扬净土的根本道场。现任住持方丈悟定大和尚,恪守净土家风,承袭丛林传统,践行民主管理,僧众六和共住。
不得不说的是,玄中寺悟定大和尚本就是非凡之人。他曾闭关刺血书写经书二十多年,有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等二十多部纯血经书供养我国佛教四大名山。悟定大和尚文采非凡,更写得一手好字,虽名扬四海,却为人内敛谦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寺院的建设上。末法时代,在很多人眼里,寺院已不再是从前的样子,甚至在心里产生偏见。如此现状,为了维护祖庭风范,使玄中寺始终保持庄严、清静的道风,悟定大和尚不遗余力地为僧众创造、提供各种修行、学习条件和机会,力争打造一支真正的专注修行的僧团。
当我们依依惜别玄中寺的时候,寺中青灯袈裟的和尚们的花样僧活依然在继续。悟定大和尚向我们道别的同时,也真诚发愿并虔诚理请四方法师和佛弟子前来玄中寺,共同护持净土道场,发扬佛教祖庭雄风。(文/图 张琦 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