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客堂间”,村民们展开了一场关于“美丽乡村如何建设”的激烈讨论。有人提出应该建一个休闲小广场,有人反对,说是建了小广场晚上跳广场舞太吵;有人提出应该修一个停车场,又有人反对,说是停车场给外地租房客停车,本地人还是享受不到便利;有人提出建个花坛,还是有人反对,说是日子久了花坛的维护是个问题;还有人提出,空地原先就是家里的自留地,自己就想种菜,谁都不让用……
在曹中村,“文化客堂间”正是村民商量村里大事、开展自治的议事处。
在这里,村干部主持下,村民们一起调整村宅空地的建设方案。哪里做花坛,绿化后期由哪户人家看管;哪里种菜,怎样修建菜园小围墙;哪里做停车场,停车场如何维护……经协商,大家达成了一致意见,村里停车难、乱晾晒等大大小小的问题解决啦。
有了“文化客堂间”,地处闵行区东面的梅陇镇,格外有活力。实际上,梅陇镇的美丽乡村建设早在几年前就如火如荼地展开:黑臭的断头河道经过疏浚,重新清澈秀美了;原先脏乱差的城中村变成了“生态园”……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同时,梅陇镇的文化建设一步不落,以“文化客堂间”为村民拓出公共活动的新空间,也为城乡治理找到了支点。
有了“文化客堂间”,梅陇镇格外有活力。
2016年,通过专家调研、实地勘察,梅陇镇选定曹中村、行西村作为第一批“文化客堂间”的建设点,希望通过挖掘乡风习俗、乡情故事,实现乡土文化传承。
行西村“文化客堂间”
“曹中村有12个村民小组,随着城市化发展,其中5个村民小组都已经动迁出去了。但不管搬得多远,他们的根都还在村里。逢年过节,他们都回到村里的客堂间坐一坐,叙一叙家常。”曹中村党总支常务副书记林彩萍说,一代代村民把“文化客堂间”视为共同记忆的承载地,倾注了真切深厚的情意,这里理所当然是厚植乡土文化的空间。
“文化客堂间”里,一块块精心制作的橱窗展板、一幅幅记录历史的老照片、一台台说唱今日好生活的戏剧,将乡村的过去与现在、旧貌与新颜铺展出来,让乡愁有所安放。
曹中村“文化客堂间”记录历史的老照片
“赶早不忙,种早不荒;娘家饭香,婆家饭长。”“女儿不断娘家路,饮水难忘掘井人”……简朴的屏风上,图文并茂展示了曹中村的建制沿革、传统特产、乡情乡貌变迁等内容。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林师傅家40年来同一个角度拍摄的照片:1976年,他家只是两间破败的草棚;1982年,他家盖起了大瓦房;1986年,他家建起了两层小楼;现在,他动迁搬进了现代小区,门前矗立着一幢幢高楼。一张张对比鲜明的照片,真实记录了改革开放给曹中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像这样保存乡土气息、实现基层自治的行动,已经在多个村形成特色。随着第一批建设点的成功运行,目前梅陇镇已经建成7家“文化客堂间”。
除了曹中村和行西村,集心村的“文化客堂间”注重配送各类文艺演出、文化活动,让老百姓接受文化熏陶的同时,强化节目创作与自治管理。许泾村“文化客堂间”则以许泾文化为主题,以村民讲吧、村民舞台、村民健身、村民茶室、村民聊天室、村民阅览室、村民卫生室等为内容,逐渐成了村民互动交流点。
集心村“文化客堂间”的文艺演出
许泾村“文化客堂间”逐渐成为村民的互动交流点
“我们最早在蔷薇小学边的空地跳舞,后来被投诉扰民,就转去了虹梅菁典苑的地下车库继续跳,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以前,没有‘文化客堂间’的时候,村民们只能在老年活动室里打打麻将、聊聊闲天,比较单调、有点低级。”
张国琴是一名广场舞队的领队。她遇到的跳舞难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我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找到村里,希望能帮忙解决场地,村里很快就回应了我们的诉求,争取到老年活动室作为专门活动场所,又改造扩建,给装上了敞亮的镜子和配套的音响。这下,我们跳得更带劲了!”
老年活动室位于行南村“文化客堂间”。2018年投入使用的行南村“文化客堂间”,是比较宽敞的一所,两幢楼建筑面积共约1500平方米,除了老年活动室,还有村民宴会厅、会议室、卫生所、展示厅等,配置可谓丰富。
行南村“文化客堂间”
活动室展示柜里展示着20多个荣誉证书。“2016第三届横店中国大妈节最佳风尚奖”“2017年大爱城第一届达人秀比赛二等奖”……每张奖状都是队员用汗水浇灌而来。队员中年龄最小的47岁,最大的68岁。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每个工作日的晚上,都能看到她们跳舞的身影。
行南村村干部王慧英说,“文化客堂间”的老年活动室经过修缮更加适合舞蹈队的活动,为保护舞者身体,还铺设了橡胶地垫。“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已经培育出活力舞蹈队、行南太极队等群众自发的健身组织,为村民增添了一项幸福的事业。”
集心村也是如此。“现在真是不一样啦,‘文化客堂间’里有完备的文化设施,还免费开放,唱戏听戏都舒坦,我们也能追求阳春白雪的兴趣爱好了,小日子不要太滋润哦。”王慧英说。
集心村民间戏迷协会组织者金向华说,他们当中有乐队成员20余人,沪剧业余爱好者20余人。虽是个业余沪剧团,排演的戏却受到不少村民的喜爱。一传十,十传百,时常有单位邀请他们去演出,业余戏迷渐渐成了“草根名角”,大家都感到自豪。
富足的生活激发了人们更高层次的追求。在“文化客堂间”看大戏、唱沪剧、过戏瘾,已成为集心村村民共同的文化爱好。集心村的“文化客堂间”占地面积近800平方米,粉墙黛瓦,古色古香。其最大的亮点是一个灯光音响设施齐全、可容纳300人的大舞台,每年各种文化演出超20场,服务村民达7000人次。每周有专业演出,戏迷每周二晚上带来自排自演的戏。梅陇镇沪剧团常来这里,剧目有《大雷雨》《少奶奶的扇子》,还有最新的禁毒题材《心有泪千行》等。文化领军人物之一、行西村的平桂琴还在这里驻点开设了课堂,义务普及沪剧知识,收了很多对沪剧感兴趣的学生,倾力授课。
集心村“文化客堂间”每年各种文化演出超20场
这背后,是梅陇镇文体中心打通了市、区、镇、村四级网络,自2017年起将文化项目配送到了每一个“文化客堂间”,还引入文化能人丰富内涵。在文化能人带动之下,梅陇又形成了文化领军人物为“文化指导员”、各“文化客堂间”文化干部和社区各类文化团队为骨干的三级服务机制,培养、带动一批有影响力的基层文化工作者,形成了较为专业的群众文化工作人员队伍。
“文化客堂间”里,村民讲述故事时,用不着提醒,就有工作人员及时记录下来,提升为“百姓口述历史”。村民动笔形成的文字,镇上从中挑选优秀文章和精彩言论,向报刊推荐发表,其他作品则用于制作黑板报、标语牌,公布于众。
比如,最近发掘的乡谚俗语,现在正张贴在标语牌上:
“娘家饭香,婆家饭长。”
“面筋裹馄饨,一块土浪人。”
“宅上出个好嫂嫂,满村姑娘齐学好。”
如此言简意赅又富有哲理的沪谚,不禁让人佩服老百姓的生活智慧。更重要是,这些语言来源于身边人,当地群众的接受和认同度很高,贤德民风随之形成。
今年9月,一部没有名演员也没有离奇情节的小品在上海市民中间传开了。作品讲述的是梅陇镇村民争抢非遗比赛名额,通过“文化客堂间”主理人带领村民用自己的文化艺术方式参与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的故事。这台小品凝聚着村民们对“文化客堂间”的认同。
行南村“文化客堂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