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基层 » 正文

云上遐思 李秋燕散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2-03  浏览次数:222739
核心提示:日报头条河南郑州讯(刘君): 读一篇犹如柔弱女性的内心的独白,是一种享受,当把这种独白与大自然美丽的融合,用女性的生命内涵进行开掘,凭着对普遍的人生价值探讨的勇气,依托女性自我的勇气,深入被普遍看见却又

   日报头条河南郑州讯(刘君): 读一篇犹如柔弱女性的内心的独白,是一种享受,当把这种独白与大自然美丽的融合,用女性的生命内涵进行开掘,凭着对普遍的人生价值探讨的勇气,依托女性自我的勇气,深入被普遍看见却又忽略的场景,其叙事主题便获取了升华的意义。用忠于生活一半真实一半理想的意蕴平衡自己的灵魂,坚守灵魂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坚守心怡的性情状态,是一泓清清的小溪,是一片葱郁的景色,是一座山林,是一段历史,是时代的印痕,是一声声吟唱。作家李秋燕用平淡、真实、质朴、清新、隽永的文笔,用丰富的情感,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情节合理,描写生动,引人入胜,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意味悠长。花开的时候更有思念的奇妙,寻找她的国度,云中的世界在微醉中翩翩起舞,万千状态,寻觅她的倩影……

请看——
      云上遐思
       ▪李秋燕  

    两年前,在微信圈里得知修武县的山上有一处民宿叫“云上的院子”,透过微友们拍的照片,我粗略知道那是个以石房为主,且草木葳蕤,幽雅别致的地方,心向往之。
  
  今年六月恰逢市文联组织“弘扬黄河文化,主力扶贫攻坚 ”送文艺下乡活动,我便随团欣然前往,去感受了她的迷人魅力且探寻了她的前世今生。
  
  午后的山上,小雨蒙蒙,高大的拱形石门上方用一原木木板悬挂着“云上”二字,青石原木相迎,古朴又生动。在朦朦烟雨中这座屹立于太行山腹地深处的石头院子,更显得楚楚动人,宛若江南水乡的女子,温柔恬静。
  
  众人随导游进入青石拱门下,左右两张标准的黑板映入眼帘,左边书写着:毛主席教导我们说,知识青年要到农村去。右边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导游说这里原本是金陵坡村里一所荒废小学的教室,随着村民的离去而荒废。后来在云上设计师的建议下,把这所荒废的教室改造成一间展厅,展厅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添砖加瓦,下半部分是过去的遗址,上半部分用当地石头继续加盖。为了还原教室的原貌,当时的黑板就完整保留下来了。石墙上的黑板和角落里停靠的那辆老旧自行车瞬间把我的思绪牵拽到从前,往事袭来,周边所有的嘈杂都隐匿到空蒙烟雨中。
  
  儿时,我喜欢在庄稼都收割殆尽的十月里,踩着刚刚犁过的泥土,放眼北望,看太行山黑黢黢延绵起伏的轮廊。当时,觉得太行山离我很远又很近,远是因为我从未触摸过他,他的海拔与宽广一直藏在我的梦里,我的想像里;近是因为我能望见他,在物理上凡是能望見的东西都离自己不远,这应该是真理。幼小的我对这座山充满了渴望与好奇,在心里无数次计算我与太行山的距离,以致于偶尔碰见一块石头我都觉得稀罕亲近。冥冥之中觉得那山与我有一种不解的缘分。如今,人群已远,我实实在在地站在这里,独自亲近石头小院应是别有滋味。
  
  云上的石头,因人而悟。这里的石阶没有起点,石路没有尽头,稳重的石块在小路上自然排列,单调却不乏味,伸展到大山深处,你可以随时起程,到处都是远方。踩着湿漉漉的石阶,时光不由得慢了下来,抬头雾气蒙蒙,群山若隐若现,伸手触石墙宛如攥住往事。石头永恒,遇见懂他的人,他便打开生命,不懂他的,他甘愿寂寞千年不奢谈繁华,你来是客,你走他不惊。云上的石板路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时而逼仄,时而畅达,移步即景。缓步独行,凡尘市井之声已飘然远去,耳边只有雨声、风声、鸟鸣。
  
  云上的草木,随意从容。人闲春意浓,虽是夏季,云上的春天却未走远,石路缝隙间挤出一团紫色,石墙拐角处冒出一丛粉红,方格石窗沿上乍现一束鹅黄,不喧闹,不妖不媚,朵朵生动,朵朵从容。慕然回首,一壁的爬山虎扑棱棱地贴在石墙上看你。迎面过去,目光从翠竹丛中穿过窄窄的石拱门跌落到绵延起伏的青山上,你真的在云上。爬山虎贴石墙疯长,紧紧密密,像是要把浸在石墙纹理深处的沧桑吸附到绿叶间,表给天地。怔怔地这样想着,猛然发现拐角处一排石窑洞在望你。窑洞连着窑洞,窑洞与窑洞之间悬挂一长串火红的辣椒和一长串金黄的玉米。行走间,不由得感知到农耕文化和艺术之间的渊源。石磨在雨中静默,提醒你怀念随磨旋转的日子,饥馑的苦难已走远,但热切与巴望从未落幕。厅前豆角秧随意缠绕在架子上,紫白相间的豆角花在细雨中微微颤动,叶子越发的翠绿,你只管细瞧、倾听,无人来扰。
  
  云上拐角很多,每个拐角处都有风景。踏在木楼梯上,咚咚响,一种难以名状的滋味便从脚底升腾到心底。坐在二楼的长木桌旁,灯光氤氲,拥一卷线装书,思绪便驰骋在唐诗宋词的故乡,随“故国不堪月明中”伤感,随“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慨叹,人生中的一些事,总让你剪不断,理还乱,解不开,放不下。回眸处,窗外的云雾在招揽着你,拐角便登上小楼顶台。老槐树仁慈,探枝叶裹着实木桌、藤椅,等你来发呆。片片青瓦层层叠叠地覆盖着屋顶,落雨生花处,瓦松与你坦然对视,想触摸,却不忍伸手,唯恐惊扰这吸日月精华的生灵,此刻,你只能怀揣敬畏。蜷缩藤椅里,任由细雨打湿睫毛,混着雨,把平素积压的委屈道给青山听,此刻,你不由得卸下面具,还原本真。云上楼台上,宜静宜动,宜悲宜喜,放眼眺望群山,任你心绪奔腾,可在淫雨霏霏时,感极而悲;可在春和景明时,宠辱皆忘,把酒临风。云上的每个拐角都会给你意想不到的灵感,在每个拐角处你都可以养眼、养神、养心。
  
  回转石路,老杏树斜卧在石桥处等你。黄澄澄的杏儿,挤满枝桠,抬手可摘。小心翼翼地摘一颗,捧在手心,胖嘟嘟的让人欢喜,轻咬一口,一丝甜蜜直抵心脾。石桌、石凳在绿草间显得发亮夺目,坐在那里你可以发各种呆,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一按快门,就把你定格在最美时光里。
  
  廊亭旁,千年的槐树在微雨中摇曳着云上的前世,废墟剧场上万年的石头吐露着云上的今生。拦住一个正在收拾落叶的大姐攀谈才知:脚下的金陵坡村,距离云台山景区直线距离仅有五六公里,由于山脉阻隔、交通不便,守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却日渐萧条。为了生计,村里的年轻人都走出了大山,仅剩一些老人留守。很多建筑因为年代久远而凋敝破败,只剩残垣断壁,村民们也都陆续搬离了世代居住的石头房。废墟剧场,原本是村里地主家的庭院,建于1934年,但早已荒废,后来,改造成村里的小学,在当地政府号召美丽乡村建设,云台山旅游二次创业的背景下,一支致力于乡村建设的队伍来到了这里,用情怀、文化修复了老村落。村民们有200多间的废旧石屋被流转,有100余名村民在此就业,其中贫困人口20多人。当我问她为何知道如此详细时,她才爽朗大笑说,她自己就是金陵坡村人。
  
  纯朴的大姐得知作家团到此采风,神情更加喜悦,话也多了起来:“现在环境美了,路也通了,游客也很多,村民收入也提高了,这都是遇上扶贫好政策了啊,你们回去可得好好写写,替俺村宣传宣传!俺村还有好多故事哩,村里老一辈人都参加过抗战的,是有名的革命村。俺村传统可好,前几年开发云上,村里人都可支持建设,家家都捐有老物件。你看那石磨就是俺家的,在家没啥用,到这就成风景了.....”望着大姐,我的心也随她的喜悦飞翔起来。
  
  人头攒动,一行人聚集在廊亭下。导游的小喇叭里传来:云上在民宿开发中,建设者遵循美学规律,起用老工匠,重拾老手艺,利用老材料,将古村风貌、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融入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废墟修复,修旧如旧,以废墟美学民宿为产业,强调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满眼石头房,只闻鸡鸣犬吠,古树老石墙的金陵坡村,建筑已“再生”,村子已“复活”。这片山地,从乡绅老地主院到乡村小学,又从废旧小学蝶变成现在的云上院子。目前,这个村子已成为千千万万个美丽乡村的典范,成为游客寻找乡愁的栖息地。
  
  行至山穷处,坐看云起时。在云上的院子里我寻到了远离已久的闲适和惬意。云上的石头、草木已深深驻扎在我的梦里。
  
 【作者简介】李秋燕,供职于焦作市山阳区人社局。焦作市作家协会会员。喜欢读书,热爱生活,率真坦荡,喜欢书写心中所感,不为因写而写所绑架,有多篇文章发表在地方报刊和网络媒体。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