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乡村振兴 » 正文

贵州:地质人的驻村情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2-01  浏览次数:199326
核心提示:脱贫大决战:贵州大扶贫系列报道之一百一十七贵州:地质人的驻村情怀  “省地矿局到大菁村的驻村队员,我对他们评价是三个字:有情怀:有为民的情怀,有忘我的情怀,有不小康不离弃的情怀。”钟山区大河镇的党委书

脱贫大决战:贵州大扶贫系列报道之一百一十七

贵州:地质人的驻村情怀


  “省地矿局到大菁村的驻村队员,我对他们评价是三个字:有情怀:有为民的情怀,有忘我的情怀,有不小康不离弃的情怀。”钟山区大河镇的党委书记朱军对笔者如是说。从副镇长到镇长到书记,不脱贫不脱钩,朱军在大河镇已经工作10年了。务实厚道、富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战略思维,同时有满满的百姓情怀。而省地矿局派驻到大菁村的第一书记,从尹努寻到杨润植,他们为大菁村乃至大河镇的脱贫攻坚做出了忘我牺牲和无私奉献。从一个贫困落后村到小康示范村,从采煤沦陷区到瑞士风情园,大菁村的百姓忘不了地矿派来的好干部,好支书。

  这是11月上旬,按照省地矿局党委关于驻村队员回访的部署,省地质环境院院长吕刚委派副院长王瑞陪同原驻村队员尹努寻一道,到大菁村开展为期一周的回访活动。在新建的村两委办公楼前,王瑞将环境院购买的价值两万元的办公设备赠送给村两委。接着,走访慰问了一些困难户家庭。


  作为曾经是大河镇挂职副书记、大菁村第一支书,尹努寻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看着家家户户水泥路连接,水管接到家门口,还有小闲亭、小栅栏、小菜园,自成风景;彩色的瑞士住房,代替了原来的瓦屋茅房;茶叶与果树,代替了原来的包谷红薯。脱掉了千年的贫困标签,进入了小康的村民,一脸灿烂阳光,尹努寻连日来禁不住的兴奋与感叹:驻村两年,离开又两年了,这里变化实在太大了;看见已经脱贫的村里的大人小孩,名字个个都清晰记得,就像亲人一样。

  是呀,陪同我们一路去看望慰问困难户的大菁村副支书、扶贫专干费加磊都说,他外出读大学时,一个学期回来,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问了熟人后都还是不太相信。


  大河镇,作为“三线”建设和改革开放初期的西南片区重要能源基地,煤矿资源十分丰富,为地方经济带来了巨大活力。这里曾经依煤而兴,但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环境的严重破坏,大菁村等地成为采煤塌陷区,环境污染与贫困落后交织叠加,大河镇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

  就在此时,省地矿局扶贫转战到大河镇,地质队员驻村来到了大菁村。发挥专业优势,精准脱贫攻坚,地矿人执着地协助镇村将矿山综合治理与地质灾害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改造、精准扶贫等政策有机结合,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奋力走出了一条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新路。至2019年底,大河镇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3%,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清零”,一举成为省级生态镇,完成了从贫困村到小康示范点,从采矿沦陷区到花园式的瑞士别墅群的华丽变身。

  “山顶种茶叶,山腰种果树,山底种蔬菜,既修复了生态,又增加农民收入,还靓丽了山村。”这是朱军的大思路,也是大河的大成果。大菁村在山上,茶树拔节而长,果梨等秋来飘香。据钟山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陆魁元介绍,茶树根系发达,涵养水分和土壤能力强,可采摘长达50年。用茶树进行矿区生态修复,既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又收获良好的生态效益。而省地矿局适时决策,投专资培训村里的茶叶种植技术人员,协同从湄潭引进先进技术,选择能够形成产业的小灌木茶树为土地复绿植物,着力把矿区开发成为度假区,把茶园演变成公园,实现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尹努寻杨润植走村串户,环绕大菁村带来的是清新雅致公园般的享受。仅看那省地矿局扶持的小康菜园,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田园风光为韵,以村落民宅为形,以庭院经济为基,房前屋后不留渣,庭院内外果蔬花。村民说,我们这里四季有绿,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菜。村支书王小二笑问我们,城里人羡慕不?大家笑声朗朗,对党的感恩发自内心。

  整个大河镇,通过生态修复治理工作的开展,不断完善配套路、水等基础设施,推进采煤沉陷区公路网提级改造、现代农业园区观光道路、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实现矿区内园区和旅游景区二级公路全覆盖,建设红岩水库解决了2.4万人饮用水安全问题,让昔日的塌陷区变成绿色宜居地。发展了一批高山冷凉蔬菜、黑大蒜等“林下产业”,形成特色经果18000亩、蔬菜10000亩、红豆杉1300亩、茶叶3000亩、花卉药材8500亩、花卉苗圃6200亩等产业生态观光带。据钟山区政府办党组成员张星介绍,大河镇推行了治理和开发结合的方式,实施生态产业化的绿色发展模式,把高原煤区变为生态绿地,把生态效益转化成为经济效益,把自然资源变为社会财富。

  山转水转村落转,一个煤层气施工现场出现在大菁村,尹努寻一种专业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大菁村等地不采煤了,但煤层气开发正当时。这里的煤层气具有储量大、分布集中、品位较高、适合大规模开发等突出优势。由六盘水能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预计到2020年底,大河镇可建成钻井245口,产能1亿立方米/年。还有利用大河的地热资源打造温泉酒庄,依托山势建设98个温泉养身池等,使清洁能源变成了新兴资源,实现了矿产资源的绿色发展。美好的生态环境和清爽宜人的气候,引来了八方游客,乡村旅游迎来“井喷式”增长,大河近四年来累计接待休闲旅游农业体验318万余人次,旅游总产值达1.21亿元。

  驻村时的尹努寻,是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的预警预报科长、高级工程师。2016年4月,省地矿局派他到大河镇大箐村驻村任第一支书;两个月后,当选大河镇党委副书记,分管全镇的扶贫工作。回访,不由得往事回放。

  “大河镇大箐村原本对我来说就不陌生”,尹努寻说。来此驻村之前,作为贵州省地质环境环境监测院的一名专门从事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先后3次来到大菁村开展过地质灾害调查相关工作,了解地质环境脆弱、山高坡陡、地形切割深,且位于国有大煤矿矿界及其采空区范围内,地质灾害发育程度高。驻村后,尹努寻通过实地调查和与村民沟通交流掌握:村所辖12平方公里范围内发育有4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均威胁100人以上村民生命财产安全。怎么办?他感到了责任,下决心要利用专业特长,发挥单位优势,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在保民生的同时助推精准扶贫。

  记得驻村第一天,尹努寻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村办公楼狭小、破败,雨水渗漏,墙体开裂变形较严重,对办公及办事人员的安全构成了威胁。村支两委早就想异地搬迁重建办公楼,但有困难。尹努寻立即向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党委书记院长吕刚请示,吕刚当即表示愿意出资并委托地矿基础公司为拟新建办公楼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8月,《大箐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正式提交。两年后,一栋崭新的村委办公楼平地而起。

  驻村不久,汛期到来。三组村民赵全齐一早就给尹努寻打去了一个电话。因为他觉得这个难题只有新来的第一书记可以破解。原来是他在进行异地搬迁安置房修建时,地基基槽开挖过程中遇到了溶洞,不知道这溶洞究竟有多深?也不知这地基究竟该如何处理。尹努寻挂断电话后,立即赶到现场查看,发现的确存在溶洞,但溶洞的大小及分布范围通过肉眼观察并不清楚。尹努寻现场了解到,此处是村三组赵家寨采空区塌陷和高家寨采空区塌陷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68户村民因受其威胁,政府对他们实现了异地搬迁安置。当下之急是尽快查清溶洞大小及分布范围。处紧急而不惊,尹努寻立即请示院长吕刚。吕刚既是院行政领导,又是地质环境方面的专家,他一方面叫村民暂停施工,一方面联系物探队伍。次日,物探组带着专业设备赶到现场,通过勘测,迅速查清了该溶洞的大小和分布范围,尹努寻根据勘测结果从专业技术上现场指导解决了溶洞的处理工作,既避免了项目的重复建设,又有效保障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村六组老屋基又出问题了,出现崩塌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34户121人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人命关天,不可懈怠,必须进行紧急专项治理。尹努寻的求助电话又打到了吕刚的手机上,并在微信上附图。吕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赶赴村六组,查看灾情,思索对策。发现其稳定性较差,随时都失稳崩塌的可能。他利用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属于省国土资源厅与省地矿局共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特殊身份,向省国土资源厅相关部门积极争取的基础上,并与六盘水市国土资源局钟山区分局密切配合,终于将该村六组老屋基崩塌纳入了2016年度地质灾害治理行动项目,省财政厅联合省国土资源厅下文批复下达了该项目的补助资金,治理最终预算总投入资金507万元,其中省级补助专项资金254万元。尹努寻坚持做好监测,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笔者看到,一道数百米长的钢丝屏障拦在山腰,守护的是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上山又下山,蜿蜒风景线。我们惊喜地看到,大河人把石漠化区,整体改造成了“大河堡花园景区”并售门票;把原来的“四荒地”,建成了国学馆及传统文化旅游街;把原来的小水塘,建成了水源地与喷泉景点。新建的瑞士小镇,俨然异国风情;农家旅馆家家是,农民就业公司旺。过去贫穷的农业小镇、煤炭资源型小镇,变成了今天的全域旅游小镇,参观学习、旅游观光的人络绎不绝。

  “地质环境院的领导又看望我们来了!”

  “尹书记又回村来了,我们村有两个第一书记了”!

  连日来,钟山区大河镇大菁村村民奔走相告。

  虽然已经升职并调任109地质队总工程师,但尹努寻说,他永远是环境院的职工,也永远是大菁村的村民。

  千年贫困的大菁村已昂首出列,接下来的乡村振兴,将无缝连接。临别,省地质环境院副院长王瑞紧紧握住大菁村支书王小二的手说,我们将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关注并支持大菁村的民生与发展,相信大菁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大河镇党委书记朱军竖起大拇指说:好哇!扶上马,送到底!

  绿水青山,蓝天净土,彩房炊烟,换了人间。(欧德琳 何晓华)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