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 作者:客户单薛帅、刘淼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给诸多领域带来了致命性打击,也改变了很多行业原先的发展轨迹。然而,在巨大的困难与挑战中也蕴藏着新生与机遇,比如,对线上演出而言,疫情如同催化剂与加速器,让舞台艺术“冲上云端”、突破空间壁垒,在线上大放异彩,更让“线上+线下”演出全场景运行时代提前到来。
毫不逊色于《相信未来》大型义演等娱乐圈、流行音乐圈的线上“风暴”,高雅艺术圈在这次的疫情“大考”中也频放“大招”:“云创作”“云排练”“云展演”“云互动”……在封城、隔离、宅家的特殊时期,诸多艺术院团不断尝试新的舞台呈现、探索创新传播模式,以满足观众的需求。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线上演出也渐成常态。
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精准定位,精准施策?如何振翅于“云端”,遨游于科技蓝海,促使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眼下,这将成为文化艺术主管部门、各艺术院团和从业人员需要面对和破解的课题。未来,随着呈现方式的革新,艺术院团传统的艺术形态和生产创作模式是否也会发生新一轮的变革?舞台艺术的市场是否会在5G、VR、AR等技术的赋能下,像电商直播带货般迎来爆发式增长?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也有待揭晓。
“云”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2019年演出行业洞察报告》发布时就曾预测,2020年线上演出有望形成新的风口。事实证明,线上演出不仅仅是风口,不到一年已成为涌动的潮流。从一组数据即可管窥这场大潮之汹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歌剧舞剧院创排的音乐剧《一爱千年》进行了“线上先首演、线下再巡演”的尝试,线上首播关注度破20万,点赞数近45万,网络平台浏览量破400万。
中国歌剧舞剧院创排的音乐剧《一爱千年》
8月8日至9月6日,由国家京剧院与湖北省京剧院主办,全国共18家京剧院团参与的“京剧的夏天——全国京剧院团线上抗疫展演月”活动共开展直播30场次,作品共97个,累计观看人数逾7997万,点赞超3036万,平均每场观看量285.7万。
“京剧的夏天——全国京剧院团线上抗疫展演月”活动中直播作品《龙凤呈祥》剧照
今年9月,中国国家话剧院联合全国20家话剧院团,举办了“秋天的‘剧’会——全国话剧院团疫情期间原创作品线上展演”。连续23天每晚7点半 在学习强国、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央视新闻、央视频、快手5个平台同时推出,累计播放量突破2570万,点赞数43.1万。
“秋天的‘剧’会——全国话剧院团疫情期间原创作品线上展演”作品剧照,图1为《回家》,图2为《一步之遥》,图3为《夜深人不静》。王昊宸 摄
……
对很多艺术院团负责人而言,这样的数据是不曾想象、无法预料的。
“尝试线上演出,完全是出于自身的困境。”国家京剧院副院长张亚峰回忆,由于受疫情影响梅兰芳大剧院关闭,没有演出,收入告急。当限制放宽,允许50%上座率时,“对于剧院大小剧场100多个座位,50%的上座率也就几十个,票房仍不理想。”于是,他们开始考虑开展线上演出。
现实的“冷酷”,让张亚峰意识到需要转换理念。为适应新形势,他和团队边学边实践,为此还买了两本工具书——《快手是什么》《抖音如何做》。张亚峰说:“当我们以项目组的形式发出倡议后,全国有几十家院团表示愿意加入,我们遴选了18家,将全部演出资源推向‘云端’,上线学习强国、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央视频、广播电视总台央广文艺之声《戏迷天地》栏目、快手、云听、喜马拉雅、蜻蜓FM等线上平台,从演出线上直播到名角直播间互动,最大限度满足广大戏迷,挖掘潜在戏迷。”
若没有这次实践,很多京剧院团的负责人对观众的“量”并没有具象的认知。“京剧的夏天”开幕式演出开播10分钟内,人气就快速飙升,实时观看人数超过18万,整场下来,总观看787万人次,点赞超560万次。“一场剧场演出的观众也就几百人,很难想象100多万名观众是多大的能量!”武汉京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刘子微感叹,“古老京剧走到现在,观众断层、创新乏力等问题十分严峻。通过线上直播扩大影响力、吸引观众十分迫切,也十分必要。这次名团、大团、名角集体‘触网’,展示了京剧界的态度,会对京剧的创新和持续发展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
观众在哪儿,演出就该到哪儿
张亚峰认为,线上直播演出中,虽然演员与观众隔着屏幕,但可实现更直接的互动交流,“弹幕”“实时留言”一改剧场演出的单向输出模式,使观众既可以跟名家互动、点赞,又可以跟其他观众交流,实现了实时双向交流、观演互动,大大提高了观剧热情。相比之下,线下实体剧院的服务量级、辐射范围、互动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当下有着多元需求的观众。
为什么一定要发展线上?
“因为观众在哪儿,演出就应该到哪儿。我们最为现实的潜在观众增量,目前及未来都在线上,必须加快步伐才能跟得上并满足观众的基本需求。”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孙佳山认为,不能低估大众对任何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的喜爱度与接受度。“票价较高、场次有限等线下实体剧院无法突破的限制,导致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将相当一部分潜在观众‘请’进剧院,线上则凭借无限的‘空间’、低票价、零界限等优势,迎来更为庞大的观看群体。”同时,相较线下剧院,由于座位不同而带来的“等级化”观赏体验,线上则“一视同仁”。“在线上,全员‘第一排’、全员坐C位,这是一大优势。”孙佳山说。
在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表演艺术委员会主任宋官林看来,不同的审美视角、多元的审美期待给艺术创作、艺术表现增添了新的压力和动力,也是助推艺术创作由高原向高峰攀登的重要引擎。“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根本目标,无论是发展线上还是线下,这是根本遵循与底层逻辑。”宋官林说。
线上“反哺”线下,拉动“带客”量级
众所周知,包括戏剧在内的演艺行业是以现场演出、亲临体验为核心而充满互动性、仪式感的行业。青年文艺评论家、资深媒体人郑荣健道出了一些艺术院团踌躇不前的疑虑,当现场演出被导入线上、导向虚拟,传统的观演关系将随之消解。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演出团体认为线上直播可能会侵蚀现场演出的票房,导致对直播探索并不积极。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情形,技术手段已不再是障碍,但线上直播依然推进有限。
线上演出真会侵蚀线下的票房吗?
“今年疫情期间,美国纽约百老汇和英国伦敦西区剧院的全面萧条足以说明一切。”孙佳山举例,即使在1918年西班牙流感暴发、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百老汇的演出也未间断。此次长达几个月的全面停摆,在百老汇的历史上尚属首次,所造成的经济等各方面的损失不可估量,很多作品“束之高阁”,不少剧院宣告破产。“这更表明发展线上演出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也反映出我国众多艺术院团及演艺机构在此次疫情中选择转战线上的重要意义所在。”
事实上,线上作为线下的重要补充,在一定程度上能“反哺”线下,成为作品的“硬广”,实现由线上到线下的庞大“带客量”,培育更广阔市场。
线上的“云”玩法本就多样。曾任院团负责人的宋官林回忆,2019年,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推出了《你是一条河,在我心中流过》主题音乐会,恰逢演出淡季,票房惨淡。为寻求突围,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以及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直播分会的推动下,快手、酷狗、花椒、六间房等网络平台和主播直接进驻排练厅和后台,与演员交流、与主创互动,记录精彩瞬间。这一举措迅速拉动票房,沉寂在国家院团的多位青年艺术家,开始展现“流量明星”的粉丝影响力。
演出当晚,台前座无虚席,幕后则有多家网络媒体在百万名线上观众面前揭开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前的神秘面纱,演员化装、试音,演奏员练乐,舞美人员准备,导演与舞台监督交流……一个个演职人员无比熟悉的画面,对从未踏足后台的观众而言充满了新鲜感。“当晚观众流量相当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在剧场里演出人数10年的总和。”宋官林说。
“实际上,目前对‘云端’舞台的探索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国家话剧院党委书记诸葛燕喃认为,线上演出并不等于简单地把剧目放在线上播放,那和情景剧、电影没有区别,应该增强即时互动性。她拿戏剧举例说,未来的演出现场可以放置上百个机位,打造“在线即在场”的效果。这次疫情使中国国家话剧院意识到传统的舞台艺术呈现需要创新模式。“总结此前线上展演的经验,我们将在年底推出一部公安题材的原创作品《英雄时代》,通过高清拍摄、线上直播和院线放映的模式,为线上观众营造身临其境的观感。它将具有很强的即时性、互动性、参与性和选择性,真正打破了观众和舞台之间的‘第四面墙’。”诸葛燕喃说。
记者手记
改革深处的“上”“下”求索
一般来说,变革分为两种,一种是小幅迭代,一种是剧烈转型。今年疫情发生以来,线上演出市场的持续火热,更像是一个行业剧烈转型的征兆。这期间,各家艺术院团的积极探索与尝试,有形势倒逼的因素,但在科技发展使云、5G、AI等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时,相当于提前让整个演艺行业直面未来的种种可能。
眼下很多从业者在思考同一个问题:演出行业此次“云端”的集体绽放,究竟是特殊时期迫于无奈,暂时自救的昙花一现,还是真能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如果说直播带货带的是货,那么线上演出带的就是客。单从这一年的各项数据和实践报告便可得知:面对日益多元化和分众化的用户需求,线上演出必定会成为演出行业必备的方式,与线下相互融合,构成演出全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那么,线上演出的产品体验如何?观众普遍评价:一方面,线上打破了空间阻隔、时间限制,提供了更高效、更便捷、更经济的观赏方式;另一方面,受制于网络和技术,氛围感和仪式感缺失。如何改进将决定“云”演出市场的蓝海有多宽广。毕竟2020年只是线上“元年”,一些新的打开方式正在被开掘。
强大的技术是实现“云端”舞台更多玩法的基础。2015年的美职篮全明星赛中,VR技术服务商NextVR就已进行了VR直播尝试;在当今西甲联赛的多个球场上,通过安装的38台摄像机,观众可在直播画面中俯瞰整座球场,甚至还能合成“球员视角”,让观众以“亲历者”的身份观察场上的变化……这些“黑科技”若应用于舞台艺术,势必惊艳四座。试想屏幕前的观众可自由选择全景或局部视角,既可以看到气势恢宏的群像,又可以仔细观赏自己喜爱演员的面部特写,若再有大数据平台和人工智能逻辑的支撑,按观众喜好推送线上作品,更多艺术院团与优秀作品将直接锁定其垂直观众群,实现真正的精准服务。
“云”的推动下,随着大众观演方式、消费方式的变化,也促使艺术生产方式和内容渐渐发生转变。高质量演出直播往往涵盖了场地、灯光、音响、舞台乐器设备、拍摄团队、技术人员等方方面面。今后的艺术生产环节势必将线上因素前置,从灯光舞美、舞台设计到演员造型及走位、音效呈现等,不再单单以线下实体剧场的演出效果为唯一标准,不仅要保证线下的观感质量,还要照顾到线上的观赏效果。
如今,线上演出的商业模式日趋成熟,“跨界融合,为我所用”是各大艺术院团的必然选择。短短一年,“云”演出不断升级,已从初期的免费义演、公演逐步向付费模式迈进。5月19日,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原创音乐剧《一爱千年》以线上付费形式首演,在线观看人数远超一个剧院的容量。这说明观众愿意为线上买单,潜在观众群在不断扩大。线上演出就算付费,仍远远低于实体演出的价格。只要观众付费,就会对线上演出直播的品质与体验抱有更高要求。因此,要想做出立足于内容储备、品牌宣传、产品系列搭建的完善的线上产品,更需从理念上跳出线下桎梏,从线上产品本身思考。同时,探索线上演出的盈利模式、与观众之间具有黏性的交互模式也尤为关键。
曾经,高雅艺术圈的“高门槛”让许多人望而却步,线上直播、“云”演出拉开了遮蔽大众视野的幕布,让更多人看到了舞台上绽放的美好。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召开的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座谈会,指明了舞台艺术线上线下统筹协调发展的趋势。改革深处,柳暗花明即在“云端”。有了政府的主导与推动,演出行业的新风口已来临。作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中坚力量的国有文艺院团,肩负着在风口处引领风潮的时代责任与使命。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回顾我国的演出行业发展史,过去不曾像纽约百老汇般实现集群化的发展规模,那么眼下,当国际演出市场皆萧条之时,我国的艺术院团能否抓住“云”这一风口,关乎行业转型,是否能走在新时期的世界最前列。面对云蒸霞蔚、方兴未艾的线上市场,艺术院团和演艺机构能否主动作为,能否在艺术创作打磨、商业模式探索、用户流量转化、高新技术应用上狠下功夫,能否认清这一底层逻辑、紧握发展趋势,将决定艺术院团未来的格局与地位。
道在日新,唯改革者进。回顾十余载国有艺术院团的改革之路,不难发现,那些固步自封的“保守派”不可能在日趋竞争白热化的演出市场中“躺赢”,只会偏离受众。只有积极主动地守正创新,才能收获新时代红利,进而普惠亿万观众。敢于“上”“下”求索,方可乘风破浪、披荆斩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