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乡村振兴 » 正文

山西文旅扶贫:孔雀入深山 交出整村脱贫成绩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1-06  浏览次数:244067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 作者:李荣坤讲述人:刘海青(山西省娄烦县凤岛孔雀小镇负责人)我大学学的是农业专业,我很喜欢。1996年毕业后我到北京创业经营红酒,那些年比较顺,运气好,挣了一些钱。一晃近20年过去,

文章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  作者: 李荣坤

讲述人:刘海青

(山西省娄烦县凤岛孔雀小镇负责人)

 我大学学的是农业专业,我很喜欢。1996年毕业后我到北京创业经营红酒,那些年比较顺,运气好,挣了一些钱。一晃近20年过去,心里一直惦记着回家,可能山西人都比较恋家吧,出去了也想着回去,总觉得家里才是自己的“地盘”。


起初是七彩山鸡


2014年,在娄烦县天池店乡顺道村,正好空着1000亩地,我包下来,成立了娄烦县宇辰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很有成效。

2016年,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娄烦县委、县政府紧锣密鼓地谋划部署,我们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马文杰不止一次地找到我谈:“你的野山鸡养殖效果不错,就扩大规模养吧,结合国家的各项扶贫政策,我们给你提供最大的支持。家里的父老乡亲还过着苦日子,用养殖产业带动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

一番话说到我的心坎上。这些年,我总琢磨着为老家做点事,老家讲究乡里乡亲嘛,有机会带着乡亲们一起过上好日子,是再好不过的事。

2016年7月,我投资300万元、政府扶持300万元,购买了鸡苗等,养殖规模增加到了7万只野山鸡。那段日子,我常常往返于北京和娄烦之间。老家的同学向我“喊话”:

“你就彻底回来吧!商场如战场,回家就不一样,这里是啥待遇啊?各方面都支持你,也没有行业竞争压力!”“你要做成了,我们都跟着一起干!”

说实话,在北京打拼这么多年,心始终没能安定。耳畔的乡音、山里的空气、晨起的鸟鸣,还有情感上的那份温情和归属,都在召唤我——那是份割不断的乡情。

也有人劝我不要做:“这年头,搞农业挣不了啥钱!”不挣钱?我就不信了,只要路子对,能挣钱!我这个人胆子大,只要认准了就一定拿下,而且野山鸡养殖的成效也给了我信心。我心想,我有多年做生意的积累,有成熟的团队和客群。红酒和山鸡蛋现在都属于比较高端的消费品,很多红酒客户同时也是山鸡蛋的客户。只要这个方向把握好了,市场和盈利只是时间问题。

2017年夏,我清算了北京的所有业务,把房子租出去,办理好孩子的转学,义无反顾回到娄烦,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家乡的事业上。


引进蓝孔雀探路观光和文创


七彩山鸡的产业相对单一。2017年下半年,我就在特禽养殖里又选择增加了500只蓝孔雀试养。孔雀的产业链更多元,比如可以开发孔雀观光项目、孔雀羽毛相关的文创产品,这样算下来,利润空间要比山鸡高得多,顺利的话,每年能有几百万元利润,再加上旅游收入,起码能过千万元。这样一来,就可以把周边更多的农户带动起来!这张蓝图在我心底里铺开了。

孔雀小镇(图片由孔雀小镇提供)

听说我想养殖孔雀做旅游,政府非常赞同。于是,我就从单纯的珍禽养殖市场向文化旅游产业提升,借助顺道村“有凤来栖的历史传说,打造旅游+养殖加工+文化创意+商贸物流”一体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同时结合扶贫,把旅游观光与农业捆绑在一起发展。

我做事节奏快,想好了就干。2018年,公司不断加大投入,孔雀的养殖数量增加到6000只。我发动村民做孔雀养殖,并探索多种产业带动扶贫的模式。老百姓贷款5万元买25只孔雀,但孔雀不拿走,放在我这里养着,他们就在公司上班,每月拿2500元到3000元的工资,到年底还能分到3000元的红利。也有的不投资单纯在我公司上班的,每月两三千元工资。

我们的孔雀养殖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以“农养我帮、农产我销、让利于民、精准扶贫”的运行模式,目前已带动周边8个村46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532人实现创业再就业,同时公司吸收劳务用工80多人,促进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3万元,还直接带动顺道村整村脱贫,2018年和2019年公司连续两年被评为县里的扶贫龙头企业。我的场地毕竟有限,未来各方面时机成熟,农户对孔雀的习性掌握熟悉后,就可以把孔雀放养到各个农户家里饲养,发展打造孔雀文化村。

2018年至2019年是公司最难熬的一段时间,盈利不多,还一直往里投钱。养殖业不比种植业,都是“张嘴”的活物,每个月要花八九万元的饲料钱,工人们的工资每个月支出也是十几万。与此同时,凤岛孔雀小镇的项目正在建设,我手里的现金流很少。资金最紧张的时候,有半年都发不出工资。这里的农民除了打工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每个人身后都有一家子要养活,有的孩子上学没钱,有的要娶老婆缺钱,有的要修房子,就来要工资。

那段时间,我只能尽量安抚他们说:“眼下公司实在是困难,先缓缓,你们家里的情况我也知道,想想办法,和亲戚朋友借借……但你们放心,只要开园了,咱每天都是现金收入,还怕啥?”

在本地做事就有这样的好处,不发工资乡亲们也信你,我的企业实体、家人亲戚都在这儿,大家知道我不会走。如果我是外地人,他们会怕我跑。人家不要工资,这是对我的信任,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但老百姓有个特点,平时不要钱可以,9月1日孩子们开学、逢年过节一定得开工资,不给钱,他们这日子就真的没法过了。

2018年10月,在政府的协助下,我去银行办理了500万贷款,把工人们半年的工资一次性补齐。这样一来,大家更信任我了。

这年冬天,反常的气候又让我措手不及。整个冬天没有下一场雪,天气格外干燥,当地很多养殖场的禽类得了气管炎,大批量死亡,孔雀也扛不住啊,一下子就伤了八九百只,心疼。直接经济损失达180万元,这还不算人力和物力成本。

农业和旅游都属于投入大、回本周期长的产业,从2014年至今已经投了4000多万,基本不见回头钱,除此以外,我已经在银行贷了1000万,资金方面一直是顶着压力。再加上今年上半年的疫情,雪上加霜,积压了七八千斤的山鸡蛋卖不出去,我就分给老百姓,村里家家户户都分,还捐鸡蛋。

想想那段时间是真愁,开句玩笑话,我以前虽然做红酒但不喝酒,自从做了农业,晚上不喝点酒都睡不着。我是个不怕困难和失败的人,倒了,再站起来!一直以来,政府对我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其中那500万的金融贷款属于扶贫贷款,利息很低。园区周边的基础设施,修路、架桥、供电水利等都在大量投入,配合我的事业。想想我在外面打拼的时候,求这个、求那个都不灵,有时候真是举步维艰。娄烦县是国家的深度贫困县,有些条件可能做不到马上匹配上,但政府在全力以赴地帮我、鼓励我,那还有什么话说?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定要把事做成!


“十一”黄金周带来了旅游收入和希望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给我们的提振太重要了。没想到,短短七八天时间,来了4万多游客!一看园区里,人山人海,老百姓比我都高兴,大家说:“看到希望啦,咱们的村子活啦!”很多做小买卖的也跑过来开工了。

十一期间,游客在孔雀小镇游玩。(图片由孔雀小镇提供)

我们村以前是做煤焦,人们在焦化厂上班,后来工厂不让干了,都去城里打工。农民其实不想出门,没啥技能,也挣不了多少钱,还要付房租、付水电费,买菜吃饭啥都得花钱,很不适应。今年十一长假期间,我在村里找了30多位临时工负责园内游客的安全保障工作,一天挣个七八十块钱,他们高兴得很呀!看到园区人气这么旺,他们都不想走啦,说:“就让我们在这干活吧!”

当然,这旅游项目刚开园,到现在,我还不敢说这个项目已经成功了。但起码以后没有大的投入了,资金也在回笼。十一期间,我们有了40多万元的收入。我的产品,如山鸡蛋、孔雀蛋,孔雀羽毛做成的工艺品、饰品等自主开发的文创产品,都很走俏,不得不承认,文旅市场的潜力大。

目前,公司的整体收益方面,还是山鸡占的比例较大。但未来,肯定是以孔雀为主导,旅游收入的份额会越来越大,它还能反哺我的养殖业,因为做餐饮也要消耗山鸡蛋和山鸡。可以说,旅游的规模越大,对第一产业的带动就越好,可以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就能不断盘活农业产业。二者互相促进,企业的活力和生命力就愈强。

旅游的路很长,说起来不是我这一个旅游园区的事,市场可以无限大——从一个村到一个乡镇,甚至到一个县,很多人都会跟着做。明年,我们要以孔雀园为依托打造孔雀文化村。现在村里很多留守老人,房子都空着,旅游发展起来了,老百姓都可以做民宿和其他旅游服务,也不用出去打工了,这样就把一个村里给拉动起来,然后再去覆盖其他的村子。未来的规划里,我们还要建设集孔雀养殖、孔雀观光、生态旅游、特色餐饮、乡间民宿、休闲娱乐、拓展研学、会务接待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中国第一孔雀特色产业小镇。

打造全域旅游、建设美丽乡村,这是大势,而我现在正好踩在点儿上,相信大的机遇一定会来,政府给我们的支持力度还会加大。我是亲身体会到了,政府是全心全意支持我、扶植我,我也全心全意干,让咱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讲述人:郝福明

娄烦顺道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我领养了孔雀,第二年就脱贫摘帽”


我家里有4个孩子,3个上学,妻子长期贫血不能干重活,还有80岁高龄的父母,我本人长期在外打工。2018年初,我决定回家,但面对孩子的学费和妻子的医疗费,又陷入两难的境地。多亏了这些孔雀,不然我真的找不到一点出路了。

刘海青的孔雀园有一种“领养模式”。2017年6月,我在“孔雀园”领养了400只孔雀。按照协议,饲料、技术和防疫都由公司统一负责管理,我只负责喂养。一年后,公司以每只100元的价格回收。其实啊,养孔雀比养鸡都简单,每天早上和下午投食就行,对劳动能力没太多要求,一个人养上四五百只不成问题。一部分孔雀成长达标后,公司收回270只,按照协议拿到2.7万元的托管金,我2018年就脱贫摘帽了。



记者手记

在大山里看到孔雀,真是惊艳。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坪,清亮的湖水前,看着一群斑斓的孔雀从山上徐徐飞落,“凤凰于飞,翙翙其羽”的场景浮现眼前,很难想象,这里曾是深度贫困县——娄烦县顺道村。

孔雀小镇放飞孔雀的场景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主办的“文化和旅游部定点扶贫县主题宣传行动”走进山西娄烦,采访团在孔雀小镇看到了独具特色的孔雀文化,体验了孔雀旅游观光项目。召来这些孔雀的不是梧桐树,而是“70后”创业者刘海青。他的身上,既有成熟企业家的沉着和自信,更有少年般的锐气和冲劲,坚定的目光与骄傲的孔雀何其相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大山里的“金孔雀”会招来百鸟,使这里百业兴、百姓富!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