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乡村振兴 » 正文

阿尔山西口村:第一书记来带头,文旅扶贫有准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0-24  浏览次数:232066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 作者:王学思 10月17日是国家扶贫日,这一天刚好是文化和旅游部派驻内蒙古阿尔山西口村驻村第一书记郑海勇的生日。一年前,也是在这一天,他正式到西口村报到,开启了为期两年的驻村扶贫工
文章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  作者: 王学思
<div class="assistant" co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width: 15px; height: 15px; border-radius: 100%; border: 2px solid rgb(227, 108, 9); background-color: rgb(254, 254, 254); margin-left: 15px; overflow: hidden; transform: rotate(0deg);">

10月17日是国家扶贫日,这一天刚好是文化和旅游部派驻内蒙古阿尔山西口村驻村第一书记郑海勇的生日。一年前,也是在这一天,他正式到西口村报到,开启了为期两年的驻村扶贫工作。

郑海勇心里很清楚,这第一年,是咬定目标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他必须迅速打开工作局面。而让他没有料到的是,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原本的许多工作计划和设想推行起来变得愈加艰难与缓慢。但是,年轻干部不就该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么,郑海勇很坚定,他默默下定决心,要在西口村做一个起而行之的行动派、脚踏实地的实干家。

一年过去了,“小郑你晒黑啦!”“小郑你更壮实了。”“小郑你说话怎么都带东北口音了?”……当许久不见的同事和朋友再次遇到郑海勇时,大家会立刻察觉西口村给他带来的诸多变化。

与此同时,在西口村,村民间唠家常或是向外人再谈起西口时,也常会感叹:“小郑书记来到我们村后,村里的变化老大了。”

郑海勇工作照

村民有话说


“书记直播带货,山货全卖出去了”

讲述人:付晓国(西口村农生源合作社负责人)

<div class="assistant" co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margin-top: -8px;"><div class="assistant" co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width: 30px; height: 0px; overflow: hidden;">

我们西口村盛产木耳、赤松茸、猴头菇、黄花菜等山货和野菜。每年的7月份,老百姓就开始上山采山货了,采来的山货主要是自家吃或是送给外地的亲戚朋友,余下的我们合作社就会挨家挨户收上来,帮大家集中销售,可是销售的情况并不好。一方面,我们没钱打广告,村里的山货知名度不高,卖不上好价钱;另一方面,我们的销售渠道比较传统,大多是批发给中间商,或是给周边的饭店、景区供点货,远点也就是卖到吉林或者内蒙古的其他地市。一年下来,合作社也就卖个七八百斤,能收回个五六万块钱吧,遇上年景不好的时候,库存越积越多。

小郑书记来到西口之后,就一直在想办法帮我们把货卖出去,为我们老操心了。之前,我们卖的山货没有包装,往塑料袋里一装,搜罗些装酒、装食品等的纸箱,打个包就发货了。小郑书记说,必须要改进包装,包装好了山货才能更好卖,发货的纸箱也不能再用二次复用的纸箱,订做一批专门的纸箱来发货。别说,这么一改,果然同样的货卖上更高的价格。

今年7月份,小郑书记又来和我商量,说我们可以尝试用直播带货的方式卖山货。他让我把货先理好、预订好包装,剩下的事情他来疏通、联络和解决。我们合作社十几个人,谁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不懂咋弄,但是小郑书记给我们出了主意还主动帮我们联系,我们心里有底,也想去尝试,万一真把货卖出去了不是更好?

就这样,今年7月、8月我们连搞了两场直播,小郑书记还亲自上阵带货,效果出奇地好。我这辈子也忘不了小郑书记拿着五六十万元的订单,让我赶紧备货、发货时的情景。当时我都懵了,哪敢相信这是真的啊,积压的库存一下全部清空了。那几天,村里谁见到我都问,这事儿到底是不是真的。

订单的确是事实,然而因为我们缺乏经验,第一场直播后,从生成订单到配货、包装就耽搁了两天,直到第三天第一批货才顺利装车发出。依照网络销售的“规则”,商家要在7天内安排发货,看到还有那么多货没来得及发,可急坏了小郑书记。那几天,每次见他,他都在打电话,一个劲儿地和电话那头解释我们的情况,请求对方帮忙再宽限3天的发货期……起初,我们都不太能理解为什么要这么急,心里还曾埋怨过他要不要这么认真。后来,通过小郑书记的耐心讲解,我们才慢慢意识到现在的网络购物客户的口碑特别重要。但凡是不按时发货、配货流程不符合要求,不仅得不到买家的“好评”,还会遭到投诉。要打响西口村农副产品的品牌,这次我们必须得开个好头。于是我们十几个人赶紧加班加点抢时间,终于在10天内把收到的订单全部发出。

这次的“练兵”,让我们意识到网络销售的优势,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过去我们这个合作社更像是几个人的小买卖,经此一战,它似乎已经成为了我们全村农副产品销售的大窗口,我们必须得鼓足干劲好好干。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自身还有太多的短板,未来需要学习、摸索和完善的地方还有好多。不过,我们有信心,因为我们有小郑书记给我们出招、引路。

<div class="assistant" co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width: 30px; height: 0px; overflow: hidden;">

直播带货宣传海报

西口村直播带货标语格外醒目


“咱们村搞旅游,我看有了好苗头”

讲述人:敖广全(西口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养蜂农户)

<div class="assistant" co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margin-top: -8px;"><div class="assistant" co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width: 30px; height: 0px; overflow: hidden;">

过去,西口村好多农户是靠种土豆为生,我们家也不例外。可是,遇上土豆受冻、受灾,种地就不挣钱,甚至是赔钱。可是,我们也没有更多别的办法,今年赔了,明年靠民间借贷借点钱再种,但再种再赔,就这么反反复复,10多年来,我们家就欠下了二三十万元的债还不上。

好在近些年村里的扶贫政策好,不仅给分房,给生活保障金,去医院看病做手术还管报销,解决的都是关键难题。我自己也在想,不能老是给政府添负担,得找点新的谋生的路子。小郑书记入户到我家时,建议我养殖蜜蜂,他说我可以拿政府发给养殖户的补助当起步资金。开始我还有点犹豫,毕竟没有养蜜蜂的经验,但是小郑书记想得周全,反复来我家给我分享养蜂的方法、知识,还不断鼓励我可以试试。

今年5月,我买了50个蜂箱,3个多月下来收了3000来斤的蜂蜜,这个收成我自己觉得挺满意,毕竟是第一年弄。靠自己零售,我卖了差不多1000斤的蜂蜜。后来,小郑书记听说我还有很多蜂蜜没卖出去,就主动帮我联系通过网络平台销售。这样一来,我只要保证按时把蜂蜜送到合作社就行,他们会负责帮我包装、发货,没用几天时间,他们就又帮我卖掉了千八百斤的蜂蜜。今年,光养蜂的收入就差不多有4万元,我和老伴打心眼儿里高兴。

其实,让我下定决心养蜂的原因,一方面是小郑书记工作做得好,另一方面还因为这几年村里的发展变化。透过这些变化,我看到了村里搞旅游的好苗头。过去大家住泥土房,现在搬进了单元房;过去村里的土道走路都硌脚,现在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一亮特别漂亮。小郑书记来了之后,村里的民宿建好了,他从上海请来了艺术家给村里的院墙画上了特别好看的画,他给大伙办农民丰收节,还请来许多外地的专家、老师来挖掘村里的文化,就是他的这股劲头让大家心里有了奔头。等将来村里的旅游搞起来了,我的蜂蜜估计就再也不愁卖了。来年,我还想再加购30个蜂箱,扩大下规模。

《乡村爱情》中“谢大脚”扮演者到西口村参加阿尔山市农民丰收节活动

西口村艺术墙绘


“他不声不响,帮我们化解燃眉之急”

讲述人:刘颖(西口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社区保洁员)

<div class="assistant" co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margin-top: -8px;"><div class="assistant" co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width: 30px; height: 0px; overflow: hidden;">

小郑书记来我们这有一年了,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也许村里头的许多大事由他带头干属于他的职责所在,可是让大家伙没想到的是,具体到每个村民家里的棘手难题,他也格外上心,总是不声不响地就给解决了,这让我们都特别感激。

去年,我家申请了农业银行的无息贷款,买了20多头牛,结果养着养着死了一头,当时买牛的时候我们上过保险,但是真出事儿了,怎么理赔,到哪里去办,我们一家有点抓瞎。我在社区做保洁,也就是午休的时候和小郑书记闲聊到了这件事儿,他就记在了心里,第二天就带我去办了理赔的所有手续,没有他带着,我肯定搞不定。

我爱人许宏亮从我家养牛以来,就一直想打一口井,可是1万多元的支出对于我家来说真有点吃不消。也是一次大伙儿一起吃饭的时候,我们不经意间说起这个情况,小郑书记就又默默记下了。也真是神了,又是第二天,小郑书记就找来了一家企业出钱给我家打了一口井。小郑书记让我们在井的旁边种上一棵树,牢记“吃水不忘挖井人”。那家企业的负责人也特别满意,他说一直想为扶贫工作出一份力,刚好小郑书记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好机会。

大家记忆犹新的是去年11月底的时候,小郑书记刚来村里不久,建档立卡贫困户于志平的爱人依秀华突发急性肝衰竭,紧急赶往北京救治,由于医疗资源紧缺、床位紧张外加急诊报销制度等许多原因,依秀华没有第一时间得到妥善处置,情况特别危急。小郑书记知道后,立即通过各种渠道帮忙联系医院、找专家,后来,依秀华得到及时救治,小郑书记还帮忙解决了医药费报销的问题。他还利用回北京开会的机会,专程到医院探望了她。现在,依秀华已经回到村里调养,她经常跟我们说,小郑书记救了她的命。的确,如果没有小郑书记的帮助,这一家十有八九又要因为这场大病而返贫了。

一些向西口村的捐赠活动



西口村村民口中的这位“小郑书记”,是一位“90后”,虽然年纪轻,但是做起事来稳扎稳打。驻村一年来,他累计入户走访300余次,协调解决问题近百件。他说,帮助村民们解决具体的事情并不难,只要设身处地帮他们想办法就都好解决,难的是从整体上带动全村的旅游发展,更切实地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并让村里老百姓从发展中获得红利。

2019年,郑海勇(右)在西口建档立卡户董风友家走访调研。

小郑打趣说,一想到这些难题,他脑瓜子就嗡嗡的。但其实,为了夯实西口村的旅游发展基础,他可没少想。

在阿尔山这样一个旅游城市中,西口村一直是一个没有游客的村庄。提出要搞旅游,村里人大都表现出犹豫和迟疑。也有“过来人”劝过他:“路没修好,整啥都白费。”但在小郑看来,搞乡村旅游要吸引游客进村,得住得下来、吃得好、体验好,最后还能把村里的农副产品买回家……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要把旅游的基础工作做好。这些准备在公路修好之前做刚好来得及。

在前辈、领导和朋友的启发下,小郑设计、策划了一个西口村的“十八系列”。比如,为了让游客体验西口村的美食,他邀请了扬州大学的老师来西口村,根据当地食材、立足本地菜品、尝试新的做法、适当研究新菜,推出“西口十八碗”。再比如,他打算梳理出西口村的人文自然景观,向游客推荐“西口十八景”。他还联合了一家文化公司设计了西口村的动漫卡通形象“西西”,结合西口村人的方言,他们制作了适用于微信聊天的“西口十八表情”。

小郑说,“十八系列”是一个可以无限延伸的概念,它包含“十八”,又不仅限于“十八”。未来,村里的民宿开了,还可以搞“西口十八宿”;西口的村史整理好了还可以推出“西口十八事”;村里的文化资源挖掘好了还有“西口十八艺”……一聊到西口村的文化旅游工作,小郑的话匣子开了就关不住。

阿尔山市国家扶贫日活动现场

一年来,作为文化和旅游部的一名挂职干部,郑海勇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认真诠释了文旅扶贫扶志扶智的方式。其实,小郑书记带给西口村的,不仅仅是他具体做了哪些,更多的是他带给西口村民脱贫、搞旅游的启发、信心与力量。

郑海勇(后排右二)脱贫攻坚普查工作照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