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头条 » 正文

甘肃“黄河故事”:人生不满百,文化越千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0-17  浏览次数:222128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 作者: 李荣坤黄河在甘肃两进两出,流经4市(州)15县(区),全长913公里。甘肃黄河流域文化资源富集,黄河文化与史前文化、早期秦文化、石窟文化、长城文化、丝绸之路文化以及革命文化等

文章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  作者: 李荣坤


黄河在甘肃两进两出,流经4市(州)15县(区),全长913公里。甘肃黄河流域文化资源富集,黄河文化与史前文化、早期秦文化、石窟文化、长城文化、丝绸之路文化以及革命文化等相伴相生、交相辉映。甘肃黄河流域也是红色热土,庆阳地区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甘肃黄河流域现有不可移动文物近1.3万处,占该省不可移动文物总数的76%,其中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等世界遗产地2处,大地湾遗址、拉卜楞寺、南梁陕甘边区革命政府旧址、兰州黄河铁桥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8处……近日,记者采访了参与编制甘肃省黄河相关规划的文物保护专家陆杰仁,请他为我们讲述“黄河故事”——


讲述人:陆杰仁 甘肃省文物保护维修研究所副所长


拉卜楞寺坐北向南,背依凤山,面朝龙山,沿大夏河而建。大夏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却不像黄河水那般黄,它明净清澈,自西向东北蜿蜒流淌,将龙山、凤山之间冲积成一块盆地,藏族人民称之为“聚宝盆”。1709年,拉卜楞寺在这个“聚宝盆”里建了起来。历经300年,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寺内诸多建筑老化损毁,油饰彩绘褪色,壁画起甲脱落,必须尽快进行修缮。


从2015年起,我作为修缮顾问和专业技术指导,参与了拉卜楞寺的修缮保护工程。


寺中六大学院的文物保存状况各不相同,比较复杂。刚开始,当地人对修缮并不积极,我就尝试和他们沟通。


“拉卜楞寺一些殿堂的损坏情况严重,国家投钱支持来修缮你们为什么不同意?”


“要修就修成全新的吧。”


可见,“修旧如旧”的理念在当时当地还没有得到普及。所谓“修旧如旧”,是指不改变原状、真实性、完整性、最低限度干预、使用恰当的保护技术,以达到最大限度保留历史信息和文化传统。我就和他们解释,建筑是历史的载体,都修成新的,不但破坏了文物建筑,也隔断了拉卜楞寺悠久的历史,经过多次做工作,终于得到理解与支持。


对于文物修缮,我们都会使用传统技艺和材料。在拉卜楞寺边玛草墙的修缮上,运用传统工艺技法,把边玛草放入大铁锅加红土一起煮,上色后用麻绳缠起来放在墙上;修复彩绘时,我们要在保留原绘画的基础上,对彩画进行除尘清洗,对脱落部分进行回贴。对漫漶不清的,在有充分依据的条件下,依照历史资料编制设计方案,用原始矿物质颜料进行补绘,以确保文物的完整性,既要整体风格协调,也要能识别。


干我们这行是个苦差事。我从事的主要是地上不可移动的文物保护工作,很多需要修缮的古迹在郊外,自己对野外生活早已习惯。实际工作中,考验的不仅是体力,还有脑力,如拉卜楞寺这样有相当一部分文物还在使用中的,要修缮就要征得使用者的同意。


坐落在兰州市榆中县金崖镇内的金崖古建筑群,位于黄河一级支流苑川河中下游。金崖古建筑群主要由金崖驿站、周家祠堂、三圣庙等12处古建筑组成,分布在金崖境内苑川河两岸的河谷阶地上绵延12公里的范围内。2018年,我指导了周家祠堂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工程实施期间,一次,我去检查修缮,发现大殿两个山墙上的大梁糟朽严重,我就向负责施工单位的经理反映这个情况。这位经理过去查看了周围的建筑结构,看见大梁上面还有砖砌的山花,沉默片刻后说:


“换大梁可不是小工程呀,要揭掉山花,把梁上面的墙取下来,再把梁卸下来进行更换,这样一来,我们的成本造价高出不少。如果不增加预算去做这些,公司的利润恐怕会很少,这活儿不好干呀!”


但如果病害不彻底解决,就会影响建筑的结构安全,大梁腐朽严重,抬头可见,存在这么明显的漏洞,到时候工程验收都是问题。我又从他们的角度考虑,与之沟通。经理还是一脸的不情愿。


我就问他:“做公司还是要注重品牌嘛,尤其是像咱们文物修缮,首先肯定要保证质量第一,如果不按照文物修缮的标准做,未来的市场又能有多大?”


经理不作声。我觉得他既然没有反对,就意味着内心对我的话有一定认同,我就趁热打铁继续劝导说:“还是要以质量树立企业的信誉,虽然这次利润少了点,但是把活儿干好,得到业务主管部门的信任,以后工程再次中标的可能性就很大呀,不是又能挣钱了吗?要是发现问题不处理,质量没有保障,验收单位就会质疑,虽然设计方案里没有,但中间发现了问题,为什么不解决?以后没准还会被列入黑名单,还挣啥钱?”


“那我和公司领导再商量商量吧。”经理说。


过了几天,这位经理似乎还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试探我:“有没有别的办法?能不能不换大梁做修缮啊?”


“没有,必须换。消除隐患,也给你们处理掉潜在的大麻烦。”


“那……好吧,换就换吧。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还是要把它修缮好!”


其实,他们常年做文物修缮工程,对文物修缮的意义和重要性有着一定的认识。只要我们坚持,他们最终会同意的。最后,施工单位在利润缩减的情况下更换了大梁,我心里踏实了,也收获了一份感动。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不少。以前,黄河文化只是局部星星点点地显现。现在,甘肃各级政府部门都很重视,黄河文化传承保护弘扬工作系统化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和一批同仁一起收集、整理甘肃省黄河文化遗产的基础资料,研究提出甘肃省黄河文化遗产的突出价值,探讨构建具有甘肃特点的黄河文化遗产价值体系,在这个扎扎实实的基础上,进一步编制甘肃省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和《甘肃省史前文化遗址公园建设导则》,指导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公园建设。


黄河三峡因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而得名,流经甘肃永靖县境内107公里的黄河干流上,散布着刘家峡水库、炳灵寺石窟、炳灵石林等重要景点。2019年12月,我去永靖县参加关于炳灵石林和世界文化遗产炳灵寺石窟的规划论证会,县里想要按照大景区来规划建设,规划文本中提到要做的配套设施较多,如新建扩建建筑物、观景电梯、索道及道路等,有些工程是在文物保护范围内,还涉及地质公园核心区,势必对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有过度干扰。我明确提出,无论是黄河的文化遗产还是自然遗产,都是极其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首先要保护好,在保护基础上做适度开放利用,并做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解读。永靖县主要领导和旅游专家都同意对规划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修改。


文物可存千百年,而人生满百并不易。从事文物工作多年,我对文化遗产抱有一颗敬畏之心。文物的伟大之处是具有以物证史作用,文物不仅可以扭转人的偏见和认知,这些璀璨的艺术和精湛的技艺,更见证了泱泱中华悠久灿烂的历史和祖先的智慧。黄河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时代价值,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只要发现对文化遗产存在过度干预或开发,我就会首先从技术角度提出修改完善措施。目前,甘肃对此总体把握还是比较好,管理上严格、谨慎。


我们身为文物保护工作者,一方面做好保护、传承的本职工作,一方面也期待让更多人听到这些遗产凝聚的“黄河故事”,这些故事老百姓听得懂、愿意看了,“把黄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这三个“好”才都能做好。


很多地方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迫切地想把当地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进行开发利用,但如果操之过急,缺少对文化价值的认知和挖掘,很可能留下遗憾、带来问题。如今,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这样的局面正在得到改变。


游客前往目的地旅游,很希望看到具有当地特色、富有文化内涵的“风景”。


比如兰州的黄河铁桥又称“中山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桥梁建设受当时甘肃洋务总局委托,由德国商行泰来洋行负责承建,建桥的工程师是德国人和美国人,建桥材料全部由德国海运至天津,然后转运至兰州。它是黄河上第一座铁桥,也是兰州最为经典的地标性建筑,有着“天下黄河第一桥”的美誉。尽管兰州已经架起了10多座技术更先进、外观更漂亮的铁路公路桥,但这座桥的文化历史价值依旧突出。它像一部史诗,在黄河的奔流不息中跨越古今,见证着这块土地上的变迁和进步。


我每次从桥上走过,都会看到很多游客在桥上观光,感受黄河的气势和魅力。有一次,我遇到一位游客站在桥头欣赏着大桥,他颇遗憾地说:“这么好的桥,要是能了解更多的信息就好了!现在只能拍个照片了。”他拿着相机从不同角度拍了很多照片,就离开了。我想,大概有很多像他一样的游客吧。


由于没有导游讲解,游客到了这里,只能看一看,有心人会在网上查一查。这就需要在桥梁附近某个地点有相应的信息展示。目前,地方政府在桥梁亮化方面做得很好,晚上看上去非常壮观。听说未来还要对黄河铁桥北广场进行改造,我希望在新建的广场上,可以把黄河铁桥的历史故事展示给游客。


当然,随着旅游业发展,住在黄河沿岸的百姓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现实价值有了直接体会。不光是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当地获得了很大商机,很多人做起了民宿、餐饮生意,在景区或周边售卖文创产品和地方特产。他们因此而享受到了实惠,日子好过了。在白银市景泰黄河边上的黄河石林景区、炳灵寺石窟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青城古镇等地,沿着黄河边一路走下去,有很多民宿和茶社,我们这里独具特色的大锅羊肉、五佛大碗鱼和五佛豆腐、臊子面、凉皮凉面、浆水面鱼、烤土豆等各色小吃,还有当地的枸杞、红富士苹果、大枣等特产生意都是红红火火,带动了脱贫致富。


有一次,我在一家凉皮凉面小吃店吃饭时跟店里负责人聊天,他一脸高兴:“发展了好啊!你看这环境多干净!现在每天都有外地人来,我们见的世面多了。他们来了要吃住,我们收入也增加了。日子越来越好啊。住在黄河边,我们也为家乡有这么好的遗产感到自豪,我还能给他们讲讲黄河的故事。你刚刚说的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我们都支持!”


甘南州甘加草原有丹尼索瓦人遗址和唐代八角城遗址,周边居住的都是藏族群众,原来都是饲养牛羊等传统生产方式,比较落后。现在很多藏民开藏家乐,游客前来光顾可以品尝到特色藏餐,还能体验骑马、射箭等各种服务项目,我们的藏族朋友都富起来啦!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中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他强调,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目前,甘肃已制定了《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甘肃省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任务细化落实方案》等多个方案,并组织专业力量编制《甘肃黄河文化遗产考古调查工作计划书》,全面展开黄河文化调查,凝练保护利用项目。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深切感受到,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正成为从政府到专家到老百姓的普遍共识和一致行动。


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让我们继承和发扬好黄河文化中蕴含的顽强拼搏、敢于斗争的伟大精神,阔步前行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