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2020年“国庆节”惠民活动微众版
丝路东京·戏都开封
东京梦华——黄河流域汉唐宋元乐舞戏曲文物精品展之二
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
2020年10月6日
目 录
序言-中华戏曲之都地位的奠定--------------------------------------------------05页
第一单元 中华戏曲之孕育——汉魏隋唐百戏文物----------------------------------06页
一 汉代三国百戏
二 两晋北朝散乐
三 隋唐五代伎乐
第二单元 中华戏曲之成熟——两宋金元戏曲文物----------------------------------55页
一 两宋金元杂剧
二 两宋金元伎乐
三 两宋金元社火
第三单元 中华戏都之地位——两宋金元古籍文物----------------------------------77页
一 国内地位之奠定
二 国际地位之奠定
第四单元 中华戏都之名角——宋徽宗观杂剧文物---------------------------------102页
一 丁都赛铭文砖雕
二 东京梦华录书影
三 热释光年代报告
跋语-中国戏曲发展的三大阶段-------------------------------------------------110页
展品清单---------------------------------------------------------------111--158页
论文目录---------------------------------------------------------------159--296页
中国诸江河流域及诸内流区示意图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中华戏曲的摇篮!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明发祥地,中华先民从黄土高原走来,在黄河流域创建了灿烂的农耕文明。华夏部族源生于黄河流域中游,八千年前华夏先民在此创建了甘肃天水大地湾文化和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六千年前西安半坡母系氏族公社推动了农耕文明的繁荣,四千年前黄帝与炎帝部落在黄河流域结成联盟,构成华夏部族的主干。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都在黄河褶皱的晋南地区。西周时期以周朝领地为华夏,以周边环裔为四夷,《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故而华夏又称中华、中夏、中土、中国。以后中华国土扩展到整个北方,并向南覆盖了长江流域,原华夏之地又称中原、中州。
宋金元为中原文化的转折时期,也是中华戏曲的成熟时期,特殊的历史条件使得汉唐宫廷宏大的乐舞演出转化为民间广为普及的戏曲、歌舞和社火表演,深入到市井乡村,成为底层民众深为喜爱的艺术形式。北宋以东京和洛阳为东西京,两京之间的黄河沿岸地区成为歌舞和戏剧演出的繁盛地。宋杂剧先在东京繁华的勾栏瓦舍里兴盛起来,继而沿着四大漕渠的水陆通道向着周边特别是洛阳一带辐射,形成了东京杂剧的主要流播区域。
………… ………… ………… …………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流域,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中华文化的摇篮、中华戏曲的摇篮。我们在这里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学习中华文化,也在这里为之镌刻历史的丰碑。
黄河之水与华夏民族的历史文化与艺术波涛,永远奔流不息。
序 言
开封——“中华戏曲之都”地位之奠定
中华戏曲,滥觞于先秦,孕育于汉唐,成熟于两宋,发展于金元,繁荣于明清,新生于二十世纪之现代电影与电视艺术。
“以歌舞演故事”,为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给“中华戏曲”所下之定义并为一百多年来中国戏曲文化研究界奉为“定论”。
中华戏曲,不仅是中华民族喜怒哀乐之宣泄工具,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灵魂塑造之伟器——特别是两宋以来,“中华戏曲”通过“以歌舞演故事”之娱人方式,在传播文化知识、树立道德规范、校正价值取向、弘扬民族传统、形塑民族精神等方面,对我们这个民族,始终在发挥着罕有其匹的伟大作用。
北宋之东京,因其“丝绸之路”东部起点城市水陆交汇之地理优势,赵宋王朝“抑武扬文”之国策施行,商品经济之高度繁荣,文化巨匠之群星灿烂,遂成为融会中西乐舞文化,诞育“中华戏曲”之摇篮地,亦因此而被中国戏曲文化研究界誉之为“中华戏曲之都”(详见开封市委宣传部立项课题结题报告《开封“中华戏曲之都”历史地位的论定与研究》)。
这个《东京梦华》展,将以“中华戏曲之孕育”“中华戏曲之成熟”“中华戏都之地位”“中华戏都之名角”四个单元/176件(套)汉唐宋元戏曲文物精品,为您展开一幅“千年帝都”开封,通过丝绸之路,融会中西乐舞文化,奠定“中华戏曲之都”地位的直观历史画卷!
是为序。
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
2020年10月6日
第一单元 中国戏曲之孕育——汉魏隋唐之百戏/散乐/伎乐
第二章三国两晋南北朝之散乐
散乐是隋唐时期重要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一,据史书记载,在南北朝以后,散乐与百戏为同义词。包括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歌舞戏、参军戏等形式在内的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它较大程度上概括了民间表演艺术的所有形式。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起始于东汉建安年间曹魏、蜀汉、孙吴三个政权实际形成,自此古代中国从大一统进入长期分裂混乱的格局,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全国,长达四个世纪之久。此时也正是自汉至唐之间漫长的过渡时期。在这段历史时期,从三国分立到隋朝统一,中间只是在西晋王朝灭吴后有短暂的36年的统一,其余时间都在分裂和战乱之中。但同时也出现了史无前例的由民族迁徙引起的移民狂潮,众多古代少数民族内迁中原北方地区,北方的汉族又大举渡江南徙,挤压许多江南古代民族向东南移动。还有西域人士经由丝路内迁归附华土。汉族传统文化与内迁的众多古代民族文化,甚至外来文化,不断接触、碰撞、争斗乃至融合,使中华文明步入了更加光辉灿烂的新阶段。辉煌的汉文化,经过这一段漫长、痛苦而又生机勃勃的过渡时期,孕育出了更加辉煌的站立在当时世界文化巅峰的大唐文化。正是在此背景下,中西乐舞文化便得以在空前绝后的广度、深度和速度上开始了奠定大唐乐舞文化巅峰的交流与融合。
三国甘露二年257年1972年甘肃嘉峪关市新城1号墓出土宴饮图
1972年甘肃嘉峪关市新城1号墓出土宴饮图三国甘露二年(公元257年)宴饮图壁画。现藏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上图高17.5宽36.5厘米。墓向340°。位于墓葬前室西壁。先于砖面上涂白垩再绘画。画面中上部绘帷帐的垂幔,下部左侧四位男子并坐于一张大榻之上,着帽及交领袍服,正在观赏画面右侧二位男伎乐的演奏,中间有一组酒具。为宴乐场景。
下图高17.5宽36.5厘米。墓向340°。位于墓葬前室南壁。先于砖面上涂白垩再绘画。画面中绘三男子均头戴介帻,并坐于一张大榻之上,其对面有乐伎正在弹卧箜篌,中间置酒具和食具。为宴乐场景。
大同市博物馆藏雁北师院M2出土北魏胡人杂技俑群
北魏彩绘杂技胡俑群,由7名胡人俑组成,高22厘米,大同雁北师院北魏墓群出土。中间的一位胡俑仰头顶杆,杆上有两名表演的艺伎,表现了技艺高超的“缘橦”杂技场面,周围六名伴奏的胡俑弹奏着不同的乐器,表情生动,姿态各异。
其中一名胡俑头戴黑色风帽,身穿绿色交领长袍,衣襟、下摆、袖口饰红彩,身上散点装饰团花,腰系蹀躞(dié xiè)带,脚穿黑鞋。右臂内曲,右手伸展,似在演奏弹弦乐器。面部丰满,高鼻深目,是典型的西域人物形象。这组表演“缘橦”的杂技胡俑最具特色,“缘橦”即高竿表演,先秦时就已出现,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北壁也绘有“缘橦”表演的场景,表明这种杂技是北魏平城百戏杂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夏固原北周天和四年李贤夫妇墓出土侍从伎乐图壁画
198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西郊乡深沟村北周天和四年(公元569年)李贤夫妇合葬墓出土。
(左一)位于墓室南壁东端。侍女大耳,面部丰满,头梳双髻。内穿圆领衫,外着宽袖服,下裹裙。右侧腰间有小圆鼓,鼓的上下两端有莲瓣纹装饰,中间有带。其双手执槌击鼓,头向一侧偏转。
(左二)位于墓室西壁南端第一幅。侍女大耳垂肩,面相丰满,头梳双髻。内穿圆领衫,外着无领宽袖服,腰系带,下裹裙。右手执拂尘,左手于腹前握一物。
(左三)位于墓室西壁南端第二幅。侍女大耳垂肩,面相丰满,头梳高髻。内穿圆领衫,外着无领宽袖服,腰系带,下裹裙。右手握物屈至上腹前,左手持团扇。
(左四)位于墓室东壁南端。已残,现存部分躯体,伎乐女着长裙,腰東带。腰前挂一细腰鼓,左手拍击鼓面。
北周陕西礼泉出土北周佛座乐舞线刻图-礼泉县昭陵博物馆藏
佛座正面。中置博山炉,炉座以莲花环绕,座下一小鬼用力托举。两边有男女二人手足舞蹈。男穿胡服,女着汉装,应节拍翩翩起舞。两厢乐师各四人,衣着不同,乐器合有西域及中原特点,分别为横笛2、琵琶2、排箫1、箜篌2、筚篥1。现藏礼泉县昭陵博物馆。
河南南阳邓县南朝墓出土鼓吹伎乐舞队画像砖
邓县画像砖墓所用鼓吹为两队。前一队(左上)四人,头戴黑色笠帽,身穿短袄,下着长裤,前面两人各吹一角,角上饰飘舞的彩带。 后面两人左手摇鼗,右手执鼓杖敲击腰间的圆形皮鼓。后一砖(左下)一队五人,前面一人吹一横笛,第二人吹排箫,第三、四两人各吹一角,末一人似吹一筚篥或一笳。 所用乐舞也为两队:一方六人(右下),右起两人系青年女子头梳双髻,身穿宽袖长衫,正举袖伸脚,相对而舞。舞者身后有男性乐工四人,均面朝左而站。其中右起第人击一上饰羽葆的有柄小鼓—鼙鼓:第二人拍击腰鼓;第三人击小钹;第四人吹笙。另一方五人(右上),均面朝右而站。其中第一人系长须老人,头戴尖帽,身穿宽袖长袍,左手摇扇,右手执一锯齿状物,正抬足而舞。此人身后与前砖一样站男性乐工四人,前面三人所持乐器与前砖完全相同,惟第四人吹排箫稍有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在北齐一墓内也出有一头戴尖帽、身穿宽袖长袍手执一锯齿状物者。两者与后来宋人画《大傩图》中的老者颇相近似, 有可能是当时南阳荆楚一带民间迎神赛会中某一舞队的写照。若确实如此,那么这两方画像砖以无比生动的事实告诉我们:日后在唐宋两代具有重要影响的歌舞大曲与民间队舞就是从这里发源的。
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范粹墓出土胡腾舞纹饰釉陶扁壶
1971年,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的范粹墓,出土了四件这样的黄釉扁壶。分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它上窄下宽,口颈比较短小,与壶身相连的部分装饰着一圈联珠纹,肩部各有两个穿孔,以方便使用和携带。最精彩的是壶身两侧略带浮雕效果的乐舞图景:中间一名男子在莲座上翩翩起舞,身旁各有两人手持铙钹、琵琶和横笛配乐伴奏,其中一个尽管没有乐器,但却用双手打着拍子。这五人个个高鼻深目,穿着窄袖长衫,明显是西域胡人的形象。画面中胡人所跳的舞蹈,是曾经在中国风靡数百年的胡腾舞。《胡腾舞》源自石国(即柘枝,今中亚塔什干一带),魏晋时代,被来往于丝绸之路上的商队带到中原,并在唐玄宗时期达到鼎盛,一度成为宫廷乐舞的组成部分。因其以跳跃腾踏见长,故名《胡腾舞》。音乐则是由横笛、琵琶等丝竹乐器演奏的乐曲。是一种男子舞,其雄健舞风令中原观众“四座无言皆瞠目”,可见其艺术魅力之一斑。唐代诗人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对此有着生动形象的描写:石国胡儿人少见,织成蕃帽虚顶尖,细氎(dié)胡衫双袖小。手中抛下蒲萄盏,西顾忽思乡路远。跳身转毂宝带鸣,弄脚缤纷锦靴软。四座无言皆瞪目,横笛琵琶遍头促。乱腾新毯雪朱毛,傍拂轻花下红烛。酒阑舞罢丝管绝,木槿花西见残月。
西域诸国之“龟兹”与中原乐舞艺术的交流与融合
龟兹,是西域三十六国中的大国,班固《汉书》记载:“龟兹国,王治延城,去长安七千四百八十里。户六千九百七十,口八万一千三百一十七,胜兵二万一千七十六人”,位于丝绸之路枢纽要地,最强盛时其疆域以今天的库车为中心,东抵轮台,西达巴楚,北控天山草原,南到塔克拉马干沙漠腹地。汉宣帝时,龟兹王绛宾娶乌孙公主(汉解忧公主之女)为妻。夫妇二人倾慕汉朝乐制,于元康元年(前65)赴长安攻学古琴及掌管乐府机构的知识,宣帝“赐以车骑旗鼓,歌吹数十人”(《汉书·西域传》),回国后,“出入传呼,撞钟鼓,如汉家仪“。这些重大事件,对龟兹乐舞艺术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位于拜城的克孜尔石窟早期壁画中阮咸(第77窟奏阮咸图)和排箫的出现,当与此段历史有关。
南北朝之十六国时的前秦国主苻坚,派吕光平龟兹,将一大批乐舞伎人带至中原,揭开了龟兹乐舞大规模东传的序幕。北周武帝(560-578)娶突厥阿史那公主为后,随嫁而来的龟兹音乐家,著名的就有苏袛婆、白明达、白智通等。苏袛婆传播了龟兹的“五旦七声“乐律理论,对东西方音乐的融合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北周、隋、唐代宫廷乐部里,”龟兹乐“为西域诸部乐之首,在中原有极高的声望。
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2020年“国庆节”惠民活动
微众版《东京梦华——黄河流域汉唐宋元乐舞戏曲文物精品展》之二
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
2020年10月7日